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算出”你的命中注定?六个交友网站不能说的秘密

 一路心行 2012-11-04

你相信命中注定吗?究竟是相似的还是互补人在一起比较幸福?为什么网络上有些心理测验看起来都很准?这篇文章试着回答上述的问题。有鉴于每次都觉得文章太长,大家常常看到眼睛脱窗心生烦闷,所以这次简短(?)地写了一个摘要,让每秒数十万上下的你能抓到重点:(1)交友网站有用吗?首先,它并不如想象中有效,至少和你自己找差不了多少;(2)再来,各大网站速配指数的计算方式大多采用人格类型互补,或相似的配对计算方式,这些算法首先在计算上会产生一些吊诡与问题,而且(3)最大的问题不是算式本身,而是无法将后续许多变因纳入考虑。(4)但是,为什么有些人还是会觉得有效?一种可能是巴纳姆效应(The Barnum Effect)所造成。(5)在文化意义上,相对于选择来说,相处还是比较重要。(6)结论:爱情造就了我们,但是我们也造就了爱情。

「最新暗黑风格网页游戏!」、「外表坏没关系,要以结婚为前提」、「有没有钱不重要,对我温柔就很好」。脸书玩到一半,右边或左边总是会跳出一些小窗口。除了总是爱盗用别人图片的网页游戏之外,最常出现的就是「交友网站」的广告了。这些网站总是用幸福成功的案例,以及可爱动人的正妹图片吸引你,不过,到底实际上效果怎么样呢?

首先,这些标语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种夸大不实--不要再相信你右边没有科学根据的广告了。事实是:像照片中这么正的女生,不「只会」要求你的外表或金钱而已,她还会要求你的个性、社会地位与权力(Buss & Shackelford, 2008)。

再来,配对成功率高吗?按照各位科学人锐利的眼光和直觉,通常会预期得到一个否定的答案,不过,案情可能比你想象得还要复杂。如果你不想让大脑进行太过复杂运转的人,请参阅前阵子Jacky Hsieh言简意赅的精辟文章《在线交友的科学缺陷》

不久以前我们也试着跟一些交友网站合作,他希望我们利用统计媒合的方式帮忙他们设计一些问卷与算则,以期帮助他们的客户,找到生命中重要的另一半。我觉得这个立意很好,也庆幸自己总算在长篇大论之外也能替社会做点实质的事情,于是找来整个实验室对开启关系(搭讪、认识、吸引力)最有研究,数学方程模型又最在行,帅气挺拔风流倜傥的小风来一起规画[1]

我们目标很简单,只有两个:

(1)找出哪些人可能彼此吸引然后在一起

(2)找出哪些人可能会幸福快乐地在一起很久(happily ever after)。

可是,经过几次晤谈讨论、彻夜的计算规划之后,有天他突然冷冷地对我说:

「光靠那些问卷数据,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两个目的。」

我那时候心想?骗人的吧?如果我们做不出来,那么国外的交友网站,以及对岸的婚配网等等,事业做这么大,究竟是怎样办到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去年一月我们到美国参加心理学年会开始说起[2]。其中有一个亲密关系研究专家才会参与的场次,由一个美国最大的交友网站协理与心理学家Gonzaga共同主持。虽然Gonzaga抱持着比较保留的态度,网站协理却声称可以将人格分成几个类型,然后找出人格「相似的人」推荐给你,帮你量身订作属于你的幸福(Gonzaga, Campos, & Bradbury, 2007)。

秘密一:相似好还是互补好

听协理这样说,或许你会问:「那么互补呢?互补的人不是听说也很幸福?」

University of Groningen的Dijkstra & Barelds会反问你:

「你真的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吗?」

他们的一项研究中曾问参与者:「你想要找的,究竟是一个像你的伴侣(相似),还是能完整你的伴侣呢(互补)?」,然后以人格量表请他们评估自己以及「理想中」的伴侣各应该具有的特质,结果发现,大家都活在「互补的幻觉中」。85.7%的人都说,他们希望找到一个「能完整自己」的互补伴侣--但量表却指出,他们理想的伴侣其实是和自己相似的,而且,大部分的女生都在寻找同样一个男生:外向,体贴,做事谨慎而让人有安全感(Dijkstra & Barelds, 2008)。

