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市根本不是得了什么病的问题,而是生来就是个怪胎

 昵称9063442 2012-11-12

  • 经验:206310
  • 精华:685
  • 帖子:3846

注册时间:2006-04-27 

发短信 关注此人

 

   股市究竟得了什么病?回复:4  人气:732

 发表于2012-11-11 22:54:48  1

                                股市究竟得了什么病?


         被世界看好的十八大却没被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中国股市看好,大会期间连续下跌,有专家认为是中国股市得了病。说它既不是一般的伤风感冒,也不是缺胳膊断腿的外伤,而是由发育不良、机能不全引发的一种叫做“肌无力、精神失常”综合征。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中国股市之病在于体格健壮、精神饱满的公司太少了。当然,这个病不是证券市场本身造成的,病根在于经济体制改革与企业体制转轨不成功。

         我认为,专家们根本没看透中国股市或是看透了故意隔靴搔痒王顾左右而言他。中国股市根本不是得了什么病的问题,而是生来就是个怪胎,是个妖魔。照一般的理解,股市的特征应该是“最市场经济”的。它是以市场的形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所谓优化,也就是要把钞票投入到获利最为丰厚的产业或企业中去,从而使投资人取得最大的资金效益。

         然而,中国股市从创办之初,对资本资源实行的就不是优化配置,恰恰相反,它是彻头彻尾的“劣化”配置。即“股市为国有企业改制、解困服务”。越是经营状况恶化,资不抵债,无法运营的大型国企,越是获得优先上市权。在一系列的“充气包装”之后,不值几文的劣质资产被美化成了“优质股份”,堂而皇之地登记上市,莫名其妙地“圈”回了投资者的真金白银。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把自己的上市说为“成功”,这里的成功是什么意思?说到底就是成功地骗到钱了!这么多年来,绝大部分上市公司不搞现金分红,或变相减少现金分红就是典型例证。第二,最应该体现市场经济特征的股票发行上市权,居然在一段时间内变成了各省各地的“福利”,经济再不发达的地区,通过到上层“公关”,也能上市几支希奇古怪的股票。这种按计划经济模式分配股票上市权的怪事至今仍在持续着。据行内人士透露,有些股票上市的“前期费用”竟高达募集资金的三分之一。这费用用到了哪里,说穿了,就是用到了“人治”上。第三,谁都知道非流通股是以劣质资产折价而来的,其原始股的价格不值几个钱,所以禁止其流通,可几个小人一叫嚷,“上峰”一声喊,就可以流通了,就可以高价“减持”了,为了让这些上市公司[其实是持大股者]狠赚一笔,不惜利用国家银行信誉大发所谓“基金”哄抬这些垃圾,从而一步步把真正的投资人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种扶劣、分配上市和公开“传销”的行为与市场经济法则格格不入,南辕北辙,但在中国股市,却是特色的、正常的,正确的。股民们花大价钱买回一个传销道具,相互间赌得你死我活。而圈钱公司却可以一毛不拔反复欺诈,直到ST、PT。中国股市的表现,实际就是对中国式“市场经济”的诠释,这么多年来,高喊着要搞市场经济的中国,实际上搞的是传销经济,骗子经济,权贵经济,如此而已。

       我多次呼吁,股市的当务之急到底是什么?不是什么摸不着边际的“提振股市信心”,而是必须对股市进行正本清源式的重构。 政府若想真的救市,其实方法很简单,无怪乎三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大上市公司现金回报监管力度,对现金回报达不到要求的上市公司坚决予以退市。二是立即出台上市公司股票回购政策,对跌破发行价的股票勒令上市公司回购,回购不了则作破产处理。三是国家规范资本市场政策,使股票发行中的计划经济思维完全退出资本市场。股市不是提款机,基民不是砧板上的肉,作为管理层,早就该醒醒了。

        希望在股市寻求实现“财产性收入”的小股民们,也该醒醒了,今后的中国,米值钱,盐值钱,青菜值钱,只有两样东西最不值钱,一是股票,当擦屁股纸还嫌硬;再就是房子,今后会出现倒贴卖房的现象。

标签: 时评  股市 

别撒谎!人不能靠哄吓诈骗活着,执政也一样!

 签名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