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圖文大觀】植物誌第81輯:林投等十個品種(74P)

 雨中笠翁 2012-11-14


 

 
 
 
【植物圖文大觀】
 
植物誌第81輯:林投等十個品種(74P)
 
圖文資料/網絡   編輯/雨中笠翁
  雨中笠翁编撰雨中笠翁编撰

 

 
║ │ │ │ │ │ │ │ │ │ │ │ ║
║1│9│8│7│6│5│4│3│2│1│ │植║
║0│。│。│。│。│。│。│。│。│。│ │物║
║。│刺│杯│狐│金│阿│長│金│狐│林│ │名║
║刺│竹│狀│尾│絲│里│瓣│棗│尾│投│ │稱║
║杜│ │蓋│椰│火│山│短│ │武│ │ │目║
║密│ │骨│子│廣│十│柱│ │竹│ │ │錄║
║ │ │碎│ │竹│大│茶│ │ │ │ │ ║
║ │ │補│ │ │功│ │ │ │ │ │ ║
║ │ │ │ │ │勞│ │ │ │ │ │ ║
 
 
 
植物資料美圖雨中笠翁编撰
 
 
1.林投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林投                          更多林投                林投0
  英文名稱: Thatch PandanusScrew Pine

  學  名:

Pandanus odoratissimus Linn. f.
Pandanus natao
 St. John
Pandanus odoratissimus L. f. var. sinensis
 (Warb.) Kanehira
Pandanus taiwanianus
 Hosokawa
Pandanus tectorius auct. non Parkinson: Hayata 
  科  名: 露兜樹科(Pandanaceae)露兜樹屬(Pandanus)
  別  名: 露兜樹、華露兜假菠蘿、野菠蘿、山菠蘿、婆鋸筋、豬母鋸、老鋸頭、勒古、水拖髻。
  原產地: 太平洋熱帶地區海岸及各島嶼、印度
  分  佈: 全島海邊,生於村旁、路邊、山谷、溪邊及濱海地區。
  用  途: 1.防風定砂植物極常見的海岸植物,生長在海岸林的最前線,常成叢聚生,構成海岸灌叢的一部份,是優良的防風定砂植物。2.食用ㄅ.果可食其聚合果由多數核果組合,狀似鳳梨;核果外部堅硬,基部軟,中有纖維質能隨水漂流,裡面是種子,味甜可食。ㄆ.其莖頂芽稍可做菜餚,味如春筍。3.藥用:性味:甘、淡、涼。效用:葉:發汗解表,清熱解毒,利尿。根:治感冒發熱,腎炎水腫,尿路感染、結石,肝炎,肝硬化腹水,眼結膜炎;果:治痢疾;咳嗽;果核:治睪丸炎,痔瘡。孕婦忌服。
  莖:

常綠灌木,高可達 5 公尺,常從莖幹生成大型之支柱根支撐樹幹,莖為直立或成彎曲匍匐狀,有分枝,樹幹粗糙有瘤 狀突起,環紋明顯。

  葉:

葉片呈長披針形,叢生於枝端而作螺旋狀排列,長披針形,邊緣及中肋有銳刺(雌株),雄株的葉緣及中勒無銳刺,無刺葉端漸尖,葉基截形,葉面平滑為硬革質,葉背為灰綠色,葉鞘不具纖維。

  花:

雌雄異株,雄花呈圓錐花序,雌花呈頭狀花序;雄花淡黃白色,有多數苞片保護,香氣濃烈;雌花綠色,密生成頭狀排列。雄花序略倒垂、長約 50 公分;柱頭宿存。
  果  實: 果實每年 5~6 月成熟,內部種子可食用,味道香甜,口感與花生相似。果大,單生,近球形,熟時橙紅色,由 50~70 或更多的倒圓錐形、稍有稜角、肉質的小核果集合成之聚合果,球形,直徑可達 20 公分,形似"菠蘿"(鳳梨),故有"野菠蘿"之稱。

   特  性:

常從莖幹生成大型之支柱根,莖為直立或成彎曲匍匐狀,有分枝,樹幹粗糙有瘤狀突起,環紋明顯。葉叢生於枝頭,長披針形,邊緣及中肋有刺,葉端漸尖,葉基截形,葉面平滑為硬革質,葉背為灰綠色。
 
