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侧柏叶( 柏子仁) 有止血、乌须发、止咳喘的功效 Oriental arborvitae

 johntong 2012-11-13

侧柏叶

侧柏叶:柏科植物侧柏(学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的嫩枝叶。药材侧柏叶多有分支,小且长短不一,为鳞片状。颜色为红褐色。表面可见叶相互对生,断面黄白色。质地松脆、易被折断。气微香,味苦涩中药止血药的凉血止血药中的一种,有止血、乌须发、止咳喘的功效。

编辑摘要

侧柏叶侧柏叶
侧柏叶,为柏科乔木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inn.)Franco (Biota orientalis(Linn.)Engl.)的嫩枝及叶。
全国各省区都有栽培。味苦、涩,性微寒。可以凉血止血,生发乌发。种仁亦入药,名柏子仁,能养心安神、止汗润肠。


侧柏叶 - 种属概述

【英文/拉丁名称】CACUMEN PLATYCLADI
【中药名】 侧柏叶( 《名医别录》 )
【蒙药名】 阿日查(《蒙药正典》 )
【别名】 柏叶、术格巴、阿日琴一那布其
【学名】 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
【性味】 性寒,味苦涩。
【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嫩枝与叶。
【归经】入心、肝、大肠经。

侧柏叶 -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20米,树冠圆锥形;树皮淡灰褐色,纵裂成条片;有鳞叶的小枝直展扁平,排成一平面。叶鳞形,长l~3毫米,先端微钝,交叉对生,小枝中央叶的露出部分近菱形,背面中间有条状腺槽,两侧叶船形。球果近卵圆形,长1.5~2厘米,成熟前近肉质,蓝绿色,被白粉,熟时种鳞张开,木质,红褐色;种鳞倒卵形或椭圆形,鳞背顶端下方有一向外弯曲尖头;种子卵圆形或近椭圆形,顶端微尖,灰褐色或紫褐色,长4~8毫米,无翅或极窄的翅。花期5月,果期10月。

侧柏叶 - 生活环境

分布在阴山、阴南丘陵、鄂尔多斯,我国南北各省区(除荒漠区和台湾海南岛外),朝鲜乌兰察布盟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伊克昭盟
生于海拔1700米以下向阳干山坡、岩缝。

侧柏叶 -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枝叶,阴干,切段备用,中药生用或炒用。
秋、冬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除去外壳,取种仁,打碎备用。
蒙药生用。

侧柏叶 - 化学成分

叶含挥发油0.6%~1%,其中有侧柏烯(Thujene)、侧柏酮(Thujone)、小茴香酮、蒎烯、石竹烯等。黄酮类中有香橙素、槲皮素、杨梅树皮素、扁柏双黄酮(Hinokiflavone)、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等。尚含鞣质、树脂、维生素C等。
种子含皂甙、少量挥发油及大量脂肪油


