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芍药甘草汤——人间圣药

 阿居书馆 2012-11-07

阿居书馆欢迎你!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人间圣药 

芍药甘草汤不仅能治脚孪急,凡因跌打损伤,或睡眠姿势不正,因而腰背有筋牵强者,本汤治之同效。余亲验者屡,盖其属于静脉瘀滞一也。缘动脉之血由心脏放射于外,其力属原动而强,故少阻塞。静脉之血由外内归于心脏,其力近反动而较弱,故多迟滞。迟滞甚者,名曰血痺,亦曰恶血。故《本经》谓芍药治血痺,《别录》谓芍药散恶血。可知千百年前之古语,悉合千百年后之新说,谁谓古人之言陈腐平?
曹颖甫曰:辛未之秋,予家筱云四弟妇来诊,无他病,惟两足酸疼,拘急三年矣。其子荫衢问可治与否,予告以效否不可必,药甚平稳,不妨姑试之,乃为用亦白芍各一两,生草八钱。至第三日,荫衢来告曰,服经两剂,今已行步如常矣。而佐景所用,效如桴鼓者乃又如此,此可为用经方者劝矣。

芍药一味,李时珍《本草》所引诸家之说率以为酸寒。历来医家以讹传讹,甚有疑桂枝汤方中不应用芍药。予昔教授于石皮弄中医专校,与马嘉生等向药房取赤白芍亲尝之。白芍味甘微苦,赤芍则甚苦。可见本经苦平之解甚为的当。予谓苦者善泄,能通血络之瘀,桂枝汤为解肌药,肌腠为孙络所聚,风袭肌理则血液凝闭而不宣,故必用芍药以通之。然予说但凭理想,今吴生凝轩乃有芍药活静脉之血一解,足证予言之不谬。读《伤寒论》者可以释然无疑矣。
1.足肿痛:四嫂,足遇多行走时则肿痛而色紫,始则右足,继乃痛及左足,天寒不可向火,见火则痛剧,故虽甚恶寒,必得耐冷,然天气过冷,则又痛,晨起而肿痛止,至夜则痛如故。按历节痛足亦肿,但肿常不退,今时有退者,非历节也,惟痛甚时筋挛。用芍药甘草汤以舒筋。赤、白芍各1两,生甘草8钱,2剂愈。
  2.转筋:贾某某,男,53岁,左腨经常转筋,多在夜晚发作,发时腿肚聚起一包,腿不能伸直,患侧拇趾也向足心抽挛,疼痛难忍,脉弦细直,舌红绛少苔。此为肝血不足,血不养筋,筋脉细急所致。用白芍24g,炙甘草12g,四剂愈。
  3.舞蹈症:覃某某,女,11岁,手足不断舞动,行走摇摆不稳,双手持物不牢,面部呈鬼脸样动作,舌不断伸缩,头部摇晃,烦躁不安,舌淡苔白,脉弦细,有膝关节疼痛史,诊为小儿舞蹈症。系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治宜滋阴养血,缓急解痉。拟芍药甘草汤:芍药30g,甘草30g,水煎服,7剂愈。
  4.胃扭转:孙某某,女,38岁,胃脘胀痛20多年,后10年伴发频繁呃逆,大声嗳气,每年复发2~3个月,近一年加重,呈持续状态,不能右侧卧,查上消化道未见器质性病变,胃呈扭曲状,诊为胃扭转。用芍药20g,甘草20g,日1剂,浓煎取汁,日服3次。服药后第1天,诸症减,续服20余剂痊愈,查胃形态恢复正常。
  5.过敏性肠炎《辽宁中医杂志》(1981;4:25):范某某,男,成人,腹痛,腹泻绵绵不愈,诊为过敏性肠炎。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小弦,腹痛,按之则舒。此乃肝脾不和,脾气滞结,脉络不行,治宜调肝和脾。方用芍药甘草汤:生白芍30g,生甘草15g,服4剂痊愈。
  6.顽咳:李某某,男,55岁,咳嗽少痰,郁郁微烦1年余,食纳一般,二便调,舌边尖红赤,少苔,脉沉弦细稍数,曾服二陈汤、上嗽散、九仙散等无效。据其证见郁郁微烦等,试以肝火犯肺论治。方用芍药甘草汤:白芍30g,甘草20g,日服一剂水煎取汁200ml,一日3次,服5剂愈。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由芍药、甘草组成。功能缓急止痛。原治太阳病误服桂枝汤而使阴阳皆伤;经治疗阳虽恢复,而营阴不足,无以养筋致使脚筋脉挛急之证。笔者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它病,每收良效,现介绍如下。

