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美

 沐林村 2012-11-01

 

十多年前,我是那么看的。

首先,和谐新奇,才美。和谐而不新奇,流于平庸;新奇而不和谐,流于妖邪。半旧的一套西服,和谐是和谐了,但不新不奇,太平庸,不美;半百老妇的浓艳装,算得上新奇,和谐吗,当然不,老妖精一个。其次,美和速度关系密切。猎豹飞奔与漫步孰美?飞奔也。火车,波涛等等都一样。就是美的静物也给人强列的动感,蒙娜丽莎就是在向每一位观众微笑。再次,规模影响美感。大海美不美,美;蓝天美不美,一望无际的麦田美不美,迁移的角马群美不美,都美。实际上,三者是紧密相连分不开的。

十多年后,我是这么看的。

一副书法或绘画作品,一些人会极力称颂,另一些人却不以为然,这样问题就来了,怎样才是美?

是不是该从物体本身和受众两方面去考虑呢?两者作用擦出火花,才生成美。有必要说一点简单的科学原理,物体被看到听到,是因为有相应的光波声波被人体接收系统收到,再通过传导系统传入大脑,经过大脑处理,这么一个复杂的过程才产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其他感觉产生的原理应类似。如同电路,中间断了一点,也形成不了感觉,盲聋就是这么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其他环节好理解,这大脑处理比较模糊,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也许和电脑的识别系统很相似,经历在大脑中产生很多储存,是以波的形式存在的,不同天赋和经历的人这种储存波大不相同,外来东西也是以波(外来波)的形式传入的,两波相遇,相互作用(干扰或共振)产生感觉,作用得越强烈感觉越强烈。干扰,就形成不好的感觉,假丑恶等;共振就形成好的感觉,真善美等。

这样,前面的问题就好解释了,作品发出的波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两种人储存波大不相同。我开始学书法时,临的是柳体,觉得柳体好,很看不上颜体,认为它太丑,练着练着,看法就变了,还是颜体好,大气,耐看,咋看不咋地,但越看越美。为啥?外来波虽一样,但储存波变了。

总之,是波的作用产生了美,应该说,所有的存在都与波有关。待我以后慢慢道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