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雅》(晓雪)【摘要 】

 然香思语 2012-11-13
面膜小姐
  我极少去美容院,少到两三年被闺密拖去一次半次。总觉得美容床上一躺两三个小时有点浪费时间,既不能聊天,又不能上网,还不能看电视。
  我是个常年的失眠症者,还做个常年的需要像空姐一般飞得没日没夜的工作。在40岁前经常熬夜加班,平均每天的有效睡眠是6小时左右……好像听起来这些因素都对女人的皮肤不利,但是,我的皮肤还是让很多朋友为之羡慕。秘诀只有一个:天——天——做——面——膜!!!
  不必天天都用SK-II或者LaMer或者“宠爱之名”,那有点奢侈(当然,有条件的女朋友也可以尽情用!),玉兰油、露得清就行。有一次,我在屈臣氏买东西,赶上促销,加10元就送一包他们自制的面膜,回家一用,也不错!
  重点是要天天做!重点的重点是要坚持!我就坚持十几年,自己的脸已经变成了面膜的活广告。几乎每天一次,坚持不懈,只有在潮湿的城市或者盛夏的时候会改为每周三次。春天皮肤容易过敏,冬天皮肤容易干燥,夏天容易起晒斑,但你只要小心地调换面膜的种类,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肌肤,有时候真是立竿见影。总的说来,保湿是首选,一年四季都需要,还有美白的、抗衰老的、防过敏的、滋养的、醒肤的……根据你皮肤的需要,准备你的面膜。
  做面膜,真是其乐无穷。差不多所有的化妆品牌都有面膜,面膜的种类不计其数。而且,做起来太容易,只需你每天花10分钟,再忙的女人,每天也有10分钟爱漂亮的时间吧?总比兴师动众地花上小半天时间去美容院容易多了吧?
  2005年在旅游卫视做“七九吧”电视专栏的时候,每期会请一位明星朋友到现场一起聊聊穿衣打扮经,曾经碰到另外两个面膜小姐,她们是范冰冰和吴辰君。这两个姑娘对面膜同样颇有心得,我们过起招来简直灵感四射,在后来很多年里,我和冰冰每次见面时都会分享各自的面膜新选。记得当时曾经总结出几个面膜小要点,多年后再看,发现依然好用:
  1.不要贪贵,重在坚持。
  2.再贵的面膜也不要在脸上停留太长时间,15分钟足够了!更不要重复使用。
  3.不要轻易用自制的面膜,护肤是门科学,自制的面膜皮肤不一定能吸收。
  做面膜的最佳时间及最佳效果:
  1.保湿滋养类的,睡觉前做,效果最好,皮肤可以最大程度地吸收。
  2.刚下飞机,熬夜加班,想让皮肤瞬间有光彩回归,就做含有维C的醒肤面膜,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3.当眼睛开始不定期地出现小细纹,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这个时候如果你开始做眼膜,是可以有效抵抗皱纹的!建议持续做眼膜至少7天,而7天才做一次基本没什么效果。
  4.长途飞机,要随身带着那种管状的不用洗的面膜,涂厚一点,不会吓倒邻座,下飞机时脸上依然有光泽。
  5.某一种你平时用觉得有点油的面霜,与几乎所有质地不涩的保湿霜,你都可以在泡澡的时候在脸上厚厚涂一层,从浴缸出来后洗掉,马上镜子中的你便有“出水芙蓉”的风采。
  除了面膜以外,皮肤好的另外几个重要的辅助措施就是我的“四不政策”了——不抽烟,不喝酒,不化妆(主要指尽量少涂粉底以及散粉,平日里坚决不画浓妆),不泡酒吧,一泡吧就免不了要喝点小酒,熬点小夜,吸点小烟,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对皮肤有百害无一利,对一个女人的健康生活同样有百害而无一利。
  天天换衣服
  我大学毕业工作后的第一家公司,董事长是个在香港传媒界很有名的资深前辈,人称“胡爷”,据说是香港七八十年代历届港姐选美的评委之一,他最得意的是张曼玉当上港姐就是他当年慧眼识珠的。胡爷并不常来北京看我们,来的时候在我印象里也基本不管正事,就管员工的穿衣打扮。那个时候我刚大学毕业,在穿衣打扮方面还没太开窍,他老人家的教诲我在很多年后依然觉得,受益终生。
  ——天天换衣服
  胡爷说:没衣服?两套衣服总有吧,那好啊,一三五一套,二四六一套,周末穿睡衣在家睡大觉!不要让他看见女孩子穿同一套衣服第二天出现在办公室,看起来像昨晚没回家,年轻女孩子,名声还是很重要的。
  ——逛名店
  一天午后不忙,胡爷拉着我去逛王府饭店,王府饭店是80年代北京最奢华的地方,所有的名牌最早在王府开店。我那个时候一年工资也买不起那里的一件衣服,所以很没有底气地跟老爷子嘟囔不要去那里逛,什么都买不起呢……胡爷当时非常坚定地说:记着,丫头,这里的衣服不只给那些傍大款的无知的女孩子准备的,也是给你准备的!因为你爱漂亮,有才华,又用功,一定相信,有一天,你会买得起这里的衣服!现在,你要先学会有胆量在这里试衣服!
