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天雷教育 2012-11-05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鹤峰县下坪民族中心学校 郭大明  章程  

    一次我在上课时,让学生进行“青春畅想”,即让他们把青春与某些词联系。有的联想到朝霞,有的联想到翱翔,有的联想到绚丽。有一位学生则说:“虚伪”。我愕然,在我的追问下他解释说:“我们有时不得不说谎,例如答题时,我的答案不一定是我的真心话——真心话未必得分。还有其它的类似情况。”听完,我敏锐地意识到学生由于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人生理想都处于懵懂、迷茫中,这是极度危险的。为此,我感到作为教师,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在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沿着正确轨道健康成长。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落实呢?  

    一、明确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策略  

    1.思想上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对学生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是法律赋予教师的职责。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  

    2.教学上与时俱进。网络时代的初中学生,他们的知识、能力与情感已经比上一代中学生丰富得多,成熟得多,再用老一套的方法已经不适用了,甚至可能遭到反感和嘲笑。因此教师更要与时俱进,多媒体、网络等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师必需熟练地运用。  

    3.加强经验积累。教学是一门讲究经验的艺术。有经验的教师,善于利用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教学,不生搬硬套;他们善于学习其他教师的好作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品位;善于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及国内外新闻大事中寻找到教学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还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及时改正不足,发扬长处。因此,有经验的教  

师,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循循善诱,潜移默化,会越教越新鲜,越  

教越有活力,越教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掌握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方法  

1.创设情景法。“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热爱思想品德学科,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初中课思想品德上,教师们常用创设情景法,让学生身临其景,感同身受,教师适时点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得水到渠成。例如,一教师在讲解《身边的诱惑》时,一上课就说自己很激动,让学生猜为啥,学生说可能是上公开课的原因,老师说是中奖了,其手机信息提示他中了二等奖,奖品是8000元现金和一台笔记本电脑,条件是要先寄800元的费用。师问学生要不要寄出这笔钱?这时学生很兴奋,七嘴八舌地说起来“不能寄!”,“骗人的!”  

    师问:“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生甲:“收到短信:爸妈,我生病了,请寄2000元到××账号。”  

    生乙:“收到邮件,说我中了一台电脑,但要先寄100元邮资。”  

    学生踊跃发言,一个个骗局被披露。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创设情境,说出如果骗局成功,自己身受其害的话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教师适时辅之以画龙点睛的总结,使学生对诈骗行为深恶痛绝,从而使学生提高了明辨是非、识别美丑、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  

    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目的。  

    2.活动教学法。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特点是“活动即学习,”即每一个观点的介绍和形成都借助活动,可使教学生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在活动中内化知识,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如讲解“从众”心理时,老师先请甲同学离开教室,然后在黑板上画出两条线段(其中一条稍长些),并告诉在座的同学,等甲同学进教室时,要告诉他两条线段一样长。甲同学进教室后,大多数同学都说两条线段一样长,老师请他不要受别人干扰,要有主见,但在大家的呼声下,他同意了大多数的看法,认为两条线段一样长。通过测量,显然其中一条线段稍长。教师要求甲同学说出他错误的原因,同时指出,甲同学的表现就是“从众”心理,再通过联系身边的追星及盲目模仿等现象,层层深入,让学生明白“盲从”心理的利与弊。  

3.实践教学法。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即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集体实践活动是一本活的教材,有利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进行拔河比赛、“两人三足跑”比赛,组织集体劳动等活动,对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之间相处的关系,处理好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认识到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等,都是很好的机会。  

4.生活教学法。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内容要生活化,即教学内容要接近学生生活,接近学生经验。教师要下深功夫去研究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从而能够借助于鲜活的生活案例,用最浅显的语言,最巧妙的办法帮助学生对书本知识认知。生活有多广阔,教学就有多广阔。在讲经济知识时,结合到影响世界及中国的经济危机,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物价、就业等影响,使学生能够更加认同和信服。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时,运用生活教学法,学生的反映就会很强烈。有学生表示:“这些内容放在小学时学就好了,我们就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教师如此通过生活教学法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会更加的成功。  

三、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调控课堂气氛。一堂课要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必须是在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下生成和实现,试想一堂课吵吵嚷嚷,纪律涣散,老师要不停地强调安静守纪,生气指责或者停工罢课,要让学生体现到美的感受是不太可能了。相反,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恹恹欲睡,老师一言堂,引不起学生的共鸣,大道理也很难让学生信服。  

    2.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化。学生最关注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如果老师对他们的回答评价不当,课堂将越来越不活跃,教师教起来就很吃力。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全是“好”字当先,评价单一。有经验的教师特别重视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标准”的答案,能够及时发现本堂课的目标是否实现,便于让师生改正不足,发扬优点。         

3.借助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共同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有的家长吹毛求疵,其子女到学校往往爱唱反调,看不到主流。学校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校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营造公平、民主、和谐、尊重的氛围,不要让体罚、歧视、偏心等观念占据了学生的心灵,要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上一些阴暗面,不要以偏概全。全社会要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不要让社会上不正之风、腐败现象、金钱至上以及“范跑跑”、“杨不管”现象,影响到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形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态度是情感的反映和表现。价值观不同,产生的情感和态度也不同。总之,只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定能够很好地落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