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有 野 驴

 易之复 2012-11-04
 

[原创摄影]藏野驴 - 章嘉.赞杰才旦 - 章嘉.赞杰才旦de摄影博客

 

 

藏野驴,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形酷似驴、马杂交而产的骡子,因尾稍似马尾,所以有人又称其为“野马”。该物中为高原型动物,栖居于海拔3600米至5400米的地带、营群居生活,对寒冷、日晒和风雪均具有极强的耐受力,多半由5、6头组成小群,大的群体在10数头,最大群体可达上百头,小群由一头雄驴率领,营游移生活。

 

 

 

[原创摄影]藏野驴 - 章嘉.赞杰才旦 - 章嘉.赞杰才旦de摄影博客

 

 

中文学名:

藏野驴

拉丁学名:

Equus kiang

别称:

藏驴,野马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哺乳纲

亚纲:

真兽亚纲

目:

奇蹄目

亚目:

马型亚目

科:

马科

亚科:

马亚科

属:

马属

种:

藏野驴

分布区域:

西藏青海,新疆(南缘昆仑山地区)

                【中文名称】:藏野驴
     

  【俗名】:藏驴,野马

  【英文名】:Kiang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

  【特有种】:青藏高原特有种

  【濒危等级】:渐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

  【致危因素】:过度捕猎栖息地破坏

 

 

 

[原创摄影]藏野驴 - 章嘉.赞杰才旦 - 章嘉.赞杰才旦de摄影博客

 
形态特征

  藏野驴头短而宽,吻部稍圆钝,耳壳长超过170毫米,鬣鬃短而直,尾鬃 生于尾后半段或距尾端1/3段,四肢粗,前肢内侧均有圆形胼胝体,俗称“夜眼”,蹄较窄而高。吻部呈乳白色,体背呈棕色或暗棕色(夏毛略带黑色),胁毛色较深,至深棕色,自肩部颈鬣的后端沿背脊至尾部,具明显较窄的棕褐色或黑褐色脊纹,俗称“背绒”,肩胛部外侧各有一条明显的褐色条纹,肩后侧面具典型的白色楔形斑,此斑的前腹角呈弧形,腹部及四肢内侧呈白色,腹部的淡色区域明显向体侧扩展,四肢外侧呈淡棕色,臂部的白色与周围的体色相混合而无明显的界限。成体夏毛较深,冬毛较淡,幼体毛色较深,呈沙土黄色,绒毛很长,第二年夏天换毛后毛色似成体

 

 

 

 

[原创摄影]藏野驴 - 章嘉.赞杰才旦 - 章嘉.赞杰才旦de摄影博客

 
生活习性

  藏野驴栖居于海拔3600米至5400米的地带、营群居生活,对寒冷 、日晒和风雪均具有极强的耐受力,多半由5、6头组成小群,大的群体在10数头,最大群体可达上百头,小群由一头雄驴率领,营游移生活。清晨从荒漠或丘陵地区来到水源处饮水,白天大部分时间集合在水源附近的草地上觅食和休息,傍晚回到荒漠深处。藏野驴的行走方式是鱼贯而行,很少紊乱,雄驴领先,幼驴在中间,雌驴在最后,藏野驴走过的道路多半踏成一条明显的“驴径",在其经过的地方有大堆的粪便,因此很容易辨别出其活动路线。从宿地到水源草场,藏野驴每天要奔跑20多公里以上的路程,有很大的迁移性,有时与藏羚等偶蹄动物同栖一处,以高山植物为食,可以数日不饮水。

  藏野驴5月中旬开始换毛,至8月中旬完全换成新毛,并开始肥壮起来,游移范围逐渐扩大,秋末为逐渐聚集大群生活。藏野驴视觉听觉嗅觉均很敏锐,尤其视、听觉更为发达。奔跑能力强,时速可达45公里,喜欢与越野汽车赛跑。当超过汽车时会停下来回眸注视,然后再跑,一直跑跑停停。藏野驴的叫声短促而嘶哑,远不及家驴洪亮,但能从鼻孔中发出与家驴同样的喷鼻声。

