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文化旅游的发展状况解析

 智慧旅游519 2012-11-07

(一)我国现代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当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区域,但品牌影响力很有限。我们现代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产业化观念不足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比较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而忽视文化的经济功能,导致一些相关管理部门的文化产业观念薄弱,对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适应新形势新时期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文化资源缺乏深刻认识。对现代文化旅游业的产业功能、发展规律,以及如何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缺少正确认识。
    正因为对文化旅游业的性质、地位、特点、规律等缺乏深入的研究,对文化旅游业的开发存在许多误区。对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思路不清晰,缺少新时期文化经济理念上的创新,更缺少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对策和措施,产生了“文化资源多,但开发利用不够;历史文化深厚,而挖掘整理不足”的现象。
2、可持续发展观念弱
    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着力培育、快速发展的新兴重要产业,需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较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景区(点)规划。但现有的各景区景点已有的规划,多数仅只限于满足于审批项目、争取资金和近期开发建设,在详细程度、操作实施、合理利用资源等等方面,均不足以指导景区开发建设和发展提高。更没有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策划的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雷同性高,参与性与娱乐性项目偏少。
3、品牌竞争力不强
    现代文化旅游发展上,我国还缺乏具有国际品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目前,全球已有49个饭店国际品牌进入了我国旅游市场,我们还没有一个品牌走出去;美国迪斯尼主题公园在香港、上海“登陆”,我们也没有一个主题公园走出去。此外,如美国百老汇的音乐剧、英国伦敦的歌剧、俄罗斯莫斯科的芭蕾舞剧等,成为国际游客必看的旅游演艺节目,我们也缺乏此类品牌影响力大的旅游演艺节目。我国更多还是偏向形象宣传,从形象推广走向产业推广,无论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具体办法上都还存在很多不足,从而也导致了我国现代文化旅游品牌竞争力整体不强。
4、旅游商品特色不明显
    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与深厚人文资源形成反差的是,旅游产品开发缺乏专业性和创新性,旅游商品缺乏地方特色,文化特色也体现不足,各地缺乏统一品牌,旅游商品且产品质量普遍不高。
5、旅游产品雷同性高
    现代文化旅游产品创意性应用不足,存在产品雷同性高的特点。在实际旅游中,很多景区体验内容雷同,体验方式一致,资源特色没能充分表现出来。主题模糊,特色体验少,没有对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同质化的文化旅游吸引物容易导致旅游者的消费倦怠。
6、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文化旅游经营者、管理者和服务人员的整体文化素养还有待提高,现阶段大多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仍停留在一般的接待阶段,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要求还不适应。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需要在思想上重视和措施上加以落实。

(二)现代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
1.文化创意

    现代文化旅游,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资源的束缚,它能够综合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环境、市场、社会背景等诸多方面进行创造,亦即创意。现代文化旅游发展,文化创意旅游将是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文化创意旅游是以文化旅游为基础,加上创意元素而形成的。文化是创意的基础与平台,是是创意产业价值链的上游。文化提供创意所需素材,创意是以人的创造力对既有文化进行创新和突破,激发想象和形成创造的力量。文化创意可以激活区域的无形资源,化无形资源为时尚消费品。离开了创意,文化旅游亦将会失去生命力。通过文化创意整合区域资源,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2.创新发展
    创新是现代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包括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目前文化旅游体制机制、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和发展业态等方面创新有广阔空间。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政策的导向性作用,要落实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的有关政策措施,注重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许多旅游服务企业正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倡导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标准化服务。
3.科技依托
    现代科技为旅游发展提供新的理念和新的空间,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旅游文化。信息技术在文化旅游业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将不断增大,未来将逐渐形成一批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现代高新技术也将不断被应用于旅游演艺节目中,从而推进旅游文艺演出形式创新,提升旅游演艺节目创意。现代高新技术还将应用去其他各类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服务设施等方面。旅游信息服务功能建设将不断加强,从而提升面向游客的文化演出、文化产品的信息服务和从业人员的科技涵养。
    通过改革创新和依靠科技进步,将打造更多类似于深圳华侨城、杭州宋城集团、浙江横店影视基地等这样的文化旅游企业,创造更多《印象刘三姐》《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漠敦煌》这类制作精美、演绎精湛、格调高雅的旅游文化演艺作品,为古老又现代的文明中国,扬起现代文化旅游的风帆。
4、转型发展
    现代文化旅游正向娱乐化和休闲化方向转型。娱乐化将是现代文化旅游的重要特征,以历史文化、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面,通常文化深沉厚重,旅游产品也相对枯燥单一,因此,过去文化旅游产品会缺乏看点,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会有 “白天看庙,晚上睡觉” 的说法。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和体验经济时代后,游客对文化享受和精神愉悦的双重追求,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轻松活泼、丰富多彩、寓教于游、游娱结合的旅游方式更适应市场需求。
5、延伸消费
    现代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将会越来越重视时空的扩延,通过时空扩延来延伸旅游消费。从供给的角度看,延长消费时间无疑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从消费角度看,这样可更大限度的利用时间感受文化,告别“白天看庙,晚上睡觉” 的枯燥安排,使消费实现时间价值最大化。现代文化旅游将传统文化旅游消费从12小时延伸至24小时,即夜生活产业的出现与繁荣。在空间上,现代文化旅游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化旅游景点,而是向同样可以满足其文化需求的酒吧、书吧、旅游信息交流场所(各种旅游信息交流中心)、音乐、剧院等场所延伸,这些地方的消费主体除了城市居民之外,就是旅游消费者了。

参考文献
[1] 赵翠侠. 旅游产品开发应做足“文化”文章[J].社会科学家,2004(4)
[2] 国家旅游局局长:以现代旅游“激活”文化宝藏. http://www./viewnews-163214-page-2
[3] 文化旅游及其资源开发刍议[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24(2)
[4] 马晓冬,翟仁祥.论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以苏北地区为例.人文地理,2001,16 (6)
[5] 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2005,20(4)
[6] 马波.文化旅游学[M].青岛:青岛大学出版社,1998.
[7] 魏小安,1987,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A].旅游发展与管理[C].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8] 郭丽华.略论“文化旅游”[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4).
[9] 于岚.文化旅游概念不宜泛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
[10] 许志晖,丁登山等.对南京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与整合重点的探讨[J].人文地理,2006(3)
[11] 刘永生.论文化旅游及其开发模式[J].学术论坛,2009,(3)
[12] 张晓楠,王颖. 现代文化旅游产业的突破与趋势.商业经济评论
[13] 庄大昌. 南京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策略研究.商业研究,2006(6)
[14] 王诚庆.后奥运时代的北京旅游业
[15] 郑斌,刘家明等. 基于“一站式体验”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研究.旅游学刊,2008,23(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