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量化宽松对人民币的影响——读懂货币系列(十四)

 沧海丹峰 2012-11-11
量化宽松对人民币的影响
文/陈思进

  近来人民币持续升值,10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盘即破6.26关卡;10月26日更连续第二个交易日触及日浮动区间上限,再创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新高。人民币7年来累积升幅超过32%;而“彼长此消”,中国经济的增速却降至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点,GDP落得7.4%的水平。环球同此凉热,今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全球经济状况都非常脆弱。

  在全球范围内,虽然总增长还保持在零线以上,但几乎各国都显现全面衰退的迹象:如制造业在收缩,国际贸易在下降等。由于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弱点,目前尚未确定的唯一问题是:经济衰退的程度到底有多严重?

  为避免美国经济进一步衰退,美联储推出了QE3的宽松政策。尤其重要的一点是,推出QE3其实是心照不宣地承认美联储早期的努力失败了,包括几乎零利率和之前推出的QE1和QE2。在此,我再强调一下我之前曾提过的,如果前两次量化宽松有用的话,这次QE3就不用再推出了;而既然前两次作用不大,那么这一次也将无法带来强劲的经济增长。

  其实,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和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可说是很复杂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构投资者对于风险的态度。面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如果投资者充分关注亚洲新兴经济体下行风险的话,即使美国的利率远低于亚洲的利率,他们也会将资本带出亚洲,重返美国。

  而亚洲汇率也是资本流动方向的明确指标。自2011年7月以来,除人民币和菲律宾比索外,绝大多数亚洲货币都变弱了,印度卢比跌幅最大。而所有货币汇率下跌的国家,其外汇储备实际在下降。

  我们来回顾一下几次量化宽松的热钱流向。

  2011年美国的量化宽松影响了亚洲经济和金融市场。这里的“量化宽松”主要是指美联储直接购买美国国库票据(US Treasury notes)及债券(bonds)。第一次是2009年3月18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发表声明购买3000亿美元国债,被称为QE1,持续到2009年10月底结束(QE3的最终规模为1.7万亿美元);第二次是2010年11月3日,购买6000亿美元国债,被称为QE2,直到2011年7月底结束。

  在QE1期间新增的美国货币基础,约有40%以私人资本的形式从美国外流,约有三分之一是在QE2推出之后的两个季度,都流向了美国以外的国家。其中,每一个季度约有90亿美元流向亚洲新兴经济体,这个数字与这一时期估算出来的该区域的外汇储备,以及货币基础比较一致。

  那些涌向亚洲的流动性资金,也就是热钱,刺激了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内陆的资产价格飙升,尤其是住宅物业。在QE1(2008年12月至2010年3月)和QE2(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期间,香港的住宅楼价分别升至37%和15%,预测QE3推出后,香港未来楼价上升的幅度为5%。

  但是,此次推出的QE3政策,则与前两次的手段有很大不同。美联储采取的措施是每月采购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而原有的扭曲操作(Operation Twist)则维持不变。这一举措将使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FOMC)持有的长期债券大量增加,从而给长期利率带来下行压力,对美国的抵押贷款市场构成支撑,期望以此使得房市回春,并带动就业。

  因此对于亚洲,尤其是中国来说,这次QE3应该不会带来太多热钱,人民币反而可能被做空,也就是热钱将赌人民币资产下跌,赌港币资产上升。

  为此,10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了一项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新政策:所有非本地居民、所有本地及外地公司在香港买楼,都需要支付15%的“买家印花税”;同时,如果买房后三年内出售房子,还需要支付一笔10%到20%不等的额外印花税。这是2010年11月推出5%的额外印花税政策之后,香港政府再一次以更大的力度,用税收来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期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但千万别忘记,仅在这次全球经济危机发生后,人民币曾经有两次比较大的下跌:第一次是2008年12月初,由金融海啸导致的经济危机,一度导致国内的国际资本“大逃亡”,人民币汇率连续四天跌停,那一周的跌幅是继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最大的一次;另一次是2011年11月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7日在交易区间下限,显示了市场的极度恐慌。

  这次QE3,可能释放出热钱觊觎港币资产而推高中国香港的房价,但是更有可能看空人民币,做空人民币,而抛售人民币资产。因此非但推高国内房价的可能不大,反而会使得国内房价、特别是高端房地产的价格下跌。如近期摩根大通准备拍卖大连的一幢豪华公寓楼,这就是中国高端房产泡沫破裂最显眼的牺牲品之一。

  最后提一下,最近香港交易所推出了人民币期货市场,这是否会对近两年陈兵香港国际对冲基金做空人民币带来便利呢,拭目以待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