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上明月山

 红瓦屋图书馆 2012-11-06

春上明月山

徐 坤(北京) 《 光明日报 》( 2011年07月11日   12 版)

    江西宜春的明月山,是我今年春上众多行程中的一份意外和惊喜。

    仲春时节,江西也正是杂花生树、莺飞草长的季节。从北京出发,经停南昌,我用一千八百多公里的路程去追逐宜春秀色。到达目的地,蓦地清风扑面,从北国风沙漫漫的京都,已然来到南方温润怡人的明月山中。放眼望去,但见远山如黛,近水含烟,飞泉瀑布,翠竹葱茏。车行山里,人在画中,好一幅天工雕美图!

    明月山这个罗霄山脉北端的山峦,平均海拔一千多米,山势起伏不大,降雨量充沛,因整个山势呈半轮明月状而得名。又说这里是嫦娥奔月之地,故命名山之为“明月”。乘上长达2888米的全国最长山间缆车上山,沿途俯瞰大地,但见千顷竹海,万丛云杉。被雨洗过的青山,轻雾缭绕,迤逦盘桓。绿色波涛之间,偶尔会见几片油菜花的鹅黄和杜鹃花的艳粉,扮出满谷满山的春姿和妖娆。

    明月山里的绿,仿佛嫦娥神笔点的翠,那水头和成色,都无与伦比。下了缆车,沿竹林中的道路拾级而上,清风徐来,温润酥爽,绿海漾波,竹枝摇曳,真乃“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竹影万分迷人。最不可思议的,是一棵棵嫩芽初发的竹笋,它们以惊人的力道顶起了路上的青石板,石板路因此变得凸凹不平。

    绿野仙踪,大地竹林。山色尚需林景配。见过江西庐山婆娑妩媚的梧桐、三清山凌厉冷峻峭拔的松柏,也见过五百里井冈淬火铸就有钢铁般意志的硬竹,但见明月山这如此低眉顺目、贤淑柔媚的竹子,心里边还是禁不住悠悠然一动——这如此阴柔、秀媚、水汽袅袅、坚韧多情的竹子,难不成也是嫦娥娘娘所赐、让它们吸了月精星华?

    沿路上到仰山山口,迎面见一座巨大的黄铜雕像《云姑沐月》图:一弯新月下,一个亭亭玉立的古代梳抓髻的小女孩张开双臂拥抱清风。她就是这座山的地标,明月山下夏家村的民女夏云姑。她乳名叫“明月”,后来成为南宋孝宗的成恭皇后。皇后亲以待民,在南宋抗金斗争中作过贡献,家乡人为纪念她,改附近山名为“明月山”。明月山的来历因此又添了新的说法。

    别过云姑雕像,穿过凿山而通的星月洞,来到挂在悬崖峭壁一侧的青云栈道上。这个人工修筑的海拔1200多米的栈道,有两千多米长。往下一瞧,头晕目眩;侧目一望,却一览众山小,明月山大小群峰尽收眼底。朱熹的“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是否也是曾经登临这里后写成的呢?不仅山色奇,植被亦奇。

    过了海拔800米以后,竹子就不长了,山顶的植被变成杉树林和针叶林,可见红豆杉和中华落叶木莲等珍稀植物。栈道下端,紧连一枚人工月亮湖,海拔高度1000多米。山色萦绕,水波粼粼,湖光山色,一排排水杉在湖中自怜着自己的倒影。从一处处人造景观可以看出,在对明月山的整体打造上,地方政府可谓是花大力气同时也是煞费心机。

    山脚下,一抹灰墙白瓦之中现出南若禅茶苑,清寂翠绿的茶苑旁有家明月饭店,店主人请我们体味了明月山的又一番魅力:喝米酒,吃腊肉,品土鸡,尝野菜,品尝土菜馆里的农家美味。米酒甜香,滑润爽口,不知不觉就喝多了,下山时步履开始飘飘然。

    傍晚,回到明月山脚下的温汤镇,急不可待领略其温泉的魅力。据说这里的温泉富硒,可浴可饮。清澈的泉水,从地下一出来就是70多度,热气蒸腾。人一进去,立刻毛孔张开,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被滋润被抚慰着,顿觉神清气爽,倦意全消。史志中载“城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故名宜春”,此话果然不谬!这是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躺在天沐温泉池中,看那星光大地。我不禁想:宜春明月山,靠什么来吸引人呢?比起江西那些名山大川来,若论历史,它不是那般宏阔;若论起爱情,它又没有“春江花月夜”那番缠绵。明月山,它究竟该讲述一个什么故事来吸引众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明月山有嫦娥、有夏云姑,有仙女在广寒宫里的寂寞神话,有灰姑娘穿上水晶鞋得道成仙贵为皇后的故事,这就够了!难道这还不够吗?明月山的嫦娥就是夏云姑,明月山的夏云姑就是天上的嫦娥。她们原本就是一个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是月宫上那无边的广大的寂寞,让嫦娥追悔莫及,化身民女夏云姑下凡,并且担起了人间的道义,行使拯救人间的使命。夏云姑的故事有理由让人相信,每一个人间的灰姑娘,前世一定是个佳人。快速发展建设中的宜春明月山,这会子也正如灰姑娘的春天,亦如野百合的春天。她在等待找寻着自己的水晶鞋,等待着升天成仙的灵丹妙药。

    (作者为北京作协驻会作家,多次获文学大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