 

 

[原创摄影]藏野驴 - 章嘉.赞杰才旦 - 章嘉.赞杰才旦de摄影博客

 
种群活动

  藏野驴喜成群活动,一般是由一只强壮的公驴和数只到十余只母驴组成。若几

群合在一起,就会出现公驴殴斗的场面,互相用嘴啃,用后蹄踢,极力想把对方赶出队伍,特别在7一8月的合群交配季节,争斗更为凶猛。这时,藏野驴可聚集形成数千只的大群。那场面是非常壮观的。一个月后,又分散成小群,在这一群中,只有“首领”及其“妻妾”和当年生的幼仔,“首领”生的已经性成熟的“儿女”已被逐出群去。在野外,常常可遇到孤独的或三三两两在一起的野驴,那多是老、弱的公驴,是情斗的失败者。藏野驴集群的大小,与高原这一地区水草丰盛程度及数量有关。如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卡尔草原带的种群数量就大;在西部荒漠草原和高山荒漠地带,就不易组成较大的群体。藏野驴的"个性"极强。当汽车经过的声音惊扰了他们的闲情逸趣时,它们便会随着汽车一起奔跑,直到从行驶的汽车前面横穿过去才肯善罢甘休,这无疑体现了锲而不舍的精神

 

 

[原创摄影]藏野驴 - 章嘉.赞杰才旦 - 章嘉.赞杰才旦de摄影博客

 
团队意识

  藏野驴喜欢社会生活,也需要单独的空间。在高寒沙漠草原上,小驴一出生就带着浓浓的恋家情节,要不是受到天灾敌祸的影响,都是在自己固定的区域活动。

  根据这一地区水草丰盛程度和种群的数量,藏野驴少则五六只结组、十几只结群由一雄性头驴率领;多则组成百头大队顶着寒冷、日晒和风雪等种种残酷考验,过着游移生活。小团队合成大队伍的时候,几个小群的公驴之间少不了一番争权夺位的决斗。它们都极力想把对方赶出队伍,以保证自己在群里的特权。

 

 

[原创摄影]藏野驴 - 章嘉.赞杰才旦 - 章嘉.赞杰才旦de摄影博客

 
生性特点

  天生胆小的它们在受到惊吓或面对天敌和人类的威胁时,求生的本能使它们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上以50公里的时速狂奔,迅速逃离现场。“生存”似乎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的信念,为了这个信念即使是进食、休息的时候他们都自然地头朝外形成圆圈或伞状圈形,时时保持警惕。凭借着敏锐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它们能发现五六百米之外的威胁,或异类的行动。所以人类很难接近它们。

  当越野车驶过的声音惊扰了它们,它们却有一种不服气的驴劲儿,喜欢与车赛跑。当它超过汽车时会停下来骄傲的回视一下,之后再跑,一直跑跑停停,停停跑跑,不时的还会叫上两嗓子。也许因为身在高原,它们的驴叫短促而嘶哑,远不及家驴的洪亮。

  有时,野驴因这种古怪的驴脾气而付出生命代价,一些偷猎者就是开着汽车追杀野驴的

 

 

[原创摄影]藏野驴 - 章嘉.赞杰才旦 - 章嘉.赞杰才旦de摄影博客

 

 
驴行饱餐

  清晨,雄驴开路雌驴断后,幼驴被护在中间的驴行队伍从荒漠或丘陵处鱼贯而来,集合在水源附近的草地上度过白天的大部分时间。伴着夕阳,他们又踏着那条约20cm宽的明显“驴径",一路点缀着消化物,再次驴行40余里回到荒漠深处。

  告别夏季雪线附近的肥美牧场,冬天的寒风从头顶刮过,卷起阵阵尘土撕扯着地面上低矮稀疏的植被。大部分的河流和湖泊都已冻结,地面也被冻得极为结实。本身就植被缺乏的荒漠草原没有足够的食物,它们不得不走得更远。