1 习惯性便秘

  陈某,女,35岁,1994年3月5日就诊。便秘6年。6年前因产后出现便秘,3~5天大便1次,曾服中西药少效,或服药期间大便通,停药后依然。症见:大便秘结,舌红、苔薄少津,脉细。证属阴血亏损,肠燥便秘。治以滋阴养血润肠,投芍药甘草汤加味。处方:白芍40 g,生甘草、火麻仁各15 g,当归10 g,枳壳6 g,每日1剂,水煎服。服3剂大便通,6剂大便正常,再取5剂,每2天服1剂而愈。随访半年,大便正常。
  按:本例因产后阴血亏损,肠失濡养致大便秘结。治当通便,但病程较久,不宜舍本求末,宜从治本着手。方中重用味酸苦,补血养阴之白芍为主药,配甘草酸甘化阴;当归补血润肠通便;火麻仁增液润肠通便;枳壳醒脾健运。诸药合用使阴血复,大便通而症自愈。

2 肠粘连

  林某,男,31岁,1995年8月6日就诊。1年前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住院手术治疗,术后6个多月,又因右下腹疼痛再次住院,拟肠粘连治疗痊愈出院。2天前腹痛又发,在当地服中西药未见好转。症见:右下腹疼痛,痛引腰部及右下肢,痛处拒按,低热,大便稍干,舌红、苔黄,脉弦数。证属热毒内结,气滞血瘀。治以清热解毒,理气活血,缓急止痛。投芍药甘草汤加味。处方:赤芍、白芍各20 g,生甘草15 g,白花蛇舌草、败酱草各30 g,桃仁、香附、延胡索、川楝子各10 g,每日1剂。服1剂后腹痛减轻,4剂腹痛止,唯右下腹仍有压痛。效不更方,再进5剂而瘥,防访1年未复发。
  按:本例为术后局部组织粘连、炎症所致。证为热毒内结,气滞血瘀。治宜清热解毒,理气活血,缓急止痛。方中芍药甘草汤赤芍、白芍并用,既能缓急止痛,清热解毒,又能活血化瘀;白花蛇舌草、败酱草清热解毒,活血清肿;桃仁、延胡索、川楝子、香附理气活血止痛,药中于病而收良效。

3 肛裂性肛门疼痛

  林某,男,45岁,1992年8月24日就诊。大便后肛门疼痛年余,加剧呈周期性疼痛3个月。伴便后出血,量少、色鲜红,大便2日1次,舌红、苔黄,脉细略数。肛门检查:截石位6点处见一肛管皮肤裂口,深达皮下,边缘增厚,未见肛裂哨痔。诊为Ⅱ期肛裂。治以凉肠通便,缓急止痛。投芍药甘草汤加味。处方:白芍30 g,赤芍、生甘草、槐花、生地黄各15 g,黄芩、枳实、桃仁各10 g,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温溶液浸洗肛门。服3剂而便后肛门疼痛止。再进3剂,并每日1次于裂口处外敷生肌膏,半月而愈。
  按:肛裂性肛门疼痛是由于粪便刺激肛门括约肌引起痉挛所致。依据中医“不通则痛”之说,治当凉肠通便,活血化瘀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方中白芍、甘草缓急止痛;槐花、黄芩、生地黄凉肠解毒止血;桃仁、赤芍活血化瘀;枳实降气通腑。使腑气通降,气血流畅而病愈。