侧柏叶 - 药理作用

侧柏叶侧柏叶
1.镇咳作用

本品煎剂的醇沉部份、醇提取液10g/kg及其提取物黄酮25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由SO2所致的咳嗽,均有镇咳作用,石油提取物,乙醚析出物及酚性物对小鼠氨薰法所致咳嗽;均有显著的镇咳作用。电刺激猫喉上神经实验表明,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故其作用部位可能在中枢。
2.祛痰作用
小鼠酚红排泌法证明,本品醇提取液、石油醚提取物或醇沉淀物等,均有明显的祛痰作用。近年来分及一种祛痰有效成分异海松酸。但煎剂的醇沉部份对大鼠则未见气管分泌物明显增加。本品石油醚提取物,能增加家兔呼吸道排泌酚红的作用,在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仍有祛痰作用,故认为其作用可能不是通过神经反射所致,但侧柏叶石油醚的提取物,对鸡毛管纤毛运行印度油墨的速度并无明显影响。初步认为本品的祛痰方式可能主要是对支气管粘膜的直接作用。
3.平喘作用
本品煎剂醇沉后部份,对小鼠及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均有松弛作用,并有部份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进一步的实验发现其有效部份主要在醋酸乙酯提取部份,但对豚鼠组胺性哮喘无明显保护作用。此外,本品对大鼠气管一肺组织呼吸有降低组织耗氧量的作用。
4.止血作用
用小鼠测定出血时间及用兔毛细血管法进行凝血试验,均证明侧柏叶煎剂对小鼠出血时间及兔凝血时间均有明显缩短,显示有一定止血作用。但侧柏炭的凝血作用则比生品略差。
5.镇静作用
本品煎剂能显著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和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但对啡因所致惊厥无拮抗作用。而侧柏酮10mg/kg长期应用后,既不影响大鼠的自发活动,也不改变其条件行为,但仅使其活动协调得更好。甚至于侧柏酮经大剂量给药时,也不影响大脑皮层的组织呼吸。
6.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本品煎剂醇沉淀后的部份给麻醉静脉注射或灌胃,均可使血压轻度下降,并对离体兔耳血管也有扩张作用。
7.抗菌作用
本品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乙型链球菌、炭疽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本品水浸剂1:100或其醇浸剂1:180,000时,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且和异烟肼有协同作用,但另有报告却认为无效。侧柏叶煎剂(1:40)对流感病毒京科68-1.疱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8.其它作用
本品煎剂醇沉后部分60g/kgl次给药或30g/kg每天1次,连续3天,均对大鼠肾上腺维生素C含量无明显影响,表明它的作用和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无关。煎剂醇沉后部份对豚鼠离体肠段呈明显的舒张作用。

侧柏叶 - 功能主治

侧柏叶侧柏叶香精油
一.功用主治:
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
1.中药侧柏叶:治吐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血热脱发,须发早白,咳喘。
2.柏子仁:治虚烦不眠,心悸怔忡,阴虚盗汗,肠燥便秘。
3.蒙药:治肾脏损伤,膀胱热,尿血,淋病,尿闭,浮肿,“发症”,游痛症,痛风,“希日乌素”症,创伤
①《别录》: “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
②《药性论》: “止尿血,能治冷风历节疼痛。”
③《日华子本草》: “炙窨冻疮。”
④《本草图经》: “杀五藏虫。”
⑤《本草正》: “善清血凉血,去湿热湿痹,骨节疼痛。捣烂可敷火丹,散痄腮肿痛热毒。”
⑥《生草药性备要》: “散血敷疮,同片糖捶敷。亦治跌打。”
⑦《医林纂要》: “泄肺逆,泻心火,平肝热,清血分之热。”
⑧《岭南采药录》: “凉血行气,祛风,利小便,散瘀。”
二.用法与用量
中药侧柏叶6~12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患处。
柏子仁6—12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剂。便溏及多痰者慎用。
蒙药多配方用;外用作药浴用。
三.用药宜忌
①《药性论》:“与酒相宜。”
②《本草述》:“多食亦能倒胃。”

侧柏叶 - 中药选方

侧柏叶侧柏叶
1.治吐血不止
:柏叶、干姜各三两,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金匮要略》柏叶汤)
2.治忧恚呕血,烦满少气,胸中疼痛 :柏叶捣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3.治鼻衄出血数升,不知人事石榴花、柏叶等分。为末,吹鼻中。(《普济方》)
4.治小便尿血 :柏叶,黄连(焙研)。酒服三钱。(《济急仙方》)
5.治蛊痢,大腹下黑血,茶脚色,或脓血如靛色 :柏叶(焙干为末)、黄连。二味同煎为汁服之。(《本草图经》)
6.治小儿洞痢 :柏叶煮汁,代茶饮之。(《经验方》)
7.治痔、肠风、脏毒、下血不止 :柏叶烧灰调服。(《百一选方》)
8.治肠风、脏毒,酒痢,下血不止 :嫩柏叶(九蒸九晒)二两,陈槐花一两(炒半黑色)。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温酒下。(《普济方》侧柏散)
9.治妇人月水久不断芍药、柏叶(炙)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酒各半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芍药汤)
10.治历节风痛,痛如虎咬,走注周身,不能转动,动即痛极,昼夜不宁 :侧柏叶五钱,木通,当归红花、羌活、防风各二钱。水煎服。(《本草切要》)
11.治风痹历节作痛 :侧柏叶煮汁,同曲米酿酒饮。(《纲目》柏叶酒)
12.治大人及小儿汤火伤 :侧柏叶,入臼中湿捣令极烂如泥,冷水调作膏,涂敷于伤处,用帛子系定,三,二日疮当敛,仍灭瘢。(《本草图经》)
13.治高血压 :侧柏叶五钱。切碎,水煎代茶饮,至血压正常为止。(《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14.治深部脓肿 :侧柏叶一两,白矾五钱,酒一两。先将侧柏叶捣碎,又将白矾细粉置酒中溶化,再将侧柏叶倒入酒内和匀,调敷患处,每日换药二次。(《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15.治流行性腮腺炎 :扁柏叶适量,洗净捣烂,加鸡蛋白调成泥状外敷,每天换药二次。(《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16.治鹅掌风 :鲜侧柏叶,放锅内水煮二、三沸,先熏后洗,一日二、三次。(《河北中医药集锦》)