可是你或许会接着说,这个结果并不代表「相似的伴侣比互补的伴侣优」啊!没错,或许会让你大失所望的是,这问题在会议当场并没有被提出来--因为古早的时候这些做初始关系的人就吵过了:虽然相似和互补各有各的重要性,但长期来说,与相似的伴侣在一起,还是比互补的伴侣摩擦来的少,而且,更重要的是「你觉得」对方跟你像不像,而不是「实际上」对方跟你像不像(Lutz-Zois, Bradley, Mihalik, & Moorman-Eavers, 2006)。跟「你觉得像」的人在一起你会感到比较多幸福,而这种幸福感又会回过头来让你觉得你跟他越来越像(Morry, Kito, & Ortiz, 2011)。

总之,支持「互补」这一派人马就会泪眼汪汪地跟「相似」说:「魔王,你赢了」[3]。但如果你发挥柯南精神,你会发现上面Dijkstra & Barelds的研究有一个地方好像怪怪的--大家的人格特质都不一样,那和自己相似的「那个人」不是也会不一样吗?那我们如何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又在寻找「同一个」人呢?其实,这牵涉到「相似」的计算方法。

秘密二:“契合度”究竟是怎么算的

这个部份需要花一点脑,如果你现在大脑跟牛仔一样忙,可以先跳过这段中间直接看结论。过去研究计算相似性,大都是采用两种方法[4]

(1)以Profile Similarity的方式来看人格特质的相关程度。简单地说,假设你在人格量表上1到5题的得分是5,5,1,4,1,小花也是5,5,1,4,1,那么你跟小花简直是天作之合--至少比得分是5,5,1,4,2的小熊适合你,因为你和小花比较「像」--而得分是1,1,5,2,5的小坚则完全不适合你,因为你跟他实在「太不像」了(图一)。这类的计算方法在乎的是「整体起伏」的相似,他高你也高,你低他也低,那么你们就是彼此的真命天子或天女。

(2)以Difference Score的方式来看两者的差距,也就是把两个人的分数相减,取绝对值。同样的例子,假设你在人格量表上1到5题的得分是5,5,1,4,1,你和小花的差距就是0,和小熊的差距是1,和小坚的差距是18。你看,小坚果然很不适合你!这类的方法在乎的是程度,也就是你在某项特质的得分多寡。

一言以蔽之,我们一方面可以藉由Profile Similarity得分较高,或是Difference Score差距较小,找出和你相似的人,也另一方面可以单纯计算「你觉得理想的情人应该具备哪些特质?」,找出得分最高,大家都重视的特质。这样,Dijkstra & Barelds研究所说的:「大家都在找同一种人,但也在找与自己相似的人」的说法就可以说得通了--只是用不同观点看同一份数据而已。

类似这样的方法,甚至一直到近几年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年会中都还在延用,用来预测之后这个人会不会跟你在一起、你们会不会互相吸引(Luo, 2009)、在一起之后,相似的人就比较幸福吗等等(Cheng & Chen, 2009)--遗憾地是这两种方法都有问题。

【图一】

小均的难题

举例来说,倘若今天小均做完测验得分是2,2,2,2,2,揪竟是得分1,1,1,1,1的阿杰,还是5,5,5,5,5的小竹是她的真命天子呢?Dr. Profile Similarity会预测这两个人都一样适合她,但是Dr. Difference Score会说:「傻瓜阿你,当然是阿杰阿!因为和阿杰差距是5,和小竹的差距是15耶!」。这样看起来,似乎Difference Score的方法区辨力较佳,略胜一筹。

