分享

阅读的革命

 武汉人文 2012-10-30

  阅读介质进化史

    面对发行剧减、广告萎缩的窘境,79岁高龄的美国三大老牌时政周刊杂志之一的美国《新闻周刊》做出重要决定:停发印刷版,明年全面转为网络数字化期刊。

    编者按

    美国《新闻周刊》日前宣布告别纸质版。更早些时候,有244年历史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宣布停止印刷,今后将只提供电子版。这份“告别纸张”的名单,不会就此停止。

    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媒体的变革。它们是征兆,我们可能正在迎来一场革命:技术进步导致的信息介质的革命,进而是人类阅读的革命。

    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历史性地取代龟甲、兽皮、丝帛等,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信息介质,主导并定义了人类的阅读乃至思想文化的创造方式,也因此塑造了纸张和印刷时代的人类阅读姿势、习惯和情感。

    现在,事情发生了变化。纸张介质转向电子介质,读纸逐渐走向读屏。那么,一些问题就不会是毫无意义的,比如纸张和印刷术会消亡吗?电子屏幕会取得全面统治地位吗?一个从小“读屏”的孩子,他还会如我们一般,对纸张油墨和印刷品,有那种割舍不断的情感吗?甚至,未来有可能出现一种不占据物质空间,纯粹虚拟的阅读界面吗?

    本期译见关注《新闻周刊》的变革,目的就是希望引起对人类阅读介质变化与前景的思考。

    79岁美国《新闻周刊》纸上逃亡

    2012年12月31日,读者们将会在报刊亭里买到最后一期纸质《新闻周刊》。10月18日,新闻周刊-野兽新闻公司总编蒂娜·布朗同CEO巴巴·谢蒂一道,宣布了这家美国知名杂志纸质版的终结日。

    1933年2月17日,第一期《新闻周刊》惊艳登场,它史无前例地使用了7幅图片作为杂志封面,分别代表一周7天发生的重大新闻。

    1961年,华盛顿邮报公司将其收归旗下,《新闻周刊》开始成为仅次于《时代》的第二号杂志品牌,也是美国唯一能与《时代》争锋的新闻类期刊。

    2001年至2007年间,它每期平均销量超过300万份,发行量最高达400万份,广告收入一度超过《时代》,成为杂志之王。

    刚刚享受完21世纪前几年的辉煌,2008年初,杂志销量便开始骤降。在成倍增长的债务和批评声中,《新闻周刊》多年累积的知名度不堪一击。2010年,销量已经下滑到每期180万份;2012年6月,销量下滑到157万份。

    现在,周刊的所有者是野兽日报所属的美国互联网巨头IAC公司,其董事会主席巴里·迪勒7月说,考虑让《新闻周刊》告别纸质版本。

    在放弃纸媒之前,《新闻周刊》做过挣扎。为让封面文章更具吸引力,蒂娜·布朗曾试图在封面加入更多类似女人性感嘴唇之类的性元素。

    《新闻周刊》数字化后,电子版本将称作《全球新闻周刊》,作为全球唯一版本面向读者,并且将收取订阅费。野兽日报网站将定期上传电子版节选内容。

    ·评述——转型仍是一场赌博

    媒体分析认为,《新闻周刊》的转型仍是一场赌博。

    首先,如果传统读者不跟随《新闻周刊》转型为“网络读者”,转型后印刷与发行成本的削减则会被广告的进一步缩水而抵销。

    其次,《新闻周刊》转型后将不再向广告客户提供“最低读者数量保证”,也就是不再依赖广告收入。

    业内人士预计,《新闻周刊》转型后头一年肯定将进行一系列“价格试验”。按照目前规划,数字化后的“全球新闻周刊”零售价4.99美元,与现印刷版价格相同。其年订阅费为24.99美元,低于印刷版39美元的年订阅费。《新闻周刊》的这一思路正受到业内广泛关注。美国多家新闻类周刊也在考虑提高订阅价格,减少对广告收入的依赖。

    从其他媒体的网络化经历来看,《新闻周刊》的转型必将充满挑战。

    目前,美国收费网络报刊的财政状况普遍不好。今年7月,刚刚创立一年半的新闻集团《日报》,一次性裁减了1/3的员工。实际上,尽管付费网络报刊的长期前景被业界看好,但目前美国拥有一定订阅量的网报网刊并不多。相对成功的范例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该报2008年就变成纯“网报”,编辑队伍压缩至180人,现在每月读者590万,能够赢利。不过,该报内容基本免费。

    本报综合

    甲

    铜

    《新闻周刊》的涅槃

    当书报亭像书店一样被历史潮流残酷地淹没之时,我开始问自己:杂志到底是什么?它是否能在网络上长存?

