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慢性心衰要注意些什么

 sixi5998 2012-11-10
治疗慢性心衰要注意些什么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由于原发性心脏损害后引起心排血量下降,影响机体组织代谢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及新型药物的开发利用,该病的治疗和预后有了改观,但因其为一慢性进展性疾病,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及长期药物治疗的副作用,都会对改善病情产生不良影响,下面将容易影响治疗慢性心衰效果的因素加以介绍: 

  非药物治疗方面 
  这属于患者自己可掌控因素。作为医生要把非药物疗法的重要性向患者详细地解释清楚,只有充分重视非药物疗法,才能使药物治疗效果更佳,这一点在基层医院尤其重要。(1)休息:除重症及顽固性心衰需要卧床休息外,轻、中度慢性心衰一般不强调严格休息,在病情稳定时可以短距离散步、简单的日常生活料理等,以不引起气促、心悸为宜。(2)控制情绪:病人在病情不稳定时,一定要做到精神放松心情愉快,避免过度欢乐或悲伤,不宜看恐怖影视片,以免心动过速增加心脏负荷,使心衰加重。(3)限制水及钠盐的摄入:主要是低钠饮食,病人每日摄入钠量不宜超过3克,适当控制水量,以减少水钠潴留,降低心脏负荷,这样可以使心衰时常用的利尿剂作用更佳或直接导致其用量减少。(4)减轻体重:减轻体重可以有效降低心脏负荷,减轻心衰。(5)控制高血压。 

  药物治疗方面 
  治疗慢性心衰的药物有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苷、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1受体阻断剂等,其中强心苷为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是降低心脏负荷的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醛固酮拮抗剂可以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轴系统,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和拮抗其缩血管作用,减少高醛固酮所引起的水钠储留;β1受体阻断剂使β受体密度上调而对抗过度兴奋的交感神经。因慢性心衰需要长期维持稳定治疗,药物的选择一定要遵循低剂量、副作用小、联合用药、病人耐受性好易于接受的治疗原则。风心病单纯二尖瓣狭窄心衰者禁用洋地黄,肺心病心衰时要慎用洋地黄制剂(如地戈辛),而应以利尿、扩张血管降低肺动脉压的“内放血”疗法为主。以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为主的慢性心衰,在服用传统纠正心衰药物效果不明显时可加服选择性β1受体阻断剂,以对抗体内过度增多的儿茶酚胺毒性,因β受体阻断剂对心脏的功能改善作用需在用药治疗一个月后才能出现,在无明显禁忌症时,主张尽早使用,其中以卡维洛尔效果最好,从小剂量的3mg开始,在严密随访下12周内逐渐增加剂量(至每日最多不超过50mg)。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慢性心衰在应用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基础上,如果不能耐受干咳等副作用或效果不佳时,要及时应用氯沙坦、缬沙坦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硝苯地平常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的治疗,近年研究发现,硝苯地平可使治疗病人的死亡率升高,且其特有的增快心率及体液储留等副作用,都会对心衰产生不良影响。所以,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慢性心衰应尽量避免使用硝苯地平(尤其短效制剂)。 


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戴闺柱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病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来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在美国心脏学院(America Cardiology College)2003年年会开幕式的SIMON DACK讲座上,Braunwald教授将心衰称作为心脏病最后的大战场,且近期内心衰的发病率仍将继续增长,因此,心衰正在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 

一、 流行病学研究 
据国外统计,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约为1.5%~2.0%, 65岁以上人群可达6%~10%。且在过去的40年中,由心衰导致死亡增加了6倍。然而,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一直没有心衰流行病学资料。可喜的是,在2000年由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于2003年首次报道了我国人群慢性心衰的流行病学结果。本研究共随机抽样调查35~74岁城乡居民共15518人,心衰患病率为0.9%;其中男性为0.7% ,女性为1.0%,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男性高于女性。这种差异可能和我国风湿性瓣膜病心衰发病率较高有关,而后者多见于女性。35~44岁、45~54岁、55~64岁、65~74岁年龄组的心衰患病分别为0.4%、1.0%、1.3%和1.3%;随着年龄增高,心衰的患病率显著上升(P<0.01)。