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谈“常怀感恩心,敬业写忠诚”

 指间飞歌 2012-11-02
 
 
 

感恩是一道风景
-- 一谈“常怀感恩心,敬业写忠诚”
李永启 张汝新

  一个感恩的民族,是最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真正能够奉献社会的人。
  感恩,是中华传统美德中一道最美的风景。雷锋因为把一颗感恩的心化作无私回报社会和人民的行动,因此成为中华民族道德的标杆,他的光辉形象成为新中国5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道德标志。待转业干部李斌因为常怀感恩之心,才激起他对党无比忠诚、对事业具有坚定信念、对空军满怀深厚感情。
  近年来,社会生活受多元化需求的影响,行为失范的事件时有发生,不少人感到一种道德缺失的恐慌,公众的神经每每为一起细小的不道德行动而震颤,许多人因此对社会产生怀疑和失望,进而引发质疑和声讨。然而,一千次批判代替不了一次爱心行动。可以批判,以引起社会思考;更需要行动,示范引导风尚。社会如此,军营亦如此。
  中央电视台曾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孩子看到妈妈经常给奶奶洗脚,于是也来效仿,趔趔趄趄端着一盆水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洗脚。”那稚嫩的童声唤起多少沉睡在我们心底的美好回忆。这则广告值得我们深思,孩子的父母没有直接给他讲孝道,而是用行动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生活中,有太多我们可以一伸手的善举,如果人人都来做一件好事,十多亿人的中国,将会汇聚起怎样的道德力量!
  感恩是一条河流。涓涓细流汇大海。行动起来吧,让我们每一名官兵都来做力所能及的事,感恩他人,回报社会,纯洁自己,共同迎接道德的回归。让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按党章要求行事,常思从政之责,常念报党之恩,为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作出自己的贡献。

理想在平凡中闪光
--二谈“常怀感恩心,敬业写忠诚”
张 伟

  读完待转业干部、济空某场站副站长李斌写给党组织的思想汇报,感动之余突然想起一个战友。他曾是个飞行学员,因停飞觉得“理想破灭”,一度自暴自弃。后经自我反思解开了思想疙瘩,从此自励自强,先后在4个岗位都干得有声有色,毕业第5年就当了教导员。谈及心路历程他感慨地说:“人应有远大理想,不能遇到一点挫折就停下脚步。细想想,其实无论在哪个岗位都是在为党、为部队工作,具体目标可能不同,但大的方向是一致的。”
  当我们心怀色彩斑斓的理想穿上军装时,有许多期盼和憧憬。然而前行中的困顿、磨砺中的痛苦、顾盼间的诱惑,往往又让理想或囿于狭隘、或偏离初衷。
  理想之所以常被崇高修饰,常与信念相联,是因为理想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对美好未来的设想,更是推动我们思想和行为不断升华的强大动力。“中国保尔”吴运铎说:“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对于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革命军人而言,理想越崇高、越远大、越坚定,人生就越纯洁、越充实、越有价值。
  真正有理想追求的人,是不会患得患失的,平凡的岗位更能考验他的意志和忠诚,只要目标正确,奋斗和努力就是有价值的。李斌面对转业安排没有抱怨,而是感谢组织多年培养,认真站好最后一班岗。他并不看重岗位在哪里,而在乎自己的精神状态是不是符合一名党员的标准。其实,崇高理想需要通过脚踏实地来实现。回报党和军队的培养教育,不能仅仅喊在嘴上,更要体现在点点滴滴的行动中,只有把一件件平凡小事做好,才能筑起党的事业大厦。
 

心态决定状态
--三谈“常怀感恩心,敬业写忠诚”
徐 源

  “扪心自问,干工作单单是为了职务提升吗?面临转业了,就该撂挑子不干了?这绝不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回答……部队需要我一天,我就要干好这24小时。”捧读济空某场站副站长李斌写给党组织的思想汇报,字字发人深省,句句令人感动。李斌同志怀着感恩的心一路走来,从不向党计较职务、计较报酬、计较得失,临近转业之际,还一心一意扑在岗位上,这是一种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更是一名党员端正价值取向、树立良好心态的具体体现。
  心态决定状态。拥有良好心态,不仅可以正确认识人生观事业观的意义,更能让生命活出价值。在党员队伍中,不乏有个别党员心胸狭窄,每当涉及到个人利益的时候,就与组织讲价钱、谈条件,把党的性质、宗旨、本色忘得一干二净。心胸不宽的人,永远只会推诿扯皮、斤斤计较,难得以良好心态投入工作,也就不可能有大的作为。身为一名党员干部,就要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不贪蝇头小利,不搞投机钻营,保持一名党员的坦荡襟怀和政治本色。只有始终胸怀使命、担当责任,牢记当初的入党誓言,树立一名党员干部良好的形象,才能在大是大非、利益得失、进退走留面前,时刻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
  放眼古今,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坚贞品质,朱自清拒绝美国救济面粉的不屈脊梁,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洒脱与超然,那是一种怎样豁达的胸襟和气度。志在事业,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视功名利禄如过眼浮云,更多地将心思用在党的事业上。
 