芍药甘草汤的临床应用

    芍药甘草汤是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的著名方剂,由白芍和炙甘草组成,药虽两味但结构严谨,配伍精妙,乃后世医家极为推崇的祖方,临证应用极广。现就本方的组方特点,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如下。
    1  芍药甘草汤的组方特点及功能
    方中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本草正义》称白芍能“补血,益肝脾真阴而收摄脾气之散乱,肝气之恣横”。具有补血调经,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收敛阴液之功。炙甘草味甘性平,有健脾益气,复脉安神,祛痰止咳,缓急止痛之效。白芍炙草配伍,甘苦合用,有人参之气味,双补气血又酸甘化阴而滋阴液,两药互根互用,共奏补益收敛,柔肝缓急,调和肝脾,解痉镇痛,止咳平喘,养心安神等功效。
    2  芍药甘草汤的现代药理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芍的主要成份为白芍甙,与甘草协同发挥作用,能显著抑制平滑肌骨骼肌的收缩,对全身内外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的解痉镇痛效果,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降体温、抗惊厥作用十分明显。对冠状动脉及血管有扩张作用,能有效缓解心绞痛。有较强的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能抑制胃酸分泌而抗溃疡,又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镇咳祛痰、抗炎抗过敏。另外本方还具有降血压,利尿,保护肝脏而降低血清转氨酶等作用。

    3  芍药甘草汤的临床应用
    3.1  妇科疾病

白芍被誉为“女科之花”,既滋补阴血而调经,补而不腻,又能缓子宫挛急而止痛。本方明显解除子宫平滑肌痉挛,拮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对子宫前列腺素的生成有抑制功能。临床应用时常以本方加熟地能肝肾并补;加当归活血调经;加川芎鼓舞气化;加柴胡调和肝脾;加大黄清热除湿用于急慢性盆腔炎症;加白术健脾统血用于肝脾失职所致崩漏,有经过多;配枸杞子滋补肝肾,治更年期综合征;配黄芩清热安胎,用于湿热泻痢,胎动不安等等。以本方化裁的经典方剂如四物汤,逍遥散,温经汤,四逆散等皆为妇科常用的有效方剂。
    3.2  运动系统疾病
    本方补阴血,解痉挛,筋肉得其所养则肢体挛急自愈,对肢体肌肉挛痛确有不可思议的效果。临床常以此方治疗运动系统疾病。如肺腓肠肌痉挛、面肌痉挛、眼睑痉挛、颈项强痛、腰痛、足跟痛、肩周炎以及各种软组织损伤所致肌肉挛痛皆可用本方加减。寒邪凝滞加桂枝、细辛、当归等;风邪阻络加防风,僵蚕、蝎子、白附子等;湿邪浸淫加羌活、独活、木瓜、苍术等;湿热交阻加防己、川木通、二花藤、豨莶草等;血瘀停阻加川芎、乳香,没药、红花、酒大黄等;阴虚动风加鳖甲、龟板、牡蛎、阿胶、生地等。如能配以针灸推拿及痛点阻滞则更能取得显效。
    3.3  神经系统疾病
    因本方显著的镇痛镇静作用,配以舒经活血,通络止痛的木瓜、威灵仙、防风、川芎、细辛、蝎子、蜈蚣,再配以宁心安神的酸枣仁、远志等治疗三又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顽固性偏头痛,糖尿病神经障碍痛,尿毒症末梢神经痛、农药中毒迟发性神经痛以及癌症晚期痛皆可获良效[3]。
    3.4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本方能扩张冠状动脉和血管,利尿降血压。临床应用时配以镇肝息风滋阴之品如牛膝,代赭 石,龟板,牡蛎,川楝子,玄参、天门冬等则为镇肝息风汤,用于老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高血压;配以活血逐瘀之品如川芎、桃仁、红花、当归、柴胡、牛膝、枳壳、桔梗、生地等则为血府逐瘀汤,用于劳力性心绞痛的治疗;配以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之细辛、当归、桂枝、川木通则为当归四逆汤,可治疗冻疮、肢体关节冷痛等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另外取本方镇静之功,配以滋补肝肾,宁心安神之二至丸、黄连阿胶汤、孔圣枕中丹,四方合用又可治疗顽固性老年失眠症。

