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浅圆仓储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2-10-30 | 阅:  转:  |  分享 
  
浅圆仓储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4-3-1014:58:41??????阅读1362次

?

?

1998年投资兴建了几百亿千克仓容的现代化粮库,其中浅圆仓仓容占建设总仓容的22%。浅圆仓作为粮食储备仓型具有占地小、仓容大、吨粮造价低和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符合粮食储运“四散”作业的发展方向,但由于浅圆仓作为粮食储备仓型在国内首次投入使用,因此无论是设计、施工、使用都肯定会存在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所以要利用浅圆仓安全、经济、有效地保管好粮食,尚需广大粮食工作者不断地发现、解决问题,不断地探索、总结和交流经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浅圆仓的储粮设施。经过近1年时间的摸索,笔者认为,浅圆仓的储粮在保管过程中除正确、熟练、因地制宜地应用好“四合一”技术外,还需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做好清消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对于广大粮食工作者来说,空仓的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的重要性已人人皆知。同时,由于浅圆仓机械化作业程度较高,粮食的进出仓主要由机械设备完成,这些设备中肯定会残留一些粮食。残留的粮食主要集中在斗提机、埋刮板机、皮带输送机、缓冲斗和溜管等处。这些部位若不能及时清理和消毒,害虫就会在此孳生、繁殖,形成虫源,在下次粮食进、出仓或倒仓时害虫会随粮食一起进入仓内扩散到整个库区,使无虫粮被感染,从而增加熏蒸次数和保管成本,如果是无虫来粮在入仓过程中被感染,往往会给保管人员造成错觉,忽视粮情检查,给储粮安全造成隐患。因此除做好浅圆仓空仓的清理和消毒工作外,粮食进出仓所经设备的清理和消毒工作也不容忽视。虽然输送机械中残留粮的清理有一定的难度,但十分必要,可以尝试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1.1斗提机的残粮主要集中在机座和畚斗内,清理时先让斗提机空转几分钟,使畚斗中的残留粮落入机座内,然后停机打开机座,清理机座中的残留粮。

1.2埋刮板机内的残留粮主要集中在机箱底部、机头和机尾处,清理时先在埋刮板机链条上安装一些毛刷或海绵,然后打开整条输送线下全部浅圆仓的仓顶进粮口闸门,再开动埋刮板机,让毛刷或海绵将机箱底部的残留粮“清扫”干净,最后用吸尘器把集中在机头、机尾的残留粮清除。

1.3一般皮带输送机处残留粮较少,让皮带机空转几圈后,再清理机头、机尾即可。但对于皮带回程转折处的积粮、积灰现象也不容忽视,每次进出仓作业完成要及时清理,避免此处虫霉生长。

1.4缓冲仓内的残留粮主要集中在锥斗内壁上,可从人孔进入仓内进行清扫,不便进人的可用竹竿带动高压气管进行喷扫。

1.5溜管内的残留粮多集中在转弯处。转弯处溜管的倾角小于粮食的自流角,或因为工艺需要,在转弯处有预留出口,就可能在该处产生积灰或积粮,对此可通过改造溜管,增大溜管倾斜度,或打开预留出口闸板放粮的方法解决粮食残留问题。

1.6残留粮清理干净后,应立即在设备内、外及整个作业空间喷洒敌敌畏进行消毒,并在工作塔门、窗及设备周围喷洒药性持久的防护剂进行防护。

2做好仓房的隔热、保温严防结露

防止粮食结露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关键,是影响安全储粮的重要因素。浅圆仓储粮在保管过程中除了要防止粮食本身结露外,还要密切注意和防止有关设备、设施的结露,否则将会对储粮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2.1浅圆仓储粮过程中的结露问题

2.1.1仓顶自然通风孔、轴流风机孔、进料口溜管和气密闸板等处的内结露这些孔口与仓内直接相通,大多为导热性良好的金属结构,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大。在秋冬转换季节,仓内气温高,外界气温低,尤其在夜间,仓内外温差更大,此时仓内的热气极易在孔口、闸板内侧形成结露;夏季突如其来的暴雨也会使上述部位的温度骤降,仓内的热气同样会在孔口、闸板内侧形成结露。结露严重时,金属构件内侧的水珠就会沿仓壁淌下滴到粮面上,形成局部粮食水分超标,引起发热霉变,处理不及时会使虫霉蔓延,造成更多的粮食损失。