  植物圖片
※※※※※※※※※※※※※※※
 
 
                                 
 
 
 
 
 
 
 
 
  2.狐尾武竹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狐尾武竹
  英文名稱:  

  學  名:

Asparagus densiflorus (Kunth) Jessop cv. 'Myers'

  科  名:

百合科(Liliaceae)天門冬屬(Asparagus)

  別  名:

狐狸尾、狐尾竹
  原產地 南非
  分  布: 園藝栽培

  用  途:

1.園藝庭園觀賞用因葉形優美,常綠,適合作庭栽、盆栽觀賞用,均有很好的觀賞價值。2.作為花材切花用:造形優雅,亦可作為切花使用。
  莖: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或開展,成株叢生狀,高可達 60 公分;其下有肥大塊莖,莖直立圓筒狀;莖上小枝及假葉密生,猶如狐狸尾巴,帶有黃綠色光澤。

  葉:

小葉線形,四季青翠優雅。

  花:

腋生總狀花序,花白色,有香味。
  果  實: 結球形漿果,1~3 成串生長,未熟時青綠色,徑約 0.6~1.2 公分,成熟時紅色;內有種子 1~2 個,黑色,圓形,徑約 0.4 公分。

  特  性:

狐尾武竹為百合科天門冬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或開展,高可達 60 公分;植株叢生狀,其下有肥大塊莖,莖直立圓筒狀;莖上小枝及假葉密生,猶如狐狸尾巴,帶有黃綠色光澤。小葉線形,四季青翠優雅。腋生總狀花序,開乳白色有香味的花。結球形漿果,成熟時紅色。狐尾武竹成株叢生狀,耐陰性強,成長期喜好濕潤,水分需充足。在半蔭蔽的栽植地點會比全日照的地點生育旺盛,定期施氮肥可促進葉色美觀。可用播種或分株法,春、秋為育苗適期。性喜高溫,日照 50%~70%,夏季忌強光直射,耐陰性強,可作室內植物。
 
 植物圖片
※※※※※※※※※※※※※※※
 
 
 
 3.金棗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金棗
  英文名稱: Oval Kumquat

  學  名:

Fortunella margarita Swingle
  科  名: 芸香科(Rutaceae)金柑屬(Fortunella)
  別  名: 棗橘、羅浮柑、牛奶柑、牛奶金柑、牛奶橘、長金橘、長果金柑、長實金柑、金橘、金柑、壽星柑
  原產地 中國大陸廣州及浙江,於1906年由日人田代氏自日本引進臺灣種植。
  分  佈: 宜蘭
  用  途: 1. 食用:可做成蜜餞,也可以做成果醬、果汁、金棗酒、金棗糕等。2. 藥用:本草綱目記載:金棗味甘、性溫和、理氣、化痰、潤肺、止咳、健胃整脾。各界普遍肯定其『食療』功效。
  莖: 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綠色,多分枝,有刺,老枝幹有垂直狀裂紋。

  葉:

單葉互生,翼葉狹,葉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先端尖,基部稍圓,淺波狀密鋸齒緣,長 4.7~9 公分亦有至 18 公分者。

  花:

花白色,六瓣,味道芳香。
  果  實: 果長約 3 公分,先端圓,基部略尖,汁微酸,有香氣。

  特  性:

灌木或小喬木。單葉互生,翼葉狹,葉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先端尖,基部稍圓,淺波狀密鋸齒緣,長 4.7~9 公分亦有至 18 公分者。花白色。果長約 3 公分,先端圓,基部略尖,汁微酸,有香氣。
  其  他: 因金棗性喜冷涼,而蘭陽平原東瀕太平洋,三面環山,冬春淫雨,氣候陰濕,適合生長,使金棗在宜蘭成為全省唯一的特產地。目前栽培面積約300公頃,佔全省90%以上。
 
  植物圖片
※※※※※※※※※※※※※※※
 
 
 
 
 
 
 
 
 4.長瓣短柱茶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長瓣短柱茶                      更多長瓣短柱茶
  英文名稱: Bilobedpetal Camellia

  學  名:

Camellia grijsii Hance
Thea grijsii (Hance) O. Kuntze

  科  名:

茶科(Theaceae)茶屬(Camellia)

  別  名:

閩鄂山茶
  原產地: 產於中國福建、四川巫溪、江西黎川、湖北及廣西北部。

  分  布:

