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板桥从竹品如人到人品如竹

 思想之家1016 2012-11-10
竹无青松之雄伟,无牡丹之富丽,无桃李之娇艳,以其挺直秀逸、不亢不卑之姿,成为诗人画家的咏物。竹有诗情画意,更有高风亮节。郑板桥诗云:“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直白了竹的本性。苏东坡妙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坦陈了竹的精神。郑板桥竹品精致,竹风悠雅更是独具匠心。
    板桥爱竹画竹,为官做人更是竹的情操。他廉政爱民,具有竹一样的气节。乾隆七年,44岁的郑板桥先后就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在深入民间体察民情之后,给其弟郑墨的信中曾说过:“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织女,衣之源也;牵牛,食之本也”。表明了他对农民的推崇。后来他创作了《道情十首》,描写渔翁、樵夫、和尚、道士、寒士、乞丐的生活,通俗易懂,广为流传,表现了他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的理解和同情。到潍县上任时,正遇灾年,他赋诗描绘饥民流离失所、卖儿卖女的惨状,揭露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反映出贫苦人民的辛酸苦痛,鞭挞了恶人。他给山东巡抚的一幅清竹画,留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千古绝句,表达对民间疾苦关切之深。扬州作家丁桐说:“这首绝句是板桥山东为官十二年的主题歌。”在那“一任清知县,十万雪花银”的封建社会,当了12年知县的郑板桥,去官离任时,仅用毛驴三头:一骑坐书僮,一骑驮书籍,一骑自坐,两袖清风,一贫如洗,囊橐萧然。而他离任前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全部烧毁了过去放赈时饥民的借券。清官关爱民众,民众敬重清官。去潍之日,万人空巷,十里相送,“百姓痛苦遮留,家家画像以祀”。
    板桥竹性笃实,作风扎实更是深得人心。他勤政安民,具有竹一样的气度。凭郑板桥的才干,在弹丸小邑的山东范县当个七品县令,其实游刃有余。然而他深知从政的艰难、县官的责任,丝毫不敢松懈。他勤于理政,宽以待民,稍有闲暇,便察访民情。巡视时,不鸣锣开道,也不用“肃静”、“回避”的牌子。夜间出巡,通常只带两个衙役在前引路,打的灯笼不署官衔,只写“板桥”二字。有一年春节期间,板桥外巡,见一户大门对联是“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便关照差役予以救济。打开门询问,此户果真“缺衣(一)”、“少食(十)”。对民间诉讼,郑板桥总是细致审理,息事安民。在范县,有两农民诉至县衙,郑板桥细问缘由,得知二农民所饲养的耕牛相斗,一牛被戳死。板桥认为两牛相斗,主人均无过错,劝导后判了八个字:“活牛共使,死牛共剥。”两农民满意而归。板桥办案也并非一味调解,遇有恃强凌弱的讼争,则扶正压邪,伸张正义。在潍县,板桥微服私访时,遇一寒士,得知其由双方父母作主,自幼与某县吏之女定亲,且与该女青梅竹马,两情甚笃,而今男方家道中落,女方父母嫌贫爱富,意图赖婚,诉状投至县衙。板桥回衙后,该县吏送银拜访,以求对此案曲为周全。板桥收其银,将其女收为义女,并称将为之择佳婿,县吏感恩而归。板桥私问此女意见后,以义父母名义将此女许配给原先访问过的那位寒士,用县吏所送之银作为陪嫁之资,使有情人终成眷属。乾隆十八年,板桥去官归里。据《扬州府志》载:板桥墩离潍之前,“无留牍,无冤民”,“先后任两个县县令12年,狱中无犯人者数次”。
    板桥以竹为友,以民为伴更是路人皆知。他德政惠民,具有竹一样的气质。乾隆十一年春,郑板桥来到潍县上任。潍县虽比范县繁华,由于屡遭自然灾害,先是海水倒灌、疫病流行,继而十月未雨,后又连阴两月,疫、病、旱、涝交替成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数十万百姓啼饥号寒,挣扎在死亡线上,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板桥目睹惨状,沉痛地写下了《逃荒记》、《还家行》、《思归行》等无限怜悯灾民的诗篇。郑板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诗人更是县官,他狠下决心为潍县人民办成两件大事:面对春荒,郑板桥毅然决定开仓赈灾济民。衙中有人劝阻,提出“擅开官仓,戴乌纱帽的要担待罪名”。板桥回答:假如辗转申报,百姓不知会饿死多少!如果降罪,由他一人承担。开仓赈灾,救活了万余人。秋天又是水灾,郑板桥捐出自己的养廉银,通过捐廉代输的办法,代纳赋税,再由灾民具结借粮。虽然俸银有限,饥民太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爱民举措令人感动。乾隆十三年秋,郑板桥倡导捐资修城,带头捐资三百六十两白银,在他的影响和劝导下,邑中士绅纷纷出资,加上行业公捐,共集资近万两。当年九月,招募流散灾民,以工代赈,修筑城墙,用五个月时间修好了可以防水、防盗的城墙。饥民参加修城,保存了劳力,防止了流散。竣工后,参加修城饥民又投入了春耕生产,遇上一年风调雨顺,获得了丰收。潍县人民感谢他开仓赈灾、捐资修城的行为,建郑公生祠,永作纪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