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文化的曹操为何对文学青年祢衡下毒手(1)

 都市生活台 2012-10-30
【核心提示】:对于来说,杀掉几个不识时务的异己文人,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高压统治捷径,既能肃清耳根,又能杀一儆百,何乐而不为呢?

在东汉末年这样一个时局混乱、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之所以能够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最终脱颖而出,统一中原,纵横朝野,把持政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实行了 唯才是举 的用人机制。

广泛地吸收和笼络文人名士,是在用人机制上的一项重要举措,哪怕这个人曾经把他骂得狗血喷头、体无完肤、一无是处。陈琳在那篇慷慨激愤、极富煽动力的讨曹檄文中,历数了曹操 饕餮放横,伤化虐民 窃盗鼎司,倾覆重器 的种种罪行,怒斥了曹操的祖宗,甚至把曹操骂为 桀虏 和 人鬼 ,可算是把曹操得罪透了。曹操看到这篇檄文时,不禁被陈琳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的笔锋所震惊,当时虽然卧病在床,但还是忍不住一跃而起,连连称赞陈琳的文才绝佳。袁绍败亡后,陈琳被抓去见曹操,表示愿意归顺,曹操因 爱怜其才 ,所以赦之不咎,命为从事,署为司空军师祭酒,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曹操在重用陈琳的同时,也经常与他在方面交流和探讨,对他的作品,曹操竟不能为之增减一字。

对于像陈琳这样的 仇人 ,都可以不计前嫌,为我所用。那么,对于手下其他声名远播的文人名士,曹操应该倍加珍惜,极力推崇才是。然而,曹操却表现出了让人惊讶的言行举动,先后辱、诛孔融、杀崔琰、灭杨修,上演了一场场侮辱、屠杀文人名士的惨剧,让人不可思议。

是一个纯粹的文人。作为一名文坛新秀,袮衡自恃其才,不知天高地厚,甚至目中无人,粪土一切,似乎带有一些狂悖型精神病症。尤其是在被孔融吹捧为 不可多得 的 非常之宝 后,祢衡更加狂妄失常,甚至有了许都城内除 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馀子碌碌,莫足数也 的感觉。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丝毫不懂政治的,竟然在面前出言不逊,大放厥词,引起了曹操的强烈愤恨和不满。对付这样一个不识时务、自命清高、蔑视权贵的酸腐文人,曹操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办法,那就是通过 不命坐 令为鼓吏 和 不起身相送 等方式,在礼法上有意怠慢,在人格上极力羞辱。曹操并不是不想杀,只是想到祢衡不过是一个狂傻之徒,顶多会恶语中伤、胡说八道,不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再者自己霸业未成,如果杀掉祢衡就会冷了人心,一条 借刀杀人 的毒计油然而生,何不借刘表之手除掉眼中钉、肉中刺,果然,祢衡到了荆州后因出言不逊,结果被一介武夫黄祖砍下脑袋。曹操知道后得意地笑着说: 腐儒舌剑,反自杀矣!

与三国 愤青 不同的是,孔融不仅仅是家,更是一位政治家。作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官高名远,众望所归,顺理成章地成为知识分子的一代领袖。名士出身的孔融向来看不起,丧失地盘来到许都后,孔融认为自己是在为汉献帝做事,而不是为曹操效劳,不买曹操的账,这让大权在握的曹操觉得很窝火。孔融学问很大,但政治上不够成熟;勇气不小,但缺乏斗争经验;过于自信,以至于对时局经常错误判断。他与 高级俘虏 汉献帝来往过于亲密,甚至动不动就瞒着曹操上表,遭到了曹操的猜忌。不仅如此,他还多次借机嘲讽和指责曹操。他用 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的比喻,来讽刺曹操把自己喜欢的甄氏让给儿子曹丕;用 肃慎氏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 的话语,来嘲弄曹操不值得大动干戈远征乌桓;用 尧非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 的怪论,来反对曹操禁酒等,这让自以为是的曹操觉得很难堪。思想领域的不同和政治见解的分歧,以及孔融在大政方针上再三地公开与自己唱反调,使曹操心怀嫉恨,杀孔融的念头早已萌生。但由于北方局势还不稳定,加上孔融的名声远播,曹操不便对他怎样。到了建安十三年,北方局面已定,曹操在着手实施他的统一大业的前夕,为了排除内部干扰,便授意部下诬告孔融 欲规不轨 ,又曾与 跌荡放言 ,将孔融杀害弃市,两个儿子也未能幸免。这正所谓: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