城市人群心衰患病率为1.1%,农村为0.8%,城市高于农村。我国北方地区心衰患病率1.4%;南方地区为0.5%,北方地区明显高于南方(P<0.01)。这种城乡比例和地区分布,正是与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地区分布相一致。1990~1991年的我国心血管病趋势及其决定因素的监测(MONICA)的结果显示,冠心病急性事件标化发病率:北方省份男性为47.5~94.5/10万,女性为10.5~40.0/万;南方省份男性为5.0~8.5/10万,女性为0.5~3.0/10万。1991年我国第三次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高血压患病率地区分布为北高南低。且自东北向西南递减,城乡间对比是城市高于农村。而冠心病和高血压正是心衰的最主要病因。据我国部分地区42家医院。1980、1990、2000年3个全年段,心衰住院病例共10714例回顾性调查,心衰的病因:冠心病由1980年的36.8%上升至2000年的45.6%,居各病因之首。高血压病由5.0%上升至12.9%。而风湿性心瓣膜病则由34.4%下降至18.6%。 
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的样本量虽然不是很大,但经过四个阶段的严格抽样过程,使样本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各年龄组的样本能够正确地反映人口总体的特征;男、女以及城、乡比例均衡。且82%的应答率是比较高的。因此,15518人的样本大小应该足以提供一个准确的心衰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水平的估计。我国35~74岁成年人中仍约有400万心衰患者。因此 ,心衰也正在成为心血管病领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另据我国部分地区42家医院1980 、1990 、2000年3个全年段,心衰住院病例共10714的回顾性调查,除上述心衰病因构成比的变化外,心衰患者占同期心血管病住院患者比例没有下降,3个年龄段分别为17.9%、16.3%、16.9%。各年段心衰死亡率均高于同期心血管病住院的死亡率,3个年段分别为15.4%、8.2%、12.3%比5.6%、6.2%与2.6%。如按比例计,心衰患者死亡数之比为39.9%、37.7%及41.1%,提示心衰的预后严重,心衰的死亡原因则依次为:泵衰竭(59%)、心律失常(13%)、猝死(13%) 

二、 基础与机制研究 
1. 心肌重塑(心室重塑): 
虽然心衰没有单一的发病机制的理论,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以生,已逐渐明确心肌重塑是心衰发生、发展的分子细胞学基础。心肌重塑的特征是: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细胞外基质(ECM)的变化。病理性心肌细胞肥大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就是胚胎基因再表达,包括与收缩蛋白和钙调节的基因的改变。这种胚胎表型不仅有收缩功能低下,且生存时间表短,从而促进心衰的发展。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正在逐步深入。例如:对心脏病患者超负荷心房肌肌球蛋白重链(MyHC)Mrnar 表达研究表明,α-MHC下降、而胚胎表型的β-MHC上升。应用乳鼠培养心肌细胞的研究表明,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促进心肌细胞肥大,且使 α-MHC向β-MHC转化, 一氧化氮(NO)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saralysin则可逆转上述变化。风湿性心脏病衰患者左室心肌的研究表明,心肌肌球蛋白轻链(VMLG)-1、2相对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尤以VMLC-2含量下降更为显著;VMLC-1、2VMLC 组成比例发生了明显的改变;VMLC-1、2相对含量的变化与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左心做功、左心做功指数、每搏量、每搏指数等心功能指标密切相关。提示 VMLC两亚型含量的下降和比值的改变参与了心衰的发生发展。 
近年来,心肌细胞凋亡在心肌重塑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很可能是使心衰从“代偿”向“失代偿”转折的关键因素。心肌细胞凋亡或坏死与调节收缩功能有关的病理性心肌细胞肥大胚胎基因再表达的改变,是产生进行性心衰的两个基本过程。国内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可诱导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与AngⅡ生理作用相拮抗的 Ang(1-7)能抑制 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其作用受体不是AT1或AT2,而是通过一种特殊的受体介导。结扎冠状动脉大鼠心衰模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衰后,心肌细胞凋亡均增加,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改善之。观察冠状动脉结扎大鼠心衰不同时期心室组织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改变的研究,提示HCY-2,hbLIM、HRG-1、p21、p27、p57基因均参与作用。冠状动脉结扎大鼠心衰模型,左室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肌浆网钙泵(SERCA2a)活性显著降低。卡维地洛可以剂量依赖地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使 SERCA2a活性增加。通过对心衰患者的观察,表明患者血清中细胞凋亡抑制因子Fas/Apo-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不同病因的心衰患者并无差别;经ACEI和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后,血清Fas/Apo-1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未达统计学差异。另有报道,心衰患者心清心肌肌钙蛋白含量增加,与左心室(LVEF)射血分数呈负相关,提示心衰患者有心肌细胞坏死现象。 
