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疹 皮肤病神效外用(大搜集)

 明白人生书百年 2012-11-07

中草药可治湿疹
 
1.艾叶 30克、花椒 ,地肤子各 20克 ,百藓皮 15克 ,、煎水外洗患处。

    2.黄芩、栀子、车前子、五倍子、蛇床子各 20克 ,煎水外洗患处。

    3.苦参、银花各 30克 ,地榆、黄芪各 20克 ,大枫子 15克 ,煎水外洗患处。

    4.荆芥 30克 ,防风、细辛、百芷、黄柏各 20克 ,煎水外洗患处。321

    5.白芍、生地各 30克、黄芩、蝉蜕、川椒、蛇床子各 20克 ,煎水外洗患处。

    6.苦参、五倍子、藓皮各 30克 ,雄黄、明矾各 15克 ,煎水外洗。

    7.大黄、茯苓、鱼腥草各 30克 ,黄柏、明矾、防风各 20克 ,煎水外洗。

 
皮肤病神效外用   药君子兰


主治:一切湿热毒邪所致的疡疹疮毒经久不愈之疾患,如慢性湿疹,结节性痒疹,神经性皮炎破溃不愈,天疱疹,黄水疮,秃疮,牛皮癣等顽疾。
疗效:顽固性湿疹50(其中皮肤科介绍来诊者17例)均治愈。天疱疹3例(均经皮肤科确诊,二例多次住院治疗,一例曾在北京皮肤病研究所治疗过)均治愈。湿性牛皮癣(银屑病)5例,均治愈。头癣5例均治愈,神经性皮炎14例全部治愈,外伤创口溃烂不愈者4例均治愈,其余黄水疮、葡形疹治愈不计其数,可以说,凡用此药者,均100%治愈。
方药组成:青黛 血竭 黄柏 黄莲 蜈蚣 儿茶 正梅片 射香 鸡蛋油等,调成糊。外用涂患处,每天三至四次。
无论任何湿毒疮疡等顽固性皮肤病,将药涂用5-7天即可痊愈。

 

外洗皮肤湿疹
 
 
 阴囊湿疹当日愈神奇验方

一位穿笔挺西装的男士,叉开双腿,一摇一晃地走进诊室,尴尬地对自己的裤裆指指。经检查发现,他患的是民间所称的“绣球风”,即现代医学讲的“阴囊湿疹”。整个阴囊渗出半透明的分泌物,奇痒难忍。更难堪的是,为了避免裤子与阴囊摩擦,他必须张开双腿,艰难地步行。
   我立即取黄柏35克,枯矾20克,煎水500毫升给他熏洗10分钟,然后用黄柏和紫苏叶微炒,研粉撒布患处,很快他就感觉减轻了痒痛,分泌物也明显减少。第二天他步履轻快地来到诊所,面带笑容地告诉我:“没事了!”

外洗皮肤湿疹

苦参60g   蛇床子30g   百部30g   益母草30g   可加野菊花   地骨皮各30g。煎水洗涤。每剂药可煎洗2~3次,配内服更佳。

【验证病案】:2008年,经我店营业员介绍,系同乡,一西府风翔之女,25岁左右,抱一女性儿童,一岁多,全身出满湿疹,从头到脚无一好处,密密麻麻,有流黄水处,有脱皮处,叫人看了真有点惨不目睹。请我给治疗,说在家乡看了很多地方,均因小孩太小无法服药,也用了一些外用药,茵陈一类洗之,不见效。听老乡介绍我治病挺好,故从家乡赶来。查看了小孩的病情,我也有些为难,孩子太小,无法服药。看来只有用外洗之法了,于是开出上方,令其煎出药汁,加水每天给小孩洗2-3遍。一周后,小孩全身的湿疹就干燥了,又用一周,皮痂脱净,皮肤光净,孩子母亲高兴的不得了,一个劲的感谢,邀请有机会到她家去坐客。