侧柏叶 - 临床应用

侧柏叶侧柏叶
①治疗急、慢性细菌性痢疾

将侧柏叶晒干或焙干后研成粗末,加入18%的酒精,以浸漫药粉为度,浸泡4昼夜,滤取浸液。每次50毫升(儿童酌减),日服3次,7~10天为一疗程。共治114例,治愈100例,治愈率87.7%。实验证明,本浸剂有较好的抑菌或杀菌效果。如经煮沸、高压消毒,或加防腐剂,则会影响疗效。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侧柏叶3700克,水煎浓缩成1:2的稠膏;另用侧柏叶300克研成细粉,拌入稠膏中,烘干,压制成片,每片重0.5克。每日3次,每次4片,饭后服,连服10天为一疗程。或用侧柏叶、鼠曲草(即佛耳草)各1.5两,制成片剂,一日分三次饭后服,连服10天为一疗程。疗效:一单纯型:用单味片剂治疗538例,近期控制28例(5.2%),显效70例(13%);复方片剂治疗395例,近期控制1S例(3.8%),显效54例(13.7%)。二喘息型:用单味片剂治疗179例,近期控制7例(4%),显效37例(20.6%);复方片剂治疗235例,近期控制6例(2.3%),显效29例(12.3%)。副反应有上腹部不适、腹胀、恶心、呕吐、胃纳不佳、咽干、头晕等,不需处理,短时间内能自行消失。少数病员曾出现皮疹瘙痒或眼睑、面部、下肢浮肿,可能系药物过敏反应,停药后即自行消失。
③治疗肺结核
一静脉点滴:100%侧柏叶注射液20~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溶液150毫升中,1小时左右滴完;二静脉注射:100%侧柏叶注射液20~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溶液30毫升中,15分钟左右注射完毕。64例患者经治1个月以上,临床治愈9例,显著好转6例,好转32例,无变化12例,恶化5例。疗程一般为2个月,对新鲜结核病灶和浸润期疗效较好,对陈旧性结核及厚壁纤维空洞型疗效较差。应用过程中未见毒性反应。
④治疗百日咳
用新鲜侧柏叶(连幼枝)1两,加水煎成100毫升,再加蜂蜜20毫升。如用干品,则每两煎成150毫升,另加蜂蜜30毫升。剂量:1岁以内每次10~15毫升,1~3岁15~30毫升,4岁以上30~50毫升,均日服3次。视病情需要连服1~3周。治疗越早,疗效越高,疗程亦短。配制本剂时可酌加防腐剂,否则超过4天即转酸味或起白沫。侧柏以新鲜者效果较佳。
⑤治疗溃疡病并发出血
剂型与服法:一煎剂:侧柏叶5钱,加水300毫升,煎成150毫升为1次量,日服3次。二粉剂:以侧柏叶研末焙制而成,每次3克,日服3次。除服药外,仍采用一般内科保守疗法,如静卧、保暖及流质饮食等。疗效: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50例,大便潜血平均3.5天转阴。对合并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的患者,止血亦较迅速。除个别服药后有恶心外,一般无不良反应。对照病例采用胃病饮食、补液、输血、镇静及凝血剂等,其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平均为4.5天。有人认为侧柏叶对溃疡病合并出血的疗效超过乌贼骨与白及粉。
⑥治疗秃发
用鲜侧柏叶浸泡于60%酒精中,7天后滤取药液,涂擦毛发脱落部位,每日3次。观察13例(均为前额、头顶至后枕部脱发,斑秃不在此列),治后全部均见毛发生长,如能坚持连续涂擦并酌量增加药物浓度,则毛发生长可较密,同时也不易脱落。

