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法 [原创]

 东方湖 2012-11-10
 
老中医王
11.10日正常上班,上午在深圳福田巴丁街滨江大厦三楼(光明门诊部内)太白草药开发中心中医科上班TEL15919880440 下午在深圳罗湖春风路和顺堂国医馆上班TEL0755-82155282,文明礼貌咨询等待回答,不是为个别人服务.★王圣尉:男,太白草药系列、药针刀、水火神针疗法创始人,主任医师。生于1942年,祖籍陕西省眉县马家镇王家台人,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曾在药针刀研究所、药针刀研究所任所长、原铁道部四局中心医院中医科、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合作中心、中国医药管理科学院医学博士、教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怎么治疗吗?[原创]  

2007-08-05 10:08:53|  分类: 呼吸道病 |  标签: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字号 订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

提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慢性肺胸疾病或肺血管慢性病变,逐渐引起肺动脉高压,进而造成右心室肥大,最后发生心力衰竭的一类心脏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寒冷地区、高原地区、农村患病率高。其原发病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最常见。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常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肺、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主要是: 肺原发性疾病的症状,肺气肿和右心功能不全的体征及肺性脑病等。心电图、X线检查有助诊断。治疗以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合理氧疗为主,必要时可应用利尿、扩血管药或慎用小量强心剂。

一、什么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中老年的多发病、常见病,过敏性体质引起支气管炎无年龄界线,患者多数是长期大量吸烟者。本病是指过敏性体质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其他慢性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引起的心脏病,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在少数病例,左心也受到侵犯。我国绝大多数肺心病是在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基础上发生,病程缓慢,一般多在十年以上,开始多表现为原胸肺疾病的症状与体征,晚期则出现循环与呼吸衰竭的征象。本病分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急性发作的诱因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多因肺胸疾病引起,主要症状是呼吸衰竭,伴有右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心动过速等。本病的治疗关键是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同时须积极治疗并发症。

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1.肺、心功能代偿期(缓解期) (1)肺部原发病表现 咳嗽、咳痰、气喘、咯血、心悸、乏力等。肺部有干湿罗音,哮鸣音,轻度紫绀及杵状指。 (2)肺气肿 桶状胸,心尖搏动弱。两肺语颤减低,叩诊呈过清音,肺下界下移,心脏及肝脏浊音界缩小,心音低而远,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 (3)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分裂,并可出现收缩期杂音。 (4)右心室肥大表现 三尖瓣区闻及收缩期杂音,剑突下有明显心脏搏动。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急性发作期) (1)呼吸衰竭 低氧血症:气短、胸闷、心悸、乏力、头痛、紫绀及心率增快等。严重时出现脑功能紊乱,烦躁不安、谵妄、抽搐或昏迷。 高碳酸血症:皮肤温湿多汗,浅表静脉扩张,洪脉,眼球结膜充血水肿,瞳孔缩小,甚至眼球突出,两手扑翼样震颤,头昏、头痛、嗜睡及昏迷。有的病人可有精神错乱、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 (2)心力衰竭 心悸、气喘、食欲不振、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尿少等。 紫绀、颈静脉怒张、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腹水征阳性,下肢水肿。胸骨左下缘及剑突下可闻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和舒张期奔马律。亦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3)重症患者出现尿毒症、消化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性脑病等。

三、西医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原则是什么?

1.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1)控制呼吸道感染(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 (2)通畅呼吸道,改善通气功能 消除痰液,止咳祛痰; 解除支气管痉挛。 (3)纠正缺氧和消除二氧化碳潴留 氧气疗法:低流量持续吸氧; 应用呼吸兴奋剂; 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和机械呼吸器治疗; 自血光量子疗法; 治疗肺性脑病; (4)控制心力衰竭 利尿剂:以小剂量、间歇、联合、交替、缓慢使用为原则; 强心剂: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强心剂,宜剂量小; 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降低血粘度。 (5)纠正心律失常。 (6)纠正酸堿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7)并发症的处理:消化道出血、体克、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8)营养支持疗法。 2.缓解期的治疗 (1)治疗肺原发疾病:止咳、祛痰、平喘和抗感染等。 (2)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体育锻炼; 免疫疗法; 扶正固本疗法。 (3)改善肺、心功能:膈式呼吸和缩唇呼气。 (4)防治引起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 预防感冒; 及时治疗呼吸道急性感染; 戒烟并避免各种烟雾刺激。

四、中医对慢性肺源性心脏论述与辩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于中医学“咳喘”、“痰饮”、“心悸”、“水肿”、“肺胀”等范畴。其病是因脏腑虚损及外感时邪,遂使脏气不和,营卫失常,不能随阴阳而出入,气迫于肺,不得宣畅,久之肺脾肾虚损,正气衰微,气阴两伤,阴损及阳。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外寒内饮型:证见咳嗽喘促,倚息不得平卧,心悸胸痞,痰多白沫,肢体浮肿,发热恶寒、舌苔白腻。 

    2.上盛下虚型:证见心悸头晕,咳嗽短气,喘促不利,痰多色白。胸闷,形寒肢冷,尿少浮肿,舌淡或紫暗。 

    3.肺肾两虚型:证见咳嗽喘促,呼多吸少,动则更甚,胸胁满闷,心悸烦乱,不得平卧,神疲易汗,或见下肢浮肿,舌淡苔腻,脉细弱等。

(由于辩证施治患者难以掌握,以下及处方用药这里从略。)

五、我的经验方:

1、处方:   苏子15 白芥子12  莱菔子 15 葶苈子12   南沙参30  黄精30  广地龙30  桔梗10  全瓜蒌15   桑白皮15  沉香6  (研未冲服)  赤芍8   熟地15   补骨脂12  麦冬15  防己12 甘草6

2、加减法: 

    ⑴痰难咳出加礞石15 枳实10 

    ⑵高热加青天葵15 柴胡 10  黄芩10

    ⑶喘息甚加制麻黄10 射干12 山药 15

    ⑷烦躁不安加石菖蒲10 胆南星12 莲子芯6

    ⑸脾虚者加党参15 白术15

    ⑹有瘀血加丹参18 桃仁10 

    ⑺阳虚加熟附子12 肉桂5

    ⑻全身浮肿加甘遂末0.5克(冲服) 泽泻10 

    ⑼出汗不止加浮小麦30 牡蛎30 龙骨20          (以上用量 克 )

3、服法: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六剂 ,停三日继续服用。

六、我的体会:

肺源性心脏病,绝大多数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的后果,因此积极防治这些疾病是避免肺心病发生的根本措施。应讲究卫生和增强体质,提高全身抵抗力,减少感冒和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对已发生肺心病的患者,应针对缓解期和急性期分别加以处理。本病易反复发作,使病情日益加重,但肺心病病程中多数环节是可逆的,如能及时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对病情的转归具有积极的意义。缓解期间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如鼓励患者进行呼吸锻炼,耐寒锻炼,提倡戒烟等,防止或减少、减轻急性发作,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提倡家庭长期氧疗,能改善预后。

<王圣尉 编辑>

您可能也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