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项修炼打造企业强大生命力

 知止心斋 2012-10-31

五项修炼打造企业强大生命力

作者:潘云良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2658

彼得 圣吉1947年出生于芝加哥,1970年在斯坦福大学获航空及太空工程学士学位,之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佛睿恩特(JayForrester)教授,研究系统动力学整体动态搭配的管理理念。197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圣吉留在斯隆,继续致力于将系统动力学与组织学习、创造原理、认知科学、群体深度对话与模拟演练游戏融合,从而发展出“学习型组织”理论。作为他们研究成果的结晶,圣吉的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于1990年在美国出版,该书于1992年荣获世界 企 业 学 会(WorldBusinessAcademy)最高荣誉的开拓者奖(PathfinderAward),圣吉本人也于同年被美国《商业周刊》推崇为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之一。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在新的经济背景下,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增强企业的整体能力,提高整体素质。也就是说,企业的发展不能再只靠像福特、斯隆、沃森那样伟大的领导者一夫当关、运筹帷幄、指挥全局,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即学习型组织。
如果给学习型组织简单地下一个定义,那么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它的真谛在于:一方面是学习为了保证企业的生存,使企业组织具备不断改进的能力,提高企业组织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学习更是为了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使人们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
学习型组织具有下面的几个特征。
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组织的共同愿景(SharedVision),来源于员工个人的愿景而又高于个人的愿景,是组织中所有员工的共同理想。它能使不同个性的人凝聚在一起,朝着组织共同的目标前进。
2.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在学习型组织中,团体是最基本的学习单位,团体本身应理解为彼此需要他人配合的一群人。组织的所有目标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体的努力来达到。
3.善于不断学习。这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所谓“善于不断学习”,一是强调“终身学习”,即组织中的成员均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促使其成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二是强调“全员学习”,尤其是经营管理决策层,他们是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和命运的重要阶层;三是强调“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彻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四是强调“团体学习”,即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组织智力)的开发。
4.扁平式结构。传统的企业组织通常是金字塔式的,学习型组织则尽最大可能将决策权向组织结构的下层移动,让最下层单位拥有充分的自决权,并对产生的结果负责,从而形成以“地方为主”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上下级的不断沟通,下层才能直接体会到上层的决策思想和智慧光辉,上层也能亲自了解到下层的动态,汲取第一线的营养,企业内部也才能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整体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群体,产生巨大的、持久的创造力。
5.自主管理。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自主管理”是使组织成员边工作边学习并使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的方法。通过自主管理,可由组织成员发现自己工作中的问题,自己选择伙伴组成团队,自己选定改革、进取的目标,自己进行现状调查,自己分析原因,自己制定对策,自己组织实施,自己检查效果,最后自己评定总结。团队成员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能形成共同愿景,能以开放求实的心态互相切磋,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进行创新,从而增加组织快速应变、创造未来的能量。
6.组织的边界将被重新界定。学习型组织边界的界定,建立在组织要素与外部环境要素互动关系的基础上,超越了传统的根据职能或部门划分的“法定”边界。例如,把销售商的反馈信息作为市场营销决策的固定组成部分,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作为参考。
7.员工家庭与事业的平衡。学习型组织努力使员工丰富的家庭生活与充实的工作生活相得益彰。学习型组织对员工承诺支持每位员工充分的自我发展,而员工也以承诺对组织的发展尽心尽力作为回报。这样,个人与组织的界限将变得模糊,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界限也将逐渐消失,两者之间的冲突也必将大为减少,从而提高员工家庭生活的质量(满意的家庭关系、良好的子女教育和健全的天伦之乐),达到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平衡。
8.领导者的新角色。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领导者的设计工作是一个对组织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不只是设计组织的结构和组织政策、策略,更重要的是设计组织发展的基本理念;领导者的仆人角色表现在他对实现愿景的使命感,他自觉地接受愿景的召唤;领导者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界定真实情况,协助人们对真实情况进行正确、深刻的把握,提高他们对组织系统的了解能力,促进每个人的学习。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它实现了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使人们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在人性复苏的前提下,以人为主体的管理。它肯定了人的主体性需求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动力,追求的是人的主体性与组织行为的有机结合。其目的是通过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组织的核心能力。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作为个体的人,自尊、自立、自信、自爱、自强;二是作为群体的人,尊重人、理解人、善待人、欣赏人、成熟人、创造人。
其次,它解决了传统组织的缺陷。传统组织的主要问题是分工、竞争、冲突、独立,降低了组织整体的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组织注意力仅仅关注于眼前细枝末节的问题,而忽视了长远的、根本的、结构性的问题,这使得组织的生命力在急剧变化的世界环境面前显得十分脆弱。学习型组织理论分析了传统组织的这些缺陷,并开出了医治的“良方”——“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
最后,学习型组织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提高企业人才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将成为竞争能力高低的关键。一个组织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拓展与外界信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人们可以运用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念,去开发各自所置身的组织创造未来的潜能,反省当前存在于整个社会的种种学习障碍,使整个社会早日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或许,这才是学习型组织所产生的更深远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