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不应泛滥成灾

 智慧旅游519 2012-11-07
乍看这个题目,让人有些一头雾水,搞不清是啥意思,需要先作个注释。在本文中,“都”大多应念du,初始之意为城市,或以盛产某种东西而驰名之地。作为四川省会的成都市,其名似与“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说法有关。这也说明,“都”之初意,并无太过之处,只是以后负荷日趋加重,终至演变为至多、至最、至尊了,如首都、瓷都、茶都、盐都、煤都等。近些年,随着旅游规划、策划、创意的勃兴,为了包装、提升、宣传、推广的需要,“都”被广泛嫁接到旅游上,由于过于率性、多杂、滥乱,“都”之意已今非昔比,甚至发生了异化,多数时候让人觉得不实在、不客观,既夸大其词,更无公信可言。从其名称和实况看,“都”字被用滥了!“都”字已被用废了!
  “都”本一平常之字,为何陡然走俏?大致源于社会浮躁心态,源于企求一夜爆发心理。从现实情况看,自古流传至今的若干“都”,多是日久天长、约定俗成的,经历了时间和历史的考验,经过了公众的辨别认可。而近些年崭露头角的新“都”,则多是由头脑风暴迸发的,是一面之词的机械性重复,是宣传机器的快速打造。与旅游相关的不少新“都”,也多是人为封赐、拔苗助长、速生速成的。很多旅游者或社会公众并不买账,认为名不副实,溢美过度,但作为当地决策者,因急于打出旅游品牌和当地影响,搞出几张所谓新名片,对“都”则抱有很大兴致和认同。道理很浅显,“都”有凌驾同类之优势,无需权威机构加以认定,只要有些渊源或资源相对突出,不管是否达到最高程度,都可欣然以“都”自居。
  “都”字走俏的另一原因,是由于某些思维或理念定势作祟。不知始于何时,源于哪家高论,若要开展旅游宣传促销,似乎都要先弄个主题形象或主题口号,其身段面庞就是如今央视密度播出的旅游广告词。通俗些讲,这一要求就是要给旅游城市加一个形容性、概括性的“别号”,据说是为便于记忆、便于生发联想,如江西“风景这边独好”、山西“晋善晋美”、宜春“一个叫春的城市”。这样子颇有点儿像《水浒传》中的108将,每人都要取一个诨名,如宋江叫“及时雨”、李逵叫“黑旋风”、孙二娘叫“母夜叉”等。虽说仅是几个字的小事儿,可把一些城市搞苦了,有的不惜重金征集,有的不惜血本研讨,翻江倒海,挖空心思,到头来未必如愿以偿,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这恰恰给各路营销精英以商机,他们搜索枯肠、皓首穷经,钩沉史料、探寻文脉,发思古之幽、研微言大义,操劳之态远超专业的取名公司。往往在这当儿,那冠冕堂皇、势压群雄、尊崇无比的“都”字便跃入眼帘,把它跟千奇百态的旅游资源一捆绑,立马某个类型或方面的之最便横空出世。于是乎,这“都”、那“都”满天飞,你有“冬都”、我有“夏都”,你是首都、我是“脚都”……竟然还有几个城市为“脚都”而纷争,声言自己最有这份资格。
  从某些现实情况看,“都”带给城市的并非全是光鲜和财富,而是福兮祸兮,有时悔之晚矣,弃之不及。前时到某一“夏都”参会,该城此一雅号源于地处较高海拔、夏季凉爽宜人,意为夏季避暑之“都”,却不承想遭遇了外地学者的挑刺与商榷。一是说“夏都”未能全面概括当地主流优势,捡了一粒芝麻,丢了一堆西瓜;二是说夏凉避暑之城多矣,如哈尔滨、长春、贵阳、北戴河、伊春等,再新生的“夏都”很难引人注目;三是说容易被误解为历史上夏朝之“都”,即今河南安阳市;四是说“夏都”不符合一般的思维逻辑,如春城、日光城、月亮城,指的都是其最为典型性的一面,照此思维逻辑去推断,“夏都”应是最具夏季典型特征之城,它是否集烈日、潮湿、多雨等于一体呢?以上观点没有道理吗?非也;城市领导会从善如流吗?难也。就因为“夏都”定位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从此带上了明显的政府色彩,擅加更改似有朝令夕改之嫌。是谁让城市领导如此尴尬?不言而喻,也是所谓的一些专家建言献策,把城市领导给忽悠了。
  如今的“都”现象让人思考一个问题,某些钻牛角尖、走死胡同的所谓理论和理念,是否到了应予扬弃的时候?客观而论,自打“都”字与旅游联姻,相得益彰、画龙点睛者少,而屡遭连累、频频“受伤”者多。人们听到什么之都,往往不是钦佩、仰慕和崇敬,而是怀疑、轻蔑和嘲弄,把好端端的一个“都”字,给糟蹋得不好见人,这到底为何?明清科举最初也是一大创新,到后来竟发展成仅重形式的“八股文”,最终走向坟墓便是必然。对于旅游形象宣传来说,或许选定一个简短而恰当的词汇来形容,真的有利于影响力传播,但这是否是不可或缺的必备要件,就值得理性思考。扩大形象传播的路径有千万条,未必都去挤几个字的独木桥,否则不仅会憋得相当难受,而且极可能走舍近求远的路,或一条八股文式的路,甚至是有去无回的不归路。
  复杂问题的解决往往要用简单之法。试想,一句话说不清楚,为何不用两句话表达,活人还能被尿憋死?大家都发现了这样的现象,1970年代后的人名选用2个字的多,2000年代后的人名则多选用3个字,有的还用4个字。为何会有这个变化?普遍的看法是,字多含义更丰富、达意更清晰。而到了旅游宣传促销的用字上,为何就金口玉言、惜墨如金呢?依我愚见,与其听上一句云山雾罩、似仙类鬼的广告词,还不如听上两句家喻户晓的大白话。在日常生活中,有谁会听了一个旅游的词句,就去思考、咀嚼和想象一番呢,这种人不会没有,但绝对不会占太高比重,除了咬文嚼字、遣词造句及偶尔发发呆者,普通百姓谁有这等文化修炼和闲工夫!
  为了塑造新名片也好,为了宣传推广也罢,凡事还是要因地制宜,切勿从众和跟风。由于当今社会信息很发达,互联网、广播电视普及率极高,真正到了“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程度。一些城市和地域已有相当的知名度,稍有地理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如西双版纳、吐鲁番、泰山等。假如此类地方为了宣传旅游,也刻意去取上一个别号或拽上一句酸词,岂不是经典性的舍本逐末、舍近求远吗!记得学习明朝历史时,其王朝后期出现了诸多社会怪相,其中一个表现就是社会各阶层都喜欢取个别号,上自嘉靖皇帝,中到文武百官、学校诸生,下到乞丐、娼妓,各色人等均要起上别号,这是怎样的文化风气或社会现象?
  “都”字既然已经滥了,今后该如何呢?我想,已有“都”之名者,不妨继续沿用,同时广鉴社会反响,如觉得实难服膺客观,可择机悄悄弃之;尚未有“都”之名者,则可三思而后行,如堪当大宝、舍我其谁,可当仁不让地喊出来,但如觉得有所勉强或底气不足,建议缓图之,走着瞧。
  以上言论,有些率性莽撞。吾姑且说之,汝姑且听之。倘若觉得不大顺耳,请您权且视作迂腐昏聩,一派胡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