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比中石油跌得还惨的公司 11只股跌幅超中石油

 小灰狂跑 2012-11-11

那些比中石油跌得还惨的公司 11只股跌幅超中石油

http://www.eastmoney.com/2012年11月11日 07:21
比如海普瑞(-77%),曾经的第一高价股,垄断肝素钠市场;坚瑞消防(-81%),消防第一股,S形气溶胶灭火装置的技术优势;国民技术(-78%),芯片设计第一股,在中国USBKEY安全芯片市场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汉王科技(-78%),电纸书领域的龙头……

  不知不觉间,中国石油(行情 股吧 资金流)上市已5周年。每年这个时候,亏损的投资者总会将其拿出来“祭奠”一番,甚至调侃一番。

  中国石油顶着“亚洲最赚钱公司”的光环,在中国股市的最疯狂之际上市,从上市首日至今跌幅为78%(按收盘价计,下同)。其实,中国石油的跌幅主要是在上市后第一年实现的,其8.39元的最低价出现在2008年9月,其后的4年多,股价基本是在宽幅震荡之中,表现尚可。

  和中国石油一样,让投资者巨亏的公司其实大把存在。从上市首日至今,累计跌幅在50%以上的公司有304家之多,占到全部上市公司的12.3%,而跌幅在70%以上的也有48家。中国石油78%的跌幅在跌幅榜上排名12位。

  长期持有此类公司,结果自然惨不忍睹。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股票下跌的原因。

  首先有一些是市场整体的原因,并非公司经营不行。在市场周期和经济周期的顶部买入,特别是买入周期股长期持有,是投资的低级错误,中国石油的教训已让很多投资者记忆深刻。在上述名单中,中国石油、中海集运(行情 股吧 资金流)(-80%)、太平洋(行情 股吧 资金流)(-85%)、西部矿业(行情 股吧 资金流)(-76%)就都是在2007年股市最疯狂的7月~12月期间上市的。从当时到现在,大盘的跌幅也在60%以上。

  剔除市场整体这一原因,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投资者对概念型公司/光环型公司的过度热爱。从跌幅榜看,很多是此类公司。

  比如海普瑞(行情 股吧 资金流)(-77%),曾经的第一高价股,垄断肝素钠市场;坚瑞消防(行情 股吧 资金流)(-81%),消防第一股,S形气溶胶灭火装置的技术优势;国民技术(行情 股吧 资金流)(-78%),芯片设计第一股,在中国USBKEY安全芯片市场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汉王科技(行情 股吧 资金流)(-78%),电纸书领域的龙头……

  具体来看,这些公司具有特定商业模式、先进的技术、细分行业龙头、小公司大行业、高毛利率等特点,正是有这些光环,市场才会过多地看到其风光的一面,而对其风险失去抵抗力。殊不知,先进的技术、垄断的市场、高毛利率、特定的模式在市场变化面前,可能很容易被摧毁。回过头来看,主营单一、竞争者进入、过度依赖特定客户、产品降价等又都是这类公司的通病。

  投资此类公司,其实并不能急于一时。在国内市场,炒新热情总会把光环型公司炒得很高,所以从经验来看,在上市一年左右,一些伪光环公司问题暴露,好公司模式也更清晰了,此时,才是好的时点。

  --------------------------------

  破净股引产业资本增持

  根据统计,截至11月9日收盘,A股共有73只股票 “破净”,面对低估的股价,上市公司开始选择回购股票,但在整体行情低迷的背景下,回购股票的作用仍有待观察。

  股民小郝:江淮汽车(行情 股吧 资金流)11月6日首次回购股份30.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2%,最高价为5.19元/股,最低价为5.15元/股,支付总金额157.87万元。这是第一家宣布回购并实施的汽车类上市公司,但此举没能阻止股价进一步下滑,周五该股收于5.36元。2012年8月30日,江淮汽车股价曾一度跌至4.3元/股,跌破公司净资产。公司管理层认为当时股价过低,远低于公司价值,旋即推出回购方案。根据方案,江淮汽车在一年回购有效期内,将根据市场情况动用不超过3亿元资金开展回购。实际上,今年以来股市持续低迷,特别是一些大盘蓝筹股显著低估,使得上市公司有了回购股份的要求。

  市场人士老王: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8月初表示,一些“破净”又有增长潜力的公司,有义务回购股票。回购股票没有任何法律障碍,监管部门支持、鼓励现金条件许可的上市公司回购自己的股票,也支持大股东增持。回购的股份可以依法注销,也可以依法奖励员工。宝钢股份(行情 股吧 资金流)是回购股份的领头羊,据宝钢股份公告,截至11月1日,公司已经回购数量为2.4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为1.4%,购买最高价为4.67元/股,最低价为4.51元/股,支付总金额约为11.17亿元。虽然宝钢大手笔回购股份,但在股市整体表现低迷的大背景下,公司股价仍然没有起色。目前股价仍然在4.7元左右徘徊,低于每股净资产6.47元。

  观察家姚:统计数据显示,以上市公司三季报计算,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73家“破净”,除了宝钢股份,包括银行、钢铁、建筑在内的多只大盘股也位列其中。其实,这与企业盈利状况整体下滑不无关系。数据显示,全部A股10月份微跌0.7%,非金融股微跌0.77%,而三季度盈利继续负增长,三季度全部A股同比下滑3.5%,非金融类下滑19%。统计数据显示,10月产业资本增持公告数为126个,减持公告数169个;产业资本增持金额为43.71亿元,减持金额为26.42亿元,净增持金额17.29亿元,这是今年以来首次出现产业资本月度净增持。(江南时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