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明时评]——摒弃陈规陋习 倡导文明祭奠

 汾河图书馆 2012-11-05

 

  清明扫墓,祭奠亡故亲朋好友,寄托哀思,这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习俗,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近年来,清明扫墓祭祖的名堂越来越多,越祭越变味,往往由此导致迷信活动、山林失火等许多不良后果。为此,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要提前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倡导文明、节俭的祭奠方式。
  在一些卖冥品的商店笔者看到,除了香火、蜡烛、鞭炮,五花八门的“冥国银行”的钞票,还有纸扎的电视机、电脑、汽车、别墅,最荒唐的还有一些纸扎的女子,据说是烧给先人的“丫环”“二奶”,总之,人间所见,冥品尽有。用这些充斥着封建陋习的方式祭奠先人,有违当代文明,实际上也是对逝者的不敬。
  清明祭祖扫墓,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但祭祀的本意是为了纪念已故的亲人和朋友,借以表达追思之情。那种互相攀比、讲究排场、粗俗愚昧甚至伤风败俗的祭祀行为,即败坏社会风气,也完全失去了寄托哀思的本意,不仅与传统美德相悖,也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格格不入。
  文明祭祀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在清明扫墓活动中,摒弃陈规陋习,倡导文明祭奠,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也是移风易俗、端正社会风气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的一些发达城市,清明节祭奠的一些陈规陋习正被人们摒弃,而以敬献鲜花、栽种绿树的方式纪念逝者,网上祭祀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与那些封建糟粕的陋习相比,对逝者敬上几杯清茶、一束鲜花,用这种文明方式更能表达生者的哀思和敬意,也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和安慰,值得推广和提倡。

白冰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一到清明节,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到墓地祭扫已故的亲人和英雄先烈,寄托哀思,其中有传统的方式,也有现代的方式。今年的清明节即将到来,市环保局提醒广大市民:清明寄托哀思,应切记文明祭扫,环保优先。

      近几年,在许多地区,有很多人们流行起了“环保祭扫”、“绿色祭扫”的新风尚,不少人主张用鲜花、纸花、网上祭扫的方式替代传统的祭扫方式,旨在将清明扫墓这一传统习俗引向一个更文明、更环保、更绿色的方向。

      但据了解,在我市许多农村清明祭扫的方式还是用传统方式的多,每年清明祭扫燃烧香烛纸钱时,周围烟尘滚滚,祭扫过后垃圾随处可见,文明祭扫、环保祭扫的意识还很不到位。在城市,每到清明祭扫,一些陈规陋习也有所回潮,有的在墓地燃香放炮,把墓地搞得乌烟瘴气;有的搞祭品攀比,助长奢靡之风;还有的借祭祖扫墓之名,搞封建迷信……因而每到此时,总会引发“移风易俗、文明祭奠”的呼唤。

      虽然国家在倡导文明祭扫,环保祭扫,但是移风易俗在我们中国这个有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国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些是文明环保的祭扫方式?按照中宣部等八部委局发出《关于做好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相关工作的通知》,开展网络祭扫、家庭追思、社区公祭等活动,倡导通过鲜花、赋诗、信函、音像等文明环保的祭扫形式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敬仰,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内容融入到现代文明的形式之中。对逝者敬一杯浓酒、献一盏清茶、捧一束鲜花、放一曲音乐、点一支蜡烛,或者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栽上一丛绿树等,这些都是值得推广和提倡的。

      古人对清明节的解释是:“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洁而明净”,就蕴含着文明与环保的理念。如今,文明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环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广大市民应当转变观念,认识到旧的祭扫方

      式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自觉告别旧观念,做到与时俱进,让清明真正“清明”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