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譬如朝露——立冬后的秋色和不赖床的理由

 良辰美景奈何天 2012-11-13

譬如朝露——立冬后的秋色和不赖床的理由




  

日历上的“立冬”两个字,总是在提醒我又犯了同一个错误。每次总是到了初冬,才真正开始有深秋的实感。银杏、枫树、鹅掌木,像被看不见的画笔渲染上黄、橙、红的颜色。一阵凄紧西风吹过,簌簌落了一地斑斓,不忍心踩上去,每天从研究室到宿舍走路一跳一跳,像在做游戏。

沿途那条清浅的溪流也被点染得流光溢彩,春季出生的野鸭已经长大了,双双对对缩着脖子慢悠悠划水,好像很冷的样子。那只不知名的水鸟依然在,仍然是骄傲的姿态,安静得很少见它动一下。在漂浮着黄橙红色落叶的溪流中,益发显出遗世独立的洁白。

古人说“宁为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只是,双凫与别鹤,终究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事,哪里容得他人置喙。

小时候看过这样的故事:地位卑微的武士爱上了公主,两人在秋夜相约私奔。露水凝结在草叶上,在月光下闪闪发亮,公主好奇地问:“那一闪一闪的是什么?”武士只想快点带公主逃离,于是没有回答她。但是公主终于被追兵带回,远嫁他国,与武士从此天涯两隔。武士后来每每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总是非常悔恨——早知道是这样的结局,我至少应该停下来告诉她:“我最爱的人,那一闪一闪的是露珠啊。”

后来长大了一些,看到《短歌行》中的“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明知作者是横槊赋诗的曹孟德,却总是想起这个发生在秋夜、旖旎而伤感的故事。那只叫岁月的画笔,年复一年为秋叶着妆,也终将有一日,会渐渐凋零所有春花般的容颜。每当看到季节变换颜色,便总是担心来不及——很多事来不及做,很多话来不及说,很多人,来不及好好对待。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担忧来不及的人常常会对生命过于用力,缺少几分随缘自适的疏朗和宁静恬然的淡泊,选择了一种沉重、甚至悲怆的人生。纵然没有天灾人祸,生命不过倏忽数十年,还包括那些漫长的怨憎会、爱别离,太多的来不及终究难以规避。

但倾尽全力之后,纵是徒劳,饮下那碗孟婆汤之前亦少一些悔恨。哪怕,仅仅是告诉最爱的人——那一闪一闪的,是露珠。

 

                                                                                      玉谿小乔

                                                                                2012年11月11日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季节感太强的颜色,总是勾引起伤春悲秋之感



即便晴朗,仍然萧瑟



更何况一场雨后,一番凋零



“落红不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李后主的词



无论落英还是落叶,绽放还是凋零,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某个默默等待的人、某个简单的愿望——也许,只是并肩坐在陈旧的木凳上,十指相扣,沉默着,看春去秋回、人来人往



冬天



不赖床



为了——隔着两千公里的距离、一个小时的时差,在每个清晨的同一时刻,越过不同的风景——



一起看——



同一片天空




最近懒病犯了,不仅论文,什么文都没写,明天开始早起——哪怕是为了这么煽情的理由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