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贫穷与学问

 风淡云轻Po3a 2012-11-03

一个人要在学问上作出成绩,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与努力,其中对学问本身影响最大的当是人的品德。钱穆先生有一封劝勉后学的信,其中说:“当知学问与德性实为一事,学问之造诣,必以德性之修养为根基,苟勿于德性,则学问终难深入”诚哉斯言!关于道德对学问的重要性,许多大学者包括钱穆先生本人已经 在道德标尺上为后学作出了表率。但我认为,德性之外,物质生活的水平对一个人所能达到的学术成就化定了另一个边界,树立了另一个限度,贫穷乃学问之大敌。

    《东轩笔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范仲淹在南京应天府睢阳做学问期间,秀才孙明复,因贫穷而乞讨,常常“汲汲于道路。” 范仲淹观其乃才俊之士,对他这种“日得百钱,则甘首足矣”的胸无大志表示不能理解,不过,当得知是贫穷使然后,范仲淹就使他“日得三千以供养,让他能安于为学”。十年后,孙复明不负众望,以一个秀才成为一代大儒,范仲淹知道后感慨地说:“范仲淹,倘因索米至老,则虽人才如孙复明者犹将三日没而不见也!”少时家境贫穷,为求学经常划粥而食的范仲淹对此深有体会。

   “贫之为累亦大矣”,谁说不是呢?在古代,有多少聪敏,勤奋之人因家境贫寒而导致学术“早夭”啊!”王安师笔下的方仲永少时天赋异常,能够“指物作诗立就”,一时名扬乡里。但故事的结局却是一个悲剧——方仲永长大后“泯然众人矣”。王安石不、对此分析说:“方仲永虽天赋极高,但由于没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以致有这种结局,但进一步来看,方仲永为什么没有获得良好的饿教育呢?那是因为他家“世隶耕”,祖上世世代代都以种田为业,家境贫寒啊!这和今天农家子弟因贫穷上不起许学,道理是一样的。且不说方仲永家财万贯,即使是一个中等之家,恐怕他父亲也 不会“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四处乞求而“不使学”了,因贫穷导致方仲永的人生悲剧,我们要为他惋惜。

   贫穷对学问之累,古代尚且如此,在今天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环境下,当是更严重。“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事情,不是随处可见,支耳可闻吗?

  人穷志短,富兰克林也说两个口袋空的人腰挺不直,没有其那保持一己的品格操守尚且很难,又何谈做学问这个更需要人格独立、精神独立、思想独立。学要安定气质的事业呢?大圣人孔子招收弟子尚且要求干肉一束作为学费,想必是非常明白个中道理的。如果没有这种物质基础,孔子又怎能安下心来删定六经呢?那种又穷于酸。穷困潦倒又自命清高的饿文人是被人看不起的,司马迁就说:“无岩处奇士不行,而长贫贱,如语仁义,亦足羞也。“如果一个学者连一己的生活都不能很好的维持,何谈抱负、理想,又怎能兼济天下呢?

   学界大师的成功历程一再告诉我们,做学问除需要有一个衣食无忧的“后方”,一个面对一定的资料费和交游费而不用愁资金支持……如果没有这些物质基础,学问就会论为谋生的手段,学问即在饭碗中,饭碗即在学问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取得优秀的的成果,无异于缘木求鱼。然而现实的状况并不令人乐观,不妨以研究生的情况为例来说明:读研究生期间,尤其是博士生阶段,正是一个饿人精力充沛,时间充裕为学问打基础  时候,但也是最需要钱的时候,可又不好意思再向家里伸好手的饿时候。这时候国家的助学补助理应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但可怜的是每月300元左右的补助,吃饭尚且不够,又何谈学业上的“补”与 “助”“呢?于是,他们不得不牺牲自己宝贵的时间去换生活上的温饱。

   而有些人却撇开这些物质基础,大肆批评学术浮躁和后继无人,这种批评无疑隔了一层没法挠到的痒处,也显得批评者不厚道,学人固然应“寂寞投阁”,固然应不追求名利富贵,但学人自身的不追求、不应成为管理者们不给予他们的理由啊!既要马儿跑的快,又哟啊马儿不吃草,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异想天开。

   记得一位长辈给我说过这样的话:上学的时候需钱,但没钱,工作后不那么需要钱但有了钱。我想,也许就在这有钱与没钱之间,需要与不需要之间牺牲了个人做学问饿理想,牺牲了国家学术事业的发展。想到这一层,我觉得我不能再沉默了,于是我推开《窃愤录》,移走《归潜志》写下了这篇文字。《读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