侧柏叶 - 生物药材鉴别

侧柏叶侧柏叶
1.性状鉴别

枝长短不一,多分枝,小枝扁平。叶细小鳞片状,交互对生,贴伏于枝上,深绿色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气清香,味苦、涩、微辛。以叶嫩、青绿色、无碎末者为佳。
2.显微鉴别
鳞叶及小枝横切面:表皮细胞小,呈类方形,外被角质层,气孔内陷;内侧有1-2列下皮纤维间断排列,壁极厚;叶肉薄壁细胞形大,叶脉维管束上部有一圆形树脂道,两侧为转输组织,呈翅状延长,韧皮部细胞形小,木质部细胞多角形。小枝的皮层薄壁组织中有时可见树脂道,内侧可见含棕色物质的扁平细胞;韧皮部薄壁细胞不规则形,纤维圆形,单个环状排成数轮;木质部管胞和纤维径向排列整齐,射线1列细胞;髓部纺锤形或十字形。射线、叶肉和皮层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砂晶。
3.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粗粉3g,加甲醇30ml,置水浴上回流3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5%的碳酸钠15ml溶解,滤液用水饱和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10ml,再用稀盐酸调Ph至3-4,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醚液,挥干,残渣用甲醇2ml 溶解,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槲皮素适量用甲醇2ml溶解,为对照分别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液10μl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展距12cm,置紫外光灯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暗斑。
4.药物应用鉴别
(1).侧柏叶生用,长于凉血而止血热妄行;炒炭则能止血。
(2).在止血方剂中,无论寒热吐血,都可佐用侧柏叶。治因寒吐血,则与干姜同用,如《金匮要略》柏叶汤;治因热吐血,则与生地同用,如类方四生饮。
(3).侧柏叶与地榆,均为收涩凉血止血药,常用于热性出血。但地榆较侧柏叶收涩性强,并能解毒,为治烧伤、疮疡溃烂要药。

侧柏叶 - 名家论述

侧柏叶侧柏叶
①《本草衍义补遗》
:柏叶,补阴之要药,其性多燥,久得之,大益脾土,以滋其肺。
②《本草经疏》 :侧柏叶,味苦而微温,义应并于微寒,故得主诸血崩中赤白。若夫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则略同于柏实之性矣。惟生肌去湿痹,乃其独擅之长也。
③《本草汇言》 :侧柏叶,止流血,去风湿之药也。凡吐血、衄血、崩血、便血,血热流溢于经络者,捣汁服之立止;凡历节风痱周身走注,痛极不能转动者,煮汁饮之即定。惟热伤血分与风湿伤筋脉者,两病专司其用。但性味苦寒多燥,如血病系热极妄行者可用,如阴虚肺燥,因咳动血者勿用也。如痹病系风湿闭滞者可用,如肝肾两亏,血枯髓败者勿用也。
④《药品化义》 :侧柏叶,昧苦滋阴,带涩敛血,专清上部逆血。又得阴气最厚,如遗精、白浊、尿管涩痛属阴脱者,同牛膝治之甚效。
⑤《本经逢原》 :柏叶,性寒而燥,大能伐胃,虽有止衄之功,而无阳生之力,故亡血虚家不宜擅服。然配合之力,功过悬殊,如《金匮》柏叶汤,同、艾止吐血不止,当无此虑矣。若《济急方》同黄连治小便血;《圣济总录》同芍药治月水不断,纵借酒之辛温,以行苦寒之势,但酒力易过,苦寒长留,每致减食作泻,瘀积不散,是岂柏叶之过欤?