但是如果今天半路杀出了5,1,2,2,1分的阿泰(差距也是5),那他要选谁呢?当Dr. Difference Score在苦恼时,Dr. Profile Similarity就可以神气地说:「当然是阿杰阿!因为图型的pattern比较像。」(请见图一)

简单地说,这两种算法都有问题,也都有优缺,也就是:这两种相似的计算方式,在实务应用上是互补的(噢,这句话好有深度)。你可以举出更多例子,使得两位Doctor都无法作出决策--只是,心理学家现在还普遍用这样的做法。那么,这两种有缺陷的做法有效吗?哪一种效果比较好?答案是:至少契合的人比起不契合的人更幸福满意自己的关系,而两种作法的预测力差不多(Luo, 2009)。

秘密三:更简略的算法

不幸中的不幸是:上述这两种差强人意的方法,还只有「比较用心」的交友网站会采用--也就是说,更多的网站用更偷懒的方法。

故事又要从去年底我们参加的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说起了。会议当天我们发现北大心理学院许燕院长的一个学生在进行对岸最大的婚配网站配对系统研究[5],在研讨会结束后,便巴着她一同讨论着这交友商业市场界的秘辛。许燕老师表示,虽然那是她满久之前做的研究,结果有些忘了,不过大致上发现一重要的事情:门当户对。

「首先家庭背景要相仿,好比说一个是高知识分子家庭出身,一个是工人阶级,我们几乎很难相信他们是可以沟通的。咱们中国不是有句话说门当户对吗?你知道什么是门当吗?」我摇摇头,她笑了会儿,停顿一下接着说。她笑的样子,让人有种心底花蕊被浇了几滴水的感觉。

「以前宅院儿大门前头都会有一块大石头,有钱人家的石头逼角大(比较大),愈是有钱,石头愈大,如果你是穷苦人家呢,可能连块石头都没有。总之,是一种财富的象征。在嫁娶的时候,左邻右舍都会咕哝相互逼角(相互比较),看男方女方家的门当是不是一般大。」她操着流畅的北京口音,说起话来却同时兼顾山东大妞的豪迈与文人的婉约温柔,让我无法不想起以前一位可爱的女朋友(拭泪)。

「是阿,在台湾的情况也是。结婚其实是两家庭的事情,双方的家长占了非常大的影响力。」影响力有多大呢?一项研究指出,虽然我们看起来像是在自由恋爱,但真正谈到结婚的话,家人,亲戚,朋友等等你身边周遭的人大概占了五成以上的因素(Zhang & Kline, 2009),包括要不要跟这个人结婚、持续这段婚姻等等。

那么,大陆的婚配网究竟是怎样帮会员配对的呢?通常,加入会员之后都会要求填一份简短背景资料与量表,先按照兴趣,经济能力,外貌等「吸引力」进行分组,把「近水楼台」与「门当户对」的人分到同一群组。接着,把你分类到几种类型中的某些类别[5]。比方说,小洁的测验结果是「科学家」型,喜欢分析事情,追根究柢,好奇心很强,与耐心、善于传授、说明事情的「教师」型非常速配,于是从小洁所在的群组中挑选「教师」型的人推荐给她。

当然,每个网站所用的类型名称不尽相同,有的用动物,有的以星座,有的帮你的感情风格取非常梦幻的名字,如「深情迷恋」、「炙热疯狂」、「冷若冰霜」等等,有的采取相似论的观点,有的采取互补论的看法,但是共通点都是:用很少的信息,把你分类,分组,标签。他们甚至没有邀请Dr. Score Difference与Dr. Dr. Profile Similarity一起参与决策。而且,最大的缺憾是:没有信度可言。

什么是信度呢?信度是指一个测量工具的可信程度。举一个讲解心理测验的时候,老师常常会用的例子,如果你早上量体重是48公斤,中午吃完量是50公斤,晚上睡前量是49.2公斤,那某种程度上你可以相信这个体重计,因为它每次量不会差太多。可是,如果你三次测量的体重是80,20,52,那你可能会怀疑是不是体重计坏了,或是你产生了幻觉之类的。

只是,这些交友网站的问卷为了减少填表人的不耐烦,有的甚至连让你测量两次的机会都没有:大多数的特质只用单题来测量。试问,如果你好久没有量体重,站到你重计上发现自己变成60公斤,然后体重计不知为什么就从人间蒸发了,无法让你测量第二次,那么你会相信自己真的是60公斤吗?

