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20课 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2012-11-12 | 阅:  转:  |  分享 
  
第2课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教学目标

北魏孝文帝改革通过通过对教学重点

孝文帝改革是本课的重点。孝文帝改革是我国历史上意义重大的一次改革,孝文帝为了稳固自身的政权,进行改革,采取了有利于民族融合的政策,也推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同时也使落后的少数民族统治者接受先进的统治制度。

教学难点地位分析本课地位十分重要。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我国历史上重大的事件,对当时甚至是以后的历史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民族融合对于我们今天形成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意义就更加重大。教法建议

在讲解“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最好准备一张“鲜卑发源地大鲜卑山的嘎仙洞”挂图或看课本插图。然后讲清:1.鲜卑拓跋部的兴起。这个问题教师可简略地讲,但由于学生对鲜卑族较生疏,对其历史也了解的极少,为便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可结合挂图讲清以下几点:鲜卑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的一支,发源地在大兴安岭的大鲜卑山。结合小字讲解以游牧生活为主。讲清这点有助于对后面孝文帝改革的理解。东汉末年开始迁往内地,逐渐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学习农耕,过定居生活。2.拓跋部建立北魏。前秦亡后,黄河流域又陷入分裂割据局面,拓跋部建立政权,历史上称为北魏或后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统一时间为439年,疆域包括今陕西、山西、甘肃、河北、河南的一部分,成为北方强国。统一的意义,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局面,有利于经济发展,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师补充一些材料,使学生了解孝文帝改革前的历史背景,通过背景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其意义。北魏建立以后,文武百官没有俸禄,战时掠夺,平时贪污,成官吏发财的手段,加深了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造成北魏政治危机和财政危机。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一方面给官吏发俸禄,一方面严禁贪污,规定贪赃绢一匹即处死刑,而且令下以后马上执行,当年就惩办了40多个贪污的官员。由于长期战争,人民流离失所,许多人成了无地的流民。大量流民的存在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同时也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因为拥有土地的农户越少,国家所能收的土地税就越少。为解决这一问题,北魏政府从485年开始,将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得到土地的农民需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兵役和徭役。这项措施没有触动大地主的利益。实行这一措施的结果是: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这实际是鲜卑统治者学习汉族统治经验的一个突出事例,即通过控制农民和土地获得财富,以保证封建政府的收入。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同汉族地主的联系,也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4年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孝文帝在迁都前后还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他下令鲜卑贵族:采用汉姓、改穿汉族服装、学汉话、鼓励同汉人通婚。以上政策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强讲解“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教师可准备挂图《北魏孝文帝迁都路线示意图》,然后说明三个问题:1.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条件;2.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在讲解第一个问题时,应结合北魏统一北方的历史作用之一是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这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北方当时生活有哪些主要的少数民族?为什么黄河流域存在一个民族融合问题?当时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有哪些表现?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当时居住在北方的各少数民族,在生产实践中逐渐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逐渐改变了过去本民族的游牧生活习惯。当然,汉族人民也向少数民族人民学到了很多东西。总的趋势是,黄河流域的生产关系逐渐封建化,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各族劳动人民在反对各族统治阶级斗争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加强了联系,互相支援,促进了这种融合。这是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之一。背景之二是,北魏当时结束了分裂局面,统一黄河流域,成为一个强国,但想巩固统治,尤其是对生产、文化均较先进,人口又较多的汉族进行统治,使国家继续发展,这个任务也是相当艰巨的。如何完成这一历史任务,也是促使孝文帝进行改革的原因之一。在讲解第二个问题即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时,首先应指出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多方面。课本中是集中在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的:这一措施的实施,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加速了民族之间的融合。迁都和向汉族学习。这里着重分析迁都原因:为了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地主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结合示意图,分析以平城为都城的弊端。并结合前面讲过的知识,让学生回忆洛阳曾是哪几个朝代的都城?孝文帝为何选择洛阳为新都?迁都时间应强调让学生记忆。课本中《胡服俑》《汉服俑》插图以及《鲜卑姓改为汉姓》表,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汉族文化的具体理解,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予以注意。在讲解第三个问题即改革的历史作用时,可先让学生回答,然后由教师归纳。要强调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最后总结时要指出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我们应进一步认识到,一切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改革必定会推动社会进步,对历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讲到这里,可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下面问题:北魏孝文帝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起了什么作用。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并加以具体阐述。(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北方各族人民从事农业生产,注意施肥、选种、饲养等技术的提高。手工业者的地位也起了变化,他们由官府控制,改为允许民间生产,有些工匠还当了低级官吏。商品交换也日趋活跃,在孝文帝改革之前,几乎完全废弃货币,迁都洛阳后,首次铸行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改革之后,汉族地主阶级的地位得到提高,获得更多的政治经济特权,鲜卑贵族也完全摆脱了部落旧俗,完成封建化过程,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关系得到了调整;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改革是在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改革又反过来促进了各族的进一步融合。自五族内迁以来的二百年间,上百万人口从北而南,十几个政权交替,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联系更加密切,虽然仍有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但民族融合却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促使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一国黄河流域的朝代有?帮助学生复习以前所学知识,并进行归纳总结。 东魏 北齐

北朝:北魏

西魏 北周

南朝:宋 齐 梁 陈

北周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间进一步融合,为以后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讨论:北魏孝文帝能够在民族大融合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是因为他早年所受的教育呢,还是人其它什么更深刻的原因呢?

教师指出:孝文帝改革与他早年的教育有一定的影响。但孝文帝改革的更深刻的原因是北方出现的民族融合趋势,孝文帝改革反过来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你怎样评价改革家孝文帝?

展示本课知识结构图:



作业

①请同学们写一篇评价孝文帝的小短文。

②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综合训练:

选择题

1、下列各方面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

①必须使用汉语②改穿汉服③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④采用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⑤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

2、4世纪至6世纪,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①前秦②北魏③北齐④北周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④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B、加强鲜卑族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C、消除鲜卑族的民族局限性D、缓和鲜卑族同汉族的尖锐矛盾

4、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维护了人民的利益B、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最高统治者的支持D、维护了封建贵族的利益

二、列举我国历史上曾迁都的王朝及迁都者。





三、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你是怎样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的?

















11





各族人民长期接触









出现民族融合趋势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迁都洛阳



改革措施



促进民族融合







献花(0)
+1
(本文系苍山小溪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