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秘二维码的前世今生

 农业书屋 2012-11-02

 

探秘二维码的前世今生

 

    [T库导读] 二维码和其他各种“密码”一样,都可以归结为某种排列规则。二维码在很早以前就开始被使用了,在3G技术、互联网发展迅猛的今天,二维码的不断普及与进化是可以预料的事情了。

 

    在不同人的眼中,二维码也许还是一种好玩多过实用的新鲜玩意儿,对于还没习惯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来说更是如此。不过,一旦我们队二维码的前身略作探究,恐怕很多人都会恍然大悟——“原来我早就用过”!那么,二维码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今后的二维码又会进化成什么样子呢?

    前身:已经随处可见的条形码

    如果我们要追本溯源,二维码和其他各种“密码”一样,都可以归结为某种排列规则。然而它的前身一维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条形码),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它出现在超市的每一件商品上,从很多年以前开始,超市收银员就不再在结账时将商品编号一件件输入,而是扫条码。这个动作的意义和原理其实和我们用手机扫车票上的二维码是一模一样的。

探秘二维码的前世今生

    一维条形码最早投入实际应用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它拥有准确可靠(其取准确率远远超过人工记录,平均每15000个字符才会出现一个错误)、效率高(读取速度很快,相当于每秒40个字符)、成本低廉和用途广泛等种种优点。当时的确大大提高了邮政、零售等行业的工作效率。但没过多久,一维码的缺点也陆续涌现,首先是一维码数据容量过小,一般只有三十个字符左右,所以只能存名称、价格等基础信息,而且一维码相当“娇贵”,条码略有损坏就可能无法读取。尽管如此,目前在超市商品、邮局挂号信等用途中,一维码仍然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当下:二维码正如日中天

    有了一维码二十多年的发展,二维码几乎针对了它所有的缺点进行了改良:比起一维码只能在横向上记录信息,二维码加入纵向信息后,可储存的信息总量远远超过了原来的两倍,最高可以达到1850个字符或2 710个数字或554个汉字,几乎相当于四条写满的新浪微博。此外,签名、指纹等图片信息也可以制作成二维码后保存。

探秘二维码的前世今生

    二维码的容错能力也相当强,在极端情况下,二维码即使被穿孔或污损,毁坏率只要不超过50%,仍然可以被正确识读。这一特性也被很多二维码爱好者加以发挥,他们会把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文字嵌入二维码图片中,这样既不会影响关键信息的识别,又能够凸显个性。

    彩码:二维码的彩色“变种”

    有了一维码、二维码,那么有没有三维码?事实告诉我们,虽然似乎还未成气候,但这个还真“可以有”。

探秘二维码的前世今生

    随着3G时代手机访问速度的提高,用户越来越习惯于手机上网,希望通过手机随时得到更多产品信息,如在杂志上看到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希望了解衣服的品牌、价格、面料、销售商场、打折信息等。随着二维码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它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二维码信息通过手机摄像头来读取,只有支持近摄技术的终端才能满足用户的主动识别需求,这成为二维码主动识别市场发展的瓶颈,也是三维码(也叫彩码)诞生的契机。

    手机彩码是通过颜色和形状承载信息量,所包含的信息量是二维码的几十倍。更重要的优点在于:它不再要求所有人都举着手机靠近拍照之后才能“破译”,在日本东京、横滨、大宫等城市的街头已经出现了使用彩码的广告牌,50米开外就可进行拍摄与“破译”。

    随着3G技术的普及、城市免费Wi-Fi热点的建立,智能手机的应用和网民使用习惯也在改变。据统计,我国手机上网用户已超3.03亿,手机上网用户在全国互联网用户中比重不断提升,占到66.2%。在这样的环境下,二维码的不断普及与进化几乎是可以预料的事情了!

    T库小知识之Wi-Fi热点:

    把手机的接收gprs或3g信号转化为wifi信号再发出去,这样,你的手机就成了一个wifi热点,手机必须有无线ap功能,才能当做热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