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曲江,一片天然池沼,称为隑洲,建有著名离宫--宜春宫。汉武帝时因其水波浩渺,池岸曲折,“形似广陵之江”,取名“曲江”。隋代修建大兴城,曲江被纳入城廓之中,改称“芙蓉池”。唐代大规模营建曲江,凿黄渠,辟御苑,筑夹城,建大雁塔,修新开门,曲江池成为水域千亩、名冠京华的游赏胜地。“曲江流饮”、“雁塔题名”、“杏园关宴”、“寒窑故事”等典故传说,更使曲江池声名远播,文脉流长。
. 曲江池遗址公园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担纲总设计。占地471亩,在原曲江池遗址基础上2008年7月1日建成,曲江池水面仅南北纵长就达1088米,东西宽窄不等,最宽处达552米,分上池和下池两部分。现对游人免费开放。


唐玄宗时引浐水,经黄渠自城外南来注入曲江,且为芙蓉园增建楼阁。芙蓉园占据城东南角一坊的地段,并突出城外,周围有围墙,园内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曲江池位于园的西部,水面约0.7平方公里。全园以水景为主体,一片自然风光,岸线曲折,可以荡舟。池中种植荷花、菖蒲等水生植物。亭楼殿阁隐现于花木之间。
阅江楼是曲江池边最大最高的建筑,总共有地上4层,地下一层,高近28米。外观仿古的建筑风格使之看似建筑在一层夯土台基上,实际上它的内部结构设计精致,总面积接近1000平方米。
“细草岸西东,酒旗摇水风。楼台在烟梢,鸥鹭下沙中。”在阅江楼可凭眺曲江池之景,凭吊大唐昔日的繁华盛世;也可赞叹与民同乐的山水楼台,并挑战诗仙鲸吞千钟玉山将倾的豪放。阅江楼把观景楼和酒楼的功能合而为一,使在这里能够体验到大唐名士登楼饮酒做赋的情趣。在楼上回首向南看,出了南门就是秦时的御花园宜春园遗址;远眺曲江池北岸是唐城墙遗址。


唐代曲江池作为长安名胜,定期开放,都人均可游玩,以中和(农历二月初一)、上巳(三月初三)最盛;中元(七月十五日)、重阳(九月九日)和每月晦日(月末一天)也很热闹。杜甫《丽人行》里的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即是此时景色。
《丽人行》是杜甫的名篇,描写的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杨国忠兄妹在长安城南曲江游宴时的情景。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二载(753),此前一年,杨国忠因杨贵妃得宠,官拜右丞相兼文部尚书,势倾朝野。
【附:杜甫。乐府诗《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 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 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 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 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 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 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餍饫久未下, 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 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 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 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 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 慎莫近前丞相嗔。




公元2007年7月,西安市决定,由曲江新区投巨资,依照曲江池历史水系和文物勘探成果,规划建设占地1500亩,集历史文化、文物保护、城市游憩为一体的大型开放式园林生态工程--曲江池遗址公园。






.


.大唐不夜城北端贞观文化广场。由西安大剧院、西安音乐厅、西安美术馆和曲江太平洋影城四组文化艺术性建筑围成。该广场采取立体式设计,以地面层的四个下沉式广场把地面和地下的活动场所有机联系起来。贞观文化广场在总体设计中,四个主体建筑以正对大雁塔的南北轴线为空间对称关系,主体空间高度接近的电影院与美术展馆布置在用地的北部,两者的大屋顶均设计为重檐歇山;而音乐厅和大剧院布置在用地的南部,两者的大屋顶均设计为重檐庑殿。
贞观文化广场(拼接大图:2980 X 700):



贞观纪念碑是不夜城的地标性雕塑,由李世民骑马像组成及周围的附属雕塑组成:骑马像四周,号手旗手各半的24人仪仗队、鼓手2人及文臣武将各3人紧密相随。碑体正面雕刻“贞观之治”四字,背面为贞观政要名录数百字。碑体由暖黄色花岗岩雕琢而成,而李世民及其坐骑由青铜铸成。主雕塑南北长36米,南北宽18米,总高17.95米,总重量约8到10吨。
诗人组像之——白居易


贞观名臣雕塑群:






位于武后行从雕塑两边的“唐历史文化浮雕柱”,共有24根,它们采用唐代建筑中斗拱的形式,将唐代48个重要的文化事件如“曲江游宴、丝绸之路、上元赏灯”等,以浮雕的形式展现,其中每个事件中的重要人物又以圆雕的形式予以表现,充分体现了大唐文化之勃兴和繁荣。


“开元广场”是大唐不夜城中轴线的景观高潮,南北长161米,东西宽78米,面积约12200平米,其中旱喷泉约1000平米,绿化面积约1300平米。广场上设立了1组“开元盛世”群雕和8根LED灯蟠龙柱。
“开元盛世”主题雕塑总高12.95米,最高一层基座上是4.59米高的“唐玄宗李隆基”。4.59米取意为九五之尊,李隆基站立在巨大的圆形龙壁前,帝王风范尽显。第二层是唐玄宗最器重的6位重臣及20个番邦使节。第三层42个乐俑手持各种乐器尽情演奏,壮美恢弘。整个雕塑群由78个人物组成,营造出一种大唐盛世百姓安居乐业的欢乐气氛。


广场上8根朱红LED蟠龙柱高20米,柱头直径8.9米,柱身直径2米,东西两侧各有四柱,取意为四方、四极、四周、四海,与八数相合,意为四面八方、四通八达,完美地诠释了大唐不夜城的建筑美学,使得开元广场成为了一个露天宫殿,每位置身其中的游客仿佛回到鼎盛王朝。
中图:




顾名思义,“大唐不夜城”应该夜景最为绚丽,只是我们晚间去时正逢下雨,不便于拍照,没有留下图片(老实说,普通相机也很难拍出当时气氛)。
只是,面对如此豪华排场的现代建筑,看过之后,并没有使我欣喜。一想到大量历史文化古迹因为缺乏维护经费而正在日渐毁坏,就难免令人疑惑,大唐不夜城项目是真正喜爱古代文化之作,还是出于浓重的商业利益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