栽培

  用  途:

1.尚未加以開發利用,可供為山茶科種源木用。
  莖: 灌木或小喬木,嫩枝較纖細,有短柔毛。

  葉:

葉革質,長圓形,長 6~9 公分,寬 2.5~3.7 公分,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闊楔形或略圓,上面乾後橄欖綠色,有光澤,無毛,或中脈基部有短毛,下面同色,中脈有稀疏長毛,側脈 6~7 對,在上面略凹陷,在下面突起,邊緣有尖銳鋸齒,齒刻相隔 0.15~0.2 公分,葉柄長 0.5~0.8 公分,有柔毛。

  花:

花頂生,白色,直徑 4~5 公分,花梗極短;花被片 9~10 片,半圓形至近圓形,最外側的長 0.22~0.3 公分,最內側的長 0.8 公分,革質,無毛,花開後脫落;花瓣 5~6 片,倒卵形,長 2~2.5 公分,寬 1.2~2 公分,先端凹入,基部與雄蕊連生約 0.2~0.5 公分;雄蕊長 0.7~0.8 公分,基部連合或部分離生,無毛,花藥基部著生;子房有黃色長粗毛;花柱長 0.3~0.4 公分,無毛,先端 3 淺裂。花期 1~3 月。
  果  實: 果實為蒴果,球形,直徑 2~2.5 公分,1~3 室,果皮厚 0.1 公分。

  特  性:

灌木或小喬木,嫩枝較纖細,有短柔毛。葉革質,長圓形,長 6~9 公分,寬 2.5~3.7 公分,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闊楔形或略圓,上面乾後橄欖綠色,有光澤,無毛,或中脈基部有短毛,下面同色,中脈有稀疏長毛,側脈 6~7 對,在上面略凹陷,在下面突起,邊緣有尖銳鋸齒,齒刻相隔 0.15~0.2 公分,葉柄長 0.5~0.8 公分,有柔毛。花頂生,白色,直徑 4~5 公分,花梗極短;花被片 9~10 片,半圓形至近圓形,最外側的長 0.22~0.3 公分,最內側的長 0.8 公分,革質,無毛,花開後脫落;花瓣 5~6 片,倒卵形,長 2~2.5 公分,寬 1.2~2 公分,先端凹入,基部與雄蕊連生約 0.2~0.5 公分;雄蕊長 0.7~0.8 公分,基部連合或部分離生,無毛,花藥基部著生;子房有黃色長粗毛;花柱長 0.3~0.4 公分,無毛,先端 3 淺裂。蒴果球形,直徑 2~2.5 公分,1~3 室,果皮厚 0.1 公分。花期 1~3 月。本種過去只見於福建及湖北,最近見到桂北的標本,和原記載基本一致,只是嫩枝的毛稍密,花絲連合不過半,花柱僅在先端 3 淺裂。
 
  植物圖片
※※※※※※※※※※※※※※※
 
 
 
 
 
 
 5.阿里山十大功勞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阿里山十大功勞                          更多阿里山十大功勞
  英文名稱: Alishan Mahonia,Two-color Leaf Mahonia,Yushan Mahonia

  學  名:

Mahonia oiwakensis Hayata
  科  名: 小蘗科(Berberidaceae)十大功勞屬(Mahonia)
  別  名: 翠峰十大功勞、二色葉十大功勞、玉山十大功勞、玉山蘗木
  原產地: 特產臺灣海拔 1,500~3,500 公尺山區,零星分布。
  分  佈: 臺灣全境海拔 1,500~3,500 公尺山區,零星分布。
  用  途: 1.園藝觀賞用:常綠,樹形高雅,常被栽培供觀賞外用。2.藥用:臺灣民間以其莖、根之切片,充為黃蘗之代用品。藥用:性味:全株:苦、寒。效用:全株:清熱解毒。治感冒、支氣管炎、咽喉腫痛、牙痛、急性胃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風溼關節痛;外用治結膜炎,瘡癤,濕疹、燒、燙傷。
  莖: 高 1~2 公尺,莖灰白色,有細縱裂。

  葉:

一回奇數羽狀複葉,葉長約 40 公分;小葉 15~29 枚,革質、剛硬、具刺狀齒芽,披針形,大小富變化,長 8~10 公分,寬 1.4~2 公分,先端刺狀漸尖,基略心狀圓形,葉緣每邊具 3~8 刺狀齒牙,側小葉有時略鐮形,無柄,頂小葉略較大,整正,有柄。