侧柏叶 - 参考资料

中国植物网www.green.
馨意芳香植物网www.
白云山植物网http://202.116.65.193/jinpinkc
生物谷药学频道www.bioon.com

 

相关文献

 

附图


柏子仁

柏子仁为柏科植物侧柏Biotaorientalis(L.)End1.的种仁,别名柏子仁、柏仁、柏子、柏实、侧柏仁、柏子仁霜。含有脂肪泊约14%,多为不饱和脂肪酸组成,还含有少量挥发油,皂甙、蛋白质、钙、、铁多种维生素等。柏子仁性平味甘。具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功效。治惊悸、失眠、遗精、盗汗、便秘等症。《日华子本草》载“治风,润皮肤。”《药品化义》载“柏子仁香气透心,体润滋血。”常食有健美作用。本品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冬二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除去种皮,收集种仁。全国各地均产,主产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省。放缸甏内,置阴凉干燥处,宜在30℃以下保存,防蛀,防热,防霉,防泛油变色。

编辑摘要

柏子仁 - 概述

柏子仁柏子仁
柏子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柏科植物侧柏的种仁。侧柏属常绿乔木,高达20m,胸径可达1m。树皮薄,浅灰褐色,纵裂成条片。小枝扁平,直展,排成一平面。叶鳞形,交互对生,长1-3mm,先端微钝,位于小枝上下两面之叶露出部分倒卵状菱形或斜方形,两侧的叶折覆着上下之叶的基部两侧,呈龙骨状。叶背中部均有腺槽。雌雄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顶端;雄球花黄色,卵圆形,长约2mm。球果当年成熟,卵圆形,长1.5-2cm,熟前肉质,蓝绿色,被白粉;熟后木质,张开,红褐色;种鳞4对,扁平,背部近先端有反曲的尖头,中部种鳞各有种子1-2颗。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形,长4-6mm,灰褐色或紫褐色,无翅或有棱脊,种脐大而明显。花期3-4月,球果9-11月成熟[1]

柏子仁 - 药品简述

柏子仁柏子仁

药名:柏子仁
汉语拼音:bai zi ren
英文名:SEMAN PLATYCLAD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Thujaorientalis L.;Biota orientalis(L.)Endl.]
别名:柏实、柏子、柏仁、侧柏子
性味:甘;性平
归经:心经肾经大肠经
功能:养心安神;敛汗;润肠通便
主治: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盗汗;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便溏者制霜用;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生态环境:生于湿润肥沃地,石灰岩石地也有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南部,经华北向南过广东、广西北部,西至陕西、甘肃、西南至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侧柏的种仁。
采收储藏:秋、冬两季采收成熟球果,晒干,收集种子,碾去种皮,簸净。
炮制方法:
1、柏子仁:拣净杂质,除去残留的外壳和种皮。
2、柏子霜:取拣净的柏子仁,碾碎,用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炕,压榨去油,研细。
3、《雷公炮炙论》:凡使柏子仁,先以酒浸一宿,至明漉出,晒干,却用黄精自然汁于日中煎,手不住搅,若天久阴,即于档中著水,用瓶器盛柏子仁,著火缓缓煮成煎为度。每煎三两柏子仁,用酒五两,浸干为度。

柏子仁 - 用药禁忌

柏子仁柏子仁
便溏及痰多者忌服。
1、《本草经集注》:牡蛎瓜子为使。恶菊花羊蹄诸石
2、《本草经疏》:柏子仁体性多油,肠滑作泻者勿服,膈间多痰者勿服,阳道数举、肾家有热、暑湿作泻,法咸忌之。
3、《得配本草》:痰多,肺气上浮,大便滑泄,胃虚欲吐,四者禁用。

柏子仁 - 中药化学成分

柏子仁柏子仁
种子含柏木醇(cedrol0),谷甾醇(sitosterol)和双萜类成分:红松内酯(pinusolide),15-16-双去甲-13-氧代-半日花-8(17)-烯-19酸[15,16-bisnor-13-oxo-8(17)-labden-19-oic acid],15,16-双去甲-13-氧代-半日花-8(17),11E-二烯-19-酸[15,16-bisnor-13-oxo-8(17),11E-labdadien-19-oic acid],14,15,16-三去甲半日花-8(17)-烯-13,19-二酸[14,15,16-trisnor-8(17)-labdene-13,19-dioic acid],二羟基半日花三烯酸(12R,13-dihydroxycommunic acid).又含脂肪油约14%,并含少量挥发油,皂甙。

