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感絮语】多关爱你的父母,为你的子女做个榜样!

 *晚 秋* 2012-11-05
多关爱你的父母,为你的子女做个榜样!

     近日身体不好,看到孩子担心流泪时忽然想起了孩时夏日的夜晚,我与奶奶躺在院子里的“凉床”上,奶奶给我讲的故事:

        某朝皇帝下诏:老人花甲年(60岁)就没有用处了,不准留待在家,必须送出离家很远很远的深沟峭崖下去,挖个洞,让老人自生自灭。若儿女们良善,还给老人送吃送喝,若是那些只顾着眼前利益的没心没肺的儿女,早把他爸妈抛置恼后,就是记起也是隔三差五的,老人们多数是饿死或冻死的。这家儿子是朝中的大官,非常不忍心把老父亲送到山上,但又不敢把老父留在家里,只好在家里挖了个地窨子每天按时请安、送饭。

        一日向居在地窨里的老父请安,老父见儿子愁眉紧锁,就问儿子有什么烦心的事。儿子说最近朝里出了大事!不知道什么精灵变化成太上皇、皇太后、皇帝、皇后、皇子的模样,现在太上皇、皇太后、皇帝、皇后、皇子都是两个,没人能分得清真假!乱了朝纲啦!老父听完后把自己身边养了几十年的猫放到儿子怀中说,明天上朝你把猫放在怀里,等太上皇、皇太后、皇帝、皇后、皇子都出来了你把它放出来说成了。

        第二天儿子上朝依照老父的话,正当真假太上皇、皇太后、皇帝、皇后、皇子都在争论谁是真假时把怀中的猫放出来,只见那假的太上皇、皇太后、皇帝、皇后、皇子都浑身发抖,往后退......变成了五只大老鼠!

        事后皇帝对孝子大臣赞赏有加,要加官行赏。大臣跪下如实禀报:臣该死!臣没有按照皇上的旨意把老父送到深山,而是把老父藏在家里的地窨里,此计是老父出的......。皇帝一听,啊原来老人也有用处啊,随即下旨:以后老人一律不准再送互深山,留在家里好好伺奉,饴养天年!

        这可怕的陋俗,幸亏没留传下来,不然,辈辈老人都要受这冤枉罪了。

        故事最终也就是一个故事而已,但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难道就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吗?有,还要很多类似故事中的事情在发生。故事都是老辈人讲的,有如身临其境的真实。无论城市农村,无论贫居或富卧,无论有文化或文盲的儿女,给老人睡冷床吃剩饭的有之;把老人拒之门外的有之;打骂虐待老人的有之;更有甚者为了房子为了积蓄,和老人对薄公堂的有之;儿女多的,你养的时日多了,他养的时日少了,把老人踢皮球一样踢来踢去的有之…真如老话说得好,一爹能养十儿,十儿养不了一个老爹。
       “赡养老人,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栽树乘凉,养儿防老,赡养老人是每个做儿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谁也推脱不了,谁也跑不掉,辈辈积,辈辈明,你对自己老人孝顺、体贴,儿女对你也孝顺、体贴;因为你也有老的时候,因为你也有需要照顾的时候,人生上世就是个阴阳两仪图,一生为二,二合为一;父母是阳,儿女是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当老人阳衰,儿女就阴盛,慢慢上升成阳,你的儿女就成阴;这样生生不息,轮回往返;你有怎样的心路历程,儿女就是怎样的心路历程,你的前辙,就是儿女的后路;也就是说,父母是儿女们上世开蒙的第一老师,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儿女学习摹仿的典范;谁若违背了这自然规律,违背了天意,必定受到天道的惩治,你就是个忤逆之子叛道之女,会有世人唾骂千夫所指,慌慌终日而难其生矣!
        所以,做个孝敬孝顺的儿女,顺乎天意顺其自然,人人称赞,经世留传,何乐而不为呢?为了这个和谐的社会,为了一个和睦的家庭,做一个孝敬、体贴、良善的儿女,就是给父母老人一个温馨,和美的幸福晚年。
        我认为,现实社会中很多人对自己老人的态度,的确有些麻木不仁,为富不仁,忘恩负义。虽然我不能给予父母太多的金钱和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我还能够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安慰。我们提倡所有人一道,行动起来,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义不容辞。

        朋友:要记住父母的恩情,要多关心你的父母!为你的孩子做个孝顺的好榜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