注解

[1]所以,我们现在也还在找找看有没有更好的测量方法,比方说,将两个人的互动纳入考虑。

[2]按此下载会议章程www./archive/SPSP2011_Program.pdf

[3]不过,也有人提出解套的说法是:价值观相似会产生吸引没有错,可是,两个人越像,就越会调整彼此的行为(adjustment),或尽量「补」上对方(Aube & Koestner, 1995)。这就是传说中有名的「相似生互补假说」 (similarity complimentarily hypotheses)。

[4]这方面文献非常多,算法的变形也不少,这里列出基本的两种做法,如果你懒得看太多篇,数学也不错,建议读Kenny & Acitelli (2002)这篇回顾。

[5]这项研究也发表在去年的亚洲社会心理学研讨会上。For more information: http://act./event/1108vote/

秘密四:选择性注意的陷阱

不过交友网站这样的做法其实相当有「表面效度」--看起来满有效的。为什么呢?半个世纪前有一个心理学家Forer (1949)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我在这里稍稍改良一下,让大家玩玩看:

如果有人送你一束花,你会将它放在家中的哪里呢?请用直觉立刻回答!

A.客厅 B.卧室 C.厕所 D.玄关 E.餐厅

准备好了吗?

要公布答案了喔!

「选A的人,你需要别人喜欢你与欣赏你,但你通常对自己很严苛。你虽然有个性上的缺点,但通常会加以弥补。你有很多实力没有好好发挥成你的优势、你的外在表现很有自律也很自制、内心却比较焦虑不安。有时候你会比较怀疑自己是不是做对决定或事情。你比较喜欢事情有多一点改变与多样性,而且受到拘束或限制时,你会感到不满。你觉得自己是个独立思考者,为此感到自豪。在没有令人满意的证据下,你不轻易接受别人的说词。你也觉得对别人太过坦白是不智的。有时候,你是外向、好亲近、和善的,但有时你也比较内向、谨慎、沉默寡言。噢,还有,你有些梦想比较不切实际一些。」(引自Wiseman, 2008, pp. 30-31)

先解到这边,选A的人觉得准吗?大约有几成准?如果你是选A的人,请你把准确性用0%~100%默写在心里。

实际上,那个花瓶题目是我胡诌的。而且, 我并没有为选其他选项的人量身订做任何答案。在Forer(1949)的研究中,所有的参与者都拿到像上述内容一模一样的解测报告书,可是,纵使用这种荒谬的做法,还是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这测验很准--这意味着,人总是选择性地注意自己认同的事情与信息

下次看爽报或P-Paper的时候,你可以把星座名称遮起来,单看每个星座的描述或运势,你同样会发现:要命!每个都好像在说自己。这就是有名的巴纳姆效应(The Barnum Effect)。

所以,这些网站只要用一些花俏的插图,甚至只要重复、夸大、模棱两可地扩写你曾经在问卷中回答过的东西,很容易让你在做完测验后有非常准的错觉。如果,这个网站又有知名学校的老师背书,可信度又会上升许多。

如果你辛苦读到这里都没跳过,那么你可能翻桌用原住民(?)的口吻大吼:「交友网站到底有没有用阿到底?!」。有鉴于再拖下去我会被揍,让我们召唤一下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Eli J. Finkel替我们回答。

「结果是,迄今为止的网络交友企业,并没有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他们用看似最科学的方法,用数理模型,用所谓的匹配算则,让会员们相信他们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他们的命中注定。」Finkel和其他几位亲密关系界研究的大咖在最新一期<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中,针对过去交友网站在线约会(online dating)研究们进行系统性回顾与批判,发现这些业者不是言过其实,就是夸大其词。

Finkel等人透过两个研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

(1) 在线交友所产生的恋爱关系,跟一般恋爱关系一样吗?