3.5  消化系统疾病
   《医学心悟》称赞此方“治腹痛如神”。但凡主诉有脘腹疼痛之症者皆可以本方为基础加减应用。可广泛用于胃肠挛痛、胃肠炎症、胃肠溃疡、胆道绞痛、习惯性便秘、膈肌痉挛等病的治疗。寒邪内侵加桂枝、饴糖则为小建中汤;中焦虚寒加干姜、人参、白术则为理中丸;肝气犯胃加柴胡、枳壳、香附、川芎、陈皮则为柴胡疏肝散;血瘀内阻加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五灵脂、元胡等则为膈下逐瘀汤;肠道湿热泻痢加大黄、黄芩、黄连、槟榔、木香等则为芍药汤;肝脾不调之痛泻则加防风、白术、陈皮则为痛泻要方;胆道痉挛梗阻则加大黄、半夏、柴胡、黄芩、枳实等则为大柴胡汤。另外,临床应用本方可解膈肌痉挛,即使不用降胃止呃之品,除呃逆亦有良效。
    3.6  呼吸系统疾病
    本方抗菌消炎、镇咳祛痰,有效缓解肺部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故可达止咳平喘之功。临床辨证配合选用化痰止咳平喘之品,往往可获良效。如寒痰停肺配伍麻黄、桂枝、细辛、干姜、半夏、杏仁等则为小青龙汤;痰热阻肺则加黄芩、栀子、胆南星、桑白皮、浙贝、瓜蒌等;肺阴亏虚加沙参、麦冬、玉竹、炙桑叶、川贝等;肺气虚弱则加人参、黄芪、熟地、五味子、紫菀等;肾虚喘咳则加用益肾纳气之品如紫河车、冬虫夏草、蛤蚧等。
    3.7  泌尿系统疾病
    临床常以本方合用猪芩汤用于膀胱括约肌痉挛所致尿潴留,再辨证配以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石韦等治石淋,加用川木通、滑石、扁蓄、瞿麦、栀子、灯芯草等治热淋,加用石菖蒲、萆薢、车前子等治膏淋,加用石韦、白茅根、小蓟、琥珀等治血淋。
    3.8  其它
    白芍滋补营阴、又酸收阴液,加之炙草健补脾气两药合用能收摄脾气,防止阴液丢失。临床常以本方配以辛温解表,助阳化气之桂枝,再辅以姜枣即为桂桂汤。白芍配桂枝,一散一收、一补一泻,既可祛肌表之邪、调畅卫气,又可滋阴收汗以复营阴,共奏调和营卫之功。常以此方用于营卫不和所致的自汗、盗汗、半身汗等病证的治疗。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是治疗“脚挛急”的主方。古人称小腿为脚,“脚挛急” 为小腿曲伸不利,即是今之腓肠肌痉挛。《朱氏集验方》记载芍药甘草汤治疗脚弱无力,行步艰难,又名去杖汤。方名暗示了服此方后可恢复下肢功能,使病人扔掉拐杖。芍药甘草汤虽然是治疗脚挛急的有效方,但临床运用却不能单纯地局限于腓肠肌的痉挛。对于“脚挛急”应当灵活地看待。在性质上抓住“挛急”的特点,在部位上又要突破“脚”的局限。所谓的挛急是指肌肉呈痉挛性疼痛、有紧缩感。包括胃痉挛、肠痉挛、胆道括约肌痉挛、输尿管痉挛、膈肌痉挛、支气管痉挛、子宫痉挛等脏器平滑肌的痉挛以及腓肠肌痉挛、咀嚼肌痉挛等骨骼肌的痉挛。甚至是血管的痉挛。因此本方可以治疗以下疾病:胃肠炎、胆囊炎、结石等引起的腹痛、呃逆、痛经、哮喘、百日咳、不安腿综合征、磨牙、面肌抽搐等。这类疾病都有阵发性的特点。而时发时止的疼痛张仲景则称为“时痛”。本方能够有效地解除肌肉的痉挛,缓解相应的症状。是解痉止痛的基本方。不过,芍药甘草汤的奥秘还有待揭开,如芍药甘草汤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我以本方加肉桂、大黄、桃仁等治疗胆汁性肝硬化,加龙骨牡蛎山药阿胶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其证也未必有痛,只是患者体型瘦弱,且舌苔干净。


芍药甘草汤加味止面神经痉挛 


患者尹某,女,38岁,2010年2月初诊。


  患者有左侧面瘫病史。左眼睑跳动半年余,每日除睡觉外,少有停歇。睡眠不佳及情志不舒则症状加重,他人肉眼可见。患者情绪低落,曾到多家医院求诊,均诊为面神经痉挛,先后给予针灸、局部封闭,及缓痉药物(药名不祥)治疗,收效甚微。给予芍药甘草汤加味:白芍40克,炙甘草12克,白头翁20克,蜈蚣3条(研冲)。日1剂,6剂后症状消失。上方不变,继服6剂加以巩固,随访两周未复发。

