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研究揭示史前夜生活对哺乳动物视觉的影响

 水西公主 2012-11-14

最新研究揭示史前夜生活对哺乳动物视觉的影响

(2012-11-14 14:02:51)
标签:

杂谈

分类: 每日科学新闻
 
自恐龙时代起,大多数在日间活动的哺乳动物,它们的眼睛结构都能适应夜间生活。然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和中西部大学(Midwestern University)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人类以及猴子和猿之类的其他灵长类动物,是唯一不具有这种特性

  

 

    这项研究发表在未来一期的《皇家学会学报B辑》上。这份研究结果首次为“夜间瓶颈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它表明,中生代时期的哺乳动物因为长期在夜间活动,所以影响了它们的感官性状。2.5亿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这一段时间都属于中生代。

    为了夜间活动方便,哺乳动物拥有许多视觉功能,比如良好的色觉和高敏度,但这些功能都渐渐退化了。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人类学副教授Chris Kirk说:“实际上,相比于其他的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几乎所有现存的哺乳动物,它们的眼睛形状都表现出了‘夜间模式’的特征,这是现代解剖学深受进化史影响的有力证明。”

    根据Kirk的说法,中生代的早期哺乳动物主要在夜间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生存策略,为了防止被那些在白天活动的恐龙捕食。

    Kirk 又说:“令人惊讶的是:我们还发现长期的夜间生活竟然在非鸟类恐龙灭绝6,500万年后对现存的哺乳类动物仍有影响。”

   研究团队由Margaret Hall带领,他是中西部大学亚利桑那州骨科医学院(Midwestern University's Arizon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的进化生物学家。他们分析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眼睛生态学相关数据集。研究人员用多变量统计方法计算了一份266种哺乳动物的眼球样本,结果表明:日间或是夜间活动的哺乳动物在眼部形态上仅有细微差异。

    接着,研究人员比较了哺乳动物,鸟类和蜥蜴的角膜大小和眼睛长度——这是测量眼部吸收光线和成像能力的两项重要的功能性指标。这些分析表明,日间活动的哺乳动物和间歇性活动(在白天和黑夜都很活跃)的哺乳动物,它们的眼睛形状没有什么不同。同时,两组动物的眼睛形状都和夜行鸟类以及蜥蜴的眼睛形状十分相似。结果显示,相比于其他脊椎动物,大多数在日间活动的哺乳动物的眼睛形状都表现出“夜间模式”特性。

    Kirk说:“这些调查结果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非鸟类恐龙灭绝后,一些本来昼伏夜出的哺乳动物开始在白天活动,同时,进化出敏锐视觉的压力也减小了。类人猿之类的灵长类动物是唯一一种重新进化出了更精细的日间视觉的哺乳动物。就像日间活动的鸟类和蜥蜴,相对眼睛长度,大多数类人猿眼角膜都很小,这样能够提高视觉灵敏度。

Kirk说:“这项研究让人们更深刻地了解了人类的感官系统以及我们和灵长类近亲——猴子和猿类——之间的内在联系。

    “人类和其他类人猿动物做任何事都离不开视觉功能。因此我们从本质上就不同于其他哺乳动物。我们发现那些将人类区别于其他哺乳动物的特殊的眼睛形状早在类人猿动物出现时就已经进化了”Kirk称。

 

(环球科学  译/吴彩 校/朱佳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