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加儿子在伦敦帝国理工的毕业典礼

 ccczzz图书馆 2012-11-08

2012-10-27 06:34:08

浏览 16506 次 | 评论 2 条

时间过得飞快。9年前在《神州学人》发文《留英18载》,转眼间,又过了9年。
   对我个人来讲,这9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从伦敦米德尔萨克斯大学经济系,辞掉系主任和教授的职位,来到诺丁汉大学想把全部的精力用于做研究和教学。没想到,来不到4个月,就被任命为当代中国学学院的院长,一干就6年了。
   就像老黄牛一样,不停的劳作。其中的甜酸苦辣,只有自己清楚。现在学院的规模上来了,恐怕已经是欧洲最大的中国学研究、教学和中国政策分析中心,以及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基地了。上礼拜,整个学院40多位教职员工,近40位博士生和访问学者,搬进了新的办公大楼,标志着新的征程的开始。最现代化和优美的办公条件,来之不易。可是,我的白头发却多了不少,代价不言而喻。可能大多数男人都是这种‘贱骨头’吧,明知是‘火坑’,却非要往里面跳,无怨无悔,真是没有办法,我也不例外。
   不过,让我感到真的‘成熟’了,还是因为孩子确实长大了。
   9年前,为了儿子的一个作业没有做好,动手毒打了他一顿。到现在,还在后悔。还好,吸取教训,后面两个女儿,从来都没有遭到同样粗暴的待遇。尤其是对小女儿,成绩考好了,说‘太乖了’,或者‘真乖。’考得不太理想的时候,就说,‘没关系,下次你肯定会考好的,因为你本来就很聪明,一次考不好,算什么呢?’
   10月24日,是儿子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硕士毕业典礼。
   在英国的许多工科专业,学生读4年,就拿到一个硕士学位。其它大多数专业,本科只需要3年,因为孩子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接受了13年的小学和中学教育,如果加上学前班,每个小孩在进入大学前,都已经接受了从4周岁到18周岁14年的免费教育。除了全部免费医疗之外,每个家庭最大的小孩还享受政府每月大约80英镑的补助,直到18周岁。第二个和第二个以后的小孩,每月的补助比最大的少20英镑左右。
   有钱的家庭,或者想花钱的家庭,如果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每年的学费就是1万到3万英镑不等。我周边的许多朋友,都送孩子到私立学校。说明,每个家长都非常舍得在孩子身上投资。我孩子多,而且,周围的中学质量不错,所以,我都把他们送到了公立学校,享受全部免费的教育。现在看来,这个选择没有错。
   我的儿子4岁上学前班,到了22岁就算硕士毕业。这个速度看似很快,不过,他们学的东西还是非常丰富的。硕士一毕业,帝国理工就给了他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而且是在本次毕业典礼前就开始读博士的。虽然老是觉得他没有长大,因为他总是没有让我百分之百的满足,但是,问良心说话,儿子还算是让我骄傲的。就是希望他再过数年,能够成长为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科学家。
   大女儿比儿子小两岁,正在读建筑设计专业的三年级。我自己放弃生物学,喜欢上了经济学。可是,到目前为止,两个大的孩子都不喜欢读经济学。这可能是小孩的一种叛逆,是他们挑战父亲的一种叛逆,我只能顺从了他们的选择。相反,我在英国的许多好朋友,他们自己搞自然科学和工程,却喜欢让他们的孩子读经济学。
   为了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我专门请假,带老婆和最小的女儿一起去了伦敦。怕开车耽误时间,我们选择了坐火车。从诺丁汉到伦敦200多公里,3个人的来回火车票共137英镑,加上伦敦地铁的车票21英镑,总体价格不算贵。坐火车非常舒适,干干净净,位子很宽,还有桌子可以看报纸。