该方前4味乃《名老中医之路》一书中龚志贤的秘方,我在实践中又加入了野菊花和地骨皮两味药,一清热解毒,一凉血止痒,使方子更为周全,临床使用多年效果蛮好。

 皮肤病外用药制剂
 
1.1. 51癣药膏2号(《中医外科学》)
配方:土槿皮10g 雄黄5 g氧化锌10g 青黛1g 凡士林100g制法:各研细粉,凡士林调匀即成。主治:浅部真菌病。用法:外搽患处。
                     第二节   独特外用制剂
1.2. 1精制黑豆馏油(《皮肤病方药手册》)
配方:黑豆10000克 制法:可采用“土瓷罐”、“小型干馏锅”或用“大型干馏锅”。将洗净的黑豆放入罐内,罐外加黄泥一层,再加热(先武火后文火),再经20—30分钟后,温度高达200—240度,最后在导管中流出油液,冷却后成为粗制品,使油水分层,弃去水分,将油加热去水,制成精制黑豆馏油。
主治:慢性湿疹、慢性炎、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 用法:配成20%黑豆馏油软膏,可直接外涂,每日3次;或用纯黑豆馏油外搽皮疹上,外加胶布叠瓦状贴敷,每2—3天1次。
1.2.2黑色拔膏棍(《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配方:群药类:鲜羊蹄梗叶(土大黄)大枫子   百部 、皂刺各60g   鲜凤仙花、 羊踯躅花、透骨草、马前子、苦杏仁、银杏、蜂房、苦参子各30g 山甲、 川草乌、血竭、斑蝥和15g金头蜈蚣15条;药面类:白芨面30g藤黄面、轻粉面各15g 硇砂面9g   制法:香油3840毫升、生桐油960毫升,放入铁锅内,浸泡群药后,文火炸成深黄色,离火后过滤,再将药油置武火煎至滴水成珠(温度约为240度左右)然后下丹,每480ML药油加樟丹300克,药面90克,檀香60克搅匀至冷即成。主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性皮炎、毛囊炎、结节性痒疹、寻常疣,胼胝、鸡眼、甲癣、疤痕疙瘩及肥厚性角化性皮肤病。 用法:加温外贴切患处,3—5天更换1次,清拭时需要用植物油或挥发性油才能擦净。
1.2.3拔甲膏(《中医皮肤科临床手册》)
配方:蓖麻子45g 蛇蜕45g 天南星45g 川椒30g 大枫子30g 生川乌18g   乌梅31g 皂角45g 地肤子45g 杏仁31g   威灵仙31g 凤仙花子120g   千金子45g   五加皮45g僵蚕30g 生草乌18g 凤仙花60g 地骨皮45g 香油1500ML制法:上药加热熬黑,去渣,再熬炼至滴水成珠,放入樟丹适量成膏,候温,入硇砂60克,拌匀即成。 主治:甲癣、甲病、甲真菌病等。用法:将拔甲膏放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软化,置病甲上,用手压平,外用胶布包裹固定。每4—5天换药1次,3—5次病甲即可刮修脱落,残甲可用手术刀修平。病甲除去后,可外搽癣药水至新甲长全为止。
1.2.4疯油膏(《中医皮肤科临床手册》)
配方:扫盆25g 东丹5g 乙辰砂20g 麻油300ML黄蜡30g 制法:各药共研细粉。先将麻油煎沸,入黄蜡,取起离火,再入药粉,拌匀即成。 主治: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扁平苔藓、皮肤淀粉样变、斑秃等。用法:外搽患处,电吹风机喷射热流,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1.2.5熏条剂(《中医皮肤科临床手册》)
配方:苍术15g 大枫子30g苦参1g5防风15g 白鲜皮30g五倍子35g 松香20g 鹤虱草20g 黄柏15g艾叶15g制法:上药研碎成粉,加少许面粉及水,调成稠糊状,做成圆条形,约手指粗细,每根长10CM左右,阴干待用。主治:神经性皮炎、局限性瘙痒症,皮肤淀粉样变,扁平苔藓、慢性疹等。用法:熏条点燃冒烟,火头与皮损距离以病员自觉温热为度,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同时去熏烟后,皮损上可贴胶布、肤疾宁贴膏、慢性皮炎硬膏或伤湿止痛膏,可任选一种。
1.2.6复方紫草油膏(《精选皮肤外用制剂手册》)
紫草65g 金银花65g 白芷65g 冰片10g 蜂蜡30g 植物油1000ML 制法:药物入油,煎煮至药枯、去存油,再加入蜂蜡搅拌烊化,至冷搅匀即成。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用于湿疹,皮炎、药疹、烫伤、溃疡等。用法:外搽,外包,油纱布条换药多种用法。
1.2.7黑布药膏(《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配方:五倍子840g 全头蜈蚣10条研面   冰片3g 蜂蜜180g 老黑醋2500ml 制法:将黑醋入于砂锅内煎开30分钟,再加蜂蜜煎沸,然后用铁筛将五倍子粉慢慢均匀筛入,边撒边向同一方向搅拌,撒完后改用文煎成膏离火,最后兑入蜈蚣面和冰片粉搅拌均匀即成。储存在搪瓷罐或玻璃罐中备用(勿金属器皿储存)。主治:瘢痕疙瘩,乳头状皮炎、疖、痈、毛囊炎、以及其他增生性皮肤病等。用法:厚涂患处,上覆黑布包贴,2-3天换药1次。换药前用茶水清洁皮肤。
1.2.8蛇床子熏洗剂(《常见皮肤病简编》)
配方:蛇床子、威灵仙、当归、苦参各15g 雄黄、缩砂壳、土大黄各9g制法:上药碾研装纱布袋放入锅内加水煎煮,备用。主治:阴囊湿疹,阴囊瘙痒症,肛门瘙痒症、女阴溃疡等。用法:趁热熏蒸后热溻,或浸泡坐浴。
1.2.9锌氧油剂(《常见皮肤病简编》)
配方:氧化锌粉400g 炉甘石粉30g 青黛10g 黄柏粉10g 芝麻油550ml制法:药粉入油,调即成。主治:湿疹皮炎的亚急性期,尿布皮炎等。用法:外搽,每日2-3次。每次搽药时先用芝麻油将皮损上药油抹去,再搽。
                     新 研 外 用 制     剂                      
                        第一节   散剂                         
2.1.1五白散
配方:白薇、白及、白蔹、白芷、白鲜皮、青黛、苍术、黄柏、大黄、紫草、生地榆各30g 煅龙骨、煅牡蛎、煅石膏、煅白矾、煅蛤壳各60g冰片15g制法:除冰片外,共研细粉,加入冰片,过罗,混匀,备用。主治:燥湿收敛、消炎止痒,主治湿与皮炎的糜烂渗出期。用法:撒布患处,每日多次。
2.1.2防护散
配方:黄柏、煅炉甘石、五倍子、滑石粉各1000g   制法:各别研成细粉,过筛,混匀,备用。主治:干燥收敛,消炎止痒,用于浸渍糜烂型皮炎,稻田皮炎的预防等。用法:清水洗净皮损后,撒布患处。
2.1.3冰花散
配方:冰片15g 花椒60g 细辛3g 制法:取细辛、花椒、冰片依次放入碗内,上盖玻璃板,下用火加热,则见冰花散逐渐凝集在玻璃板下,然后刮取,混匀瓶装,待用。主治:消炎止痒,可用于神经性皮炎、瘙痒症、口腔糜烂等。用法:粘膜处用散撒布,皮损上可撒布,也可用95%酒精制成0.5%冰花散外涂,每日2-3次。
2.1.4石黛散
配方:煅石膏、金银花、青黛、枯矾、五倍子各1000克   制法:各研细末,过筛、混匀,备用。主治:脓疱疮。用法:芝麻油煎沸后,入药粉调成糊状(含散量为35%左右)冷却后敷涂患处,每日2-3次。
2.1.5钟乳散
配方:钟乳石66g 寒水石60g 黄连6g   三梅片3g制法:上药共研成粉末,连筛,混匀,装瓶密闭备用。主治尿布皮炎。用法:温开水将患儿臀部洗净,擦干,将此散撒敷患处,每日3次;如有糜烂渗出时,先涂芝麻油少许,再用药散撒布。
2.1.6褥疮生肌散
配方:黄连3g、冰片2g、人工牛黄3g、血竭10g、元明粉6g、儿茶10g、白牙10g、黄芪15g、蚤休10g制法:各研细末,过120目筛,各粉混匀,装瓶备用。主治:褥疮(II度或III度)。用法:首先要妥当处理创面,除创面上有小水疱可直接涂上药散外,若有大水疱需抽出疱内渗液,如表面渗出物过多时,再以生理盐水冲洗,然后用10%黄柏水湿敷,直疮面干净为止,再外撒药散,每日换药1-2次,直至收口为止。
2.1.7青甘散
配方:青黛粉9g 炉甘石粉90g 制法:过筛后混匀,装瓶备用。主治肛周湿疹。用法:用二层纱布包裹药散。治疗前先将肛门洗净,擦干,然后外仆患处,每日3-5次。
2.1.8蛇磺散
配方:蛇床子12g 密陀僧12g 雄黄10g 石硫磺6g 苦参5g   土茯苓8g 轻粉6g 制法:各药分别研成细粉,过筛后混匀,再用黄醋高调成糊状,置瓶内密封5天后,才能开始启用。主治:白癜风。用法:取出少许药糊,外涂患处,每日1-3次。用药时应注意,此药糊切勿入口入眼。用药后除皮肤微痒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2.1.9消炎散
配方:大黄20g 甘草20g 青黛10g 氧化锌10g 冰片2g 煅龙骨20g 炉甘石10g   制法:大黄、甘草置锅中,焙黄后研成细末,余药各研细粉,过80目筛,充分混和,经高压消毒灭菌后,贮瓶密封备用。主治:脓疱疮。用法:5%黄柏水洗净疮面后,取散加2%龙胆紫溶液调成糊状外用患处,每日3次。
2.1.10复方硫磺散
配方:硫磺25g 鸡蛋1只、明矾8g 冰片0.5g制法:鲜鸡蛋1个,蛋顶打洞,去除蛋黄,存留蛋清在蛋壳内,装入硫磺粉,以满为止。然后用湿面(面粉加水)包住鸡蛋,放在火口旁烤,面烤焦黄为度,弃去包面层,将烘烤的硫磺粉放在乳钵中研为细末;另取明矾放在铁勺中加热去水,冷却后研成细末,再加冰片细末,与烘烤硫磺细末混匀,瓶装备用。主治脓疱疮、毛囊炎。用法:先用5%黄柏水或生理盐水洗去疮面痂皮与脓液,涂撒本散,每日1次。多数3-5次可愈。
2.1.11硝柏散I、II号
配方:I号:芒硝200g、黄柏200g; II号:芒硝100g、黄柏200g 制法:分别研粉,混匀,制成I、II号散。主治:冻疮。用法:先将黄柏10克水煎溶化芒硝5克,外洗敷患处。若为未破冻疮外用I号散,已破冻疮外用II号散。方法为水调散为糊,外包,每日1次。一般未破者用5—6次,已破者用10-15次可愈,用药时未见副作用。
2.1.12新青蛤散
配方:青黛10g、煅蛤粉30g、煅石膏30g、炉甘石15g、黄柏10g 紫草5g 制法:以上诸药研成细粉,过筛混匀,装瓶外用。主治:混疹(其中以水疱型及渗出型尤佳),脓疱疮,足癣感染。用法:取散少许,用花椒油或植物油兑入调糊,涂抹患处。注意此散需瓶装密封。
2.1.13复黄散
配方:生石膏、滑石粉各350g、升华硫80g、黄柏60g、五倍子100g制法:各药分别研末,调匀成散,再用樟脑酒(樟脑25兑入白酒200ML中溶化即成)适量,酒与散和匀成糊,待用。主治脓疱疮。用法:外搽患处,每日2—3次,至愈。
2.1.14细辛五倍散
配方:细辛100g、五倍子200g、冰片2.5g 制法:共研极细末,混匀贮瓶备用。主治:脓疱疮。用法:先用苦参10克煎水熬汁待凉,洗净患处,再用药散敷满疮面,不用盖敷,每日1—2次。
2.1.15青石散
配方:青黛、黄柏各60g、石膏、滑石各120g制法:各研磨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合掺匀,装瓶,备用。主治:湿疹样皮炎。用法:急性期,将药散用芝麻油调成糊状,涂擦患处,或用药散薄薄干撒。每日2—3次;亚急性期或慢性期,将药散加凡士林调成30%的糊剂或10%软膏剂,涂擦患处,每日1-2次。用药时注意:药物不宜涂的太厚,不可用手或镊子强制揭痂撕皮。
2.1.16双黄散
配方:黄丹、黄柏各50g 制法:研细,混匀,装瓶,备用。主治:湿疹。用法:先用5%黄柏水棉球清洗疮面及四肢,渗透出液较多者,将药散撒于疮面上;若渗出液较少者,则用芝麻油调成糊状,敷于疮面上,每日2-3次。治疗期间禁食鱼腥、辛辣之食物。
2.1.17湿疹散
配方:黄柏30g、大黄30g、黄连15g、雄黄20g、青黛20g、五倍子15g、炉甘石15g、煅白矾15g、轻粉10g、冰片3g 制法:将黄柏、大黄、黄连焙黄研粉末,再将雄黄五倍子、炉甘石、白矾、冰片分别研成极细末,然后把各药粉充分混匀过筛,装瓶高压消毒后,备用。主治:阴囊湿疹。用法:患部先以5%黄柏水外洗后,以药散少许加蓖麻油适量调匀成糊状,涂抹患处,每日3次。
2.1.18臁疮散
配方:牛胆(或猪胆)1个、青黛30g、陈石灰30g、黄丹10g、轻粉10g、冰片5g、黄柏30g密陀僧30g、五倍子20g、枯矾10g制法:将青黛、石灰、黄丹、轻粉、冰片研成粗末后纳入牛胆中(保留胆汁),阴干后研为细末;黄柏烘干后研成细末;密陀僧、五倍子、枯矾亦研成细末;各药充分混匀,过100目筛,高压灭菌,储瓶备用。主治:下肢慢性溃疡。用法:患部用5%黄柏水清洗,除掉坏死组织,疮缘用酒精消毒,取上散少许加2%龙胆紫适量调成糊状,涂搽在疮面上。每日换药3次,至愈。
2.1.19皮癌散I、II号
配方:I号散:红矾3g、指甲15g、头发15g、红枣10g、面粉30g   II号散:猫头1只 制法:I号散将前三味药弄碎放入去核红枣内,外包碱发面粉团,制成发龙眼大小,放在木炭上文火烘烤,烤至冒白烟为度,后去面粉壳,共研成细末,装瓶备用。II号散:猫头1只,用面粉团包裹好,放在烘箱内烘干。后去外层面粉团,将烘干猫头研成细末,装瓶备用。主治: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等皮肤癌。用法:先用I号散少许加芝麻油调糊,外敷患处,每日1次,2-3天后,患处已感觉疼痛时,改用II号散芝麻油调糊外敷,每日1次,4-5天后,改用I号散糊与II号散糊交替换药,每日1-2次,至新生肉芽组织形成,表面仅留表浅疤痕为止。换药时注意:外敷面积包括肿瘤病灶及周围皮肤0.5CM为止。
2.1.20五虎丹
配方:水银60g 火硝、皂矾、白矾各180g 食盐90g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入罐,置炭火上溶化复胎,待冷后将罐口倒置一瓷盘内,用纸条密封盘罐口,外用煅石膏粉水调糊状封严,不让泄气。将盘罐置装满黄沙土三大缸钵,留罐底于砂外约2CM处,先置1-2块炭于罐底上,火烧一小时半,再上足炭于罐底上烧一小时,灭火,取盘罐,见盘内雾花样针似白霜,即为五虎丹,装瓶备用。或将五虎丹与熟面少许调和成泥,制成缝针长的引条,阴干备用。主治:疖肿疔疮等。用法:皮损处常规消毒,刺破疔疮或疖肿中央,排脓后纳入五虎丹粉散或引条,外盖纱布,包扎,每日一换。若脓尽时,改用生肌散换药使其早愈。严重者,可煎服五味消毒饮。
2.1.21蚣倍散
配方:蜈蚣  五倍子各200g 制法:分别研细粉,混匀贮于瓶内备用。主治:皮肤感染性溃疡。用法:先将溃疡面用生理盐水洗净,溃疡面周围用1/1000新洁尔灭溶液消毒,然后将本散撒布溃疡面上,纱布覆盖,隔日换药一次,至愈。
2.1.22加味青黛散
配方:青黛30g 煅石膏50g 水飞滑石50g 黄柏10g 密陀僧20g 枯矾20g 轻粉10g 冰片5g   制法:上药共研细粉,过100目筛后混匀,瓶装高压消毒后,备用。主治:阴囊湿疹。用法:先以5%黄柏水清洗患处,再用蓖麻油将药散调成糊状,涂敷皮损上,每日2-3次。
2.1.3消炎生肤散
配方:黄柏、黄芩各12g 紫草、密陀僧、赤石脂、五味子各30g 龙骨20g 苍术6g 冰片0.5g 制法:共研细粉,过100目筛,混匀,装瓶,备用。主治:下肢溃疡。用法:临用时取蜂蜜适量调敷患处,用绷带从患肢小腿由下而上,复由上而下,反复包扎,5-7天更换一次,至愈。
2.1.24阴囊散
配方:青黛、密陀僧、硫磺、滑石粉各20g 制法:共研细末,过筛,混匀即得。 主治:阴囊湿疹,阴囊霉菌感染等。用法:芝麻油调成油膏,外搽患处,每日2-3次。
2.1.25椒黄散
配方:川椒、硫磺各100g 制法:川椒焙干,与硫磺共研细粉,过120目筛,装入瓶中备用。主治:体癣、股癣等。用法:用时取生姜1块,斜行切断,以断面蘸药散搓擦患处,每次擦3-5分钟,每天早中各1次,晚上洗澡后再擦1次。
2.1.26五妙散
配方:天花粉30g、滑石粉20g、苍术20g 黄柏10g 青黛粉3g 制法:共研细末,过120目筛后,混匀,瓶装,待用。主治:湿疹。 用法:撒布患处后包扎,每日1次。慢性者,可用芝麻油调糊外敷。
2.1.27化腐生肌定痛散
配方:生硼砂30g 秣砂3g 飞滑石55g 琥珀6g 冰片4g 甘草20g 制法:各研极细末,地120目筛,和匀,装瓶,备用。主治:复发性口疮。 用法:用时将药散涂撒在溃疡面上,每日3-5次。
2.1.28白癜风外用散
配方:雄黄3.5g 密陀僧10g 白芷6g 白附子6g 制法:研细,筛去粗粉再过120目筛,令成细末,装瓶备用。主治:白癜风。用法:黄瓜洗净,去籽切斜面,切面蘸药散用力擦患处,每日2-3次。
2.1.29苦参散
配方:苦参、蛇床子、黄连、黄柏各30g川椒、枯矾各10g冰片3g 制法:共研细末,过筛后和匀,装瓶消毒后备用。主治:霉菌性阴道炎。用法:每次用药前,先用3%小苏打水或1:1000新洁尔灭溶液洗净外阴及阴道部,上药后换干净内裤,每日1-2次,5次为一疗程。
2.1.30消疮散
配方:山豆根、大黄各30g 黄连15g 人中白20g 青黛20g 没药、儿茶、枯矾各15g朱砂10g冰片5g制法:先将山豆根、大黄、黄连焙黄研为极细末;余药再研成极细末,上药混合后,过120目筛,混匀装瓶,高压消毒灭菌,储瓶备用。主治:口疮。用法:使用前先以3%硼酸溶液清洗口腔,然后取消疮散少许加入2%龙胆紫溶液适量调成糊状,涂擦患处,每日3-5次,直至痊愈。
2.1.31血脉散I、II号
配方:I号散:黄柏、煅石膏各50g II号散:芒硝、蒲公英各50g黄柏30g制法:I号与II号散分别研细粉,过120目筛,混匀装瓶。主治:胸腹壁血栓性静脉炎。用法:急性期有红热痛时,用I号散凉开水调敷局部;慢性期呈条索状硬肿时,用II号散开水冲后热湿敷。每日2-3次,每次约半小时左右。
2.1.32黄连儿茶散
配方:川连、黄柏、儿茶、青黛、蛤粉、枯矾、煅石膏各3g 雄黄、轻粉、血竭各2g 冰片1.5g 麝香0.3g 腊梅花20朵(焙干)   制法:上药研成极细末,过120目筛后和匀,贮瓶密封,备用。主治:酒齄鼻。用法:取药散少许加适量凉开水调成糊状,外涂鼻部,每日2次。严重时,可同时煎服“七叶饮”:枇杷叶10g侧柏叶12g 桑叶6g 人参叶6g 荷叶6g 竹叶6g 大青叶15g。每日一剂。
2.1.33信枣散
配方:信石0.2g 红枣10枚   制法:先将红枣去核,将信石置大枣内,于恒温箱内烤干,研细混匀(内含信石0.2克为宜,剂量不宜过大),密封于瓶中备用。主治:颜面皮肤癌(无转移者)。用法:麻油与药散共调糊状外敷,敷药范围应达癌缘外健康组织0.5CM。敷药后一般药散与癌肿组织合成干燥的药物痂块,肿瘤逐渐坏死与正常组织分离,创缘光滑整齐,如刀割切缘,同时上皮组织向创面中央生长。若敷药后出现疼痛、充血、水肿、渗出、并伴有恶心乏力者,一般3-5天即消失;若癌肿面积过大者,须辅以手术切除以缩短疗程;若癌肿基底部用四周有大的血管与神经者,不宜应用,以免损伤血管或神经。
2.1.34双白散
配方:白蔹、白及各30g 大黄50g 制法:上药焙黄,共研细末,过100目筛,混匀备用。主治:皲裂症。用法:患部洗净拭干,取药散少许,加适量蜂蜜调成糊状,每日3-6次涂抹患处,必要时可包扎。
2.1.35溃疡散
配方:大黄、白及各50g 密陀僧、儿茶、没药各30g 青黛20g 轻粉10g 冰片5g 制法:先将大黄、白及焙黄研粉,全药均研成极细末,各药混和,过120目筛,贮瓶,经高压消毒备用。主治:下肢溃疡。用法:常规消毒患处,清除坏死组织后,取药散少许加2%龙胆紫溶液适量,调成稠糊,外包患处,并用纱布包扎绷带固定。早晚各换药一次,10天为一疗程。
2.1.36雄黄
配方:雄黄、枯矾、血余炭各33g 冰片4g 制法:共研细末,过筛后混匀,待用。主治:带状疱疹。用法:用时将患处用生理盐水清洗,将药散用芝麻油调成糊状涂敷患处后再盖上油光纸,用5-6层纱布覆盖,绷带包扎固定。每日换药2次,结痂后为止。
2.1.37蜈蚣散
配方:蜈蚣10条 土鳖虫、 地龙各6g 制法:烤干后研极细粉,过筛和匀,芝麻油适量,调成糊状,装瓶备用。主治:阴囊湿疹。用法:用药前先用“阴湿汤”熏洗:苦参30g、 蛇床子20g、白鲜皮1g苍术10g。然后再外搽本糊,每日2-3次。
2.1.38青冰散
配方:青黛   冰片各100g   制法:研极细末,过80筛,装瓶待用。主治:口腔溃疡。用法:将适量药散撒于溃疡面上,闭口10分钟,每日4-5次。也可用棉球蘸药散压于溃疡上,10分钟后去除。
2.1.39黄褐斑散
配方:鲜杏花90g 鲜桃花90g   鲜梨花90g   鲜柿叶90g   补骨脂30g 制法:将杏花、桃花、梨花和柿叶晒干后,与补骨脂共研细末,装入瓶中备用。主治:黄褐斑。用法:每晚临睡前取药散适量,加芝麻油调稀糊状涂于面部,次日早晨洗去,每晚1次,3周为一疗程,可连用2个疗程。必须晚上用药,如白天用反会引起色素沉着。
2.1.40湿疹常用散
配方:吴茱萸、蛇床子、白芷、黄柏、大黄、苍术、川椒各12g、龙骨、牡蛎、石膏、白矾各15g、海螵蛸30g、呋喃西林粉3g、青黛20g、冰片0.5g 制法:取吴茱萸、蛇床子、白芷、黄柏、大黄、苍术、川椒,去尽泥土杂质,烤干研成细粉,过120目筛;把龙骨、牡蛎、石膏、白矾直接用火煅透后加入海螵蛸,共碾成细粉,过120目筛;再把呋喃西林粉、青黛粉及冰片用乳钵研细,以上三种药粉混匀,装瓶蜡封保存。主治:湿疹。用法:用时把药散与芝麻油调合成糊状,抹患处不包扎,每2天换药一次,10天为1疗程。
2.1.41洗头散
配方:大黄、硫磺、皂角各100g 制法:共碾细粉,混匀分装,每袋20克。主治:头皮部脂溢生皮炎。用法:先用温水洗湿头发,然后把药散搓到头皮上,2-3分钟后用温水洗去药粉,头发冲洗干净即可。每隔3-5天冲洗1次。
2.1.42及莪散
配方:白及50g、莪术30g、黄药子20g、山慈菇10g 、重楼5g、紫硇砂2g、血竭3g 制法:上药共研极细粉,过120目筛,合匀备用。主治:血管瘤。用法:沸水适量,加入白酒10ML,食醋5ML,再合本药散调为糊状,调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7天为1疗程。血管瘤过大,或基底部有重要血管神经者,禁用。
2.1.43茯苓拔毒散
配方:茯苓、雄黄、矾石各100g制法:共研极细粉,过筛后和匀,装瓶备用。主治黑色素瘤(溃疡型)。用法:患部常规消毒后外敷,每日换药1-2次。出血较多时,可撒少许三七粉;若有干痛时,可用熟麻油调敷。同时配合中药煎服:连翘、银花各50g,浓煎代茶饮,每日1剂。
2.1.44柏叶散
配方:侧柏叶、地龙各20g、黄连、大黄各25g 雄黄15g、轻粉10g、松香6g 制法:共研细末,过筛混匀,瓶装备用。主治:带状疱疹、脓疱疮。用法:局部用盐水洗净,取药散适量,麻油调糊,外敷纱布包盖,胶固定,每日换药1次。
2.1.45愈乳散
配方:制乳香、青黛各20g 冰片5g 煅石膏、煅龙骨、血竭各15g、黄连10g 制法:除冰片外,各药分别研成极细粉,混合后入冰片,研匀后再过120目筛,贮瓶备用。主治:乳头皲裂。用法:治疗时,疮面糜烂者用棉球将药粉扑撒患处;疮面干燥者用麻油调糊外敷患处包扎。每日换药2次,效果良好。
2.1.46四石散
配方:炉甘石、滑石各30g寒水石、海浮石各20g、冰片3g制法:共研极细粉,过120目筛,混匀后备用。主治:湿疹,脓疱疮,渗透出性皮炎,糜烂型足癣,稻田皮炎等。用法:外撒药散,布包,每日1-2次。
2.1.47胼胝散
配方:生大黄、山甲、三棱、莪术、乳香、没药各30g 鳖甲、土鳖虫各15g制法:以上各药研为细末,过筛和匀,装瓶备用。主治:胼胝。用法:药散以白酒调和,包敷患处,隔日1次,每次换药时用刀片稍加修除厚皮。
2.1.48三合一洗头粉
配方:硫磺粉、硼砂粉、碳酸氢钠粉各1000g克制法:共研细粉,混匀分装,每袋75克。主治:皮脂溢出症。用法:1袋,冲入开水2000-2500ML,搅拌待水温下降不烫时,反复洗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每日1次,一般2-3次即见效。
2.1.49脂疹散
配方:炉甘石、雄黄、樟脑、青黛、松香、珍珠各30g 枯矾20g 轻粉15g 冰片9g 制法:共为细粉,过筛和匀,装瓶备用。主治:脂溢性湿疹。用法:以麻油调成糊状,外搽皮损处,每日3次。
2.1.50复方口腔散
配方:乳香10g 没药10g 煅石膏30g 冰片1g 儿茶10g 黄柏15g 细辛6g 五倍子15g 氢化考的松0.5g、硫酸锌10g。制法:以上各药研成细粉。过120目筛,混匀装瓶。主治:口腔溃疡。用法:以喷雾器喷撒,或以无菌棉签蘸药散少许,轻轻撒于患处,稍待片刻再闭嘴。每日3次,至愈。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验方十八则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龙”等。现将临床上常见的18则验方介绍如下,患者可酌情选用,常可取得满意效果。 
   
