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
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理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複何及!
——本文選自《諸葛亮集》。(題目是後人加的)
簡介: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54歲臨終前寫給8歲兒子諸葛
瞻的一封家書,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諸
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
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言中。通過這些智慧理性、簡練謹嚴
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如此深切。
注释:
⑴夫(fú):發語詞,無實在的意義。
⑵行:操守、品德。
⑶澹泊:也寫做“淡泊”,安靜而不貪圖名利。
⑷寧靜:這裏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⑸致遠:實現遠大目標。
⑹廣才:增長才幹。
⑺慆(tāo)慢:過度的享樂與怠惰。
⑻勵精:奮發向上。
⑼險躁:冒險,暴躁。
⑽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⑾馳:消失、逝去。
⑿日:時間。
⒀遂:於是。
⒁接世:接觸社會,承擔事物;有“用世”的意思。
⒂窮廬:破房子。
⒃將複何及:怎麼還來得及。
⒄才須學也:才:才幹
⒅意與日去:意:意志

文摘:网络 编辑:极品女红
本文引用自极品女红《【诫子书】》
古典竹简日志边框
Good fun编辑
随喜恭请http://szq689930288888.blog.163.com/
本图文转载净慧博客
音框引用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