 

  面神经痉挛临床并不少见,多以单侧面神经抽搐为主要临床表现,睡眠不足及情绪波动则症状加重。临床常与针灸、理疗、局部封闭或予缓痉药物作为治疗之法,但收效颇微。

 

芍药甘草汤源于《伤寒论》,为阴津不足,筋脉失养所致双脚拘挛而设。但许多医家紧抓“挛急”之症,用于周身各处肌肉痉挛,无论是中枢性或末梢性的,均可缓解其挛急,止其疼痛。白芍味酸,得木之气最纯;甘草味甘,得土之气最厚,二药伍用,有酸甘化阴之妙,阴液得复,筋脉得养,挛急可止;白头翁苦寒,清热凉血;蜈蚣善通经络,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无处不至,为搜风止痉之药。诸药相参,酸甘化阴,养血柔筋,熄风止痉,效果颇佳。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面神经痉挛

        面神经痉挛临床并不少见,多以单侧面神经抽搐为主要临床表现,睡眠不足及情绪波动则症状加重。临床常与针灸、理疗、局部封闭或予缓痉药物作为治疗之法,但收效颇微。

         芍药甘草汤源于《伤寒论》,为阴津不足,筋脉失养所致双脚拘挛而设。但许多医家紧抓“挛急”之症,用于周身各处肌肉痉挛,无论是中枢性或末梢性的,均可缓解其挛急,止其疼痛。白芍味酸,得木之气最纯;甘草味甘,得土之气最厚,二药伍用,有酸甘化阴之妙,阴液得复,筋脉得养,挛急可止;白头翁苦寒,清热凉血;蜈蚣善通经络,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无处不至,为搜风止痉之药。诸药相参,酸甘化阴,养血柔筋,熄风止痉,效果颇佳。

         患者尹某,女,38岁,2010年2月初诊。患者有左侧面瘫病史。左眼睑跳动半年余,每日除睡觉外,少有停歇。睡眠不佳及情志不舒则症状加重,他人肉眼可见。患者情绪低落,曾到多家医院求诊,均诊为面神经痉挛,先后给予针灸、局部封闭,及缓痉药物(药名不祥)治疗,收效甚微。给予芍药甘草汤加味:白芍40克,炙甘草12克,白头翁20克,蜈蚣3条(研冲)。日1剂,6剂后症状消失。上方不变,继服6剂加以巩固,随访两周未复发。


治面肌痉挛验方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其症状表现为患侧表情肌麻痹,如眼睑闭合不全、口角向健侧歪斜、病侧面肌不自主抽动。多因感受风寒、情绪激动而诱发。中医治疗面肌痉挛,早期以祛风活血为主,病程较长的治宜滋养肝肾、平肝息风解痉。笔者推荐几则行之有效的中药验方,供患者参考使用。

  1.麻黄3克,防风10克,川芎15克,赤芍10克,全蝎10克,胆南星9克,白芷9克,红花10克,地龙10克,菊花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此方适用于面肌痉挛早期发病,初受风寒者。 

  2.天麻10克,钩藤5克,川芎20克,生地12克,赤芍12克,葛根20克,夏枯草15克,蝉蜕12克,僵蚕10克,全蝎10克,生石决明20克,代赭石30克,丹参15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此方适用于面肌痉挛,病程长,反复发作,情绪激动即病情加重者。

  3.生黄芪15克,防风10克,川芎20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制首乌15克,白蒺藜30克,葛根20克,蜈蚣2条,水蛭6克,全蝎10克,升麻3克,甘草6克。加减:若血压偏高、头晕头痛者,可加天麻10克,钩藤18克,夏枯草15克,生石决明20克;抽动严重者,加地龙15克,蜈蚣2条,蝉蜕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此方适用于面肌痉挛属体虚受风,日久不愈者。 
(中国中医药报  郭旭光)

颜面抽搐中医辨治

 

       颜面抽搐,即眼睑、口角、或面颊肌肉因痉挛而发生跳动之谓。此病多发生颜面一侧,且以中老年为多。轻者仅有眼睑或口角痉挛,发作次数不多,病重者,一侧颜面频繁发生痉挛。本病初发,治之较易,久发者,难于治疗。中医药辨证治疗,还是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兹浅谈如下:

      颜面抽搐常由情绪波动引起,且伴胸胁不适,沉默不语,或情绪激动,食少乏味,苔薄,脉弦等。此为肝气郁结。应疏肝解郁,用逍遥散化裁:胸胁胀痛者,加香附、佛手、川楝子;心烦易怒者,加丹皮、栀子;手足心者热,加生地、胡黄连,每收良效。

       肝气郁结,久而不解,或失血,均可导致肝血不足,血不养筋而颜面抽搐。前者先有肝气郁结之证,后者先有出血史,进而继见头晕目眩,视物不清,或肢体麻木,舌淡,脉弦细等。笔者遇此,常用自拟的加味芍药甘草汤(白芍18克,首乌、木瓜、酸枣仁、丹参各15克,香附、佛手、甘草各9克)或补肝养荣汤(熟地24克,白芍15克,川芎、当归、菊花、陈皮各12克,甘草6克)治之。效果较好。

      外风侵袭阳明络脉致颜面抽搐,大多伴有头痛,恶风寒,患侧面部有冷风吹感,舌淡苔白,脉浮紧等表现。应发表散寒、祛风解痉,用菊花茶调散加减治之,效果满意。

      肝气素旺,化风而扰及面部络脉引起的颜面抽搐,常常伴有头晕目眩,头胀头痛,苔白或黄,舌质红,脉弦等,当平肝息风。笔者用自拟的平肝息风汤(珍珠母30克,白芍24克,钩藤、地龙各15克,天麻12克)加味,颜面发红者,加生赭石;失眠者,加酸枣仁、远志;肢体麻木者,加当归、生地。

       久病气虚,又风痰客于面部络脉致颜面抽搐者,常伴周身乏力,精神不振,眩晕,面部皮肤有虫行感,舌胖苔腻,脉弦滑等,宜补气祛风涤痰。用四君子汤加黄芪、胆南星、白僵蚕、半夏治之,其效也佳。

       总之,治疗颜面抽搐,关键在于认真辨证。否则,欲求良效,是绝对不可能的。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四川名老中医陈国华
 

 

芍药甘草汤,抽筋一扫光
简而言之,芍药味酸,酸味入肝,甘草味甘,甘味入脾,因而这味芍药甘草汤才被誉为止痛的良药,并且不用担心“良药苦口”,难以下咽,因为芍药甘草汤并不苦口。芍药甘草汤的配制非常方便,芍药和甘草这两味药在一般的中药店就能买到。
具体操作是取白芍20克,甘草10克,或用开水冲泡,或用温火煮,可以作为茶水饮用。请注意,这里说的芍药、甘草一定要是生白芍、生甘草,不要炙过的,炙过的药性就变了,起不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还有一个方法,可以立解痉挛,即刻消除剧痛。如果有人帮助,见效更快。方法就是,改卧为坐,伸直抽筋的腿,用手紧握前脚掌,忍着剧痛,向外侧旋转抽筋的那条腿的踝关节,剧痛立止。旋转时动作要连贯,一口气转完一周,中间不能停顿。旋转时,如果是左腿,按逆时针方向:如果是右腿,按顺时针方向。如果有人帮助,因是面对面施治,施治者的方向正好相反,而脚关节的旋转方向不变。要领是将足向外侧一扳,紧跟着折向大腿方向并旋转一周,旋转时要用力,脚掌上翘要达到最大限度。
其实,小腿抽筋都是有原因的,比如冬天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准备活动不充分;夏天游泳水温较低,都容易引起腿抽筋。晚上睡觉没盖好被子,小腿肌肉受寒冷刺激,也会痉挛得让人疼醒。或者剧烈运动时,肌肉连续收缩过快,也容易引起抽筋;或者长途旅行、登高时,每一次登高,都是一只脚支持全身重量,这条腿的肌肉提起脚所需的力量将是人体体重的六倍,这样小腿肌肉最容易发生疲劳,当它疲劳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痉挛。
知道小腿抽筋的原因,就应该在生活中多避免,学会治疗小腿抽筋的偏方,即使抽筋了也不怕。对付抽筋双管齐下,才能睡得香甜,玩得尽兴。

