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密在莫言获诺奖后如何出文化牌?

 都市生活台 2012-11-12
 

高密在莫言获诺奖后如何出文化牌?

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

中国省政府企业第一整合专家 写于2012年11月4日 吴东华

今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家乡高密重燃“红高粱”的文化营销,想通过种植红高粱供旅客观看而带来旅游收入。但是1987年张艺谋来高密拍摄《红高粱》,当地只有一点残存红高粱半死不活,当地县委批了5吨化肥,赶种百十亩,每亩补贴300元。10月15日,胶河疏港物流园区管委会提出用6-7亿元打造红高粱文化,包括莫言旧居周围的莫言文化体验区,红高粱文化休闲区,红高粱影视作品展示区等。面对扑灰年画、剪纸、泥塑三绝和晏婴、郑玄、刘墉、莫言(前三位为历史名人)四贤,高密县显然无法玩转文化这张牌。

高密县如何打出文化牌?

笔者认为,对于扑灰年画、剪纸、泥塑这种三绝,可以通过电影方式行销合作方式,在高密县成立三个产品产品集散地。一套为室内正规的摆设,一套为破庙、破屋、茅屋内摆设,前者被旅客观看,后者被影视拍摄所用。以农家乐方式,让城市居民体验三绝,参与三绝。二是通过以三绝为电影、电视剧背景,比如泥塑恩仇录、剪纸选胥、剪纸剪出来的美人。三是把泥塑、剪纸、扑灰年画用于喜庆、做寿、列祖列宗等的纪念意义中去,行销大江南北,要通过因品牌化发展,要通过抱团走出去,不能干预。

对于三大历史名人,可以通过他们的一生中的生活用品进行复制,并通过电子化、纳米技术等包装。这样,打造一系列文化包装的奢侈产品,做工精密,含有现代元素,即可收藏便于使用。并把这些用品在历史名人影视剧中进行运用推广。

很明显,高密县要想推广文化产业,必需要有自己的电影电视公司、视频、电视台、广播进行传播,还要有大量的实体产业。但是,笔者认为,历史名人并非生活在真空中,他们那个朝代的日常用品可以选择一部分复制。恢复他们那个朝代地方文化、风俗、节日、喜庆、饮食特色,服装特色样样等等,还可以进行有关历史名人为街头美谈。我就来到日常用品、特色产品进行全球巡回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文化产业现状是闻起来香、吃起来不香,难以做大,全国大多数地方政府对美国,中国大多数专家都是只专一门,难以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推动力,文化味太浓,产业做不大,中国产业整合研究人员较少有关,因为中国大多数专家都是只专一门,变成其它的行业研究为零或不精。没有其它行业研究产业为基础,行业做不大。单一的专业研究也不能会有重大突破。所做大文化产业的关键。文化产业难以做大,笔者认为只有产业文化化才是做大文化产业的关键,希望高密抓紧出击,推动文化产业拉动当地即经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