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太子耶律倍对北镇及医巫闾山的重要影响

 ccdcd 2012-11-14

转引自记者博客2011-03-20

   本文涉及辽初宫廷秘史,与北镇、闾山的中古期文化建制密切相关,闾山皇陵则完全因辽太子之故。

    辽朝和契丹的特殊,在于游牧民族第二度统治中国,并从此主宰历史。汉族帝国历秦汉魏晋四朝后亡国,仅仅500多年,在鲜卑人的北魏隋唐等朝统治的600年间,其社会弱势及文化腐朽性已经凸显。残唐五代祸乱百年,特色文化再次涅磐辽邦乘隙而入,汉族彻底丧失历史主导权,逾千年之久(朱明是回族),人口被改造奴化,连语言都是再造的。1600年丧权亡国之祸乱,皆孔儒奴文化驯服、保守愚昧之必然也。游牧民族领纲建国,带来疆土,注入负熵。中华帝国形象不败,万岁照样喊,儒教照样尊,而且被极端化,直到甲午庚子战败和辛亥革命喊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辽朝的特殊,还在于靠外交智慧进占中国,并开创了新的政治中心:后唐清泰三年(936年),驸马节度使石敬瑭叛国(被后唐-李从所逼),拜辽主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割幽云十六州(非石敬瑭得土地,是卢龙节度使北平王赵德钧的,也是契丹自己打下来的),年输绢30万匹,换其册封为晋帝,保有社稷约十分之一(见地图)。辽邦占幽州,建南京城,肇始辽、金、元、明、清、民国、PR七朝京华。而契丹民族,也随后消失(据考证,东北的达斡尔族和云南的“本人-是自称”可能是契丹的后代)。

 

五代后晋地图(公元943年),中央政权江山社稷裂丧十分之九

    辽太子耶律倍虽然没有当上辽国皇帝,但他对谱写北镇辉煌的历史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历史上有了耶律倍,才出现了医巫闾山的读书堂和高美人行宫;正因为有了读书堂和行宫,耶律阮皇帝才把他父亲耶律倍葬在医巫闾山为显陵;正因为有了显陵,才因陵设州修建显州城,下设三州三县,才有了今天的北镇城(947年,辽世宗耶律阮为了侍奉父皇耶律倍的陵墓,修建显州城(今鼓楼以北),并迁东京辽阳府的渤海人300户为守陵的奉先军。这也是我们北镇人满族的前身。)。耶律阮薨后才跟随父皇的灵魂葬于显陵;正因为有了显陵,耶律贤皇帝和肖绰皇太后才跟随爷爷附葬于显陵附近为乾陵;正因为有了乾陵,才设置乾州及修建乾州城,下设一州四县。正是因为有了显陵、乾陵才有辽国的最后一位皇帝耶律延禧及辽朝不同辈分的国王、郡王、妃子跟随先祖葬于北镇医巫闾山。辽国的五处皇家陵寝,二处在北镇,九位皇帝三位葬在北镇医巫闾山。

   
耶律倍(公元899—936),又名突欲(图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之长子,916年立为太子。926年,他跟随太祖攻灭渤海国,太祖封他为东丹王。耶律倍仿照汉制治理东丹国,深受百姓爱戴。辽太祖在从东丹国返回上京时,病死于扶余(今吉林省农安县)。在继皇帝位上,耶律倍和弟弟耶律德光发生政权之争,而母后述律平偏袒次子耶律德光,并为耶律德光清除异己,最后耶律德光被立为皇帝。耶律倍不但没有当上皇帝,而且受到母后述律平和弟弟耶律德光的监视和压制,无奈将妃子和五个儿子耶律阮、耶律娄国、耶律稍、耶律隆先、耶律道隐做人质,留到东京辽阳,只带四十余人来到医巫闾山最高峰大望海山修筑读书堂,藏书万卷。耶律倍在医巫闾山期间,结识了北镇汉族人高洁女儿高云云为妃,也称高美人,并为高美人修筑行宫,耶律倍在闾山以狩猎、读书作画为趣。后来由于大雪封山,在大望海山上下不便,耶律倍又将一部分书籍搬至观音阁。现在大观音阁景区的旷观亭、望海寺、万年松、风井、道隐谷都是耶律倍留下的足迹。特别是大石棚道隐谷的来历与耶律倍的第五个儿子耶律道隐有着直接的因联关系。后来耶律倍在闾山画了一幅逐鹿图被耶律德光逐杀。耶律倍知道信儿后,十分愤怒,带着高云云及四十余人从医巫闾山跑到辽阳,又从辽阳到大连旅顺,从海上乘船逃到后唐都城洛阳,此时后唐李嗣源皇帝也密诏耶律倍去洛阳。耶律倍在闾山流传着一首诗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他到了后唐后,后唐皇帝李嗣源高格接待了他,并赐以怀化节度使等官职。为了表示对汉族文化的崇敬,耶律倍接受了李嗣源皇帝的赏赐,改名李赞华。后唐皇帝李嗣源死后由李从厚继位。9364月,李嗣源的异子(干儿子)李从珂发动兵变,杀死皇帝李从厚夺取了帝位。这时辽国耶律德光帮助石敬瑭称帝建立后晋,攻打后唐。不久李从珂兵败,在无望的情况下,李从珂诏耶律倍一同自焚。史书记载从珂欲自焚,诏倍与俱,倍不从,谴力士李彦绅害之。耶律倍死时年仅38岁。后来耶律德光念及兄弟情份,派侄子耶律阮将耶律倍尸骨运回大辽。耶律阮因父亲热爱闾山,所以将耶律倍迁葬于医巫闾山。