  ——logo
  胡爷说:最不会穿的女人就是把一身logo穿在身上,再漂亮也是人家logo的本事,不是人的本事,聪明女人要会藏起logo的光芒,让自己发光。
  ——女人的浓和淡
  胡爷说:女人不是按照漂亮和不漂亮来分的,是按照浓和淡来分的。像我,就是淡的女人,所以一辈子都不必花枝招展,浓妆艳抹,干净和优雅就是我应该追求的风格;而浓的女人,尽可以招摇,是另外一种风采。
  ——为谁打扮
  胡爷说:忘记男人,你首先要让你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顺眼,这样你出门的时候心里会自信,脸上才有光,男人们才会看你,根本不用动不动问男人:我穿成这样好看吗?你自己觉得好看就是好看的!哪个男人看你不顺眼让他去看别的女人好了!
  亲爱的胡爷,今年应该八十多岁了,也许他想不到,他二十年前对一个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女员工说的话,这女孩会如此清晰地记了这么多年,而且有机会放在自己的书里,和更多的女孩子分享——谢谢胡爷,希望老爷子身体健康。
  小木匠的快乐
  因为搬家,收拾出很多陈年的东西,其中一件是大概20年前杨惠姗送我的一件琉璃工房早期作品,是中国古代的“四不像”。那个时候我们刚认识不久,年龄差得挺多,可是一见如故,惠姗说我在她心里就是典型的“四不像”——看着柔弱,可比谁都倔强;瘦得一阵风就能吹走,偏偏喜欢当姐姐照顾别人;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很迷惑,不像个职业女人,也不像在家做太太的……
  而我当时印象最深的是,惠姗说那个四不像是她“亲手”做的,我当时想,怎么可能?杨惠姗?——昔日的金马、亚太影后?一个明星?
  几年后,琉璃工房在上海建了工厂,我有一次到上海出差,张毅大哥特意开了车去接我到郊外的车间里参观。我走进车间的时候,根本没认出哪个是惠姗。她和所有的工人一样,穿着粗布的工作服,带着大口罩,用一把很精细的刻刀在雕琢一件未完成的作品——那个情景让我终生难忘,我无论如何不能把眼前的这个“工匠”杨惠姗和当年风华绝代的“明星”杨惠姗重叠在一起……
  那天惠姗对我说:之所以当年放弃风光无限的演艺生涯而专心于琉璃,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发现了做一个“木匠”的快乐(当然,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爱情,她和张毅让人唏嘘的爱情)。惠姗说:你看,小木匠从学徒工到一个熟手,到做了人家的师傅,可能是5年、10年甚至一生的时间,但是,他的作品越来越好,他开始有自己的风格和工艺,他每年每月甚至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是很多行业的人不能拥有的快乐。
  杨惠姗说:“小木匠成为大木匠是因为他的执著和专心。”
  那个时候我跟惠姗说,要是有一天可以歇下来了,很想去她那里做一个月的小学徒,就像上大学的时候去做暑期工。当时惠姗说,那不容易呀,那要耐得住寂寞,虽然一个小木匠的快乐,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