 

忠诚是一种品格
--四谈“常怀感恩心,敬业写忠诚”
张 雷

  品读济空某场站转业待安置干部李斌的思想汇报,无不被一种优秀的品格所感染。不论是“在进退走留上听组织的,在履职尽责上请看我的”的庄严承诺,还是24年如一日充满激情的工作,他身上所折射出的高尚品格就是对党组织、对国防事业的无限忠诚
  说起忠诚,许多人会想到革命战争时期腥风血雨的敌我斗争,还有那些受尽残酷折磨而英勇就义的烈士。是的,那个年代,忠诚就是生与死的考验。但在和平时期,我们在面对得与失、名与利时,同样需要一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怀和崇高精神。这种忠诚是一种品德、一种责任,更是一个人内心深处对党和人民的情感。忠诚的理论和口号我们都不缺,誓言决心也都有,关键是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信仰是忠诚的源泉,忠诚在信仰中生成。共产党员的忠诚之所以可贵,是因为他们始终如一地恪守信仰、甘愿奉献,绝不背叛自己的誓言。这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只有坚定信仰,才能弥补道德的缺失,才能校正前进的方向,才能让我们不计较利益得失、不计较岗位分工,激发对军旅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满腔热情、始终如一地走好军旅人生之路。
  干好本职工作是对党忠诚的直接体现,如果没有这种自觉和行动,忠诚就是一句空话。是不是忠诚,忠诚度有多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衡量。党把我们放在各自岗位上,就是希望每名党员像螺丝钉一样,紧紧铆在部队建设的事业上,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成一行。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点点滴滴的工作生活中,不欺上瞒下,不耍小聪明,把诚实作为最基本的品格,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工作之中不敷衍、不松懈,把组织交给的任务当成事业干。只有这样,忠诚才能融入我们的血脉,转化成为我们都应具备的精神品质和高尚的人生追求。

心胸开阔放眼量
--五谈“常怀感恩心,敬业写忠诚”
刘海洋

  济空某场站转业待安置干部李斌的思想汇报成为党员干部学习的教材,最重要的原因是,李斌得知自己被确定转业后,依旧“带着内心的宁静与淡定”,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干好工作,不为利缚、不被欲惑。这正是党员干部以豁达胸怀处理得失的真实写照。
  有多大的胸怀就有多大的舞台。开阔的胸襟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意味着不拘泥于一时一地的得失,而是放眼天下看长远,知道如何把局部与整体相结合、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相结合,折射出志存高远的定位和抱负。
  相反,心里想的只是个人利益,稍微付出就想着索取,根本不可能做个好“官”。心胸狭隘,必然无志于学习,思想理论水平难以提高,干工作难以抓住机遇、有所建树;势必缺少开拓精神,只能搞形式主义,搞“面子工程”。
  有容德乃大,无私品自高。宽广的胸怀和眼界,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生活中磨砺,在实践中历练。“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当个人愿望与部队需要出现矛盾时,作为党员干部,要自觉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以开阔的胸襟把个人愿望融入组织决定中,以坦荡的心胸把真挚、纯朴、深厚的感情倾注在军队建设需要上,做到有容人之量、忍让之风、助人之德,使同志间情感交融、思想共鸣,营造健康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
  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我们明确了奋斗目标,需要前推后续、接力前行,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才能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在奋斗的过程中,岗位轮替,人员调整,是基本规律和制度所决定的,更是事业薪继火传的需要。有人退出了,自然会有人补充进来。面对“退”时,党员领导干部仍是党的队伍中的一员,岗位变了但共同的奋斗目标不能变,共产党人的政治觉悟不能退,精神追求不能退,模范作用不能退,清廉作风不能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