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放开二胎后中国人口根本就没有膨胀,那么对资源浩劫的担忧就是杞人忧天了。对此,专题《放开二胎,中国人满为患?》讲得很清楚,国内和国外的很多实验都证明,放开生育乃至鼓励生育后,人口数并没有呈增长的态势。这是因为一般而言,社会越发达,人的生育意愿就越是低下。
而一些评论就说,假如放开二胎,财产高净值人士(一般而言指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人士)和农村人口会积极生育。前者毕竟在中国社会是少数,那么农民呢?一般人们认为,农村人比城市人更重男轻女,并且严重受到养儿防老思想的影响。而就算没有这些思考,曾经爆红的小品《超生游击队》也让许多人有了这种直观印象。
刚好有一个非常适合的例子。在二十七年前,山西翼城开始了一场计划生育实验。这个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占80%以上。而“二胎政策”就规定,农村男女青年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法定年龄推后3年结婚生育者,可以在妇女30岁左右时生育第二胎。具体操作中,已婚妇女第一胎通常在22岁时给指标,第二胎通常在29岁时给指标。结果,在实验的27年中,该县三次人口普查数据都显示,翼城的人口总量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性别比优于全国平均值。也就是说无论在哪个时间点做统计,翼城人生育率都不高。是翼城农民太富有吗?根据该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翼城去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6175元,而全国的数字是6900多元。也就是说,翼城农民并不富裕,还没有达到全国农民的一般水平。而在该县“放开二胎”政策实施四年后,人口调查就显示,其一孩率大大高于全国水平,三孩率则大大低于全国的19.3%,只有8.7%。一孩率和三孩率都属于孩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某一孩次的出生婴儿人数占同期全部出生婴儿总数的比值。这个指标也最能体现妇女的生育意愿和实际行动。

总之,不管在贫穷的过去还是依然不算富裕的现在,可以生二胎的翼城农民却不怎么去享受这权利。是他们自来生育欲望就低吗?非也。在“二胎政策”开始之前,翼城计生工作人员也是焦头烂额到处防超生。因为在政策没有放开口子的时候,农民们很惶恐,赶紧去生,而等到政策放开了,人们对生孩子这件事反而没那么急切,慢慢思考要不要生,自己到底能不能负担。甘肃酒泉等地的实验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
全国范围内,许多农村年轻人也都去了一些发达城市打工,而类似《农村外出妇女的生育意愿分析——安徽、四川的实证研究》这样的研究报告都发现,外出打工的妇女理想的孩子数要少于没有外出的妇女。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广大农民就没有理性,带着“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观念看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