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无名湖湿地

 小灰狂跑 2012-10-31

探访无名湖湿地

点击数: 80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这条从无名湖捕捞的草鱼足有七公斤重。

 

无名湖湿地边缘生长着茂密的胡杨林。

 

秋天的无名湖湿地,被金灿灿的芦苇环绕。

到了秋天,无名湖湿地便披上了五颜六色的花衣裳,充满了无限生机。

金黄色的是胡杨,在这片湿地中它是长得最高大的植物;连成片像火一样鲜红的是红柳,穿着灰色衣装的是梭梭,秋天的笈笈草成熟的身材更加纤细、坚挺。

10月17日,记者在向导的引导下,从玛河最下游的小拐镇136团跨过呼克公路一路向东,在荒漠戈壁滩上的梭梭、红柳中穿行了个把小时后,终于看到了无名湖湿地,快到湿地边缘时,明显地感觉植被逐渐浓密起来,我们的车辆只能慢慢绕行。

向导告诉我们,在这戈壁滩上之所以生长着如此茂盛的植物,完全得益于荒漠深处的一个神秘湖泊的滋养。穿过几十公里的植被,我们终于见到了四面环沙的湖泊。湖水在茂密的芦苇间闪着翡翠色光芒,远处的水面上有几只鸬鹚在嬉戏。打鱼的人说,无名湖湿地四周,除茂密的芦苇外还有红柳、毛腊等野生植物,毎到春秋之季,无数只黑颧、丹顶鹤、白鹭、野鸭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来到这里栖息。站在高高的沙丘上远望,无名湖犹如镶嵌在茫茫戈壁上的一颗珍珠。

这个荒漠湖泊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进行了探访。当地人介绍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由于玛纳斯河流域上游开垦造田,拦坝建库,致使玛纳斯河下游断流,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完全干涸。后来人们环保意识增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玛纳斯河流域常年向下游输水以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的玛纳斯湖水域面积不断扩大。 有资料记载,1998年形成湿地,面积已超过100平方公里,2005年,湖面面积为123平方公里。当地人称这片湿地为“无名湖”。  

在芦苇摇曳的“无名湖”,有野鸭、白鹤等各种水鸟在水中嬉戏,有黄羊、野兔在这里蹿来蹿去,湖中还生长着草鱼、鲢鱼以及当地人叫做黑鱼的十多种野生鱼。野狼在附近出没,胡杨、红柳、梭梭生长得郁郁葱葱。因为有了水,当地有人把家搬到了湖边,以打鱼为生,他们还购买了小船和游艇供人们游玩。至此,昔日无人涉足的荒漠湖泊也常常迎来观赏沙漠湖泊景色的客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