芍药甘草汤新用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由芍药、甘草组成。功能缓急止痛。原治太阳病误服桂枝汤而使阴阳皆伤;经治疗阳虽恢复,而营阴不足,无以养筋致使脚筋脉挛急之证。笔者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它病,每收良效,现介绍如下。

  1 习惯性便秘

  陈某,女,35岁,1994年3月5日就诊。便秘6年。6年前因产后出现便秘,3~5天大便1次,曾服中西药少效,或服药期间大便通,停药后依然。症见:大便秘结,舌红、苔薄少津,脉细。证属阴血亏损,肠燥便秘。治以滋阴养血润肠,投芍药甘草汤加味。处方:白芍40 g,生甘草、火麻仁各15 g,当归10 g,枳壳6 g,每日1剂,水煎服。服3剂大便通,6剂大便正常,再取5剂,每2天服1剂而愈。随访半年,大便正常。

  按:本例因产后阴血亏损,肠失濡养致大便秘结。治当通便,但病程较久,不宜舍本求末,宜从治本着手。方中重用味酸苦,补血养阴之白芍为主药,配甘草酸甘化阴;当归补血润肠通便;火麻仁增液润肠通便;枳壳醒脾健运。诸药合用使阴血复,大便通而症自愈。

  2 肠粘连

  林某,男,31岁,1995年8月6日就诊。1年前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住院手术治疗,术后6个多月,又因右下腹疼痛再次住院,拟肠粘连治疗痊愈出院。2天前腹痛又发,在当地服中西药未见好转。症见:右下腹疼痛,痛引腰部及右下肢,痛处拒按,低热,大便稍干,舌红、苔黄,脉弦数。证属热毒内结,气滞血瘀。治以清热解毒,理气活血,缓急止痛。投芍药甘草汤加味。处方:赤芍、白芍各20 g,生甘草15 g,白花蛇舌草、败酱草各30 g,桃仁、香附、延胡索、川楝子各10 g,每日1剂。服1剂后腹痛减轻,4剂腹痛止,唯右下腹仍有压痛。效不更方,再进5剂而瘥,防访1年未复发。

  按:本例为术后局部组织粘连、炎症所致。证为热毒内结,气滞血瘀。治宜清热解毒,理气活血,缓急止痛。方中芍药甘草汤赤芍、白芍并用,既能缓急止痛,清热解毒,又能活血化瘀;白花蛇舌草、败酱草清热解毒,活血清肿;桃仁、延胡索、川楝子、香附理气活血止痛,药中于病而收良效。

  3 肛裂性肛门疼痛

  林某,男,45岁,1992年8月24日就诊。大便后肛门疼痛年余,加剧呈周期性疼痛3个月。伴便后出血,量少、色鲜红,大便2日1次,舌红、苔黄,脉细略数。肛门检查:截石位6点处见一肛管皮肤裂口,深达皮下,边缘增厚,未见肛裂哨痔。诊为Ⅱ期肛裂。治以凉肠通便,缓急止痛。投芍药甘草汤加味。处方:白芍30 g,赤芍、生甘草、槐花、生地黄各15 g,黄芩、枳实、桃仁各10 g,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温溶液浸洗肛门。服3剂而便后肛门疼痛止。再进3剂,并每日1次于裂口处外敷生肌膏,半月而愈。

  按:肛裂性肛门疼痛是由于粪便刺激肛门括约肌引起痉挛所致。依据中医“不通则痛”之说,治当凉肠通便,活血化瘀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方中白芍、甘草缓急止痛;槐花、黄芩、生地黄凉肠解毒止血;桃仁、赤芍活血化瘀;枳实降气通腑。使腑气通降,气血流畅而病愈。
 
 
芍药甘草汤———治痛第一方芍药甘草汤堪称治痛第一方。
  无论人体上下内外诸般痛症,均可用此方为主,随证加味。
  头痛加川芎、白芷;项背痛加葛根;
  上肢痛加羌活、桂枝、桑枝;
  下肢及脚板(跟)痛加独活、牛膝、木瓜;
  腰腿痛加桑寄生、杜仲、续断、当归、鸡血藤;
  胸痛加桔梗、枳壳、橘络、丝瓜络;胁痛加柴胡、枳实、延胡索、川楝子;
  气虚合补中益气汤方;
  血虚合四物汤方;
  阳虚合附子汤;
 

阿居书馆欢迎你!

点击进入阿居书馆首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