  1鲜马齿苋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鲜马齿苋120克,洗净后,切碎放入蒜臼内,捣成糊状,涂敷患处,每日2次,经临床治疗多例,均在2天内治愈,本方对刚刚出现的带状疱疹,疗效满意。 
   
  2 鲜无花果叶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新鲜无花果叶适量,将上药洗净擦干,切碎捣烂,置瓷碗中,加适量食醋调匀成稀泥状,敷于患处,待药干后更换,经临床治疗20多例,均在1~2天内痊愈。 
   
  3鲜半边莲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鲜半边莲适量,洗净后捣泥状,敷于患处,盖上纱布固定,若药干时用冷开水湿润之。每日换药1~2次。亦可将鲜品捣烂绞汁,不时外搽患处。经临床治疗几十例,效果显著,轻者2~3天,重者7天痊愈。 
   
  4蛇葡萄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将蛇葡萄根切成短棒状,水煎后剥去外皮,取下黄白色的内皮,除去木质部,切碎加水2500毫升,煎沸后用微火再煮60分钟,然后用铜药罐将煮烂的内皮捣碎,再煎煮30~60分钟,待形成糊状物即可,用时先清洗局部,再涂搽2%龙胆紫液,干燥后将蛇葡萄糊状物涂抹在灭菌布上,敷贴于皮损处,绷带包扎,每日1次,经临床治疗40多例,在4天内全部治愈。 
   
  5金挖耳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鲜金挖耳适量,用口嚼烂后敷于患处,一般用药5~7日即可痊愈。 
   
  6当归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当归适量,将当归晒干研粉,依年龄大小每次0.5~1克,4~6小时服1次,或用0.5克当归浸膏片内服,每次2~4片,4小时1 次。共治疗儿童带状疱疹54例,服药1天止痛的有22例,2天止痛的有32例,带状疱疹一般在服药第3天有部分枯萎,未再发生新疹,第4天结痂,由于当归性味温燥,本方只适用阴寒内盛患者,对火热亢盛者忌用。 
   
  7地梢瓜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鲜地梢瓜全草250克(干品100克),将上药放入沙锅内煮沸20分钟,去渣,乘药液热时熏患处,稍凉即洗患处。若皮肤有破损者洗后擦干,可涂1%龙胆紫液或儿茶粉,每日2~3次,至愈为止。 
   
  8金果榄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金果榄1个,去壳取其内核,在盛有食醋的大碗内反复磨研,待药汁磨成灰黄色后,用无菌棉球渍上药汁,涂泡疹上,每日4~6次,不需包扎,经治疗十多余例,获满意效果。
   
  9王不留行糊剂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王不留行适量,文火焙干呈黄褐色(或爆花),以不焦为度,研成细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每日2次,经临床治疗30多例,全部治愈。 
   
  10升麻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升麻30~50克,煎浓汁,用纱布蘸药汁湿敷患处,保持局部湿润,同时禁食生姜、大蒜、辣椒、鱼、蛋等辛辣及发物,一般3~5天痊愈。 
   
  11地龙外用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地龙适量,将地龙烤干研粉,加适量麻油调均涂于患部,一般用药5分钟就能止痛,3~4天痊愈。 
   
  12鲜蚯蚓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挖出韭菜地蚯蚓适量,放在冷水中游动2小时,使蚯蚓排出腹内泥土,洗净后捞出放于干净的碗内,加入适量白糖,放1小时后,蚯蚓全部溶化,治疗时将溶化的蚯蚓液敷涂患处,立刻产生清凉止痛感觉,每日涂5~6次,2~3天即可痊愈。 
   
  13血余炭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血余炭10克,以天然粗黑者为佳,点燃使其充分燃烧,令通赤,研为细末,蜜封,贮有色瓶中,用时取麻油调为糊状,外涂患处,无须包扎,一日1次,一般1次痛止,两次可痊愈。 
   
  14扛板归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新鲜扛板归全草20~100克,将上药捣烂加醋调和成泥状,敷于患部,然后在其上用干净塑料膜剪成带状覆盖药面,用胶布固定,一日换药1~2次,经临床治疗几十例,均在5天内痊愈,无神经痛后遗症。 
   
  15桑螵蛸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桑螵蛸适量,放锅内文火烧焦,研成细末,加香油适量调匀,用羽毛涂患处,每日3~4次,经临床治疗30多例,全部治愈,一般1~2次即可痊愈。 
   
  16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六神丸适量,研成细末,用米醋调成糊状,直接将药糊涂于患处,以能全部遮盖住皮损为度,若溃烂流水,可用药末直接撒于患处,每日3次,一般2~3天即可痊愈。 
   
  17云南白药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云南白药适量,将云南白药粉加白酒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3次,同时服用云南白药粉每次0.3克,每日3次,经临床治疗多例,一般2~3天即可痊愈。 
   
  18季德胜蛇药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季德胜蛇药片适量研成细末,水调糊状涂于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经临床治疗多例,均在2~4天内痊愈。

掌纹大师王晨霞的治肾结石方法

教你88招实用家庭小偏方

一度没有公开的(医子宫癌)秘方(转)

防蚊止痒妙招集锦

摘录《董氏奇穴针灸学》里的45个董氏祖传简便食疗效方

治疗口腔溃疡的九个小秘方

名老中医通治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验方集锦

小偏方简单好使:白芥子花椒治关节炎

治疗眩晕症简便特效秘方

介绍七款治疗手脚麻木的食疗方

实践证明:治疗扁平疣偏方确在神效

贴进百姓生活,老中医推荐了一个百姓身边的药箱,有备无患!

老中医验方治大病

100种让您终身受益的生活小窍门!

奇方妙药荟萃

彭老先生提供的《彭氏土单验方》

历代同名方剂汇总(共计:4万个相同名称,8万余首方剂)

常用的特效秘方验方系列

牙疼不是病,痛死要人命!偏方专集

身体密码:脱发的预防与食疗

17种常见皮肤病治疗偏方及手掌脱皮与治疗

收集的治疗瘊子的药方

 

 

 

 
 
“缠腰龙”的药物治疗
  缠腰龙,医学上称为带状疱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人们大多数听说过这种病。还有一些迷信的老人说缠腰龙转腰一圈,人就要死了,所以,许多老年人得了病后十分紧张。那么缠腰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带状疱疹和水痘是同一种病毒引起的不同的临床表现。原发感染为水痘,继发感染即带状疱疹。水痘流行时,对这种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经呼吸道粘膜进入体内,经血行传播,发生水痘。但大多数患者被感染后并不发生临床症状(隐性感染),而成为带病毒者。这种病毒有亲神经性,可长期潜伏在神经细胞内,当人们的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患感冒、外伤,恶性肿瘤、神经系统障碍以及过劳等,病毒即被激发并在神经细胞内大量繁殖,并延神经纤维扩散蔓延,移动到皮肤引起炎症,形成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有哪些表现呢?

  这种病好发于春秋季节,中老年人多见,据统计50岁以上的患者约占60%以上。发病开始一般先有轻度发热,疲倦乏力,全身不适及患部灼热,疼痛等先躯症状。有时疼痛剧烈,可以被误认为胸膜炎、心绞痛、急腹症等。随后在疼痛部位,沿皮神经分布的走向,出现成簇的米粒至绿豆大小的疱疹,一、二日内成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周围有红晕。一般发生在身体的一侧,呈带状,很少对称。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最常发生于胸壁,治肋间神经走行分布,从胸背部一侧到胸壁到胸膜正中,一般不超过中线。发生在面部者,多沿三叉神经眼支走行分布,引起一侧眼和额部头皮肿胀、起疱,甚至发生角膜溃疡。水痘于数日后混浊,最后干枯结痂,全病程一般为3—4周。疼痛自始至终存在,儿童较轻,老年人较重,甚至在皮损消退后,仍遗留顽固的神经痛,持续数月至半年。

  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为止痛,消炎、保护局部、防止继发感染。

  一般情况可给予镇痛剂如阿斯匹林,维生素B1内服,可以止痛并缩短病程。维生素B12及维生素E(300—600毫克/日,饭前口服)可防止或缓解神经痛。

  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如无严重的并发症或禁忌症如肺结核、细菌感染、淋巴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可早期应用小剂量强的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以减轻神经根的损伤,避免发生严重的神经痛后遗症。全身泛发者可用阿糖胞苷、甲吲噻腺、正常人免疫球蛋白等药物。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的疗效较好,可惜药源少而价格昂贵。

  近年来抗病毒药物发展很快。阿昔洛韦治疗水痘,带状疱疹的疗效较好,可以全身用药,也可用阿昔洛韦软膏局部涂抹。素立夫定是有希望治疗水痘、带状疱疹的新药,它在只是阿昔洛韦1/1000的浓度下即可抑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且在使皮损消退方面比阿昔洛韦更快,只需每日给药1次。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为因情态内伤,以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受毒邪而诱发。分热盛型、湿盛型、肝郁气滞型。

  热盛型:表现为疱疹红赤,灼热疼痛,兼见口干口臭,烦燥易怒,大便干,治宜泻肝胆实火,清热利湿解毒,成药可选用龙胆泻肝丸,汤药用龙胆草10克、连翘15克、生地50克、泽泻10克、一前子(包煎)10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木通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

  湿热型:疱疹黄白,疱壁松驰易破,渗水糜烂,兼见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治宜清热燥湿,理气和中,可用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炒白术12克,猪苓12克,黄柏12克,泽泻2克,滑石12克,赤苓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肝郁气滞型:多见老年人,疱疹消退后,仍后遗神经痛,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成药可选用加味消遥丸。

