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的买家朋友在咨询宝贝的时候,经常会问到 "你这款料子达到羊脂了吗?" "你所说的羊脂籽料为什么鉴定结果不是羊脂玉呢?" "你家这款挂件不是描述说明是青海料吗,怎么鉴定结果是羊脂玉和田玉,这证书不是假的吧!?"
我 ̄□ ̄||.....
之前的真假和田玉辨别中说明过类似问题,这次还是继续讲解一下吧~
要了解这些,首先要先明白和田玉及羊脂玉的分类是有两个大的方面的:
一狭义(即行内的认定)
二广义(即鉴定机构的标准)
行内对和田玉的认定标准:一定要产自于和田地区,才能称之为和田玉。 而对羊脂的普遍认定标准是要综合一款料子的多方面因素:肉质 白度 脂度,缺一不可,要一起达到某一程度才可称羊脂玉。
在行内公认的衡量标准 肉质和脂度是最最为关键的,白度如果能在肉质和脂度优质的前提下也比较高,固然很好。如果没有很高,甚至于闪青或者闪灰也不会强求。因籽料有个普遍的特性,白度越高的,脂度反而不会很好,需要后期盘玩改善;脂度非常好的,往往白度都不高;想要一款白度、脂度兼具非常好的宝贝,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
羊脂玉也没有恒定的、可以量化的指标可以衡量,玉石没有完全相同的,用某一标准来认定也是不现实及没有意义的。对于羊脂与否也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款羊脂玉的样子。
有一位玉友,对脂度尤其的偏好,对白度、料型、瑕疵完全不在乎,我说您这也太容易满足了吧~ 另一位是喜欢白度非常好的,我说您这白度要求太高了,料子脂度不会太好的哦,要花时间盘的。人家说"没事,我就是喜欢白籽,攒了好多了,白花花一堆过瘾呐~羊脂白玉就应该是这样的,而且喜欢白的人也比较多,眼馋别人可是我的业余活动之一!"
我囧,这也是玩出境界来了~玩的开心又潇洒:)
这是两种极端了,但也深刻说明了对于羊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一块料子如果能达到行内人士公认的羊脂玉,基本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哪怕是非常非常精品的料子,但众口难调,大家的需求和喜好也不同,总会有人觉得白度不是他想要的,有人觉得肉质能更细些就好了,也会有人遗憾脂度再高点就完美了。大家的心里可以定一个对极品羊脂玉的标准,可以向往,可以寻觅,
广义即鉴定机构的和田玉:包含所有只要物理成分的透闪石的玉石,都鉴定为和田玉。鉴定仪器测量的只是宝玉石的内部情况,机器是做不到对产地的辨别的,对权威机构来说只能依据成分名称来给玉石命名,是很宽泛的标准。 其中包括:青海料、俄料、韩料。
这和行内的认定标准是完全不一致,也是玉友完全不认可的,甚至很多懂行的玩家直接说"别把那废纸发过来了,没用",所以我的东东都基本不配备证书的,有需要的可以另付鉴定才去做。少部分附带证书也是为了淘宝对于有鉴定证书的推广需要,一个促销的手段吧,为了吸引部分新手玉友。 :)
再说到鉴定标准的羊脂,完全是依据白度而定,只要白度好,管你青海料、俄料什么的,通通都是羊脂白玉。而且因为白度也是人为鉴别,有时不同的人鉴定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有一次内陆客户来乌市出差,顺道到我这里,选购了2件东西,其中一件白玉籽料挂件因为要送人需要做个鉴定,2天后鉴定出来做出的结果是和田白玉,没到羊脂虽然有点无奈但是也无所谓了,客户也只是要注明有和田玉就行了,结果等客户来拿东西时,竟然找出了2份同一款的证书,
而且如果这一批你如果送去10款东东,其中有一个白度不是特别高,其实也不差的,那不用想,这款肯定做不到羊脂,因为有其余9个白度极好的衬托。但下次呢,把那一个白度不是特别高的放在一批白度很低的料子里,那妥妥的羊脂玉。
而有时明明平日可以做到羊脂的白度莫名其妙的又到不了,就极度疑惑,猜想今天鉴定人员肯定心情不好,改天送说不定就没问题了~~ 做个证书还得用上计策和心理学,忒累了~~~
还有关于皮色的鉴定,通常只要不是假的离谱的皮色,玉面会有比较浓郁的化学成分,
最后再来说说密度问题,记得一天阳光明媚的午后~,电话响起,接起后被一老先生一顿劈头盖脸的狂训,整的我一头雾水,
看过以上实例相信大家对证书指标的意义和作用都有了深刻的了解吧。
后面会提供行内羊脂及鉴定标准实物图和证书的差异对比,敬请关注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