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如何使人快乐持续
2012-11-10 | 阅:  转:  |  分享 
  
如何让人快乐持续?

人们都会有这种感觉,快乐的时候不知不觉一晃而过,平淡甚至难受的日子却特别漫长。就说现在一年中的几个长假吧,好像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尤其这一年一度的春节,提前几个月就忙着回家的准备,吃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回到家,还未来得及享受团聚的快乐,就又要赶着返回工作岗位。而这遥遥无期而单调的,日复一日的工作,却一直在消耗着有限的生命。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快乐总是很短暂,很难持续。一方面,很容易被一些生活中细微的事情打断,例如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别人言语中稍微的不恭敬等等;另一方面,我们的快乐之所以不能“持续”,在于我们的快乐需要“刺激”,根本上讲是食物、新奇等“刺激”的产物,也就是我们的快乐必须依赖于“制造”出快乐的环境。所以,更多的人生快乐不是“独立”的,而是依附于外界的环境和刺激。这正是我们人生快乐的日常状态。但是,需要刺激“制造”、没有“独立性”的快乐,很容易形成“快乐疲劳”,快乐的“刺激机制”时间长了就会钝化,需要不断的新刺激来获得快乐,如此陷入无法摆脱的“新鲜—厌烦——新的刺激”的循环,其快乐不仅不能持续,也并不会获得更多。例如,我们的食欲快乐,在基本饮食保障之后,那些天天吃“山珍海味”的人,很快就会食而无味,味觉快乐刺激钝化,然后又去寻求的美味,而后厌烦。这时候,他们的饮食之乐,与刚刚解决温饱时,并没有两样,也许还要更少。作为“刺激”附属品的快乐,往往无法摆脱“无奈的循环”;更为重要的是,刺激带来的快乐与没有刺激时的空虚、痛苦,是“与时俱进”的。也就是说,当我们所谓的快乐“升级”时,我们的痛苦也会“升级”。曾经,我们会为吃穿发愁,但一顿好饭,一件好衣服,却能快乐好多天;如今,我们没有了衣食之虞,随时可以吃到过去不敢奢望的美食,几乎月月买新衣,可又感觉很空虚,或者为吃得太胖、营养过剩而痛苦,或者为服装是否跟上潮流、样式而忧心。梁漱溟先生讲给我们说,人的快乐,可分为三种。第一种向外需求“刺激”,靠外在的环境改变来“创造”快乐。例如现代消费文化,就是刺激我们的欲望,让人在不断增生新的欲望中“收获”快乐;这种快乐获得方式,特别是物质刺激,投入不仅越来越大,而且会陷入我们所说的快乐刺激机制的“疲劳循环”:一种欲望满足了,快乐了;又有新的欲望和痛苦,如此永远没有尽头。
献花(0)
+1
(本文系yxlkhxy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