  也可用简便方,效果也不错。

  ①自采马齿苋、蒲公英、紫花地丁、车前草各30克,洗净后水煎服,每日一剂。此药简力专,一般10天左右可自愈。

  ②云南白药用白酒调成糊状,涂敷患处,每日3—5次,同时内服0.3克,每日4次。

  ③鲜鞭蓉叶或马齿苋叶适量,捣烂敷于患处,每日2—3次。

  ④南通蛇药片适量,加50—60度白酒调成糊状擦患处,并内服,每次5片,一般4—5天可痊愈。

  ⑤石灰粉适量,鸡蛋清1个,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1—2次。

  ⑥鲜丝瓜叶或仙人掌捣烂后涂敷患处。

  另据报导,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效果好,显效快,后遗症少。

  方法是:紫龙汤即紫草15克,龙胆草15克,生地20克,黄芩10克,山栀15克,生苡仁30克,柴胡15克,白芍15克,杭菊12克;发于腰腹,下肢者加苍术15克,牛膝15克;疼痛甚者加延胡牵15克,珍珠母30克;失眼者加柏子仁15克;年老体弱者加党参15克。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半晚各服一次,连服7天。辅以西药病毒唑针0.2肌注,每日一次,维生素B1250mg肌注,每日一次,连用7天,疼痛难忍者可用芬必得胶囊0.3克必要时口服;患处外搽三黄洗剂或炉甘石洗剂,每日3次,另用频谱仪或神灯照射患处,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治愈率可达98.46%,治愈时间为7—8天。

  未患带状疱疹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应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抵抗力,防止感染。生活要有规律,工作劳逸适度,注意精神调理,保持乐观情绪,正确对待生活、工作中各种矛盾,避免情绪激动及不良精神刺激。饮食宜荤素适量,不饮酒,多食蔬菜水果,保持消化道通畅。

  患了带状疱疹的病人,内衣应注重洁净柔软,以防摩擦而引发剧烈疼痛;防止水泡划破,保持患部清洁,避免触摸搔抓,以免继发感染。

  当然,患了带状疱疹,还是应首先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以防有其它严重的疾病伴发,并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才更安全更有效。
 
 
 
治疗阴囊湿疹秘方
 
 

阴囊湿疹:多由湿热与风邪外袭及不洁等所致。初起时阴囊瘙痒,久则皮肤渐变肥厚,甚至皮上起疙瘩,抓破后流脂水、结痂,常生皲裂,影响工作和睡眠。中医称"绣球风"、"肾囊风"。囊湿疹,多由湿热与风邪外袭及不洁等所致。初起时阴囊瘙痒,久则皮肤渐变肥厚,甚至皮上起疙瘩,抓破后流脂水、结痂,常生皲裂,影响工作和睡眠。中医称"绣球风"、"肾囊风"。
方一
[配方]1、苦参30克,地肤子、花椒各10克,蛇床子12克。2、滑石15克,枯矾6克,青黛9克。
[用法]方1、加清水1500毫升煎沸,备用;共研细末,备用。治疗时,先用方趁热熏洗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熏洗15--20分钟。每剂可连用2天。洗后用毛巾擦干患部,再用方2、涂擦患部。
[功效]清热祛湿、消炎抗菌、杀虫止痒。适用于阴囊湿疹。
方二
[配方]地肤子、蛇床子、苍耳子、五倍子、黄药子各30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1500毫升,煎沸,去渣取液备用。治疗时,将煮沸药液倒入盆内,趁热熏蒸患部,待温后外洗阴囊。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洗15--2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功效]疏通血脉、消肿止痛、祛湿解毒、润肤止痒。适用于阴囊湿疹。一般连用3个疗程即愈,效佳。
方三
[配方]虎刺全草(绣花针、两面针)100克,蛇床子、土槿皮、十大功劳各30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煎沸,以汁备用。用时,趁温外洗患处,再坐浴浸泡患处。每日2次。
[功效]清热祛湿、祛风止痒。适用于慢性阴囊湿疹(肾囊风)糜烂型。
方四
[配方]蛇床子、当归尾、威灵仙、苦参各15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煎沸后,将药汁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患部。每日洗1次。
[功效]清热活血、燥湿止痒。适用于阴囊湿疹(肾囊风)。一般连用2--4次即愈,效佳。
方五
[配方]嫩苦参、生大黄、紫背浮萍、薄荷叶各30克,川花椒、煅枯矾各9克,滑石60克。
[用法]先将前3味及花椒加清水2500毫升,煎沸取汁,次将薄荷叶、枯矾、滑石共研末为散,贮瓶备用。用时先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熏洗患处,然后取本散扑于患处。每日早、午、晚各1次。
[功效]清热利湿、杀虫止痒。适用于阴囊湿疹(绣球风)。通常连续熏洗、扑散3-5日可愈。
方六
[配方]蛇床子、地肤子、苦参、黄柏、明矾、川椒各20--30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2500毫升,置火上煎熬,煎沸30分钟,过滤去渣取汁,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日熏洗2--3次,每次30分钟。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止痒。适用于阴囊湿疹。
方七
[配方]蛇床子、苦参、白矾、川椒、青盐、艾叶各9克,蝉蜕60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沸,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患部。每日2次,每次熏洗15--20分钟。
[功效]祛风燥湿、杀虫止痒。适用于阴囊湿疹,痒甚。
方八
[配方]芫花、大戟各15克,艾叶、苍术、黄柏、川椒、金银花、槟榔、甘草各30克,明矾90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沸,将药液倒入盆内,稍温洗患处,每日洗2--3次。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痒。适用于阴囊湿疹。
方九
[配方]蛇床子、当归尾、地肤子、苦参各15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沸,先熏后洗患部半小时,每日1次,每剂药液可连用2--3天。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活血。适用于慢性阴囊湿疹。证见阴囊皮肤粗糙、肥厚、干燥、脱屑、瘙痒无度。属中医绣球风、肾囊风范畴。

 
 
湿诊外用五方法


1.加味蛇床子方(外用)
  组成:蛇床子60克,苦参、明矾、威灵仙各15克,地肤子24克,黄柏20克,冰片10克,白藓皮、透骨草各30克。
  加减:渗液明显加石榴皮、五倍子;红肿酸痛加蒲公英、蚤休;瘙痒明显加艾叶、花椒。
  用法:上药煎取药汁,每煎1次加冰片5克,乘热熏洗阴囊处10~20分钟,待药稍凉后徐徐洗皮损处,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洗1次。
  疗效:共治疗240例,近期治愈189例,好转32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92.1%。
  2.坐浴方(外用)
  组成:苦参、白鲜皮、蛇床子、露蜂房各30克,大黄、白芷、紫草各15克,五倍子12克,花椒10克,冰片(另包)、芒硝(另包)各6克。
  用法:以上中药除另包外,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煎煮取汁约1000毫升,倒人盆内,加人冰片、芒硝各少许拌均匀,待水温后坐浴浸泡20分钟左右,早晚各1次。
  疗效:共治疗123例肛门湿疹,其中除25例局部感染严重加用抗过敏、补钙、局部换药与封闭等辅助疗法外,余均只用坐浴法,次数最短7天,最长25天,总有效率为94.5%。
  3.(外用)
  组成:氯霉素片1.5克,强的松片30毫克,异丙嗪片O.15克,苯海拉明0.15克,滑石粉、黄连粉各4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粉末,急性湿疹先用冷开水洗去黄痂渗液,后用六合粉外搽,每日1~2次;慢性湿疹亦先用冷开水洗净患处,再用适量医用凡士林或雪花膏与1剂粉剂调匀后涂搽患处,每日1~2次。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湿疹患者352例,用药1次痊愈者58例,2~4次痊愈者294例;治疗慢性湿疹148例,用药2~4次痊愈者63例,4~15次痊愈者85例。
  4.湿疹外洗方
  组成:生大黄、川连、黄柏、苦参、苍耳子各10克。
  加减:渗出液多者加枯矾10克。
  用法:将上药水煎后滤液熏洗患处,每日3次。
  疗效:共治50例婴儿湿疹,用药1天治愈者25例,2天治愈者23例,3天治愈者2例,50例全部有效。
    4.五绝万用粉外涂
    方法:取适量五绝万用粉,用氟轻松软膏调匀,涂于患部,每日用2-3次。
    疗效:用药后即痒止,数次即愈
本文来自:中医五绝网(http://www.),详细请参考:http://www./pifu/shizhen/36916.html
 
10道治疗阴囊湿疹的药方
 
 导读:阴囊湿疹是一种比较难治愈的男性疾病,一般对称发生、常波及整个阴囊、患处奇痒,病程持久,反复发作,屡治不愈。如何治疗阴囊湿疹?专家为大家推荐了10道治疗阴囊湿疹的药方,不妨看看以下治疗药方吧

10道治疗阴囊湿疹的药方简介:

药方1:枯黛散组成:青黛20克,枯矾10克,炉甘石10克(用醋淬之),黄柏粉10克,儿茶10克。

用法:共研细末,蓖麻子油加至100毫升调匀,备用。用时,先将患部洗净,取上药反复涂擦。1日2次。皮损部若有渗液、糜烂者,可直接取上述干药粉按压在患处。用药数天后,患部出现干燥、脱屑,可改用青黛油膏(青黛7克,凡士林30克)。

主治:阴囊湿疹。
药方2:芒硝30克,地肤子10克,食盐15克。

用法:将2味药倾于盆内,以沸水适量溶化为度,待温度降至适中时浸洗,每日2~3次,15日为15疗程。

备注:用治疗阴囊湿疹效佳。一般2~3疗程可愈。

药方3:龙胆泻肝汤加减组成:龙胆草、山栀子各10克,白藓皮、赤茯苓、地肤子各12克,车前草30克,柴胡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肝经湿热下注之阴囊湿疹。

药方4:二花、滑石各30克,连翘、黄柏、白鲜皮、海桐皮各15克,黄芩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外洗剂(野菊花60~100克,加水300毫升,煎成200毫升)温洗患处,每日3次。

备注:治疗阴囊湿疹98例,结果:用药1次治愈29例,2次治愈38例,3~6次治愈31例。
 
 药方5:二参散组成:茵陈20克,苦参、元参各30克,白藓皮25克。
 用法:粉碎成粗末,第袋60克,放入沸水中浸泡10分钟,薰洗患处,每次20分钟。

主治:阴囊湿疹。
药方6:青蛤散组成:青黛30克,蛤粉90克,生石膏粉60克,芦荟、黄连末、黄柏末各6克,冰片5克。
 
用法:共研细末备用。筠针患处洗净,取青蛤散30克用纱布包成小团,搽涂患处,每日2-3次。
 
主治:阴囊湿疹。
 
药方7:青黛、密陀僧、硫磺、滑石各等份。
用法:共研细末,油调外敷,每日2次。
备注:共治160例,其中阴囊湿疹45例,阴囊皮炎85例,阴癣30例,结果:全部治愈,治愈天数3~7天。
药方8:苦参片50克,鱼腥草30克,枯矾3克。
用法:将上述药方放入烧开的1500毫升沸水煎煮3~5分钟,待其稍凉后,用纱布蘸药液温洗阴囊患处,每日早、晚各洗1次。
备注:用治阴囊湿疹,一般治疗7天,即可痊愈。
 
药方9:蛇床子、地肤子、苦参、黄柏、明矾、川椒各20~30克。
用法:将上述药方加2500毫升,煎沸30分钟取汁,先熏后洗患处,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
备注:治疗阴囊湿疹70例,用药2~5天,全部治愈。
 
药方10:青竹竿4寸,灯芯草3克,冰片3克。
用法:取青竹竿(如大拇指粗)内装灯芯草,烧焦存性,研细末,加冰片和匀,外撒阴囊患处。每日3次。
备注:用治疗阴部湿疹,疗效明显。
健康提示:患者应当穿纯棉内衣,忌食辛辣食品,保持心情舒畅,睡眠充足,树立信心,坚持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或减轻阴囊湿疹的复发。
 
阴囊湿疹治疗方法大搜集
 
1、阴囊湿疹亦称绣球风,临床颇为常见,父亲行医数十年,有一验方,愈人无数,今抄录如下,以飨众爱友:
 
处方:
狼毒  川椒  硫磺  槟榔  五倍子  蛇床子  大风子  枯矾各三钱,制法:上药共为细末,麻油一茶盅煎滚,下公猪胆汁一枚,和匀调前药擦患处,日一次.
 
2
 
刮痧拔罐结合消灶法—治好阴囊湿疹
阴囊湿疹发生后,痒不堪言。用刮痧拔罐结合消灶法—治好阴囊湿疹
2005年6月一次阴囊轻痒,没有引起重视,没几天阴囊左下顶部起玉米粒大小的丘疱疹,皮肤有灼热感,搔抓后,破溃,渗液较多,糜烂,同时感到肝区不适。随后,阴廉穴、足五里穴处破溃,渗液。更是我感到痒的难忍的是左侧大腿阴包穴,并起一小丘疹,肤色不变。,搔抓后破溃,渗液。丘疹旁皮肤抓后出现痧点,面积有五分硬币大小,接着我就用双手四指挤涅丘疹,挤出血水,感到局部痒感减轻。
冷静一下思考,这不就是中医所说,阴囊湿疹,属湿热下注证。 这是由于湿热之邪循经下注于阴部所致。已累计阴包穴,出现较强烈奇痒反映(病灶点)。
治疗宜清热除湿。由于平时喜欢针灸拔罐、按摩刮痧。此时,何不用刮痧、拔罐结合消灶为内治,外用紫药水消炎收敛创面。手法采用补泻法,先补后泻。找来小汤勺,香油,哈慈五行针。以阴包穴为中心,从阴廉穴到曲全穴涂好香油。刮痧:先用勺头背面轻柔阴包穴10分钟,其次,在阴包穴自上而下轻刮20次(刮痧消灶法),再次,从阴廉穴至曲全穴自上而下轻刮10次。拔罐:用最大号哈慈五行针在阴包穴,针尖对准丘疹顶部破溃处(病灶点),进行拔罐,留罐10分钟,起罐后,在阴包穴(病灶点)闪罐10次。最后,指压左侧太冲穴5分钟。
刮痧拔罐作完后,用紫药水面球棒,把阴囊丘疹破溃处、阴廉穴足五里穴刮痧拔罐结合进行涂擦,外敷消毒纱布。穿宽松内裤。
只做一次,第二日,痒感大减,破溃处渗液减少。如法重作一次,第三日,如法再作一次。破溃处结痂。至今没有再复发。
刮痧拔罐结合消灶法,简单、易行,省钱,无幅度作用,适合老百姓。