2.1.2通风地槽的内结露

通风地槽是浅圆仓机械通风和环流熏蒸的气体分配器。在春夏之交,特别是经过谷物冷却或冬季通风降温的粮堆温度较低,如果通风口处的隔热、气密、保温措施不当,地槽空气受外界环境温湿度的影响,则易在槽内结露,造成地槽内湿度较大,将会使靠近通风筛板附近的粮食水分明显增加。发霉结块不仅使粮食品质劣变,而且还会堵塞通风筛板的孔眼,从而影响通风和熏蒸的效果。

2.1.3出粮地沟的内结露

出粮地沟的内结露问题在我国南方地区表现较为明显,特别是粮堆经过谷物冷却机或冬季通风降温后,仓内温度较低,春季的湿热空气在出粮地沟内极易结露,因而,使地沟间的空气更加潮湿。它一方面会影响到地沟内机电设备的安全,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使出粮口内侧粮食水分升高、发霉甚至结块。如果不及时处理,结块现象加重会堵塞出粮口,影响正常的卸料。

2.2防止结露的方法

2.2.1将仓顶出风口、仓底进风口和出粮口等处的外表面喷涂一定厚度的发泡聚氨酯或采用其它材料隔热。

2.2.2根据通风孔的大小,把海绵、泡沫塑料或珍珠岩等隔热材料装袋做成塞子。在不通风时,将塞子把仓房的各孔口塞住,使这些部位内的空气尽可能不受外界的影响,减小温差,避免结露。

2.2.3加强出粮地沟各出入口的管理和密封,减少外界湿热空气的影响,并安装排风扇,适时对出粮地沟进行通风,保持地沟内干燥。

3加强粮温检测关注粮情变化

???粮温变化是储粮稳定程度的主要标志。浅圆仓仓容量大,粮层厚,保管员无法使用常规手段来了解深层粮堆的粮食情况,只有通过粮温检测来探知粮情变化。因此,在储粮的日常管理中要比以往更注重粮温的检测与分析,其措施为:

3.1每次进粮前利用空仓对测温电缆的性能进行检测。由于粮情检测系统的可靠性对新仓储粮至关重要,特别对粮温检测系统的质量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所以,必须在入粮前对整仓的测温系统进行检测。其方法是:空仓时仓内温度基本一致,利用水银温度计对测温点进行校核,可以比较各测温元件间的一致性与重现性,对产品质量做到心中有数。与标准温度计比较,可以掌握测温元件的测定误差程度,并采取一些补偿措施。同时利用空仓或有粮时对发现的损坏电缆进行调换。

3.2检查和比较粮温变化,采取“两结合”和“五比较”的方法。两结合是定点与机动点相结合,仪器检测与感官检测相结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五比较是指:相同储藏条件下的粮堆与粮堆相比较,粮温上升与气温上升幅度相比较,同一粮堆前后两次结果相比较,同一粮堆不同测点相比较,同粮堆同层各测点相比较,以便及早发现储粮温度的早期变化。

4常查虫害及时熏蒸

浅圆仓储粮在国内目前还没有成熟的保粮经验可遵循,虫害又是影响储粮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保管人员入仓检查粮情时,特别要注意检查粮堆表层、仓壁和出粮口周围的虫害情况。这主要是因为粮堆中、下层比较密实,孔隙度小,且粮温较低,害虫不宜生存,而粮堆表层、仓壁周围及出粮口处的粮食比较疏松,孔隙度较大,且在夏季受外界环境影响大,粮温较高,适于害虫繁殖和生存。

检查粮堆表层的虫害情况较容易,保管员进仓后按规范要求在表层取样过筛即可。检查中、下层的虫害情况则要使用深层扦样器扦取粮样进行检查,或者使用害虫陷阱诱捕器插入所需检查的深度即可。为了检查出粮口处的虫害情况,可在出粮口与仓底出粮口闸板之间的溜管上安装一个扦样管,其安装角度以能够扦出仓内粮食为宜。利用该扦样管可以对出粮口的虫害进行检查及对出粮口处的熏蒸浓度检测和熏蒸效果的检查,还可用它压入毒气,对出粮口处的粮食进行局部熏蒸。另外,如果出粮口处粮食因结拱影响了出仓,还可通过此口用钢筋等工具捅入粮堆进行破拱。