(2) 在线交友精挑细选的恋爱关系,是不是比一般恋爱关系带来更好的结果?

关于第一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不论是约会、互动、沟通媒介,这些两种恋爱关系都大异其趣,这个大家应该很好想象。

但是关于第二个问题,答案是:Yes and no。Yes的部分,主要是针对沟通。在线交友的方式可以透过网络进行对谈、传讯息等方式(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迅速地拓展一个人的交友圈,在见面之前就先了解彼此--虽然这种方式并不是适合所有人。

在No的部分,主要是针对前面所谈的「配对」(Matching)这个概念上--我们对「速配」抱持太多的期待了,毕竟一开始的速配并不保证后来的幸福(matching do not always improve romantic outcomes)。Finkel指出:「他们都忽视了,多年以来亲密关系研究的『重要关键』。」他们可能用几个成功案例当成「楷模」,或是列出一些超有吸引力的帅哥正妹照片,让你相信你也可以找到适合的对象。因为这些帅哥正妹有月晕扩散效果:让你觉得他或她除了帅或正之外,个性也不错(Brand, Bonatsos, D’Orazio, & DeShong, 2012),甚至把这样的想象扩散到别人身上,想象其他的成员一定也很优。

秘密五:为什么无法为幸福挂保证?

那么,效果到底怎么样呢?首先,在线问卷的数据最大的问题就是:非常可能造假(Ellison, Hancock, & Toma, 2012; Guadagno, Okdie, & Kruse, 2012; Toma & Hancock, 2012)。男性喜欢造假自己的身世背景与社会地位,女性最爱造假的则是体重(Hall, Park, Song, & Cody, 2010)。

就算大家都很诚实、也姑且不论他们推荐给你的命中情人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计算出来的,在手上有的数据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仍然不可能「保证幸福」。

为什么呢?过去大量的研究显示,在一段关系中,重要的并不是你的样子或她的样子,而是你们在一起的时候,吵架的时候、聊天的时候、去玩的时候、互诉心事的时候、分享生活点滴的时候,究竟呈现出什么样子(e.g.:Rusbult & Van Lange, 2003; Uysal, Lin, Knee, & Bush, 2012; Woodin, 2011)。

你可能一个人的时候是一个样子,跟朋友在一起又是另一个样子;跟超级死党相处是一个样,与爸妈出去又是另一个样。

更重要的是:虽然幼时被抚养照顾的经验,以及与前一段情人的关系,会影响你和现任伴侣的相处方式(Busby, Walker, & Holman, 2011),可是在每一段恋情里面、每一段关系当中,你都会有一些不一样,甚至呈现出不同面向的你(Gosnell, Britt, & McKibben, 2011; Horberg & Chen, 2010),一辈子面对不同的阶段与对象,你诠释恋爱事件与恋爱的方式也不尽相同(Dykas & Cassidy, 2011)。

如果你的前男友支配欲很强,可能会让你从外向活泼变得退缩,让你在找下一个情人的时候小心谨慎一点,甚至是找一个可以给你多一点自由的人;如果你女朋友常常人间蒸发,那么就算原先你是一个很有安全感的人,也会被她搞得焦虑不堪;如果你是一个害怕孤单的人,不过对方能够多花一些时间照顾你,给予不断的保证关怀,你也会变得比较能忍受寂寞。

Finkel等人(2012)所说的「重要关键」,其实就是:爱情改变了我们,我们也改变了爱情。我们可以看上面这张图二:两个人一开始像不像、配不配、会不会被吸引只占了整张图的很小部份(红色框处),更重要的是中间的相处过程,以及当中面临的压力与转变(紫色框处)--但这些,交友网站几乎都没有纳入考虑。例如,文首提及的Gonzaga 和他的同事们在另一份研究中发现,虽然人格相似性与关系满意度有关,但是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相爱的两个人会越变越像,愿意为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修剪」自己,更重要的是,彼此的情绪也会跟着同步,为对方的眼泪伤心,幸福着彼此的幸福(Gonzaga, et al., 2007)。