 3、
 艾灸确实对湿疹及疱疹效果很好,还有刺络拔罐对湿疹效果也很好的。
 
4、
速效生肌散治疗阴囊湿疹
评分
临床治愈几例阴囊湿疹患者感觉效果不错,今天写出来大家看一下,
患者表现为阴囊生起水庖,发红挠破流水,剧痒,重的可见脱皮糜烂,甚至流水湿透衣衫疼痛难忍,病程最短3天最长1月,用药后都能很快缓解症状,半月之内皆能痊愈,大家临床遇见不妨试一下。
药方:炉甘石20牡蛎18冰片12滑石60朱砂12血竭20共研细末,储瓶内备用,遇患者时直接用药粉外敷即可,一天3次。
加用龙胆泻肝汤效果更快。(原创

 
5、
阴囊湿疹的原因此较复杂,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过敏体质的人,精神长期紧张、情绪变化起伏较大的人易患本病;另外,患有一些疾病,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常、新陈代谢障碍的人,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也易患本病。外部的因素包括:①生活、工作的环境潮湿,空气的湿度比较大;②外界刺激,寒冷或炎热,出汗比较多,过度的搔抓等;③内裤较紧,或异物磨擦,穿化纤的内裤都可以诱发阴囊湿疹。      

    急性阴囊湿疹的主要自觉症状是瘙痒,病人常因阴囊的瘙痒而发现本病。随着病情的发展,瘙痒逐渐加重,搔抓不能缓解瘙痒,严重者影响睡眠和工作。皮疹症状包括如下几点:

    (1)小丘疹、疱疹和小水疱 阴囊部可发现密集分布的小米大小的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

    (2)渗液和糜烂面 由于瘙痒引起搔抓,将丘疹、丘疱疹、水疱等皮损抓破,不断有浆液渗出,常浸湿内裤,形成糜烂面。

    另外,局部用肥皂水烫洗及搔抓都能使皮损加重,饮酒、失眠、紧张也可使皮损加重。

    慢性阴囊湿疹由于时间长,加上不断的搔抓,使阴囊的皮肤干燥肥厚,皱纹变深,呈核桃皮状,常有薄薄的痂皮和鳞屑,皮肤色素加深;也有因搔抓引起色素减退的情况。常常剧烈瘙痒,无法入睡。由于治疗困难,反复不愈,阴囊皮肤可出现象皮肿样改变。

    阴囊湿疹诊断并不困难。根据皮损的特点和剧烈瘙痒的情况一般即可以作出诊断。有时需要与阴囊的神经性皮炎、核黄素缺乏引起的阴囊瘙痒及乳房外湿疹样癌作出鉴别。

    (1)阴囊神经性皮炎 可见连成片的扁平丘疹,严重者遍布整个阴囊。其特点是,虽有瘙痒,但无渗液,日久皮肤变厚,呈席纹状。

    (2)核黄素缺乏引起的阴囊瘙痒 病程一般较短,一般无明显的皮肤肥厚,内服核黄素可在短期内见效。常常伴有舌炎或口角炎。

    (3)乳房外湿疹样癌 本病又称Paget's disease(帕哲氏病),外观类似湿疹,但仔细观测,皮损为境界清楚的红色斑片,表面有渗出结痂和角化鳞屑,逐渐扩大,甚至出现溃疡。需要作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由于阴囊湿疹和其他部位的湿疹一样与过敏有关,所以用于治疗过敏的药物都可以用来治疗阴囊湿疹。如常用的一些抗组织胺药,常用的有赛庚啶2mg,每日3次;扑尔敏4mg,每日3次;克敏嗪25mg,每日3次;息斯敏10mg,每日1次。外用药主要是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如去炎松软膏、肤乐软膏、尤卓尔软膏等。

    中医治病主要是辨证施治。中医常把阴囊湿疹分为湿热下注证和阴亏血燥证两型来治疗。湿热下注证相当于急性阴囊湿疹,阴亏血燥证相当于慢性阴囊湿疹

    (1)湿热下注证 可见阴囊起粟米大小的丘疱疹和小水疱,皮肤有灼热感,搔抓后,渗液较多,糜烂结痂,常浸湿内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这是由于湿热之邪循经下注于阴部所致。治疗宜清热除湿。常用方药为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10g 黄芩10g 柴胡10g 赤芍10g 山栀子10g 苦参10g 泽泻10g 木通10g 地肤子20g 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2)阴亏血燥证 可见阴囊皮肤皱折变粗变深,搔破后渗出血水,夜间瘙痒剧烈。舌红,少苔,脉细滑。这是由于湿热之邪日久伤及阴液,致阴亏血燥所致。治疗宜滋阴养血润燥,常用方药为当归饮子加减:当归10g 熟地20g 白芍10g 川芎10g 玄参10g 荆芥10g 防风10g 白鲜皮30g 白蒺藜 10g 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阴囊湿疹是一种顽固难于治愈的疾病,所以对它的防护是非常必要的。防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内裤宜宽松舒适,最好为纯棉制品,不要穿过紧的内裤。及时换洗内裤,尤其是运动后,要及时清洁换洗内裤。(2)饮食上,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吃或少吃腥辣之品。(3)有阴囊瘙痒时,要积极治疗,勿过度搔抓和烫洗,尤其是勿用肥皂水烫洗。
 

湿 疹

百科名片

湿疹(eczema)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简介

  

湿


  中医文献中记载的“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奶癣”等类似西医学的急性湿疹、耳周湿疹、阴囊湿疹异位性皮炎婴儿湿疹等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以后复发或加剧,近年来湿疹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气候环境变化,大量化学制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精神紧张,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均有关系。

 
症状

  在早期或急性阶段,患处有成片的红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或是肉眼难见的水疱,严重时有大片渗液及糜烂;在亚急性状态,渗液减少及结痂,患处由鲜红变暗红,没有大片的糜烂;在慢性状态,渗液更少或完全干燥而结痂,往往和鳞屑混合而成鳞屑痂,患处颜色更暗或是发十色素沉着,有时色素减少,在皮纹尤其运动程度较大的部位容易发生裂口,长期摩擦搔抓能引起显著的苔藓样化,和神经性皮炎(慢性单纯苔藓)不易区别。 湿疹常有多种形态,容易减轻、加重或复发,边界一般不太清楚。皮疹容易发生于两侧并或多或少的对称,根据急性或慢性程度而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鳞屑、痂、色素增加或减少、皲裂或苔藓样化等不同的表现,其中数种表现往往混杂在一起,有时先后发生。如有继发性感染,还可有脓疱等皮损。
  慢性湿疹往往是由急性湿疹经过亚急性阶段转变而成,但这种变化过程没有明显的界线,可同时存在着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的表现。有些病人的初起皮疹已经是慢性湿疹。
  急性湿疹主要表现为红斑、散布或成群的红色丘疹、肉眼难见的水疱,有继发感染时可起脓疱,严重时渗液较多,露出红润潮湿的糜烂面。
  急性湿疹可以长久不愈而成亚急性,或是皮损消退后复发。亚急性湿疹的渗出液减少,表面结痂,且鳞屑较多。慢性湿疹可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疹变成,渗液已消失,但有苔藓样化及鳞屑痂及色素性变化,剧痒引起强烈搔抓可以以继发化脓性感染。
  皮损的部位不定,可为局限性,也可弥漫散布于全身各处,在不同部位可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头皮湿疹常因化脓性感染而有脓疱疮样厚痂,而部湿疹往往是成片红斑或分散的水疱丘疹,成年男人的胡须处湿疹可像须疮,躯干湿疹常是红斑鳞屑性;乳房湿疹最常见于妇女尤其喂乳母亲,奶头容易皲裂而疼痛;手掌及足底的慢性湿疹因角化过度而像胼胝,皮纹处容易裂开而成皲裂性湿疹;发生于肘窝及腘窝的肢体湿疹常是慢性湿疹,而发生于小腿的坠积性湿疹常是静脉曲张综合征的一种表现。肌门、阴囊及女阴湿疹往往肥厚湿烂,肛门周围易有辐射状皲裂,病人律往因剧痒而难安眠。甲床温疹可以妨碍甲生长而使甲板变厚混浊,表面不平并失去光泽,可以伴有化脓性甲沟炎,严重时甲板脱失。
  钱币形湿疹是边界较清楚的成片湿疹,由钱币到手掌大或更大,又称盘形湿疹,红斑,水疱或丘疱疹聚成斑块,或是结蛳脱屑而为局限的亚急性湿疹,引起剧痒,通常发生于手背及于指背侧,也可出现于四肢伸侧、足背、肩部或臀部等处,往往屡次减轻或加重,特别在寒冷季节中容易复发。
  湿疹是常见的皮肤病,遇到有渗出液、红斑、丘疹、水疱等发痒皮损时,往往要考虑湿疹。和湿疹难区别的是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原发刺激性或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什疹或异位性皮炎。湿疹也常须和念珠菌病、脂溢性皮炎痒疹玫瑰糠疹、多形目光疹等病区别。
 
湿疹的症状类型分类  医学临床上诊断湿疹,湿疹症状可分为如下几种[1]
  一、婴儿湿疹: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1.渗出型湿疹: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2.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二、儿童湿疹:是一种儿童过敏性皮肤病。儿童皮肤发育尚不健全,最外层表皮的角质层很薄,毛细血管网丰富,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丰富,故容易发生过敏湿疹反应。
  三、乳房湿疹:多见于哺乳妇女,乳晕湿润、糜烂、结痂,时间稍久可增厚,发生皲裂,喂奶时疼痛。长期不愈。皮下有硬结者,应考虑并发湿疹样癌的可能。所以,对乳房湿疹应提高警惕,及时检查。
  四、阴囊湿疹:急性者有肿胀、流水、结痂。慢性者则增厚、苔癣化,甚痒并易复发。常与局部多汗,外阴刺激、神经内分泌障碍、慢性前列腺炎等有关。
  五、女阴湿疹:多见大小阴唇及附近皮肤红肿、糜烂及慢性增厚,甚痒。常与霉菌性阴道炎、白带增多及内分泌紊乱有关。
  六、肛门湿疹:肛门周围湿疹急性期红肿、糜烂,慢性期呈浸润、肥厚,甚至发生皲裂。奇痒且痛,特别是在便后更加明显。由于经常搔抓,皮肤可变厚或变薄,萎缩发亮。儿童肛门湿疹多与蛲虫有关,成人多与痔疮、多汗有关。
  湿疹五大症状及特点: 
  [2]1.瘙痒性:其特点是持续性瘙痒,依靠分散注意力也无法解决,安静下来时,瘙痒会加剧,形成继发性加剧、持续性瘙痒的状态。
  2.多形性:湿疹表现出的皮疹是多形态的,可分为原发疹与继发疹。原发疹中有丘疹、水泡等,发疹中有糜烂、渗出等,病人通常同时发生原发疹与继发疹。
  3.迁延性:湿疹容易反复发作,从一部位迁延到另一部位,而且症状不易消除。如果湿疹在急性治疗不当,会转为慢性 泛发性:湿疹可以发生于全身任一部位。
  4.渗出性:湿疹,顾名思义,会有渗出液,否则,不流水不易诊断为湿疹。另外,当湿疹处于慢性期时,皮疹部位可能表现得比较干燥,但在急性发作的过程中,仍会有渗出液。
  5.泛发性:湿疹可以发生于全身任一部位。
  6.慢性病程:时轻时重,常反复呈急性或亚急性发作,尤以精神紧张时为甚。常由于急性和亚慢性湿疹处理不当,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转变而来。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如手、小腿、肘窝、阴囊、女阴等处,境界明显,炎症不著.
  根据症状相对应的治疗步骤:
  1、寻找病因,隔绝致敏源,避免再接触,禁食酒类及易过敏、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注意皮肤卫生,不用热水烫洗皮肤,不外用刺激性止痒药。积极治疗全身性疾患。
  2、全身治疗:西药以止痒抗过敏为主,可选用抗组胺类药物,钙剂。中药以清热利湿,疏风清热、养血疏风润燥为主。
  中医在临床上将湿疹分:湿热症,血虚风燥症。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慢性湿疹患者要注意“脾虚夹湿”
  偏湿者皮肤的水泡较多,搔后泡破渗出黏体,患者会有疲倦、胃口欠佳等症状,中医以除湿止痒汤治疗。
  慢性湿疹患者要注意“脾虚夹湿”的问题,病情日久,患者皮肤会呈现暗淡不红、渗液少、有淡黄色的脱屑或结痂的斑片,脸色也较苍白,胃口不好、腹胀、排便稀软,中医多采用除湿胃苓汤治疗。
  此外,也有部分慢性湿疹患者属于“血燥”型,皮肤会变得粗糙、肥厚,表面有抓痕、血痂,肤色暗淡甚至有色素沉淀。 
  中医建议,湿疹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食品。
  无论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患了慢性湿疹,都会因剧烈的瘙痒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甚至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生活。
  ⑴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避免再次刺激局部,尽可能地避免用手搔抓局部,也不要用热水或肥皂水去清冼局部,更不能用那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在局部涂抹,特别注意的是不能随便应用激素类药物在局部涂抹,这些都是非常容易使疾病恶化或重新发生的常见因素。
  ⑵尽可能地了解慢性湿疹、皮炎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⑶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浓茶、咖啡、酒类及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海味。

 
分类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性皮肤病,以皮疹损害处具有渗出潮湿倾向而故名。该病病程迁延难愈、易复发
  1 、急性湿疹,发病迅速,皮疹呈多形性。主要表现为红斑水肿基础上的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等,损害境界不清,严重时可泛发全身,瘙痒剧烈。
  2 、亚急性湿疹,为急性炎症减轻后,皮疹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量的丘疱疹、水疱及糜烂;皮损较为局限,瘙痒仍较剧烈。
  3 、慢性湿疹,由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转变而来。表现为皮肤粗糙、抓痕、结痂、浸泡肥厚,部分苔藓样变、色素沉着,外周可散在有丘疱疹。
  4、阴囊湿疹,该病是指局限于阴囊的一种常见皮肤病,其病因多复杂,常可能与局部不清洁、内裤过紧或不透气(化纤品)或过敏以及某些物理、化学性刺激有关,也可有精神因素有关。该病最突出的表现是阴囊局部奇痒难忍,局部因素搔抓留下抓痕,皮肤轻度糜烂或浸润肥厚,皮肤皱纹变深而阔。由于奇痒而搔抓导致越抓越痒,病程较长,可影响睡眠和工作。阴囊湿疹的关键在于仔细找出病因,针对病因治疗而获根治。 湿疹虽有上述的共同临床表现,但不同部位的湿疹,其皮损形态也有一定差异。如外耳道湿疹易伴发真菌感染,乳房湿疹常见于哺乳期妇女,常有皲裂而伴疼痛。肛门、阴囊湿疹常因搔抓、热水皂洗而至急性肿胀或糜烂。小腿部湿疹常致溃烂,不易愈合等。
  除上述以外,在临床上还有部分表现寻常的特殊型湿疹,如继发于中耳炎、溃疡、瘘管及褥疮等细菌性化脓性皮肤病的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对自体内部皮肤组织所产生的物质过敏而引发的自体敏感性湿疹。婴儿湿疹好发于满月后婴幼儿期,常对称发生在手背、四肢伸侧及臀部。皮损形状似钱币的钱币状湿疹。