柏子仁 - 药理作用

柏子仁柏子仁
柏子仁对前脑基底核破坏的小鼠被动回壁学习有改善作用。用电极热损伤环小鼠两侧前脑基底核,每日灌胃给予柏子仁乙醇提取物250mg/kg及500mg/kg,连续15d。在避暗法和跳台法试验中,均证明其对损伤造成的记忆再现障碍及记忆消去促进有明显的改善;对损伤致的获得障碍亦有改善倾向;对损伤造成的运动低下无拮抗作用。

柏子仁 - 临床应用

柏子仁柏子仁
1、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期 党参 30g, 麦门冬、白芍药、龙眼肉、柏子仁、郁金、鸡内金各10g, 五味子6g, 当归15g, 炒枣仁24g.每日1剂, 水煎取汁300ml, 早晚2次分温服.20剂为1个疗程.随证加减: 心前区闷痛甚者加丹参、延胡索、川楝子;乏力甚、脉结代者加黄芪、桂枝、仙鹤草;气短、脉沉迟者加红人参、熟附子、鹿茸;心悸、脉数者加生龙骨、生牡蛎.治疗40例, 结果痊愈31例, 显效3例, 有效4例, 无效2例.心肌缺血者19例, 全部治愈;心律失常者21例, 治愈12例, 显效3例, 有效4例, 无效2例(均为室性早搏).〖河北中医 1991;13(4): 4〗
2、治疗习惯性流产 党参39g, 茯苓、大红枣各6g, 炒杜仲、白术、黄芪、柏子仁、淮山药各15g, 桑寄生12g.每日1剂, 水煎200ml, 分2次服, 以 12~36剂为1个疗程, 保持3~4个月皆可.随证加味: 阴道流黄水或少量血液者加阿胶、焦艾叶、荆芥穗炭各10g;腰痛加菟丝子15g, 川断12g, 枸杞子10g;气急咳嗽、心烦易怒加焦栀子、黄芩、苏梗各10g;外伤者加重桑寄生用量为18g.治疗30例, 其中28例足月分娩, 2例分别提前4或5天分娩.〖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0, 3(5): 281〗

柏子仁 - 常用方剂

柏子仁柏子仁粥

柏子仁丸1

药物组成:柏子仁1两,熟干地黄1两半,防风3分(去芦头),黄耆3分(锉),人参3分(去芦头),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当归半两(锉,微炒),续断3分,羚羊角屑半两,白茯苓3分,泽兰1两,桂心半两,芎半两,白术半两,酸枣仁3分(微炒),紫石英1两(细研,水飞过),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甘草1分(炙微赤,锉)。
处方来源:《圣惠》卷八十一。

柏子仁丸2

方剂主治:产后风虚劳损,四肢羸弱,心神虚烦,不能饮食,少得眠卧。
制备方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温酒送下。

柏子仁散1

柏子仁柏子仁
药物组成:柏子仁1两,巴戟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牛膝(去苗)1两,天门冬(去心,焙)1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1两,菟丝子(酒浸3宿,晒干,别捣)1两,肉桂2两(去皱皮),石南3分,续断3分,当归3分。
处方来源:《圣惠》卷二十七。

柏子仁散2

方剂主治:风劳。
方剂功效:益气血,利四肢,强腰脚,除湿痹。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调下。

柏子仁汤

柏子仁药物组成:柏子仁(炒)1两,白芍药1两,防风(去芦)1两,茯神(去木)1两,当归(去芦,酒浸)1两,芎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细辛(洗,去土叶)半两,桂心(不见火)半两,甘草半两。
处方来源:《济生》卷七。
方剂主治:肝气虚寒,两胁胀满,筋脉拘急,腰膝小腹痛,面青口噤。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2]

