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游城市发展基于能力与环境建设

 智慧旅游519 2012-11-07
 旅游城市的建设和城市旅游的发展已经成为各个城市共同注重的工作。但在实践中存在着误区,突出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只注重硬件建设,忽视城市能力的建设;二是只注重景区建设,忽视城市环境的建设。
        中国现在进行的城市化,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过去的10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10年。未来30年到40年的时间内,大体上将有4亿至5亿农民进城,这在全世界都没有先例,也成为一个世界现象,将影响世界。随之而来的城市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无论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特大型城市,还是西部地区的小城市,变化都是日新月异的。
        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有一个大的问题,就是不注重城市发展的规律性。城市是生长的,而不仅仅是发展的,这就意味着有其自发自为自在自足的要素,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实际上,城市建设要有新型城市观,即创造、生活与文化。
        提高城市的吸引力仍然是工业化发展理念,这不仅涉及旅游行业,实际上涉及各个部门,尤其是一些主要的决策部门。以往的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太急了。还在强化经济增长率,社会心态也急躁。后工业化社会的一个特点是慢生活、深体验。就城市的生活品质而言,如果太急了,这个城市的生活品质就好不了。第二,太挤了。人口过多且过度集中,建筑过密且过度古怪。第三,太忙了。车流滚滚,人流匆匆。第四,太脏了。高碳发展,空气污浊。中央现在倡导发展方式的转变,从需求来看,城市第一缺生态,第二缺健康,第三缺人文,第四缺快乐。按照实际生活水平来说,现在比以前不知道高了多少倍,可是幸福指数并没有增长,快乐感觉也没有增加。所以,大家都急,大家都紧,这样的生活品质好不了。现在,城市的管理者、建设者都在不断积累经验,所以产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原来城市追求的是大高楼、大广场、大马路、大绿地,认为有了这些就达到了现代化,但经过突进的10年,大家发现这条路未必对。这两年很多城市都开始挖掘传统,培育城市文化,整合城市新资源,更加重视城市的品牌、城市的文化。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旅游城市的建设和城市旅游的发展已经成为各个城市共同注重的工作。但在实践中存在着误区,突出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只注重硬件建设,忽视城市能力的建设;二是只注重景区建设,忽视城市环境的建设。
        从城市能力的角度看,各行各业的专家都在提倡标准,实际上不完全是标准的问题。建设城市,从结果来看需要相应的标准,但是从起点和过程来看,需要城市能力。中国城市一流的能力是投资能力、建设能力、扩张能力、控制能力。这样的能力让全世界所有城市的市长都非常羡慕,他们想办成的事办不成,中国的市长们想办的事一般都能办到。二流的能力是文化能力、聚集能力、商业能力、科技能力、吸引能力、公共能力。按理来说,这些能力应该上升为一流能力,但是很遗憾,现在客观判断,恐怕只是二流能力。三流的能力是创造能力、环境能力、输出能力、服务能力、休闲能力。和国际一流城市相比较,我们的创造力严重不足,环境更谈不上。
        从城市环境的角度来看,现在也是我们旅游发展的软肋。一是全面认识环境,弥补自然环境,提升人文环境,改善经营环境,完善市容环境,强化休闲环境,优化交通环境,协调景观环境,严格保护环境,创造好的发展环境[FS:PAGE]。二是注重城市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史是城之根,文是城之魂,房是城之体,水是城之容,绿是城之装。需要突出城市文化,构造景城,处处是景,触景生情。城市要进行完整的艺术设计、系统的形象设计。目前,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文化冲突,是各种新老文化的交错,看不到完整的艺术设计。尤其是在细节方面,口口声声以人为本,却时时处处与人为敌,基本上是中国城市的通病。进一步是拆了老的建新的,建了新的想老的,想了老的仿老的,赝品充斥全中国。整个中国变成一个山寨版,一方面是对欧美国家的山寨,一方面是对明清历史的山寨,现在的许多垃圾建筑,将来就是建筑垃圾。可以想一下这30年以来我们自己审美眼光的变化,80年代看着非常棒的东西现在已经看不下去了,可是古人的那些东西经过千百年仍然是好东西。所以,今天的精品就是明天的文物,就是后天的遗产,我们要给后人多留一点遗产,少留一点垃圾。
        如果说过去30年旅游城市的发展主要在硬件上,今后能不能把重点转移到能力与环境的建设方面?在具体操作中,一是找准题目,小题大做,偏题正做,虚题实做,远题近做,洋题中做,中题洋做。二是需要强化差异度、文化度、舒适度、方便度、幸福感。三是达到视觉震撼力、历史穿透力、文化吸引力、生活浸润力、快乐激荡力。从而开拓一个新的发展局面,改变千城一面的尴尬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