 
病理

  湿疹的发病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所致。
  (一)遗传因素
  某些类型的湿疹与遗传有密切的关系。
  (二)环境因素
  很多研究证实环境因素是湿疹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环境包括群体环境与个体环境,人类的群体环境致病因素是指室外大范围的空气、水、土壤、放射源、大面积的致敏花粉植被、大面积的气传致敏菌源等。个体小环境是指个体的生活环境,由于人们的生活约2/3的时间在室内,因此,个体小环境对湿疹的影响更加密切。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指日益增多和复杂的环境性变应原,包括:
  1、人造织物、人造革品、与衣着有关的印染剂漂白剂、光亮剂、防蛀剂、防霉剂、坚挺剂等现代衣着的环境性变应原。
  2、人造食品、方便食品、反季食品,用于食品生产的化肥、农药、人工饲料、饲料添加剂,用于食品加工的防腐剂、矿氧化剂、香料、色素、催熟剂、增稠剂等,现代饮食环境性变应原。
  3、人造建筑构件、化学涂料、塑料制品、橡胶制品、人造纤维、胶合剂、防水剂、家用及办公室电子器材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居室清洁剂、杀虫剂的功能现代居住中的环境变应原。
  4、化学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气体,制造汽车,舟船,飞机的材料,道路的沥青路面,马路旁绿化植物的花粉等现代交通的环境性变应原。
  5、洗涤剂工厂中制造洗涤剂所有的酶制剂,塑料工厂的甲苯二异氰酸酯,橡胶工厂的乳胶,制药厂的抗生素及其他化学原料等现代职业的环境变应原。
  6、某些现代生活方式有关的环境性变应原,如使用化妆品及猫、鹦鹉等。当人体长期生活在这种不良环境因素影响之下时,可导致免疫功能失调,最终造成对环境的变态反应,从而引起湿疹。
  (三)感染因素
  某些湿疹与微生物的感染有关。这些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气源性真菌如交链孢霉、分枝孢霉、点青霉、烟曲霉、镰刀霉、产黄青霉、黑曲霉及黑根霉等。其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1、某些湿疹患者的皮损微生物检出率较高。
  2、皮肤微生物对某些湿疹有致病作用。国内有学者报道在非特应性湿疹皮炎患者皮损中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1.6%,总的细菌检出率为70.6%,在金黄色葡萄球以外的细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62.7%,溶血型链球菌占1.7%,其他球菌占19.6%,杆菌占5.1%。在临床上无可疑细菌感染的湿疹患者中,急性湿疹皮炎患者皮损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总细菌阳性率最高,分别为46.1%,76.9%;均高于慢性湿疹及亚急性湿疹皮炎患者。盘状湿疹患者皮损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总细菌阳性最高,分别为52.9%,100%;均高于其他类型的湿疹。在脂溢性皮炎皮损中马拉色菌检出率为81.3%;花斑癣皮损中马拉色菌检出率为96.3%;湿疹皮炎皮损中马拉色菌检出率为59.7%;而急性湿疹皮损马拉色菌检出率为56.3%;手部湿疹皮损马拉色菌检出率为47.6%。某些皮肤微生物对湿疹有致病作用。Fujisanva等用交链孢霉、杂色曲霉、枸橼青霉等气源性真菌的浸出液抗原,在夏季复发或加重的湿疹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皮内试验及激发试验。结果皮内试验速发反应阳性率在湿疹样皮炎、特应性皮炎患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以特应性皮炎患者最高,为68.2%,而皮内试验迟发型反应(72小时观察)阳性率在湿疹样皮炎及特应性皮炎患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以湿疹样皮炎最高为40%。而斑贴试验和激发试验也在一部分患者中获阳性,结果说明,湿疹性皮炎与气源性真菌有关,真菌局部接触也可致皮炎,吸入真菌也可致皮炎的产生。
  3、抗微生物治疗对某些湿疹皮炎有效。有广泛渗出皮损的特应性皮炎系统使用抗生素常能收到较好的疗效,这是因为患处局部产生了细菌感染。现已明确,马拉色菌与脂溢性皮炎有关;细菌感染,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与盘状湿疹有关,感染皮炎是发生在原发皮肤感染灶周围的湿疹样损害,皮损常继发于原发皮肤感染;皮肤癣菌疹患者有肯定的原发性皮肤癣菌感染,在新发皮损处查不到真菌,皮损随原发皮肤皮肤癣菌感染灶的消退而消退。
  (四)饮食因素
  人类的食物品种极多,一般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在近代的食物中还经常应用一些化学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橼酸(柠檬酸)、香精、合成染料等。这些食物可引起食物的变态反应,从而导致湿疹的产生,有文献报道,在我国容易引起变态反应的食物主要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海产类食物,如葱、蒜、洋葱、羊肉等;具有特殊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酒、芥末、胡椒、姜等;某些生吃的食品,如生葱、生蒜、生西红柿,生食的某些壳类果实,如杏仁、栗子、核桃以及某些水果,如桃、葡萄、荔枝、香蕉、菠萝、桂圆、芒果、草莓等;某些富含细菌的食品,如死鱼、死虾、死螃蟹以及不新鲜的肉类,某些富含真菌的食品,如蘑菇、酒糟、米醋等;某些富含蛋白质而不易消化的食品,如蛤蚌类、鱿鱼、乌贼等;种子类食品,如各种豆类、花生、芝麻等。这些食物除了引起食物变态反应外,近代食物生化研究发现,在香蕉的皮中可以分离出组胺物质,在香蕉、菠萝、茄子、葡萄酒、酵母中含有很高的组胺成分,鸡肝脏、牛肉、香肠内亦含有相当高的组胺,而导致湿疹的发生。
  (五)药物因素
  药物因素是某些湿疹,尤其是湿疹型药疹的最主要的原因。一般来说任何药物均有引起湿疹性药疹的可能性,但常见者主要为:1、乙二胺类抗组胺剂如氨茶碱、哌嗪;安息香酊吸入剂;普鲁卡因、醋磺已脲;对氨基水杨酸;食物和药物中偶氮染料;氯噻嗪、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水合氯醛、氯碘羟、碘化物及有机碘化物,X线造影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巴龙霉素、硝酸甘油片、氨茶碱栓剂和盐酸乙二胺、氨基汞、秘鲁香脂、苯左卡因和对氨基苯甲酸甘油、遮光剂、三氯叔丁醇、卤化羟喹啉霜、碘、硫酸新霉素、硝酸甘油软膏等。主要引起系统性接触型药物性皮炎。②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镍、肝素及汞主要引起佛狒综合征。③青霉素、甲基多巴、别嘌醇、吲哚美辛、磺胺、金制剂、喹宁、氯霉素、可乐定与平阳霉素等主要引起内源性接触性湿疹。
  湿疹型药疹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湿疹型药疹为后天获得,虽然和过敏素质与遗传有密切关系,但药物过敏不能直接由亲体遗传;②湿疹型药疹一般均发生于多次药物接触后,而绝少发生于首次接触者;③湿疹型药疹的首次发病均有潜伏期,一般至少经1周左右,而再次发病则无潜伏期,可以即刻发病;④湿疹型药疹的激发剂量一般均较低,患者一旦致敏,则往往可由极少量的药物接触丽致发作;⑤湿疹型药疹一般具有典型的症状或体征;⑥湿疹型药疹患者仅见于少数用药患者。
  (六)其他因素
  湿疹的产生尚可由苦闷、疲劳、忧虑、紧张、情绪激动、失眠等神经精神因素及日光、紫外线、寒冷、潮湿、干燥、摩擦等气候、物理因素所引起。此外慢性肠胃疾病、慢性酒精中毒、肠寄生虫以及新陈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等因素皆是湿疹发生的原因。

 
治疗

  

基本步骤

   1、寻找病因,隔绝致敏源,避免再接触,禁食酒类及易过敏、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注意皮肤卫生,不用热水烫洗皮肤,不外用刺激性止痒药。积极治疗全身性疾患。
  2、全身治疗:西药以止痒抗过敏为主,可选用抗组胺类药物,钙剂。中药以清热利湿,疏风清热、养血疏风润燥为主。

分类治疗

   中医在临床上将湿疹分:湿热症,血虚风燥症。
  中医建议,湿热症:一般瘙痒、丘疹型建议止痒抑菌为主可以使用敏迪和佰肤乐湿克中药配合使用。湿疹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食品。
  血虚风燥症:血虚风燥症应注意肝火旺盛,在饮食尽量清淡为主,多吃青菜、芹菜、胡萝卜、一定注意避免面烟酒,同事可以用一些调理气血的药物、止痒润燥、清热利湿进、修复皮损进行治疗,如佰肤乐湿克纯中药效果显著。保持心情舒畅、不要便秘等,最重要是过敏的患者尽量不要接触过敏原。

疗效标准

   近期治愈:皮损恢复正常,不痒,或有轻微痒感。
  显效:70%皮损恢复正常,余下皮损渐趋好转,伴有轻度瘙痒。
  好转:30%皮损恢复正常,余下皮损有肥厚或极少液渗出,伴有瘙痒感,但尚能忍受。
  无效:局部皮损不到好转标准,或无改善,甚至恶化。

中药治疗

   1.湿疹中药方-胃经积热
  【湿疹症状】初起丘疹色红,灰白色鳞屑成斑,小者如豆,大者如钱,日久蔓延,扩大成片。毛发干枯,容易折断,易于剥落,而不疼痛,瘙痒,稍数患者有轻微的红肿,皮疹,脓疮,结痂而稍有疼痛。病程缠绵。
  【湿疹治法】养血熄风,杀虫清热
  【湿疹方药】荆芥10克,白藓皮15克,当归10克,大黄10克,防风10克,百部10克,连翘10克
  【用法】共炒研极细末,每次6克,饭后两小时,滚水冲服,每日两次。
  【外洗法】用艾叶一把,加鸽粪一把熬水,温洗秃疮后,再用温水淋洗一次,拭干。
  【湿疹按语】本病由于胃经积热,化风生虫所致。故方中以荆芥、防风透散风热于外;大黄荡涤胃热于下;连翘、百部、白藓皮泄热杀虫;当归养血祛风。
  【湿疹方药】全虫方 全虫(打)6克,皂刺12克,猪牙皂角6克,苦参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灵仙12克,黄柏15克,白藓皮15克,川军15克
  【用法】久煎,一日一剂,每两服。忌食辛辣
  2.湿疹中药方-脾虚化热
  【湿疹症状】皮肤湿疹,以四肢为多,开始散在全身,以后逐成片状增多,瘙痒,搔破后流黄水,无发热,饮食尚佳,睡眠不实,大小便正常,舌质正常,苔黄腻,脉陈弦细数。
  【湿疹治法】养血清热,祛风除湿
  【湿疹方药】归尾5克,赤芍6克,干地黄9克,川弓5克,丹皮6克,何首乌9克,胡麻仁5克,黄柏6克,白蒺藜9克,苦参6克,蝉蜕3克,红花3克,蛇蜕3克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忌辛辣腥发之物
  【湿疹按语】此型湿疹,以四肢为多,四肢为诸阳之本,脾主四末,并主肌肉,其病因由脾弱生湿,湿聚生热,热则生风,风湿博结,发于皮肤,四肢尤甚,所以治以养血,清热、祛风、除湿之法。
  3.湿疹中药方-血热外感
  【湿疹症状】周身疹点细小坚硬为粟,质白根红,瘙痒异常,抓破则有黄色水液浸淫蔓延,痒极则肤红发热,舌红苔黄,脉滑数。
  【湿疹治法】疏风祛湿,败毒泻火
  【湿疹方药】金银花30克,土茯苓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白藓皮15克,野菊花10克,炒黄柏10克,炒黄苓10克,干生地10克,连翘10克,蝉蜕10克,荆芥3克
  【用法】浓煎,分三次服。三剂为一个疗程。疮愈后则停服,未痊愈可续服三剂。如经数月或一年后再发时,可照方再服
  【湿疹按语】方中以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清热败毒而消肿;生地、黄苓、黄柏、连翘清热凉血泻火,并能燥湿;土茯苓、白藓皮祛风除湿;蝉蜕、荆芥疏风散热。
  4.湿疹中药方-风湿蕴毒
  【湿疹症状】皮损肥厚,粗糙,干燥,脱屑,皮纹增宽加深,色素沉着、苔藓样明显,瘙痒无度,色薄白苔少,脉细数。
  【湿疹治法】熄风止痒,除湿解毒
  【湿疹方药】全虫方 全虫(打)6克,皂刺12克,猪牙皂角6克,苦参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灵仙12克,黄柏15克,白藓皮15克,川军15克
  【用法】久煎,一日一剂,每两服。忌食辛辣
  【湿疹按语】方中全虫性辛、甘、平。有毒。入肝经,走而不守,能息内外表里之风;皂刺幸散温通,功能消肿托毒,治风杀虫;猪牙皂角能通肺及大肠之气,涤清胃肠积滞,消风止痒散毒。盖“热”性散,“毒”性聚,若欲祛其湿毒,非攻发内托幸扬不得消散,而全虫、皂刺、猪牙皂角三者为伍,既能熄风止痒,又能托毒攻伐,对于顽固蕴久深在之湿毒作痒,用之最为相宜。白藓皮性寒善行,味苦性燥,清热散风,燥湿止痒,协同苦参以助全虫祛除表浅外风蕴湿而止痒;刺蒺藜辛苦温,祛风“治诸粉病疡”、“身体风痒”有较好的止痒作用;刺蒺藜协同祛风除湿通络的威灵仙,能够辅佐全虫祛除深在之风毒蕴湿而治顽固性的瘙痒。另外脾胃气滞则蕴湿,湿蕴日久则生毒,顽湿聚毒,客于皮肤则瘙痒无度,故方中佐以炒枳壳、黄柏、炒槐花,旨在行气清肠胃之结热,以期调理胃肠,清除湿热蕴积之根源,标本兼顾,寓意较深。川军能活血破瘀,少用则泻下,多用反而厚肠胃,与诸药相配合,不但止痒功效增强,而且可以促进肥厚皮损的消退。
  湿热型:
  【证见】 皮肤可见红斑、肿胀、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较多,浸淫成片,瘙痒较剧烈。可伴有发热,疲乏倦怠,或有腹痛,便秘或腹泻,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佐以祛风。
  【方药】
  1.主方 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 处方:萆薢15克,薏苡仁、土茯苓、滑石、鱼腥草各30克,牡丹皮、泽泻、通草、防风、黄柏各12克,蝉蜕6克。水煎服,每日1剂。 便秘者,加大黄12-15克(后下)。湿热较盛者,加龙胆草、栀子各12克。剧痒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
  2.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风热型:
  【证见】 皮肤见红斑、丘疹、鳞屑、结痂,或有少量渗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佐以利湿。
  【方药】
  1.主方消风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各12克,蝉蜕9克,生地黄25克,生石膏30克(先煎),鱼腥草30克,金银花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 瘙痒较剧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渗液偏多者,加土茯苓30克、木通12克。
  2.中成药
  (1)银翘解毒颗粒(根据银翘散原方配制成的冲剂),口服,每次1-2包,每日2~3次,温开水溶解后服。
  (2)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血虚风燥型【证见】 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脱屑,或见头晕乏力,腰酸肢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濡细。
  【治法】 养血祛风。
  【方药】
  1.主方当归饮子(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当归、防风各12克,川芎、荆芥各9克,白芍、何首乌、丹参、白蒺藜各15克,生地黄2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瘙痒难眠者,加珍珠母、生牡蛎各30克(先煎),夜交藤、酸枣仁各15克。某一阶段见糜烂、渗液者,加萆薢15克、土茯苓30克、泽泻12克。
  2.单方验方:千斤首乌汤(吴光荣诊所《外科学》)
  处方:千斤拔30克,何首乌15克,乌豆衣12克,当归、蝉蜕、苦参、白鲜皮各9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传统偏方及民间实用方

