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培小语:体验古诗文情感,走进古人精神世界

 走万里路 2012-11-13

体验古诗文情感,走进古人精神世界

古诗文教学特别是古诗教学,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难就难在教师不知道怎样教,教到何等程度。许多老师觉得字词句难懂一些的作品还有的可教,而对于那些情景浑然一体、字词句浅显易懂的诗作就不知怎样讲了。像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样的诗字句十分好懂,表达了什么情感?表面上看不太明显。有的老师就觉得这样的诗没什么好教的,上课时让学生们读两遍就得了。还有的老师在讲古诗文时以字词句、语法现象为主,喜欢逐字逐句翻译,把诗歌翻译成现代散文,把文言文的学习完全等同于古汉语的学习。重语言而轻文学,重表面的字词语法而轻内在的情韵,这种做法使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对小学阶段古诗文的教学目标,理解还不是十分透彻;对实现教学目标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也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就从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目标与原则,以及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方法这两个方面进行讲述。

第一讲 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目标与原则

一、 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目标要求

1. 具体内容:

1)解读课标中三个学段的目标要求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阶段性目标中,按照不同的学段,对古诗文的学习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我们看到在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学习目标是: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的学习目标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与第一学段的不同是第二学段进一步把诵读与情感体验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了,而且有了对理解作品内容的要求。第三学段在前面的基础上有了更细更高的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这一学段的学习目标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要求学生首先在阅读诗歌中领悟诗情,体会诗人情感,这标志着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自学能力的要求。对文本意义的感悟也有了更深的要求。再有更进一步深入文本,贴近文本,开始关注文本的形式,以及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特点:第一,三个学段的目标设定体现了一种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这十分符合儿童认知能力、感受能力发展的规律。第二,三个学段都表明了学习古诗文的主要目的是:体验作品的情感。为什么学习古诗文的目的要以情感体验为主要目的呢?什么又是情感体验呢?我们可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方智范教授的一段话。中得到答案。情感体验就是以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体会作品内在情感的过程,是读者内心和作品情感发生共鸣的过程。

文学作品以抒发人的情感为主,文字是情感的载体,所以学习文学作品重点不是字词句的表面意思,而是它们所蕴含的情意,是文章的内在情感。尤其诗歌这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其所抒发的感情复杂微妙而又曲折含蓄,其内在情韵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更要用心去感受。同时诗歌的内在意义又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和生成性。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阅读同一首作品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认识和感受。因此,如果用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这样的简单概括方式去阐释诗歌内涵,那是太肤浅,太流于表面化了。只有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品味作品,才能获得真实的、新鲜的、深刻的感受。同时,在对作品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将会逐渐变得丰富起来,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感受也会越来越深刻细腻。这是古诗文教学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第三,三个学段都强调要通过诵读体验作品情感。诵读对于诗欣赏歌理解文章含义具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我国古典诗歌在形式上具有声律顿挫的特点,是声情并茂的产物。古人作诗又称吟诗(吟,诵读的一种形式)。他们不仅伴随着吟咏来作诗,而且也伴随着吟咏来改诗,最后的作品是诗人声与情的文字记录。那么,读者在阅读时则可通过吟咏诵读揣摩诗人的声气口吻,通过声音达到自己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相互交流的境界。

可以说诵读训练是一种感性的直觉教育。它可以培养人们心中对诗歌的直觉感悟能力。小学时期不仅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也是一个人直觉感受力最强的时期。从“重人”的教育目的出发,小学生学习古诗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培养他们对古诗的直接感受能力,培养他们对古诗的审美感受,并从中得到一种心灵的愉悦。

那么,诵读作为一种感性的直觉教育方式,正是培养孩子们对古诗直接感受能力的有效方法。正如方智范老师所说:“诵读非常有利于我们去感受中国汉语言的一种民族特征,那种音律之美、声调之美、节奏之美。诵读也有利于通过学生的发声器官,让他在视觉器官就是阅读,和思维器官,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思想之间直接建立起一种联系的通道。这样非常有利于学生对这些语言的模块,对这些优秀的古诗文整体的储存。所以诵读的方法,我认为可以形成一种积累的快速反应机制。”

2.主要观点:

1)三个学段的目标设定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2)情感体验是学习古诗文的主要目的;

3)诵读是获得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

二、 小学语文课程中古诗文教学的原则

1. 具体内容:

1)以阅读、记诵为主的教学原则

2)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

3)情感教育与情景感悟相结合的原则

4)创设情境与自主感悟相结合的原则

5)科学评价、激励为主的原则

2. 主要观点:

1)刚才我们说了诵读是一种感性的直觉教育手段,诵读是感受作品语言,感悟诗文情意的最佳方法。运用这一手法应该以学生自主诵读为主,淡化教师对诗文的分析与讲解。

首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要让学生充分阅读作品,沉潜其中,涵咏品味。然后熟读成诵,在诵读中品味诗文的语言,感悟诗文的情意。另外要课内诵读与课外诵读相结合。课外诵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通过课外诵读不断的积累可以对领悟诗文情意起到积极作用,对课内诵读产生良好的促进。同时,教师应注意诵读方法的指导。在学生诵读时教师要指点他们注意诗歌的节奏顿挫以及平仄押韵所形成的律动。一句中应该在什么地方加以停顿,什么地方字音加以拖长,在读时怎样注意诗歌的平仄韵律等,这些都因诗歌体式的不同而不同。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加以简要介绍和指点。对古文也是这样,文言文自有一种内在的语气和语势,它们随着文章情感意义的展开而形成或紧促或舒缓,或高昂或低沉的律动节奏。怎样读,才能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教师应该加以正确的指点。

当然这些基本的常识并不是一些死板的公式,它们在具体运用时会因读者的不同、诗文内容的不同,而有无穷的变化。关键是诵读时应该以自己对诗文的理解有感情地读,以抑扬起伏、顿挫有致的声音传达出古诗文在表情达意时所特有的意味。由此才能进一步体会诗文中所包含的感人力量和独特艺术魅力。

2)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是说,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从整体上感受语言的优美、感悟诗文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对诗文的内容大体上明白即可。方老师说:“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一般都是篇幅比较短小,思想情感积极向上,意境比较优美单纯,画面比较鲜明,而语言上相对来说比较朗朗上口的。像这样的一些作品,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它,甚至可以不求甚解。有些作品它是不可能让学生一下子就了解它的非常深厚的内蕴的。比方说杜甫那个《绝句》。小学生从小就会背,‘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它具有非常优美的画面和非常鲜明的节奏,朗朗上口。小学生一读就会,一读就能记住。但是后面两句‘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其实诗人杜甫的诗意是在那个千秋雪的‘千秋’和万里船的‘万里’,是一种漂泊之感和对祖国命运的担忧。但这个小学生就未必能够了解。我想让他们慢慢地去消化,随着他们人生阅历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情感世界的拓宽,他们就会对它的深刻的内蕴会有所理解。”

有些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很多,往往形成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慷慨激昂,下面学生却无动于衷。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于老师讲的只是她自己或者是书本上的东西,而不是学生自己感悟到的,所以学生不为所动。或者是老师讲的超出了学生理解的能力,学生听不懂。

因此,古诗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如果过于细密,则会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对于诗歌教学来说最忌讲得过白、过细、过透。

3)从大语文观出发,语文教育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人,育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道德情操。文学教育不同于道德说教,文学教育是一种感染,感发式的教育。其教育过工程关键在于一个感字。中小学课本中所选的古诗文作品,无不表现了作者高雅的生活情趣,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使学生在学习古诗文诵读作品感悟作品情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的熏染,使品德教育的形式不再是说教式的,而成为一种心灵的感化,使审美教育与品德修养结合起来

4)采用感性化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自由联想,自主感悟诗歌情境。这里所说的感性化的教学手段,并不一定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老师过于依赖现代教育技术,课上得很华丽,然而却无益于学生对作品的领悟。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这些老师过分追求上课的形式和技巧,而违背了应以学生对作品的感悟为重点这一根本原则。不可否认,运用适当的声像资料对领悟作品意蕴的确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如果过多过滥地使用,则会限制住学生的自由想象和联想,使他们的思维固定单一,使阅读丧失个性化色彩。这与过去那种以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为主的讲授方法所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相反,有的老师不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法虽很朴素,却十分感性,所达到的效果很好。比如著名语文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授《草》这首诗时,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创设生活情境,师生互动,生动有趣地组织学生从诗歌的背诵,作者,到重点词句的理解,再到思想情感的感悟等方面全方位地体验复习了这首古诗。

5)教师要对诗文诵读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检测与评价。检测的形式可以灵活多变,最好能够寓教于乐,比如通过游戏展开竞赛,比一比谁背的古诗文多,谁读得好。在课堂上也应该经常性地复习诵读学过的古诗文作品,温故知新。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时,应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以表扬鼓励为主的方式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和信心。

对记诵能力强的学生及时表扬,对能力稍差的学生加以鼓励,目的就是要培养呵护孩子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以上就是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古诗文教学的具体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