  花:

總狀花序數至 10 枝,每年約十月開花,花黃色,總狀花序,簇生
  果  實: 漿果橢圓形,長約 0.9 公分,四、五月醬果成熟為,暗紫色。

  特  性:

常綠灌木,高 1~2 公尺,莖灰白色,有細縱裂。一回奇數羽狀複葉,葉長約 40 公分;小葉 15~29 枚,披針形,大小富變化,長 8~10 公分,寬 1.4~2 公分,先端刺狀漸尖,基略心狀圓形,葉緣每邊具 3~8 刺狀齒牙,側小葉有時略鐮形,無柄,頂小葉略較大,整正,有柄。總狀花序數至 10 枝簇生,金黃色。漿果橢圓形,長約 0.9 公分,暗紫色。
 
 植物圖片
※※※※※※※※※※※※※※※
 
                                 
 
 
 
 
 
 
 
 
 
 6.金絲火廣竹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金絲火廣竹
  英文名稱:  
  學   名: Bambusa dolichomerithalla Hayata CV. "Green stripe-stem" Lin
  科   名: 禾本科 ( Poaceae )蓬萊竹屬(Bambusa)
  別   名: 金絲火管竹
  原產地: 台灣中南部,多見於溪流岸邊
  分   布: 栽培種,金絲火管竹是火管竹的變種。
  用   途: 1. 觀賞:金絲火廣竹是火管竹的變種,且其姿質秀麗,富園藝觀賞價值,常被種植在庭園中,作為庭園綠化美化植栽。2.竹材可製提燈、圓扇,是很好的竹編材料。3.作火管用:利用一管竹稈,將前節上的橫隔中央鑽個小洞,打通中節,對著竹管一端吹口氣,灶裏的火苗就會旺盛起來。4.防風或家園圍籬用昔時人們喜歡種植在住家或農田、果園附近,作為圍籬以保護家園或防風。
  莖: 莖節細長叢生,稈高 6~10 公尺,直徑約 3~5 公分,圓筒形,有光澤,金黃色雜有綠色縱紋,稈肉厚 0.5~0.8 公分,橫隔壁向上凸出,節略凸起,節間長 20~70 公分,節上小枝叢生。
  葉: 葉一簇 5~11 枚,廣披針形,長約 10~15 公分,寬約 1.2~2 公分,葉端具有棕色鬚毛。
  花:  
  果:  
  特   徵: 金絲火管竹為禾本科蓬萊竹屬植物,莖節細長叢生,直徑約3至5公分,長約20至70公分。其竹管可用來吹氣助燃灶火,故又名火管竹。金絲火管竹是火管竹的變種。
    其   他: 五十多年前,農家都是用灶生火、煮食,火焰太小了,就利用一管竹稈,將前節上的橫隔中央鑽個小洞,打通中節,對著竹管一端吹口氣,灶裏的火苗就會旺盛起來。這個用來生火的竹子就是火廣竹,因為具有這個用途,所以又叫火管竹或火吹竹。
 
  植物圖片
※※※※※※※※※※※※※※※
 
 
 
 
 
 
 
 7.狐尾椰子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狐尾椰子                              更多 狐尾椰子
  英文名稱:

Foxtail Palm

  學   名: Wodyetia bifurcata A. K. Irvine
  科   名: 棕櫚科(Palmae)狐尾椰子屬(Wodyetia )
  別   稱: 狐尾棕狐狸椰子陽光椰子二枝棕
  原產地: 澳大利亞昆士蘭東北部的約克角
  分   布: 栽培種
  用   途: 1.園藝觀賞用景觀用途:植物高大挺拔,形態優美,樹冠如傘,濃蔭遍地,耐寒耐旱,適應性廣,而迅速成為熱帶、亞熱帶地區最受歡迎的園林植物之一。適列植于池旁、路邊、樓前(後),也可數株群植於庭園之中或草坪一隅,觀賞效果極佳。
  莖: 植株高大通直,莖幹單生,莖部光滑,直徑可達到 30 公分或更粗,略似酒瓶狀,有葉痕,略似酒瓶狀,高可達 12~15 公尺
  葉: 複羽狀葉全裂,葉色亮綠,簇生莖頂,羽狀全裂,長 2~3 公尺複羽片分裂為 11~17 片小羽片,小葉披針形,輪生于葉軸上,形似狐尾。
  花: 穗狀花序,長約 40~60 公分,雌雄同株。
  果   實: 果實成熟時橘紅色至橙紅色,似放大的梅子,高 4.5~5.5 公分,寬 4.3~5 公分,相當醒目誘人,剝除漿果似的外殼,內有火燄狀的紋路,種子高 4.5~5.5 公分,寬 3.5~4 公分,黑褐色,質硬,有棕鬚。
  特   性: 狐尾椰子為棕櫚科狐尾椰子屬植物植株高大通直,莖幹單生,莖部光滑,有葉痕,略似酒瓶狀,高可達 12~15 公尺。葉色亮綠,簇生莖頂,羽狀全裂,長 2~3 公尺;小葉披針形,輪生于葉軸上,形似狐尾而得名。穗狀花序,長約 40~60 公分果實成熟時橙紅色,似放大的梅子,高 4.5~5.5 公分,寬 4.3~5 公分,相當醒目誘人,剝除漿果似的外殼,內有火燄狀的紋路,種子高 4.5~5.5 公分,寬 3.5~4 公分,黑褐色,質硬,有棕鬚。性喜溫暖濕潤,光照充足的生長環境,耐寒,耐旱,抗風。生長適溫 20-28℃,冬季不低於 -5℃ 均可安全過冬。
 
 植物圖片
※※※※※※※※※※※※※※※
 
 
 
 
 
 
 
 
 
 8.杯狀蓋骨碎補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杯狀蓋骨碎補                         杯狀蓋骨碎補
  英文名稱: Griffith Humata

  學  名:

Davallia griffithiana Hook.
Humata griffithiana (Hook.)C. Chr.(同物異名)
  科  名: 骨碎補科(Davalliaceae)骨碎補屬(Davallia)
  別  名: 杯狀蓋陰石蕨、杯蓋陰石蕨、骨碎補、猴薑、兔腳蕨
  原產地 印度北部、中國大陸西南部、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可見。
  分  佈: 常見生長在林緣巨岩上,偶爾亦見著生於樹幹上。
  用  途:  1.園藝造景植栽:植株造型清新,橫走的根莖部位粗肥,讓崖壁邊坡更添綠意,令人驚豔。2.藥用:根莖具有活血、止痛、補腎等效果。曬乾的根莖浸酒服用,可治風濕、腰酸疼痛、跌倒損傷。
  莖: 根莖長匍匐狀,徑約 1 公分,密布銀白色之麟片。

  葉:

葉片長 10~15 公分;葉片五角形,革質,表面光滑無毛,長 15~25 公分,寬 12~20 公分,三回羽狀複葉至四回羽狀分裂,最基部羽片之最下小羽片較長;羽片披針形至長三角形,長 6~10 公分,寬 3~6 公分,具短柄。

  花:

 
  果  實: 孢膜寬杯狀,長寬大略相等或寬度略大於長度,位置在小脈頂端。

  特  性:

根莖長匍匐狀,徑約 1 公分,常附生在樹幹或岩壁上,密布銀白色之麟片,像是兔子的腳一般,故而有兔腳蕨的別號。葉子具有葉柄,多是三回羽狀裂葉,最下方的羽狀葉最長,小羽片細而碎,整體葉型呈五角形。在小裂片的頂端是孢子囊群著生的地方,其孢膜呈杯狀,冬季常有落葉的現象。
 
  植物圖片
※※※※※※※※※※※※※※※
 
                                 
 
 
 
 
 
 
 
 
 
 
 
  9.刺竹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刺竹
  英文名稱: Thorny Bamboo

  學  名:

Bambusa stenostachya Hackel
  科  名: 禾本科(Gramineae)竹亞科蓬萊竹屬(Bambusa )
  別  名: 苦竹、鬱竹、坭竹
  原產地: 中國東南各省。
  分  佈: 原生種,普遍栽植於台灣各地低海拔平地、丘陵,灌溉溝渠、水塘、住家旁邊栽植
  用  途: 1. 食用:食物,竹筍可食用。2. 建材:竹身昔日多半做為草屋的樑柱,亦可用於家具和農具的製造。3. 防風防盜用:可作圍牆,具有防禦功能。4. 藥用:筍治尿閉症,嫩葉敷皮膚潰瘍。
  莖: 叢生,莖高 15~20 公尺,有明顯而膨大的竹頭,靠近頭部莖節短而節間孔洞細小,愈往高處節間愈長,每節可達 40~50 公分,下半部密生有刺小枝。籜在莖幹下不較明顯,籜耳及籜舌發達,籜葉三角形,節顯著;枝節上具有短刺 1~3 或縮短枝。

  葉:

葉子有短柄,先端尖尖的,基部接近圓形,邊緣有毛,而且葉子中間的葉脈很明顯。葉長 10~15 公分,寬 1.5~2.5 公分。

  花:

每個竹節都有交纏的刺竹,花由小穗上多數的花組成。
  果  實: 穎果,橢圓或長橢圓形。

  特  性:

高大、竹桿密集叢生的竹子,竹桿基部的小枝條會變成刺,因此得名。它的根莖錯綜,莖肉甚後,六至八月間生筍,籜黃色,上有深紫色的毛。桿數枝至十餘株叢生,高 15~20 公尺,徑十至二十公分,枝成直角,小枝之節隆起,節上有 1 至 3 個彎曲之銳刺,葉披針形,長 10~15 公分,寬 1.5~2.5 公分,十枚左右聚生為一簇。
  其  他: 用以安定土岸防止土壤沖刷崩落,兼有標定地界之圍籬植物。早年多用來栽種於村落、住家之四周,因為竹子有刺,可當作鐵絲網防禦敵人的入侵。在過去的年代,刺竹是重要的竹材、炭薪的來源,也是蓋房屋的建材。古時候,先民為抵抗敵人的侵略及猛獸,常於聚落的四周,種植刺竹林 ,做為防禦工事,另一方面又可以防禦颱風的肆虐,先民將這種防禦方式稱之為竹圍,其作用不比城牆遜色,尤其是小型村落,更是適用,在台灣就有多處地名,叫做竹圍。又因為它可以長得很高,有些地方的人用紙、布或竹籤,繫在枝頭上面,在它隨風搖盪時,作為歡迎久遠未歸鄉親人的指標或祭神的表徵。
 
  植物圖片
※※※※※※※※※※※※※※※
 
 
 
 
 
 
 
 
 
 
 
 10.刺杜密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刺杜密
 英文名稱: Prickly Bridelia

 學  名:

Bridelia balansae Tutch.
Bridelia insulana Hance
 
 科  名: 大戟科(Euphorbiaceae)土密樹屬(Bridelia)
 別  名: 刺土蜜、刺楠
 原產地 印度、爪哇
 分  佈: 本島低海拔地區,尤以八卦山地區分布普遍。
 用  途: 1. 木材可用來製作農具及供作炭薪。2. 嫩芽是臺灣琉璃小灰蝶的幼蟲食餌,使長相平凡的它為我們帶來山林中偶遇的湛藍色驚喜。
 莖: 幹基有刺狀突起,莖則散生小刺。

 葉:

葉對生,橢圓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 8~13 公分,葉寬 4~6 公分,先端漸尖。

 花:

花簇生,細小較不引人注目,淡綠色, 花瓣 6 ,雄蕊 5。花期 3~5 月。
 果  實: 核果卵形,熟時呈暗紅色或紫黑色,長 0.9~1.1 公分, 寬 0.7~0.8  公分。果期 5~6月。

 特  性:

常綠小喬木。幹基有刺狀突起,莖則散生小刺。葉對生,橢圓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 8~13 公分,葉寬 4~6 公分,先端漸尖。花簇生,細小較不引人注目,淡綠色, 花瓣 6 ,雄蕊 5。核果卵形,熟時呈暗紅色或紫黑色,長 0.9~1.1 公分, 寬 0.7~0.8  公分。是亞熱帶闊葉林內常見的樹種,但是長相平淡無奇而鮮少有人注意它。分布於全島山麓,八卦山區分布普遍。是后里鄉毘盧寺步道旁、泰安如光山、神秘洞常見樹種
 
  植物圖片
※※※※※※※※※※※※※※※
 
 
                                 
 
 
 
 
 
 
雨中笠翁图书馆
 
雨中笠翁编撰 雨中笠翁编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