柏子仁 - 常用配方

柏子仁柏子仁
1、治劳欲过度,心血亏损,精神恍惚,夜多怪梦,怔仲惊悸,健忘遗泄,常服宁心定志,补肾滋阴:柏子仁(蒸晒去壳)四两,枸杞子(酒洗晒)二两,麦门冬(去心)、当归(酒浸)、石菖蒲(去毛洗净)、茯神(去皮心)各一两,玄参、熟地(酒蒸)各二两,甘草(去粗皮)五钱。先将柏子仁、熟地蒸过,石器内捣如泥,余药研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早晚灯心汤或圆眼汤送下。(《体仁汇编》柏子养心丸)
2、戢阳气,止盗汗,进饮食,退经络热:新柏子仁(研)、半夏曲各二两,牡蛎(甘锅子内火缎,用醋淬七次,焙)、人参(去芦)、白术、麻黄根(慢火炙,拭去汗)、五味于各一两,净麸半两(慢火炒)。上八味为末,枣肉丸如梧子大。空心米钦下三、五十丸,日二服。作散调亦可。(《本事方》柏子仁丸)
3、治老人虚秘:柏子仁、大麻子仁松子仁,等分。同研,熔白蜡丸桐子大。以少黄丹汤服二、三十九,食前。(《本草衍义》)
4、治肠风下血:柏子仁十四枚。燃破,纱囊贮,以好酒三盏,煎至八分服之。初服反觉加多,再服立止。非饮酒而致斯疾,以艾叶煎汤服之。(《世医得效方》)
5、治血虚有火,月经耗损,渐至不通,赢瘦而生潮热,及室女思虑过度,经闭成痨:柏子仁(炒;另研)、牛膝、卷柏各五钱(一作各二两),泽兰叫、川续断各二两,熟地黄三两。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三丸,空腹时米饮送下,兼服泽兰汤。(《妇人良方》柏子仁丸)
6、治脱发:当归、柏子仁各一斤。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日三次,每次饭后服二至三钱。(《全展选编·皮肤科》)

柏子仁 - 文献论述

柏子仁柏子仁
1、《纲目》: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气清香,能透心肾,益脾胃,盖上品药也,宜乎滋养之剂用之。
2、《本草正》:柏子仁,气味清香,性多润滑,虽滋阴养血之佳剂,若欲培补根本,乃非清品之所长。
3、《药品化义》:柏子仁,香气透心,体润滋血。同茯神、枣仁、生地、麦冬,为浊中清品,主治心神虚怯,惊悸怔仲,颜色憔悴,肌肤燥痒,皆养心血之功也。又取气味俱浓,浊中归肾,同熟地、龟版、枸杞、牛膝,为封填骨髓,主治肾阴亏损,腰背重病,足膝软弱,阴虚盗汗,皆滋肾燥之力也。味甘亦能缓肝,补肝胆之不足,极其稳当,但性平力缓,宜多用之为妙。
4、《本草备要》:凡补脾药多燥,柏子仁润药而香能舒脾,燥脾药中兼用最良。
5、《本经逢原》:柏子仁,《本经》言除风湿痹者,以其性燥也。《经疏》以为除风湿痹之功非润药所能,当是叶之能事。岂知其质虽润而性却燥,未有香药之性不燥者也。昔人以其多油而滑,痰多作泻忌服,盖不知其性燥而无伤中泥痰之患,久服每致大便燥结,以芳香走气而无益血之功也。

柏子仁 - 生药材鉴定

柏子仁柏子仁

性状鉴定

种仁长卵圆形至长椭圆形,长3-7mm,径1.5-3mm。新鲜品淡黄色或黄白色,久置则颜色变深而呈黄棕色,显油性。外包膜质内种皮,先端略光,圆三棱形,有深褐色的点,基部钝圆,颜色较浅。断面乳白色至黄白色,胚乳较发达,子叶2枚或更多,富油性。气微香,味淡而有油腻感。以粒饱满、黄白色、油性大而不泛油、无皮壳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定

种仁横切面:内种皮细胞1列,扁长形,外壁稍厚。胚乳较发达,胚乳和子叶薄壁细胞充满脂肪油和糊粉粒。

理化鉴别

(1)取柏子仁粗粉2g,加长10ml,煮沸10min,趁热滤过。取滤液2ml置试管中,用力振摇1min,产生持久性泡沫,放置10min 泡沫仍不消去。
(2)取本品粗粉2g,加甲醇10ml,回流提取10min,滤过。取滤液2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冰醋酸1ml溶解,再加醋酐一浓硫酸试剂(19:1)1ml,则显黄色-紫色-污绿色。

药物应用鉴别

柏子仁与酸枣仁皆能养心安神,滋阴止汗。然柏子仁重在补心,酸枣仁专于补肝,病机有异;柏子仁润燥力强,可润肠通便,酸枣仁敛阴力胜,能生津止渴,兼治不同[3]
 

相关文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