    “杂志”曾经以这样一种形式存在了三个世纪,那就是:一群人在一个编辑的作用下,被纸张和订书钉维系在一起,相互附随。但是出版业进入网络时代以后就不一样了,每个网页都是可以单独被读者访问的,读者可以自主选择他们要读哪篇文章,或是某个人的文章,而无视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然后“杂志”便以新的形式存在了:写手、摄影师和编辑的合作,甚至是一人多角。你再也没法打包卖东西了,而且在网上,你很难卖出无形的东西,比如文字,因为文学作品的出处是无法控制的。你也再不能控制读者和赞助商参与出版活动的大门。没有壁垒,没有装订,没有收入,也没有了印刷、纸张以及邮寄产生的巨额费用。

    在我眼里,“把《新闻周刊》做成网络版,让印刷版出局”这个不可思议的决定,是绝对正确的。

    这是一次巨变,是对旧的出版形式的连根拔起,这种变革是救新闻业于垂死边缘的必经之路。

    我们还需要做的是:

    强调新闻业电子化的重要意义以及电子化现有的缺点。我们让《新闻周刊》“变形”,不等于跟它说“再见”。我们仍然要担负起把《新闻周刊》和整个新闻业以这种新的形式发展下去的责任。

    也许最后只有一两本实体杂志会幸存。乐观地讲,它们会成为一个里程碑;悲观地讲,它们也许会成为超市收银员塞在顾客袋子里的小报,变成一种低级的附赠品。依我看,网上订阅仍旧是出版业前进的唯一途径。如果订阅量和广告费都复苏了的话,我们从印刷、买纸张以及出版省下来的钱可以作为新闻业的剩余投资。最后我要说的是,可以决定印刷杂志和网络杂志命运的人就是读者们,你们是否愿意在可以上网免费获取信息的时代,为某种形式的信息传播买单。是的,出版业的命运由你和你那双看不见的手来决定。

    野兽日报网站专栏作家安德鲁·萨利文

    石

    随着数字化屏幕的风行,以及人们从印刷品转向像素,人们的阅读行为将发生什么变化?

    木

    油墨转向像素 阅读方式怎么变?

    阅读和书写就像所有的技术一样,是不断变化的。

    今天,差不多有45亿个数字屏幕在照亮我们的生活。词汇已经从木质纸浆转移到电脑、手机、手提电脑、游戏机、电视、广告看板和平板电脑的像素中。这些屏幕改变了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方式。

    屏幕总是开着的,我们总是不停地盯着屏幕。这个新平台非常形象化,而且它逐渐地把词汇和移动的图像融合起来。

    当我们看书的时候,肢体的最大动作无非是翻页和在书页上折角。但是屏幕就需要我们的身体动作。触摸屏对我们手指的不停触摸做出反应。诸如任天堂Wii这样的游戏机上的传感器跟踪我们的手和胳膊。我们与我们之所见进行互动。无需太久,屏幕将会跟随我们的眼睛理解我们之所见。

    书籍有助于开发一种沉思冥想式的思维。屏幕则鼓励更为功利实用的思考方式。一个新主意或是不熟悉的事情将会激起我们的反应而有所行动:研究这个术语、询问你的屏幕“朋友”的看法、寻找其他的看法、建立一个书签、与这个术语展开互动、或者是发微博给朋友,总之不只是冥思苦想。

    阅读书籍提高了我们的分析能力,鼓励我们对一个看法追根究底。阅读屏幕则鼓励迅速建立模式,让一个主意与另一个主意相互关联,使我们能够应对每天层出不穷的千百个新思想。

    屏幕激发行动而不是以理服人。在一个屏幕的世界里,灌输思想收效甚微。因为错误信息传得快,也纠正得快。维基百科如此成功,因为它只需要一个点击,就改正了一个错误。在书籍中,我们寻找已经揭示的真理;在屏幕上,我们组装我们自己的真理。一个新事物的地位,不是由评论家给出的评级,而是看其与外部世界的连接程度。一个人在他没有连接之前,无论是虚拟或事实上,他是不“存在”的。

    一张屏幕可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当你在街上行走时,竖拿着一个电子平板装置,它会在你面前的街道实景之上显示出一层文字注释——哪里是干净的洗手间、哪家商店有售你喜欢的商品、你的朋友在哪里等你。40年后,半透明的眼镜片上显示信息会成为事实。如此这般,屏幕可以让我们“阅读”万物。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屏幕还会观察我们。已经有千百万人用便携式屏幕来输入他们所在的位置、吃的食物、他们的体重、情绪、睡眠状况和所见。这种不断自我跟踪的结果,就是他们生活的一个完整无缺的“回忆”,以及关于他们自己的极其客观和可量化的观察分析,这是任何书本不可能提供的。屏幕成了我们自我的一部分。

    我们的生活有赖于各种尺寸的屏幕——从IMAX环绕银幕到iPhone。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将须臾不能离开它们。我们要寻求答案、寻找朋友、了解新闻、揭晓意义、探索关于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将会成为什么,屏幕就是我们首先叩问之地。

    作者:凯文·凯利

    来自《斯密森尼》杂志

    帛

    纸

    读 周刊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翟晓林   美编:陈笑宇 电邮:s.a.a@tom.com


详情请看:http://cjmp./cjrb/html/2012-10/30/content_5080098.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