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焦点评(12-254):二三线城市如何吸引一流人才? 彭澎接受《珠江时报》采访
题外话:一般来讲,在中国研发的一流人才都集中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要么多引进和培养一些应用性人才,要么吸引一流研发人才成为“候鸟式人物”,定期不定期地来工作或带团队,也可建立项目合作使之有责任和任务的约束。二三线人才要以发展机遇来吸引人才,而不是一味地与一线城市比待遇。
8位一级高层次人才均来自新兴产业 南海区首批83名高层次人才中,新兴产业高端人才独揽38席 区政府特殊津贴、培养资助、解决子女入学等惠才政策打包公布 【核心提示】 他们中有新兴产业企业高管,有传统制造业产业工人;有留美博士创业者,有高中学历的机械手;有美、英、澳籍海外高才,有南海本土俊杰或异地务工人员;有耕耘数十载的杰出前辈,也有80后年轻势力……他们,就是南海区首批83位高层次人才。 为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评价和选拔体系,加快推进“人才立区”战略,南海区今年在全市首次认定评定高层次人才,并于今日正式授牌表彰。同时,南海区面向高层次人才的奖励资助、医疗健康服务、子女入学解决办法等系列优惠政策正式公布实施。体现南海重视人才工作、肯定人才业绩的同时,也给予人才充分的尊重和礼遇。 关键词 选才 不唯学历资历 首批83人入选 据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海区首次高层次人才认定评定工作早在今年3月已陆续启动,经过广泛宣传发动、个人申报、单位推荐、资格审核、征询部门意见、专家评审以及部门联审等众多环节,首批83人的高层次人才名单最终于今年8月出炉。 据悉,南海区高层次人才通过认定、评定两种方式产生,根据业绩与专业水平的差异,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层次。 “此次认定、评定不受国籍、地域、户籍和身份限制。”区人社局该负责人特别强调:“南海区高层次人才认定评定以能力业绩为导向,不唯学历、资历或职称而论,客观公正、优中选优,兼顾产业分布及结构比例等因素。” 据统计,今年全区共有586人参与了高层次人才申报工作。其中产业类160人,占总人数27%;卫生、教育类353人,占总人数的60%。最终认定评定的83名高层次人才包括一级8名、二级25名、三级50名。区人社局将对他们进行建库统一管理,管理期均为3年,即从2012年10月起至2015年9月止。 8名一级高层次人才 全部来自新兴产业 记者在首批83人名单中看到,新兴产业高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制造业高层次人才各领风骚,不仅体现此次认定评定“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度,更十分契合南海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 据悉,本次高层次人才评审涉及科、教、文、卫等各行各业,不过8名一级高层次人才全部来自以生物医药、新光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且成功入围的新兴产业高端人才累计达38人,约占总评定人数的46%。 同时,一批高技能人才凭借过硬的工作实绩,也在此次认定评定过程中得到充分肯定。例如南海区高等级公路管理总站的谢刚,作为一位只有高中学历的桥梁养护高级工,今年获得了国家交通运输部“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此次被顺利认定为南海区社会服务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此外,作为传统的工业强区,南海制造业高层次人才,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和汽车产业的青年人才在此次评定中异军突起,共有15人成功入选。其中6人年龄在40岁以下,包括3位80后。这不仅体现出高层次人才在南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更突显南海区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年轻化趋势。 关键词 惠才 ■特殊津贴 每月1000元~3000元不等 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区政府特殊津贴是对高层次人才发放相应金额的津贴,以表彰其对南海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政府特殊津贴每半年发放一次,发放期一般为三年。一级、二级、三级高层次人才每人每月发放标准为3000元、2000元、1000元。 ■培养资助 办国际学术会议最高资助15万 根据《南海区高层次人才奖励和培养资助暂行办法》,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资助分为举办学术会议、参加学术会议、短期进修和发表论文这4类。 其中,举办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最高可获资助5万~15万元;各级高层次人才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则可获最高0.5万~3万元不等的资助;参加国内、外短期进修,最高分别资助1万元、3万元;在相关研究领域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最高资助1万元。 ■健康服务 每年免费体检并享医疗补贴 据区人才办相关人士介绍,《南海区高层次人才医疗健康服务及优惠办法(试行)》提出,将在指定区内三甲医院分别设立服务中心,高层次人才可在此享受电话预约就诊、健康咨询、医务接待、协助办理缴费、取药、出入院手续等全程服务。 同时,高层次人才每年可获得医疗补贴及享受一次免费健康体检。 ■子女入学 外地子女享户籍生同等待遇 除了惠及本人的奖励、资助等,南海区此次推出的系列优惠政策也为高层次人才解决了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区人才办相关人士介绍说,高层次人才子女申请就读南海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可按就近入学原则安排就读。 同时,高层次人才子女在外地就读高中阶段学校申请转学的,统筹安排在区直公办学校就读。高层次人才的非本区户籍子女在本区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可享受本区户籍学生同等待遇。 人才风采 点评 政策和待遇引才 事业和环境留才 “人才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南海率先在全市认定评定高层次人才,围绕南海产业布局选才,且不拘泥于学历,而以能力业绩为导向,这种创新方式值得在全市推广。”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傅江景说。他还建议南海进一步提升人才待遇、城市环境,让人才感觉南海就像自己的家,以此增强留住人才的吸引力。 同样,面对越来越激烈的人才争夺战,除了“重才引才”,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也格外看重“用才留才”。 “近年各地政府都高度重视引才,除了南海提出‘人才立区’战略,全国很多地区都提出要打造‘人才特区’。”他说,目前各地通行的做法是利用政府特殊优惠政策来聚才,长远来看趋于同化。且优惠政策只是引才因素之一,最重要的还是要创造适合人才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平台,依靠产业和文化来吸引人才,“所谓事业留人,在一个地方有人才向往的事业、发挥作用的平台,也有适合人才居住的环境,才能建立起相对稳定和具有辐射力的人才网络。” 在彭澎看来,近年南海在经济发展领域取得空前成就,包括金融高新区、佛山高新区建设,一汽大众等众多项目的落户发展,人才需求愈发旺盛,也具备吸引人才的基础条件。而此次启动高层次人才认定评定工作,则进一步改进引才要素,提升了地区软环境。 文/珠江时报记者 操小山 刘永亮 戴欢婷 通讯员 基石 图/珠江时报记者 谢志彪 訚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