最后的秘密:幸福是制造的,不是光靠寻找的

其实之前跟许燕老师的谈话还有后续,而且正好与Finkel主张的相当一致。

「所以,我们的研究解析出第二个可以预测婚姻幸福的因素,就是这个人的弹性。揪竟一方可不可以沟通、愿不愿意改变、遇着困难时习不习惯换个角度想想等等。虽然门当户对很重要,我们能自由选择的成份看似变少了,但也因为这样,咱还有一项满好的优势是:当关系不若我们预期的时候,我们会选择调整改变自己。」许燕老师在赶着回饭店、打包去日月潭的行李时前跟我说。

事隔半年,几个月前世新大学社会心理系办一场研讨会,邀请来的文化与亲密关系研究的大师Susan Cross莅临演讲也谈到:相对于美国人,我们更相信好事多磨,进入一段关系本来就有舍有得,性格相似性的效果更低;相反地,美国人在乎一个人的独特性,希望能找到一个「能完整自己的人」,如果关系破裂,那就放弃找下一个(Wu, Cross, & Tey, 2012)。他们会认为,对方根本不适合自己。

可是我们不同,华人更重视「关系」与「相处」。本来就没有完全适合自己的人,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愿意接纳不完美、愿意改变的人,陪自己走一段路。

总而言之,交友网站或许让我们增加了好多认识别人的机会,拓展了我们的交友圈,可是,没有任何的指标能保证幸福不分手,也没有任何人能帮你订做一段只属于你和他的关系。

它们只是开启了一些可能,至于这些可能要通往哪里,还是得自己去经营、去摩擦、去感受、去争执、去妥协,并且在一次一次的砥砺之中,找寻继续前进的动力。

注解

[1]如果你对于这些交友网站有兴趣,有一个调查汇集了多交友网站与其特色,欢迎造访这里

[2] 噢,对了,你可能已经发现了,这篇文章里面主要引用到Finkel的研究,在是四月《PanSci:看见惊奇–从开始到最初的爱》演讲的时候也曾聊过,如果你对这些研究有兴趣,但又不想看这么多字的话,可以点选影片来看,也再次推荐Jacky Hsieh言简意赅的文章《在线交友的科学缺陷》

[3]Pictures credit : 非主流图片

参考文献

Aube, J., & Koestner, R. (1995). Gender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onship adjustment – another look at similarity complimentarily hypothes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3(4), 879-904. doi: 10.1111/j.1467-6494.1995.tb00319.x

Brand, R. J., Bonatsos, A., D’Orazio, R., & DeShong, H. (2012). What is is beautiful is good, even online: Correlations between photo attractiveness and text attractiveness in men’s online dating profil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8(1), 166-170. doi: 10.1016/j.chb.2011.08.023

Busby, D. M., Walker, E. C., & Holman, T. B. (2011). The association of childhood trauma with perceptions of self and the partner in adul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8(4), 547-561. doi: 10.1111/j.1475-6811.2010.01316.x

Buss, D. M., & Shackelford, T. K. (2008). Attractive Women Want it All: Good Genes, Economic Investment, Parenting Proclivities, and Emotional Commitment.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6(1), 134-146.

Cheng, W. C., & Chen, J. W. (2009). Love Style Similarity, Conflict Management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ew Directions in Research on Close Relationships, Lawrence, Kansas, U.S.

Dijkstra, P., & Barelds, D. P. H. (2008). Do People Know What They Want: A Similar or Complementary Partner?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6(4), 595-602.