心衰时,心肌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可表现为纤维胶原的过度沉积或不适当的降解。国内研究提示,AngⅡ可促进培养乳鼠成纤维细胞增殖。应用腹主动脉结扎的大鼠压力负荷心衰模型表明,大鼠心肌解偶联蛋白-2(UCP-2)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心肌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应用冠状动脉内反复多次微球栓塞法造成羊慢性心衰模型,表明左心室心肌间质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活性持续增高,可能参与了左室的扩张。临床研究表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活检标本,Ⅰ、Ⅱ型胶原显著增多,有灶性或融合成片的纤维替代区;而风心病换瓣手术取材心肌则修补性疤痕少见。 
衰竭心肌能量耗竭,伴能量代谢障碍亦是心衰的特征。国内心衰患者的心肌活检标本显示,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磷脂定位呈现不同程度的脱失性改变,脱失程度愈重、心功能愈差,生存率亦愈低。另有报道换瓣手术者左室细胞总ATP酶、线粒体ATP酶、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提示心肌细胞能量产生和利用均有障碍,上述指标与LVEF呈正相关。 
2.神经内分泌的激活: 
在初始的心肌损伤以后,有多种内源性的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激活,例如:去甲肾上腺素(NE)、 AngⅡ醛固酮(ALD)、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在心衰患者均有循环水平或组织水平的升高。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肌重塑,另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后者又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等,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国内亦愈来愈多。 
国内关于β受体通路与心衰的研究,开展得较早。有报道,换瓣手术取材心肌的β受体密度(βmax)和camp均与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显著负相关;NHYAⅢ级患者较之Ⅱ级患者更低,提示心肌Bmax能反映心室重塑和心功能受损程度。同时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的Bmax,其变化与心肌细胞相似,二者密切正相关,提示血淋巴细胞的 Bmax可作为心肌Bmax的替代指标。国内很多报道心衰患者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降低;血NE、E升高,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和ACEI治疗后可以改善。另有观察认为心衰患者室性心律失常(VA)的发生可能与β受体系统有关,美托洛尔急性药物试验提示对室性心律失常有效且安全,长程治疗结果亦相似。国外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临床试验亦证实能降低猝死。最近,国内应用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大鼠心衰模型,进一步研究了β1、β2、β3肾上原素能受体(β1AR、β2AR、β3AR)mRNA表达水平,以及β3受体激动剂(BRL-37344)的作用。结果表明,心衰时β1ARmRNA水平降低,β2ARmRNA变化不明显;而β3ARmRNA水平明显增高。应用β3AR激动剂后,上述变化更显著;心衰更加恶化;ISO组和BRL组死亡率增加,而以BRL组最高。本实验对β3AR的研究启发了药物开发和治疗的新思路。冠状动脉结扎的大鼠心衰模型,β1受体密度和β1受体mRNA表达显著降低。循环心钠素(ANP)、NE和E水平显著增加;心肌组织中NE水平显著降低。应用美托洛尔和卡维地洛后可显著增加心肌组织中NE水平;对循环NE水平无明影响;但可明显降低升高的循环中ANP和E水平。 
国内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通路的研究表明:Wistar大鼠心衰模型,心肌组织AngⅡ含量、ACE活性显著升高;心脏重量指数开高,心肌细胞肥大,间质增生,胶原蛋白沉积,但循环血AngⅡ含量和ACE活性无明显改变,提示心脏局部RAS参与了心肌重塑过程。而ACEI培哚普利可有效地改善心肌重塑和心衰。另外对心衰者的研究亦表明,心肌AngⅡ含量与CI显著负相关;与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则显著正相关。 