仓底地槽附近粮堆的虫害要密切关注,如果地槽进风口处气密不好,会直接导致风道筛板附近的粮食升温生虫,此处粮食扦样较难,生虫后不易被发觉,一旦有所觉察,虫害已经蔓延到整个底层。基于这种情况,除采取如上所述增加测温的办法之外,切实做好进风口处的气密、保温与隔热,杜绝影响粮堆生态因素的形成,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5提高仓房的气密性确保熏蒸效果

???浅圆仓气密性的好坏是浅圆仓能否安全保粮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到熏蒸成本和熏蒸效果。因此,在粮食进仓前要注意检查以下部位的气密性:

5.1仓门浅圆仓的仓门有3道,分别为挡粮门、气密门和外门,真正起气密效果的是气密门,该门一般是一层塑料薄膜,应注意检查塑料薄膜有无老化和破洞。

5.2仓顶自然通风口、轴流风机口和仓房进出粮口处的气密性闸门主要检查闸板的气密性能,如橡胶条有无破损及闸板的顶紧机构能否起作用。特别要注意在进粮前一定要将仓底气密性闸板关好并将顶紧装置锁定。否则粮食进仓后,闸板上承受了巨大压力,此时很难把闸板顶紧机构锁定,发挥不了气密的作用。

5.3通风进风口此口盖板大多厚度不够,衬的胶垫也薄,气密性不好。在环流熏蒸时仓底通风道内为正压,毒气易在通风口处泄漏。检查时应注意进风口处的密封胶条有无老化、破损,对于薄胶条应更换成厚胶条,接口处应打玻璃胶。如采用“自然潮解法”在风道投药熏蒸,还需在通风进风口处改装快速投药门,方便熏蒸人员操作。

5.4钢屋盖与仓壁的结合处对该结合处的有形孔一般采用填充混凝土、橡胶棒等方法处理,对无形的缝采用涂抹硅酮胶及无纺布加气密涂料等方法处理。该处可能会由于钢结构的热胀冷缩和仓顶设备的震动而导致气密层的破坏,因此,应注意检查该处气密层有无裂缝和脱落。

6加强仓房渗漏水检查切实做好漏水防范措施

仓房渗漏检查是储粮安全保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浅圆仓是新仓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防渗漏水措施未必周全,加上仓顶孔洞较多等原因,很可能会出现渗漏水现象。因此,在浅圆仓粮食保管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仓房渗漏水情况的检查,及时对漏水部位进行修补;另一方面要在仓内做渗漏水防范措施,确保储粮的安全。浅圆仓漏水多在以下部位:

6.1浅圆仓屋盖浅圆仓屋盖本身渗漏水点的位置比较隐蔽,尽管仓内滴水点较易发现,但由于进水点和出水点的位置并不一定对应,因此很难准确把握进水点的位置,给查漏、补漏增加很大难度。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屋盖,水透过屋盖保护处的缝隙进入屋盖内部,由高处向低处流动,蔓延到防水层有破裂的地方才能穿透防水层进入仓内;钢屋盖更是如此,水通过外层扣板连接处的缝隙进入扣板夹层,流到内层扣板缝隙处渗入仓内。另外,仓顶各孔洞、设备及屋盖结合部位也是重点防漏部位,这些部位由于设备安装密封不严或设备震动出现裂缝,形成漏水点。

6.2浅圆仓仓壁浅圆仓的仓壁特别是与仓顶环梁的结合部位是防漏的重点部位,该处由于沉降不均易造成结合部拉裂形成缝隙,在阴雨天该处会出现大面积的回潮。同时也要注意滑模施工时,模板移动形成的裂缝。

6.3浅圆仓仓底地坪、通风地槽及出粮地沟仓底地坪特别是通风地槽由于施工质量、沉降等原因会出现裂缝,从而导致回潮现象,通风地槽与通风进风口的连接处由于密封不严也会出现漏水现象。出粮地沟也可能因沉降不均而使防水层遭到破坏,导致地下水渗入地沟。

???以上只是笔者在近1年来浅圆仓保粮方面的体会,还很不成熟,要想真正了解浅圆仓的储粮性能和掌握浅圆仓的储粮规律,保管好粮食,还有待于全体仓储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总之,尽管浅圆仓作为一种新仓型在许多方面还不很完善,但只要我们在日常保管过程中加强粮情检查,总结粮情变化规律,正确使用浅圆仓“四合一”储粮技术,不断完善、改进仓储设施,对各种储粮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总结、早控制、早解决,一定能够保证浅圆仓储粮的安全。浅圆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储备、中转仓型在我国粮食仓储行业中也必将占据一定的地位,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献花(0)
+1
(本文系粮院人以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