  在一些低洼的湿地,运气好的话,它们会找到一些野葱、针茅草、固沙草、苔草。这是它们的主食。

  除了食物的短缺,干旱常使它们数日滴水未进,但面对这片高原千万年的严酷考验它们适应了。聪明的野驴们会在河湾处找到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用蹄刨坑“掘井”,沙滩上刨出的那种半米多深的大水坑,当地牧民称为“驴井”。这些“驴井”除了满足自己饮用外,还为供应给藏羚、藏原羚、鹅喉羚等其他动物。

 

 

 

[原创摄影]藏野驴 - 章嘉.赞杰才旦 - 章嘉.赞杰才旦de摄影博客

 

 
繁殖习性

  繁殖时间,雄驴争偶激烈,互相撕咬,身上经常留下明显的伤痕,交配期在7至8月间,怀孕期350天左右,6-7月分产仔,每胎1仔。4岁性成熟。每年的5月中旬开始,随着水草的丰盈藏野驴胃口倍儿好,身体倍儿棒,吃么么儿香了。到了8月中旬他们已经完成了“辞旧迎新”工作,换了一身新毛衣,个个腰肥臀圆了。同时这个季节还是藏野驴的“驴游”黄金季,他们会逐渐扩大活动范围逐水草游移。

  在七八月合群交配季节,各处游移的驴群聚集成场面相当的壮观数的千只大群。此时优胜劣汰的大自然法则明显可见,公驴间嘴啃脚踢的争斗远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为凶猛。因为他们心里都明白胜败将决定着他们的生育权和统治权。

  胜利者的战利品是可以享受“妻妾成群”的幸福生活。翌年7月幼崽降生后,在母亲的舔舐下很快就可以站立起来行走。又一个月后,大群解散,重组,分成小群。但在这一群中,只有“头领”带领着他的“妻妾”和新生儿,成年的“儿女”已被逐出本群去自立门户了。

  天伦之乐随处可见的草原上,偶尔能看到的那些孤独的或三三两两在一起的野驴,多是情场失意的老弱的公驴。

  藏野驴(雄)可以与家马(雌)杂交生出骡子。

 

 

[原创摄影]藏野驴 - 章嘉.赞杰才旦 - 章嘉.赞杰才旦de摄影博客

 

 
保护措施

  和其它野生动物一样,藏野驴的生活也遭到人类过度放牧、淘金和违法偷猎等有意无意的侵袭干扰,导致其种群数量大大减少,据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的牧民称,成百上千头藏野驴在一起吃草休憩的壮观景象已经多年不见。

  为了保护这一物种,《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他列为第Ⅱ类受保护的动物,中国政府也将其列为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严禁捕杀。2003年起,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承担国家林业局“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对藏羚羊等高原有蹄类动物的有效性监测研究”和“青藏铁路营运期野生动物通道监测评估”项目。几年来,科技工作者们一直坚持在高原野外科学研究工作,对这些高原“原住居民”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藏野驴的种群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恢复。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调查统计,在阿里改则县察布乡北部和尼玛县西北部的局部地区有数量庞大的野驴群,有些群体的数量达到500头以上。

 

 

 

[原创摄影]藏野驴 - 章嘉.赞杰才旦 - 章嘉.赞杰才旦de摄影博客

 

 
濒危现状

  因它仅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已被国家列入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猎。在新疆,目前约有藏野驴2万头。

 

 

 

[原创摄影]藏野驴 - 章嘉.赞杰才旦 - 章嘉.赞杰才旦de摄影博客

 

经济价值

 

藏野驴的肉可食,皮可制革或生产中药阿胶,是重要的珍稀资源动物

 

 

[原创摄影]藏野驴 - 章嘉.赞杰才旦 - 章嘉.赞杰才旦de摄影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