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外交中的领土问题

 指间飞歌 2012-11-03
中国外交中的领土问题

2012-11-01 22:09:51

在当前中国外交中,领土争议仍然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除开当前仍在发酵的中日钓鱼岛争议外,尽管中国自1949年以来已与不少国家解决了领土问题,但与一些东盟国家还在南沙群岛归属问题存在争端(今年上半年中菲还曾因此在黄岩岛对峙),中印边界争端至今也没有解决。

 

这些争端对中国外交影响重大。首先当然是由于领土争端事关国家主权与重大战略利益,属于中国核心利益范畴。其次,领土争端直接影响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事关中国崛起能否有一个和平、可靠的战略依托区。最后,中国如何解决领土问题,将从根本上决定中国崛起的和平取向能否实现,或者说,领土争端的紧迫性与重大性迫使中国不得不再次思考:为了和平崛起,中国愿意或能够付出多大的代价?

 

一些国外评论有意无意地突出中国在领土问题上的强硬姿态,认为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咄咄逼人的大国,甚至是一个主张领土收复或扩张主义的国家。

 

这种论调并未成为主流,但确实抓住了周边一些国家的疑虑。因为中国近代以来由于外部侵略丧失了许多领土,外蒙古甚至因此而成为独立的蒙古国。如果中国要将失去的领土全部收回的话,那么东亚的地缘政治将全部改写。突出中国在领土问题上的意图以及日益增加的实力,特别有利于恐吓那些与中国存在争议的周边小国,使它们生怕在与中国的谈判中吃亏,而宁愿求诸美国的干涉或力量平衡,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这种情况需要中国从整体上、从国家崛起的高度阐述自己的领土政策。外界的疑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的政策也不清晰。整体外交的和平取向与具体争端的斗争取向间的矛盾也很正常,但更可取的是我们必须在利益权衡与政策组合方面做出明确的部署。

 

笔者以为,领土问题必须放在和平崛起的大框架下考虑。和平崛起并非示弱于人,而是对中国来说一种代价最小、成功前景最大的崛起方式。这是中国外交的整体方针,自然也是处理领土争端的政策指南。同时,和平崛起也不意味着在领土问题上放弃斗争,相反,和平崛起要求中国正视领土争议,并且尽可能采取更新更有效的斗争方式,以有利于在新的条件下取得更大的成果。

 

首先,中国应该放弃“搁置争议”政策,致力于积极解决领土问题。实行了三十来年的“搁置争议”在目前环境下已经失去了其原来的意义,它一方面没能有效地避免其他国家制造争端,另一方面又给人“中国想等进一步强大了再解决”的不好印象。从此角度看,正式宣布放弃“搁置争议”政策反而有利于表明中国正视问题的决心,以及制止领土争端的不断发生与发酵,避免对中国的崛起环境造成进一步的冲击。

 

其次,中国应该在加大政治谈判力度的同时,逐步探索通过国际法解决争端。政治谈判是中国应尝试的主要选择,现在中国的谈判实力总体上是雄厚的。一方面,实力可以体现为示之以仁,如开放市场、提供援助等;另一方面,实力也可以体现为示之以威,如目前日本不愿承认钓鱼岛争议,中国就通过法理固权和强化巡航等手段加以反制。而国际法解决之所以越来越必要,是因为谈判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如果久拖不决且越拖越不利于中国的话,那么诉诸国际法就不失为保全中国国家利益且体现中国和平形象的一条选择之道。

 

当然,政治谈判与国际法解决都可能意味着争不回全部利益,甚至可能要丧失一些领土。但外交本来就是一个妥协的过程,只要整体上对中国有利,中国政府应该勇于担当,而不是被极端的民族主义所绑架。

 

最后,对于那些不满足于既得利益、继续利用争端挑衅的国家,中国应该坚决反击,甚至不排除采取有限的武力行动,夺回中国本应享有的领土权益。由于是后发制人,这并不影响中国和平崛起的诉求与形象,同时,坚决的措施还有利于遏制相关国家利益争端挑衅的心理,从而推动政治谈判解决的进程。这个时候,也要求中国领导人有足够的远见与魄力,而不是被无原则的和平诉求困住手脚。

 

或许,现在是中国发表一份有关领土问题的政策白皮书的时候了,它的名字可以叫做《领土争议与中国的主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