   1:药酒疗法
  处方:豆薯子(又称地瓜子、土瓜)100克,75%酒精500毫升。
  用法:药炒黄、研碎,放酒精中浸泡48小时候,湿敷患处。日2次,每次20分钟。本品有毒,不可内服。
  疗效:用药1-3周,治愈率达100%
  2:非药物疗法
  品名:马铃薯100克
  用法:洗净,去皮,磨成泥状,贴敷患处0.5厘米厚,纱布包扎,日换3次。
  疗效:敷药7天,治愈率达100%。对渗透性湿疹效果尤佳。
  民间实用方:1.湿疹(皮肤起红点、水泡、发痒):用绿豆3两炒焦研成粉,用醋调匀涂患处,一日二次,连涂一星期可根治。忌花椒、胡椒。 2.玉米须治疗湿疹 用料:玉米须适量。 制作用法:将玉米须烧灰存性,研为未,以香油调拌,外敷患处。 功效:清利湿热,治疗湿疹。 3.山羊胡散治湿疹 用料:山羊胡一小撮。 制作用法:将山羊胡烧成灰,用香油调成糊状。搽患处,一般10内即愈。
  功效:用治湿气,湿疹。
  治疗湿疹效方九则
  1.青黛、滑石粉、赏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细末,用麻油调糊状,外涂患处,1日 3次。治疗急性湿疹有良效。
  2.枯矾10克,炉甘石30克,冰片6克,苦参15克,共研细末备用,外敷患处,1日2次,治疗阴囊湿疹有良效。
  3.蒲黄研末,将粉直接撒在湿疹处,外用纱布包扎,1日1次。
  5.滑石、炉甘石各50克。冰片10克,艾叶15克。共研末,装入广口瓶内备用,撒在湿疹上,外用消毒纱布包扎。
  6.苦参研末,紫皮大蒜掐烂成泥外敷患处,1日3次。冶慢性湿疹效佳。
  7.茄子1个,雄黄、枯矾各15克,先将茄子挖一个小孔,将上药灌入孔内后封口,用草木灰火烤,将茄子烤软,枯矾、雄黄渗透到茄肉内,再将茄子放患处轻轻磨擦5~10分钟。一般边擦边止痒,治急性湿疹有良效。

外治药方

   湿疹除内服用药(食)外,同时配合外治法,疗效会更好。外治方:
  (1)紫草油:紫草9克,用香油适量炸焦,待油成紫色捞出紫草即可,每日数次,用油涂患处 。
  (2)鸡蛋馏油:鸡蛋7个,煮熟取蛋黄,锅内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将蛋黄内油熬出,待蛋 黄呈焦糊状即可,取油频涂患处。
  (3)乌贼骨适量研细粉,散敷湿疹处,每日数次,适用于有渗出者。
  (4)文蛤散:文蛤100克,川椒50克,轻粉3克。将文蛤打成细块,炒至金黄,入川椒同炒至 黑色,以起烟为度,入密封罐内封存。第二日加入轻粉,共研细末。香油调搽。
  (5)佰肤乐湿克膏:苦参蛇床子、青黛、苍术、黄柏、五倍子六大国药及独家保密方,针对各型湿疹(慢性湿疹、急性湿疹)。每日两次、最好配合血毒丸、湿毒清、黄连上清丸相加减,疗效果更加独特!
  (6)柴胡膏:柴胡30克、香仁2克、白菊花3克、连翘3克、甘草3克、青黛30克。研磨,百凡士林伴成膏状,直接上药涂擦,清热利湿凉血。适用于慢性湿疹干裂和感染者。
  (6)包云膏:松香末60克,硫磺末30克,研匀,麻油拌成糊状,摊于纱布上卷成如指头粗条 ,用线扎紧,再入麻油中泡1天,取出。用火点一头,下用粗碗接着。布灰陆续剪去,取所 滴药油,浸冷水中一夜,外搽用,尤适合伴局部感染者。 (6)土豆洗净,切碎捣烂,敷患处,用纱布包扎,每昼夜换药2~3次。
  (7)羌月乳膏 各医院有售 [成 份]月见草油、羌活提取物。辅料为维生素E、硬脂酸、凡士林、羊毛脂、甘油、三乙醇胺。功效:祛风,除湿,止痒,消肿。适用于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
  外用,涂于患处,一日2~3次。[注意事项]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2.避免接触眼睛。3.皮损处有糜烂、渗液者不宜使用。4.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应停止用药,以清水洗净,必要时应向医师咨询。
  外用药方补充
  1.加味蛇床子方(外用)
  组成:蛇床子60克,苦参、明矾、威灵仙各15克,地肤子24克,黄柏20克,冰片10克,白藓皮、透骨草各30克。
  加减:渗液明显加石榴皮、五倍子;红肿酸痛加蒲公英、蚤休;瘙痒明显加艾叶、花椒
  用法:上药煎取药汁,每煎1次加冰片5克,乘热熏洗阴囊处10~20分钟,待药稍凉后徐徐洗皮损处,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洗1次。
  疗效:共治疗240例,近期治愈189例,好转32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92.1%。
  2.坐浴方(外用)
  组成:苦参、白鲜皮、蛇床子、露蜂房各30克,大黄、白芷、紫草各15克,五倍子12克,花椒10克,冰片(另包)、芒硝(另包)各6克。
  用法:以上中药除另包外,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煎煮取汁约1000毫升,倒人盆内,加人冰片、芒硝各少许拌均匀,待水温后坐浴浸泡20分钟左右,早晚各1次。
  疗效:共治疗123例肛门湿疹,其中除25例局部感染严重加用抗过敏、补钙、局部换药与封闭等辅助疗法外,余均只用坐浴法,次数最短7天,最长25天,总有效率为94.5%。
  3.(外用)
  组成:氯霉素片1.5克,强的松片30毫克,异丙嗪片O.15克,苯海拉明0.15克,滑石粉、黄连粉各4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粉末,急性湿疹先用冷开水洗去黄痂渗液,后用六合粉外搽,每日1~2次;慢性湿疹亦先用冷开水洗净患处,再用适量医用凡士林或雪花膏与1剂粉剂调匀后涂搽患处,每日1~2次。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湿疹患者352例,用药1次痊愈者58例,2~4次痊愈者294例;治疗慢性湿疹148例,用药2~4次痊愈者63例,4~15次痊愈者85例。
  4.湿疹外洗方
  组成:生大黄、川连、黄柏、苦参、苍耳子各10克。
  加减:渗出液多者加枯矾10克。
  用法:将上药水煎后滤液熏洗患处,每日3次。
  疗效:共治50例婴儿湿疹,用药1天治愈者25例,2天治愈者23例,3天治愈者2例,50例全部有效。

内服药方

   以下药方仅作参考。
  1) 内服扑尔敏,扑尔敏0.35毫克/公斤体重/日,分3-4次口服(用量仅供参考,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孩子的体重决定服药量)。
  2) 0.2%苯海拉明糖浆1-2亳升/公斤体重/日,分3-4次口服。这种药是抗过敏的,用量很小:虽然有些担心,可迫于孩子的情况严重,我就用了,未见不妥。
  3) 白鲜皮、苦参、防风、蝉衣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4) 鲜车前草、鲜生地、野菊花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5) 用等量胡萝卜和苹果煮水喝(妈妈喝),结果喝了几天宝宝的小脸就见好了,坚持了两周,宝宝就好了。

辨证论治

   湿热型【证见】 皮肤可见红斑、肿胀、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较多,浸淫成片,瘙痒较剧烈。可伴有发热,疲乏倦怠,或有腹痛,便秘或腹泻,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佐以祛风。
  【方药】
  1.主方 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 处方:萆薢15克,薏苡仁、土茯苓、滑石、鱼腥草各30克,牡丹皮、泽泻、通草、防风、黄柏各12克,蝉蜕6克。水煎服,每日1剂。 便秘者,加大黄12-15克(后下)。湿热较盛者,加龙胆草、栀子各12克。剧痒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黄芪10克。
  2.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风热型【证见】 皮肤见红斑、丘疹、鳞屑、结痂,或有少量渗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佐以利湿。
  【方药】
  1.主方消风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各12克,蝉蜕9克,生地黄25克,生石膏30克(先煎),鱼腥草30克,金银花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 瘙痒较剧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渗液偏多者,加土茯苓30克、木通12克。
  2.中成药
  (1)银翘解毒颗粒(根据银翘散原方配制成的冲剂),口服,每次1-2包,每日2~3次,温开水溶解后服。
  (2)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血虚风燥型【证见】 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脱屑,或见头晕乏力,腰酸肢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濡细。
  【治法】 养血祛风。
  【方药】
  1.主方当归饮子(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当归、防风各12克,川芎、荆芥各9克,白芍、何首乌、丹参、白蒺藜各15克,生地黄2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瘙痒难眠者,加珍珠母、生牡蛎各30克(先煎),夜交藤、酸枣仁各15克。某一阶段见糜烂、渗液者,加萆薢15克、土茯苓30克、泽泻12克。
  2.单方验方:千斤首乌汤(广州中医学院《外科学》)
  处方:千斤拔30克,何首乌15克,乌豆衣12克,当归、蝉蜕、苦参、白鲜皮各9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湿疹的外治法
  1.急性湿疹
  (1)早期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而未见糜烂、渗液者,可用石珍散或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扑,或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涂。
  (2)红肿、糜烂、渗液多者,宜用下述中药或中草药煎水待冷湿敷。常用中药、中草药:黄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叶、侧柏叶、苦参、九里明、三桠苦、黑面神、火炭母等。选5—6味各30克,或用皮肤外洗二方,煎水冷湿敷,也可用绿茶叶水湿敷。
  (3)湿敷间歇期,或经湿敷渗液已明显减少者,可外涂青黛散油或二妙散油,也可外涂炉甘石洗剂。
  2.亚急性湿疹常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必要时(渗液较多者)也可湿敷。并可选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二妙散油或青黛散油外搽,或用石珍散水调外搽。
  3.慢性湿疹可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并选用5%~10%硫黄软膏、5%一10%黑豆馏油软膏或青黛膏外搽。
  治疗湿疹【证见】治疗湿疹的中药配方一:湿热证。多见于急性湿疹。表现为皮肤发红,出现丘疹,或小米粒状红疹,顶端起水泡,痒,抓破后流水,浸淫成片,可结痂,伴口干少饮,小便色黄,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治宜清热祛湿,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1.黄芩6-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猪苓10克,水煎服。
  2.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
  3.苦参50克,蛇床子30克,苍耳子15克,水煎取药液洗患处。
  4.黄连10克,黄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为细末混合备用。如皮肤糜烂流水则将药末撒在患处,流水不多或没破不流水时用香油调匀后外敷。
  5.鲜马鞭草100克,水煎取药液,放冷后洗患处。⑥鲜马齿苋200克,水煎后取药液,湿敷患处。对皮肤糜烂流黄水者用之。

中医治疗

   风盛型 
  [临床表现] 皮肤泛发潮红,遇风痒甚且肿胀,舌质红,脉浮弦。 
  [食疗药膳]
  1、芹菜汤:芹菜250克,煎汤,吃菜饮汤,连续服用。 
  2、苍耳子防风红糖煎:苍耳子60克,防风60克,红糖25克。将苍耳子、防风加水浓煎熬膏,加红糖,每次二汤匙,开水冲服。 
  热盛型 
  [临床表现] 皮损红肿流水,瘙痒剧烈,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食疗药膳]
  1、绿豆苡米海带汤:绿豆凹克,苡米30克,海带20克,水煎,加红糖适量服。每日1-2次。 
  2、白菜根汤:白菜根200克,银花20克,紫背浮萍20克,土茯 20克,水煎,加适量红糖调服,每日1-2次。 
  3、白菜萝卜汤:新鲜白菜100克,胡萝卜100克,蜂蜜20毫升。将白菜、胡萝卜洗净切碎,按2碗菜1碗水的比例,先煮开水后加菜,煮5分钟即可食用,饮汤时加入蜂蜜,每日2次。
  (3)虚实夹杂证:多为血虚脾弱与湿热夹杂,见于慢性湿疹。本证表现为湿疹日久不愈,皮肤粗糙变厚,抓破可流黄水,患处皮肤色暗滞,身倦乏力,苔腻,舌质淡嫩且胖,脉缓。治宜健脾养血,兼以清利,
  可选用:①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②松香、枯矾、雄黄、黄丹各等份,共研细末,过筛,将药粉用麻油调匀,外敷于患处。