有关心衰时神经内分泌的变化,报道甚多。如ANP升高,且与心衰病情相关;脑钠素(BNP)和ANP在无症状心衰时已有升高。心衰时血精氨酸的升高可能与稀释性低钠血症有关。此外,心衰时血浆ET、β-内啡肽、NO、5-羟色胺、神经肽-Y、肾上腺髓质素(AM)的升高均有报道,且与心衰严重程度相关。近年来,对炎症性细胞因子在心衰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应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衰模型的研究表明,血清及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明显增高,应用TNF-α拮抗剂Enbrel能改善心功能,减轻左室重塑,且使心肌IL-1β表达水平亦下降,可能是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临床上,有多篇报道,心衰时TNF-α、白介素(IL-2和IL-6)、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均有升高,且随心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升高。培哚普利较常规治疗降低TNF-α、IL-1、IL-6、sICAM-1和Fas/Apol的作用更为明显。另有报道,心衰患者TNF-α和IL-6明显增高。以卡托普利、利尿剂、洋地黄和硝酸酯类治疗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加用多巴酚丁胺治疗10天。结果两组均以升高LVEF,且以多巴酚丁胺组更为明显。然而,有意义的是,对照组治疗后血TNF-α和IL-6有显著降低,而多巴酚丁胺组却无明显变化,提示了临床改善与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变化的不一致性。此外,自身抗体在心衰中的作用亦有了初步的探索。对慢性心衰患者的检测表明,β2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和AT1受体的自身抗体不仅存在于多种心脏病心衰患者的血清中,而且抗体滴度也明显高于正常组。各种病因的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之间并无差别。约63%~67%的心衰患者同时具有双抗体阳性;53.7%的患者同时具有三种抗体阳性,提示免疫机制可能参与了心衰的发病。另有报道,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可使心衰患者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转阴、滴度下降,同时伴有心功能的明显改善。 

三、 诊断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仍然是根据临床评估来诊断,即:左心腔增大、左心室收缩末容量增加和LVEF≤40%。2001年欧洲心衰指南建议以脑利钠肽(BNP)作为筛选诊断心衰的指标,以鉴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我国亦已有初步报道。对111例呼吸困难患者测定Nt-proANP和NtproBNP,结果有呼吸困难心衰组显著增高。ANP诊断心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各为90%;BNP诊断心衰的敏感性为94%;特异性能超群为95%。上述资料表明,ANP特别是BNP对心衰的诊断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鉴别呼吸困难是否为心源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 治疗 
早年国内大多数研究均为小样本、药物疗效的短期观察。观察指标均为临床疗效和(或)血液动力学变化。所观察的药物包括各种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扩张剂等,多数表明有良好的短期疗效。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地高辛维持量疗法以后,有报道地高辛中毒发生率已明显下降。ACEI卡托普利治疗心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有报道,最初作为血管扩张剂应用于心衰,随着神经内分泌激活不利于慢性心衰的概念逐步被认可,ACEI作为能降低心衰死亡率的第一类神经内分泌拮抗剂的地位亦已被确认,并已在国内广泛应用。继卡托普利之后,培哚普利、依那普利、苯那普利、福辛普利、西拉普利均有治疗心衰的报道,并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报道应用培哚普利治疗心衰72例,随访时间长达4年,结果培哚普利组心功能改善,因心衰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均较常规治疗对照组有显著下降。醛固酮有独立于AngⅡ的对心肌重塑的不良作用,特别是对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因此,早年作为保钾利尿剂的螺内酯,近年来作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已与ACEI联合治疗心衰,但剂量小于作为利尿应用。国内亦已有少数相应报道,但所用剂量大于国外报道。在严密监测血钾与血肌酐的情况下,并无不良反应,当心衰患者因咳嗽等不良反应不能耐受ACEI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RB)可作为二线药物替代应用。我国亦已有应用ARB缬沙坦和氯沙坦治疗心衰取得疗效的报道。β受体阻滞剂,因其强力的负性肌力作用,一直被禁用于心衰的治疗。然而,国际上多个有对照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却证实了β受体阻滞剂不但能降低慢性心哀苦死亡率、住院率,特别还能降低猝死。β受体阻滞剂之所以能从心衰的禁忌证转而成为心衰的常规治疗,就是基于长期治疗的“生物学效应”与短期治疗的负性肌力作用截然相反。而一些能即刻改善血液动力学异常的正性肌力经和血管扩张剂,长期治疗却增加死亡率和病残率,地高辛惟一的不增加心衰死亡率的正性肌力药。