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到了伦敦。再坐20分钟的地铁,就到了South Kensington这个离帝国理工学院只有两分钟路程的地铁站。
   刚出地铁站,儿子已经站在出口处等候我们。小女儿开心的大叫‘哥哥’,那个亲热劲,让我心头涌出一种无比幸福的感觉。更让我惊讶的是儿子第一次穿着西装,带着领带,还有学校的毕业袍,站在我的面前,不仅比我高出半个头,而且是哪么潇洒英拔,我突然觉得这20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老婆看到儿子,更是洋洋得意,从来就没有看到她有那么大的成就感。
   刚欣赏了儿子,后面,大女儿就出现了,她从另一个城市坐火车和地铁赶到了。这下,一家5口,从三个不同的方向,总距离500多公里,一下子都集中到了那个地铁口。我从来没有那麽冲动非要拍全家照,突然看到三个孩子好不容易在一起,非拍不可。我感受深刻:孩子长大了,自己成熟了,或者必须真正的成熟了。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1907年成立,到今年已经走过了105年的路程。2007年前,这个学院是伦敦大学最好、最突出的学院。伦敦大学旗下有30多个这样的独立学院,最有名的,除了帝国理工学院,还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伦敦大学学院(UCL),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伦敦商学院(LBS),等等。英国最好的大学,除了剑桥和牛津,就算是伦敦大学系统的几所学院了。有些专业,这些学院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质量,并不亚于牛津和剑桥。
   2007年,帝国理工学院脱离了伦敦大学的联邦系统,成为独立的大学。这个学院,在过去的10年中,也兼并了伦敦许多比较小,但是品质优良的学院或者研究所。因此,帝国理工学院在伦敦共有7个校区,而最大的校区就是South Kensington。1999年我还在这里参加过胡锦涛的座谈会,他当时是国家副主席。
   帝国理工学院是典型的研究型大学,学生人数只有14000多人,教职工却有6000多人。在英国和欧洲,这个学院排名第三。在全球,它排名第8。去年,帝国理工学院的总收入7亿英镑,在英国排名第五。其中外部的研究经费3亿英镑,仅次于牛津,在英国排名第二。同年,该学院的基本建设投资7千万英镑。
   在105年的历史上,出现了包括青霉素的发明者弗莱明(1881-1955)等14位诺贝尔奖得主和两位菲尔兹奖得主。在现任教授中,有英国皇家院士73人,皇家工程院院士77人。光纤的创始人,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高锟也是该学院的毕业生。
   从帝国理工学院成立至今,已经有17万毕业生。今年毕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近3000人,参加毕业的学生亲属和朋友超过7000人。这么多的毕业生人,分为上、中、下三批,都集中到海德公园旁边的阿尔伯特大剧院(Royal Albert Hall)参加由校长亲自主持的毕业典礼。每年的5月份,是博士生的毕业典礼时节,今年的博士生毕业人数接近2000人。
   大剧院金碧辉煌,气势磅礴。除了地面一层可以容纳数千人外,上面还有7-8层环型带箱的座位。这样的气派,可以从附带的照片中看到。
   毕业典礼开始,系主任,或者院长,读学生的名字,副校长和教务长给每个学生一一握手。那些学生,青春活泼的样子,非常可爱。有的学生,和付校长握完手,就扮一个鬼脸。而不管这些学生扮什么样的鬼脸,都能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其中,有一个学生,在他的手掌心里写了这样的字‘I DID IT’。意思是,我胜利了,或是我做到了。三个英文字,写成三行,大大的字母,通过电视屏幕,所有的观众都能看的清清楚楚。这种调皮的动作,给大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乐趣。
   一个半小时,接近1000个学生的毕业典礼,就在这个英国最为富丽堂皇的歌剧院里完成了。这是富有活力,富有成就感的典礼,也是效率奇高的典礼。它没有半点时间的浪费,没有太多的宣扬,却是给所有学生的家属和朋友一个难忘的深刻印象。这个毕业典礼,让我感觉到儿子在这样的大学读书而骄傲和放心。
   下面的这些照片,是用手机照的,供大家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