中医食疗

   湿疹为常见皮肤病。它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古人称之为“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奶癣”等,其症状均为湿疹表现。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与湿邪有关,湿可蕴热,发为湿热之证,久之湿则伤脾,热则伤阴血,而致虚实夹杂之证。急性湿疹多见湿热之证,慢性湿疹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应内服药和外用药同用。患湿疹病人可常食用有祛湿或清热祛湿的食品,如苡米和冬瓜煮汤食用,或饮用青瓜、丝瓜汤亦有辅助治疗作用。本病中医治疗效果较好,湿疹表现以红斑、水泡、渗出、糜烂、瘙痒、丘疹为特点。由于湿邪存在,故反复发作。
  (1)湿热证:多见于急性湿疹。表现为皮肤发红,出现丘疹,或小米粒状红疹,顶端起水泡,痒,抓破后流水,浸淫成片,可结痂,伴口干少饮,小便色黄,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治宜清热祛湿,可从下列方中选用:①黄芩6-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猪苓10克,水煎服。②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③苦参50克,蛇床子30克,苍耳子15克,水煎取药液洗患处。④黄连10克,黄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为细末混合备用。如皮肤糜烂流水则将药末撒在患处,流水不多或没破不流水时用香油调匀后外敷。⑤鲜马鞭草100克,水煎取药液,放冷后洗患处。⑥鲜马齿苋200克,水煎后取药液,湿敷患处。对皮肤糜烂流黄水者用之。
  (2)虚实夹杂证:多为血虚脾弱与湿热夹杂,见于慢性湿疹。本证表现为湿疹日久不愈,皮肤粗糙变厚,抓破可流黄水,患处皮肤色暗滞,身倦乏力,苔腻,舌质淡嫩且胖,脉缓。治宜健脾养血,兼以清利,可选用:①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②松香、枯矾、雄黄、黄丹各等份,共研细末,过筛,将药粉用麻油调匀,外敷于患处。

其他方法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足三里、曲池;2、长强。
  (二).治法
  药液:第一组穴用维生素B12(0.1毫克)注射液;第二组穴用非那根(12.5毫克)加维生素B1(50毫克),主要用于阴囊湿疹。
  以5号齿科针头,刺入穴位得气后。第一组穴每穴注射入药液1毫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第二组穴,将药液全部注入长强穴,3日1次,2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述第一组穴治疗50例顽固性湿疹,结果显效以上占84%,总有效率达96%[2];第二组穴治疗顽固性阴囊湿疹35例,结果治愈26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一般而言,以病程短者效果佳[3]。
  体针
  (一)取穴
  主穴:湿疹点。
  (二)治法
  先找寻湿疹点,令患者背向光亮处,在背部仔细寻找出低于皮肤,灰色发亮,针头大,散在的小点,此即湿疹点。找到后,用左手拇、食、中指捏提皮肤,右手持一寸长的毫针,直刺该点,进针七、八分,小儿可浅刺,进针后提插二、三下,快速出针不留针,每次可针10~15个湿疹点。每日或隔日1次。另可配合服用维生素C200毫克,异丙嗪50毫克,强的松10毫克(小儿酌减),每日3次。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76例,治愈433例,治愈率达90.9%[4]。
  穴位注射(之二)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曲池、足三里、肺俞、三阴交、血海;2、箕门。
  (二)治法
  第1组穴用于治疗全身性湿疹,每次选2穴,交替按顺序轮用。用10毫升注射器,先抽2.5%拘橼酸钠注射液0.6毫升,再抽患者自身静脉血液6毫升,立即摇匀,得气后注入所选穴位。每周1次为一疗程。第2组穴用治阴囊湿疹,双箕门穴交替选用,以当归注射液于得气后注入,注毕艾灸15分钟。每日1~2次,2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全身性湿疹46例,痊愈4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7%[6];阴囊湿疹42例,有效24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1%[7]。
  电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皮损区(下同)。
  (二)治法
  以酒精消毒皮损区后,毫针由皮损边缘刺入皮下组织,针的方向与皮面平行,针刺数目按每块皮损大小不同,用2~6根不等。然后接通电针仪,用疏密波,频率20次/分,强度可逐渐增大,至病人感觉适度为止。每次电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慢性湿疹26例(内包括神经性皮炎患者),治愈8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100%[5]。
  耳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肺;2、对耳轮(耳廓区域)。
  配穴:神门、内分泌、交感。
  (二)治法
  第1组穴和配穴用毫针刺法,每次取1~3穴。先将浸湿3%硫酸锌的衬垫紧贴于皮上,依次接电极板,盖以塑料布并用胶布固定。术者将毫针刺入耳穴,接通直流电针仪,负极接耳针,正极接极板;治疗15分钟后,交换极性,再治疗5分钟,日1次,6次为一疗程。第2组用刺血法,双侧均取,用左手固定施治之耳廓,使对耳轮部充分暴露,用右手持钢笔式紧握{10}针(或三棱针)针柄,按对耳轮弧形切线的垂直方向,用针头于对耳轮轻轻划割,长度小于5毫米,划痕间距2毫米,使之微微出血,再用消毒棉覆盖创面,约3~4小时后去掉,血痂待其自然脱落。
  (三)疗效评价
  以第1组治65例,痊愈45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93.8%[8];第2组治疗12例,全部治愈,痊愈率达100%[9]。
  刺血
  (一)取穴
  主穴:肺俞、委阳。
  (二)治法
  令患者取俯卧位,暴露后背上部和双腿。先以三棱针点剌肺俞,然后挤压穴区出血,即在其上拔罐。之后,再点剌委阳出血加罐。每穴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手部顽固性湿疹38例,痊愈2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10]。
  皮肤针
  (一)取穴
  主穴:大椎、膀胱经线(大杼至白环俞段)。
  配穴:血海、风市、阿是穴。
  (二)治法
  主穴必取,配穴酌加,慢性患者应加阿是穴。令患者取俯卧位或端坐位,以皮肤针自上而下弹剌,重点为背腰段,叩剌强度中等,至皮肤潮红为度。穴区可在直径1cmm内反复叩剌至潮红。阿是穴可从外向内围剌,法同上。每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40例,临床痊愈28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11]。
  食疗
  (1)薏米红豆煎:薏米30克,红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烂,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2)马齿苋煎:鲜马齿苋30~60克,水煎,每日分数次服用,并可配合外洗。
  (3)冬瓜汤:带皮冬瓜250克,切块,煮汤食用。
  (4)黄瓜煎:黄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钟,加糖适量,1日3次,分服。
  (5)绿豆海带粥:绿豆30克,水发海带50克,红糖适量,糯米适量。水煮绿豆、糯米成粥, 调入切碎的海带末,再煮3分钟加入红糖即可。

 
预防

  湿疹特别是慢性者,大都通过经年累月的治疗未获痊愈,患者常常失去信心。其实,湿疹不是“不治之症”,由于此病发病原因极为复杂,给治疗带来困难。患者应该与医生合作,建立治愈信心,尽可能避免各种可疑致病因素,如热水洗烫、过多使用肥皂、用力搔抓及外用药不当等。生活上注意避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食物中勿食辣椒、鱼、虾、蟹或浓茶、咖啡、酒类,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平时保持大便通畅,睡眠充足,冬季注意皮肤清洁及润泽。这些都可减少湿疹的复发。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
  湿疹临床症状变化多端,根据发病过程中的皮损表现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急性湿疹的损害多形性,初期为红斑,自觉灼热、瘙痒。继之在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疱,搔抓或摩擦之后,搔破而形成糜烂、渗液面。日久或治疗后急性炎症减轻、皮损干燥、结痂、鳞屑,而进入亚急性期。
  慢性湿疹是由急性、亚急性反复发作不愈演变而来,或是开始时即呈现慢性炎症,常以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经久不愈为特点,表现为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加深、浸润,色素沉着等。主要自觉症状是剧烈瘙痒。
  湿疹虽有上述的共同临床表现,但不同部位的湿疹,其皮损形态也有一定差异。如外耳道湿疹易伴发真菌感染,乳房湿疹常见于哺乳期妇女,常有皲裂而伴疼痛。肛门、阴囊湿疹常因搔抓、热水皂洗而至急性肿胀或糜烂。小腿部湿疹常致溃烂,不易愈合等。
  除上述以外,在临床上还有部分表现寻常的特殊型湿疹,如继发于中耳炎、溃疡、瘘管及褥疮等细菌性化脓性皮肤病的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对自体内部皮肤组织所产生的物质过敏而引发的自体敏感性湿疹。婴儿湿疹好发于满月后婴幼儿期,常对称发生在手背、四肢伸侧及臀部。皮损形状似钱币的钱币状湿疹。
  可预防湿疹的4种蔬菜
  适当多吃以下三种蔬菜有助预防和治疗湿疹:
  1、苦瓜 苦瓜内含奎宁。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之功。可用于治疗热毒、疖疮、痱子、湿疹等病症。
  2、番茄 番茄内含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烟酸,维生素E;还含有苹果酸、柠檬酸,钙、磷、铁及番茄碱等物质。具有生津止咳、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等功效。番茄中的果酸对维生素C有保护作用,故而能有效地补充维生素C;番茄碱有抑菌消炎、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所以外用番茄汁治疗湿疹可起到止痒收敛的作用。
  3、韭菜 韭菜内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及钙。磷、铁、蛋白质、纤维素等。韭菜还有解毒祛湿的功效,故韭菜汁外搽可治湿疹。
  4、芹菜 内含丰富的纤维、维生素B2及维生素C,还有大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芹菜具有化湿、利湿等功效,可有效防治湿疹的复发。

 
并发疾病

  除了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感染外,比较少见的像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疣、或是传染性斑块。有一些小朋友如果对食物或是环境中的某样东西过敏,有时也会加重湿疹的症状。

 
皮肤护理

  湿疹发病后,其患处皮肤特征,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常见于面部、耳后、四肢屈侧、乳房、手部、阴囊等处,对称分布。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密集成片,易渗出,境界不清,周围散布小丘疹、丘疱疹,常伴糜烂、结痂,如继续发展感染,可出现脓包或浓痂。中吉皮肤病医院的专家提醒:湿疹患者在治疗病情的同时,也要注意起居皮肤的护理。
  起居护理要注意皮肤卫生,勤剪指甲,避免搔抓及肥皂、热水烫洗;内衣应全棉,勿过度保暖,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过度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要进行适度的运动和锻炼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生活有规律。
  硫柳汞是一种含有汞的有机化合物,是极易致皮肤湿疹的一种物质,硫柳汞长期以来一直被广泛用于化妆品、生物制品及药物制剂中,包括许多疫苗的防腐剂等。它还存在各种消毒液中,如洗手液、沐浴液、洗衣粉等日常用品,因此接触后容易引起手部湿疹、躯干和四肢湿疹,面部湿疹。
  湿疹患者注意起居皮肤的护理工作很重要,利于湿疹的治疗,还可以减少湿疹的发作。湿疹患者的在治疗期间,应对加对自己所用的物品多加注意,不要因使用不当的物品而引起湿疹的发作。

 
日常调理

  1.当皮损泛发或继发感染或引发全身红皮时,请到医院就诊,必要时住院治疗。
  2.湿敷的注意事项:(1) 急性湿疹适宜冷湿敷,亚急性湿疹偏于急性皮损表现适用冷湿敷,偏于慢性期皮损时可用温湿敷,慢性肥厚性皮损适宜热罨包方法。(2)湿敷的面极不能过大,水肿明显、渗出明显时可做持续湿敷。
  3.尽可能寻找致病或诱发加重的原因,如食物、吸入物变应原检查,斑贴试验,也不能忽略对工作环境、生活习惯、思想情绪、性格偏好等方面因素的了解与分析
  4.避免不良刺激与错误应对疾病的某些方法。内衣宜用柔软舒适的棉质品。急性期不宜热水洗烫,无度搔抓易引起感染。
  5.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疲劳,禁忌辛辣、酒腥、动风及可能诱发加重病情的食物。[3]

 
痱子和湿疹的辨别

  痱子一般是在较热环境下起的,来得快,在凉爽的环境里会自行消退且较快。痱子一般有发白的小尖,易出现在额头、后背,时轻时重。
  天热,痱子和湿疹经常会骚扰孩子。因为痱子和湿疹“长”得比较像,所以应注意区分。
  若疙瘩是慢慢出来,且长时间不消退,感觉较痒,就可能是湿疹。湿疹患者大多皮肤粗糙,不容易好。
  洗澡后将黄连素碾碎泡水擦身体,可预防或消退痱子。预防湿疹,要注意别让孩子在尘土飞扬的场所出入玩耍,别让孩子吃海鲜,不用碱性大的香皂,牛奶要煮沸。

湿疹饮食注意事项

   (1)尽可能追寻病因,隔绝致敏原,避免再刺激。去除病灶,治疗全身慢性疾患,如消化不良、肠寄生虫病、糖尿病、精神神经异常、小腿静脉曲张等。
  (2)吃药的同时了解一些药物的毒副作用,不要不明不白地乱用药,尤其是皮质类固醇激素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应用,不要认为任何药都是万无一失的,当每用一种新药时,一定要向医生咨询清楚再用。
  (3)一般湿疹患者应以素食为主,易于消化,不碍肠胃,大便应日日通畅,忌食辛辣刺激、腥发动风的海产品和牛奶、鸡蛋等食物。常用一些健脾除湿的药膳,如冬瓜莲子汤、绿豆赤小豆汤等,对湿疹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河产品如莲子、藕、荷叶、菱角等,对皮肤亦有好处。[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