Dykas, M. J., & Cassidy, J. (2011). Attachment and the processing of social information across the life span: Theory and evid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7(1), 19-46. doi: 10.1037/a0021367

Ellison, N. B., Hancock, J. T., & Toma, C. L. (2012). Profile as promise: A framework for conceptualizing veracity in online dating self-presentations. New Media & Society, 14(1), 45-62. doi: 10.1177/1461444811410395

Finkel, E. J., Eastwick, P. W., Karney, B. R., Reis, H. T., & Sprecher, S. (2012). Online Dating: A Critical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13(1), 3-66. doi: 10.1177/1529100612436522

Forer, B. R. (1949). The fallacy of personal validation – a classroom demonstration of gullibil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1), 118-123. doi: 10.1037/h0059240

Gonzaga, G. C., Campos, B., & Bradbury, T. (2007). Similarity, convergence,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in dating and married coup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3(1), 34-48. doi: 10.1037/0022-3514.93.1.34

Gosnell, C. L., Britt, T. W., & McKibben, E. S. (2011). Self-presentation in Everyday Life: Effort, Closeness, and Satisfaction. Self and Identity, 10(1), 18-31. doi: Pii 918012183

10.1080/15298860903429567

Guadagno, R. E., Okdie, B. M., & Kruse, S. A. (2012). Dating deception: Gender, online dating, and exaggerated self-presentat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8(2), 642-647. doi: 10.1016/j.chb.2011.11.010

Hall, J. A., Park, N., Song, H., & Cody, M. J. (2010). Strategic misrepresentation in online dating: The effects of gender, self-monitoring, and personality traits. [Articl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7(1), 117-135. doi: 10.1177/0265407509349633

Horberg, E. J., & Chen, S. (2010). Significant Others and 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 Activation and Consequences of Relationship-Specific 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 [Artic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8(1), 77-91. doi: 10.1037/a0016428

Kenny, D. A., & Acitelli, L. K. (2002). Measuring similarity in couples (vol 8, pg 417, 1994).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6(3), 337-337.

Luo, S. (2009). Partner selection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in early dating couples: The role of couple similar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7(2), 133-138. doi: 10.1016/j.paid.2009.02.012

Lutz-Zois, C. J., Bradley, A. C., Mihalik, J. L., & Moorman-Eavers, E. R. (2006). Perceived similarity and relationship success among dating couples: An idiographic approach. [Articl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3(6), 865-880. doi: 10.1177/0264407506068267

Morry, M. M., Kito, M., & Ortiz, L. (2011). The attraction-similarity model and dating couples: Projection, perceived similarity,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8(1), 125-143. doi: 10.1111/j.1475-6811.2010.01293.x

Rusbult, C. E., & Van Lange, P. A. M. (2003). Interdependence, interaction, and relationship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4, 351-375. doi: 10.1146/annurev.psych.54.101601.145059

Toma, C. L., & Hancock, J. T. (2012). What Lies Beneath: The Linguistic Traces of Deception in Online Dating Profile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2(1), 78-97. doi: 10.1111/j.1460-2466.2011.01619.x

Uysal, A., Lin, H. L., Knee, C. R., & Bush, A. L. (2012).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lf-Concealment From One’s Partner and Relationship Well-Be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8(1), 39-51. doi: 10.1177/0146167211429331

Wiseman, R. (2008). 伯特伦。弗尔教授与夜店笔迹学家 (洪慧芳, Trans.) 让你瞬间看穿人心的怪咖心理学—-史上最搞怪的心理学实验报告(Quirkology:how we discover the big truths in small things) (pp. 30-31). 台北: 漫游者文化.

Woodin, E. M. (2011). A Two-Dimensional Approach to Relationship Conflict: Meta-Analytic Finding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5(3), 325-335.

Wu, T.-F., Cross, S. E., & Tey, S.-H. (2012). Dating relationship success in the U.S. and Taiwan: Does similarity or parental approval matter? Manuscript in preparation for publication.

Zhang, S. Y., & Kline, S. L. (2009). Can I Make My Own Decision?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Perceived Social Network Influence in Mate Selection.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0(1), 3-23. doi: 10.1177/0022022108326192

原文发表于PanSci网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