由此,导致了心衰治疗概念的根本性的转变,即:从短期血液动力学或药理学措施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目的是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以往,“强心、利尿、扩血管”一直被认为是心衰的经典治疗,现今,已新的常规治或标准治疗所取代,即:“以神经内分泌拮抗剂为主的三大类或四大类药物的联合应用;亦就是利尿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的联合应用,必要时再加上地高辛”。通过中华医学会各种渠道的继续教育,这一根本概念的转变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被接受。近几年来,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衰已有多篇报道,所用制剂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和阿替洛尔。都是在利尿剂、ACEI和地高辛的基础上加用。入选病例最大年龄达84岁。与常规治疗相比,结果均能改善临床心功能,还有报道LVEF上升,左室收缩末容积和舒张末容积小者。此外,有报道将环磷酸腺苷葡甲胺与美托洛尔合用治疗难治性尽力而为衰竭,以对抗美托洛尔初期的负性肌力作用。结果表明,加用环磷酸腺苷组疗效优,不良反应较少。上述大多数报道都采用了随机、对照(RCT)和盲法设计,或者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开放、盲终点(PROBE)设计。然而,未说明所采用的随机方案,很多亦未提供可比的基线资料。样本量往往偏小(<100例);随访时间不够长(<6个月)。未说明退出、失访、不依从者的比例;采用“意向治疗分析”(intenion-to-treat analysis)时是否仍纳入分析中;以及缺乏事先设定的终点指标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果的可靠性。 
根据中国部分无功负荷及上海市1980、1990、2000年3年年段非定群心衰住院患者的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心衰治疗的药物各年段均以利尿剂、硝酸酯类和洋地黄类为主,其中洋地黄的使用有下降趋势,中国部分地区硝酸酯类的使用还有上升趋势,2000年占53.0%;而上海地区则占74.4%。上海市2000年门诊心衰病例1次性横断面调查研究,用药情况与上述相似,硝酸酯类亦高达77.5%。上海市住院心衰病例的调查发现,硝酸酯类除少数兼用于心肌缺血治疗外,主要是以心力衰竭治疗为目的。至于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虽有上升趋势,但与治疗指南仍有差距。2000年ACEI使用率,中国部分地区与上海地区各为40.4%与70.8%,以上海地区增长迅速。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中国部分地区与上海地区各为19%与25%。令人惊异的是,硝酸酯类的应用却是如此的的广泛。早年虽有硝酸酯并肼屈嗪联合应用有利于慢性心衰的报道(VHeFTⅠ试验),但以后的V-HeFTⅡ试验示能证实。迄今为止,亦无其他证据表明单用硝酸酯类治疗慢性心衰有益,硝酸酯类又极易产生耐药性,因此不宜用于慢性心衰的长期治疗,可以短期应用以缓解症状。 
关于慢性心衰的非药物治疗,国内已有报道。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慢性心衰伴室内传导延迟的患者,国内包括香港地区已有98例报道,其中北京阜外医院占56例;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占20例。心功能分级均为Ⅲ、Ⅳ级。QRS时限均>0.12s。随访时间从术后3~7天到3个月、7个月、12个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个月不等。结果都能改善临床症状、LVEF升高、6分步行距离增加,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和舒张末容积缩小。香港地区的报道表明,疗效为起搏依赖性,停止起搏1个月后,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上述研究资料提示,对心功能为NYHAⅢ级或Ⅳ级伴有室内传导阻滞的心衰患者,同步化双心室起搏能逆转左室重塑,改善心功能。另有报道,应用心房心室顺序起搏的生理型起搏器(DDD)治疗晚期慢性心衰18例,AV间期调短至100~150ms;起搏器频率调整至90~120次/min。对照组18例,仅用药物治疗。结果显示,两组的生存时间、病死率、心功能分级和LVEF、左室舒张末径缩小值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2002年1月公布了《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这是第一个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撰写的“建议”。首先,强调了心衰治疗概念的根本性转变。对具体每一类药物,首先阐述这类药物在心肌重塑中的作用,而不是药理作用和急性血液动力学变化。其次是临床试验的结果,必需病例数在100例以上、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严格的随机、对照、双盲、有事先设定的硬终点和足够的统计把握度者才予纳入。然后是临床应用,要求切合临床实践、具体、明确。《指南》或《建议》的作用就是将临床试验的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在过去10年中,心力衰竭临床试验的死亡率已下降了46%,因此,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尽早地将《建议》应用于临床实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