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国考怎么复习?

 指间飞歌 2012-10-31

 

今年国考怎么复习?

——公考专家陈道支招2013年国考备考

 

2012年10月30日09:18   来源:内蒙古日报

10月15日起,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开始报名。从早晨8点开始,报名网站就被汹涌的考生潮挤爆,巨大的浏览量让网站不堪重负。今年国家公务员总体招录人数为20839人,招录职位数为12901个,相比去年分别增加了2898人和2415个职位。今年内蒙古招录职位413个,592人,招录职位和人数刷新了历史记录。与招考人数逐年上升对应,报考人数也随之“水涨船高”。根据国内某知名公务员考试网络学习服务平台的统计数据,截至22日,近67万考生通过审核,仅报名第一天,通过审核人数已达到13044人。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10个小时,1.3万多的过审人数,相当于每2.7秒就增加一个竞争者。

对此,新途径公考研究机构专家陈道提醒,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大部分初次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都会纠结这样一些问题:我是否需要报考公务员,我为什么要报考公务员以及我是否适合当公务员。因此,考生需要对自己和所选择的职位进行适配性确认,对自己各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估,理性看待,学会取舍,不盲目报考。

行测备考:速度和准确率同样重要

相比2012年国考,2013年的考试大纲在行测部分变化较多,陈道建议考生重点复习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这两类付出就有回报的题型。

2013年国考行测考试模块顺序保持不变,仍然由五大模块组成,120分钟的考试时间与100分的分值保持不变,各模块的排列顺序也与2012年国考大纲一致,依次为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完善了对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的描述,体现国考制度更加完善。

大纲的题型介绍中大量采用新题举例,对大纲中出现的例题进行更新,尤其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常识判断变化较大,变化部分都是更换为2012年国考真题。陈道对具体变化做出详细分析:

言语理解与表达可能加大意图推断题型比重,整体难度提高。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由之前的一道例题变为两道例题,在保留片段阅读例题的基础上,增加选词填空,例题分别为2012年行测真题第47和41题。片段阅读的例题由主旨概括变为意图推断题,可以预见今年国考意图推断题比重可能上升。选词填空的例题是成语加虚词的组合题,这道例题的增加说明今年选词填空的难度提高,且成语加虚词组合题的比重会增加。

资料分析难度不会有太大变化。资料分析部分的例题被替换为2012年行测第121题,依然为表格类题目。例题的难度相较2012年稍有提高,但这道例题是2012年真题5篇资料分析中唯一一篇表格类题目,且比较简单,可以预见到今年资料分析难度不会有太大提高,只是例行更换例题,保证大纲与时俱进。

常识判断例题更换为历史题,难度可能增加。常识判断的例题依然只给了一道,题目更换为2012年行测第21题,难度比去年的例题“考核太阳能的基础常识”大,推断今年的题目难度可能适当增加。另外,数量关系和判断推理大纲无任何变化,试题类型和难度相对2012年基本不会变化。

陈道着重提醒考生,参加行测考试要学会取舍,速度和准确率同样重要。会做的题目,争取最短时间得到最准确答案,不会的题目,千万不要钻牛角尖,白白耽误宝贵的做题时间,在平均时间内得不出答案的题目,应主动放弃,以免没有充足时间做后面容易的题目。另外,考生一定要坚持二八法则,确保有两个擅长部分,且必须拿分。

申论备考:一切答案都在材料中

自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以来,国考申论大纲连续4年一字未改。陈道认为国考申论命题已经趋于稳定和成熟,有利于考生复习。

大纲明确指出:“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明确说明申论是典型的能力与素质的考试。在机关工作里,文案工作是每位公务员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而申论,恰恰是重点考察考生的文案工作能力。

申论考试材料阅读为针对性阅读,因此,陈道认为:一切答案都在材料当中。他建议考生要提高精读能力,不投机取巧,关注关联词语等小词,一字一句寻找答案,深刻体会考官在语言设定上的良苦用心。同时申论考查的重点倾向于考生通过阅读找关键词的能力而非语言表达的优美漂亮,因而考生要学会取舍,忌完美主义者,分不清材料的中心和非重点,导致答案冗长,淹没信息点。

尽管很多公考专家反对作文套用模板,但陈道坚持认为作文写作要形成自己熟悉的思路,利于考生在考场上“临危不乱”。首段可以采用罗列事实+过渡句+亮明观点,第二段可以采用过渡句+3条原因+过渡句,3-5段可以每段分别提出一条对策,采用中心句+展开论述的方式,第6段的简要总结可以改编材料中的概括性语言。虽然作文的分值最大,但前面的小题比作文更容易拉开分数。前面的小题又分为五大类题型:部分概况题、全部内容概况题、对策题、分析题和经验教训启示题,另外考生还应注意公文写作。

针对申论只考察宏观话题的命题模式,陈道认为7方面的内容是考生需要重点关注和把握的:素质教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养老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病,户籍制度改革和中国林权制度改革。

考前一个月的复习规划

国考将于11月25日开考,距离考试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如何备考比较高效,成为许多考生关心的问题。陈道为考生制定了一个月复习规划:

行测部分,花5天时间,从网上下载行测课程的视频,做笔记,梳理方法和技巧。接着用15天练习30套历年真题,上下午各一套,晚上进行总结,以扩大题型种类、提升命中率为主要目标。再用7天进行查漏补缺,重点突破弱项。最后3天,适当进行模拟考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以提升做题速度为目的。

对于真题的选择,陈道建议考生重点复习2007-2012年的6套国考题和2010-2012年的6套联考题,其次可以有选择地复习2009-2012年的北京市考题、2010-2012年浙江、广东省的考题,2009-2011年吉林省考题应重点关注言语理解和逻辑判断题。

申论部分,依然花5天时间从网上下载课程视频,做笔记,梳理方法和技巧。接着用15天练习7套真题,2010年-2012年的6套国考真题和2012年北京的省考题是不错的选择。考生可以从网上下载申论标准答题卡进行练习,一定要注意卷面干净整洁。再用7天对7套真题进行归纳总结,将题型分类。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作文思路,结合材料内容,用简单明了、落到实处的语言让考官短时间内读懂,切忌大话空话。

针对工作一族复习时间较少的问题,陈道建议每天要保证至少6小时的复习时间。陈道还建议有条件的考生可以参加一个10天左右的连续集中系统的复习指导,相较于各类辅导教材的片段性和跳跃性,连续集中的复习,指导老师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考生快速上路。(记者 院秀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