   
公元947年,耶律倍长子耶律阮(辽世宗)继位后,追诏父亲耶律倍为让国皇帝,陵曰显陵,加封谥号为文武元皇王。耶律阮为了侍奉父皇耶律倍的陵墓,设置显州,显州城就是现在北镇城的鼓楼以北,以土筑城,东西1500米,南北1000米,鼓楼就是当时的南门。为续保琐住契丹朝龙脉,在显州城东北角修建双塔。同时下设三州三县归显州管辖,即:嘉州(窟窿台二十里堡)、康州、辽西州,山东县,奉先县、归义县。奉先县城址在显州城内。926年至947年间,辽朝将渤海国旧址和辽朝东京的渤海人迁到显州居住。这些渤海人就是鞲褐族。也就是现在北镇起源比较早的满族祖先。这些人在北镇过着农业生产和守陵生活。在北镇很多地方都能找到他们摩崖造像和生活的足迹。

   
耶律阮,小名兀欲,神册三年(918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出生于上京临潢府,父亲是耶律倍。耶律倍逃后唐时,耶律阮年仅13岁,他和母亲萧氏仍留在契丹,得到了太祖妻述律太后的怜悯和照顾。耶律德光大概是出于对哥哥的负疚之心,也对耶律阮母子多加抚问。
   
耶律阮仪观丰伟,为人内宽外严,娴于骑射。大约是幼时受到父亲爱文善画的熏陶影响的缘故,不仅会绘画,还精通音乐,而且尤能饮酒,以此广泛结交文士。他为人大方,太宗常赐给他绢帛等物,都往往是转手再赠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由此落得一个好施与的名声,不仅与同僚相处甚为融洽,在契丹朝廷中,威望也越来越高。

   
大同元年(947年)闰七月,耶律阮进住上京,把尊母萧氏奉为皇太后,把母亲一族的亲属定立为国舅帐。同年九月耶律阮举行契丹保留的继位仪式柴册礼,接受群臣称天授皇帝,改元天禄。由于他倾慕中原文化,政治上重用汉族人士,军事上信任投降晋将,逐渐引起契丹贵族的不满。原来拥戴他的一些朝廷贵勋,积极策划叛乱。

   
耶律阮镇压了连续叛乱,采取措施,稳固了自己的统治以后,集中精力南顾曾被契丹征服的中原地区。

   
天禄五年九月四日,耶律阮军至归化州(今河北宣化)祥古山,与母亲萧氏奠祭了耶律倍,又设宴和群臣聚饮,诸臣皆酩酊大醉。辽太宁王--耶律察割见此情形,便与前曾谋反被罚的耶律盆都等密谋,乘机发动叛乱。当天晚上,趁夜深人静,察割与盆都率心腹士卒分别突入耶律阮和萧太后帐户,将他们杀死,自立为帝。

   
耶律阮在这次政变中被杀,卒年三十四岁,在位仅五年。应历元年(951年)十月,
耶律阮跟随父皇归葬于医巫闾山显陵。(今辽宁北镇城西),陵曰显陵。应历二年(952年),追谥孝和皇帝,庙号世宗。统和二十六年(1008年),加谥孝和庄宪皇帝,史称中才之主

    951
9月,耶律察割叛乱的这个夜晚,位于归化州祥古山上的辽国行宫一片混乱。为了斩草除根,耶律察割下令搜寻世宗耶律阮四岁的儿子耶律贤,叛军们举着灯笼火把,在宫中到处搜查。但是,折腾了一宿,也没有找到。原来,兵变一发生,世宗知道自己是逃不掉了,就在混乱之中,把耶律贤托付给了御厨尚书刘解里,刘解里本想带着耶律贤逃出宫去,然而各个关口通道都被察割的叛军把持,刘解里只好用一床毛毡把耶律贤包起来,藏进柴禾堆里,躲过了叛军的搜查。第二天,寿安王
耶律景率领耶律屋质等人。平定了察割的叛乱,从柴禾堆里救出这个已经吓得半死的孩子。平定叛乱后耶律景称帝,成为辽国的第四代皇帝,皇权回到了耶律德光门下。

   
应历十九年(969年)春二月,耶律德光的儿子
穆宗耶律景在怀州黑山狩猎时,由于酒后杀人,激起了身边侍从的反抗,近侍小哥、花哥、庖人辛古等六人在深夜杀死了穆宗。耶律贤听到消息以后,立即率飞龙使女里、侍中萧思温、南院枢密使高勋等甲骑千人,星夜驰赴黑山,耶律贤在穆宗的灵柩前继皇帝位,群臣同心拥戴他,上尊号为天赞皇帝。从此,柴和堆里,吓得半死的孩子耶律贤成了大辽国的第五位皇帝,改元保宁。皇权又返回到耶律倍门下。

   
耶律倍的孙子
景宗耶律贤是辽朝的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但是由于从小染上重病(风湿),身体一直不好。在他统治的后期,军国大事一般都是皇后萧绰裁决,由皇后萧绰召集契丹和汉族诸位大臣共同商议决定后再报告景宗。堂堂大老爷们耶律贤乐意讨个清闲,不愿过问国事,因而他这个皇帝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只是个牌位而已。

   
景宗耶律贤就只剩下打猎游玩了,尽管身体欠佳,但他还是常常四出巡游,出没于深山野岭之中。乾亨四年(982年)九月,他又率人来到祥古山打猎,多病的身体实在支撑不住了,就在回上京的路上,死在焦山(山西大同),享年三十五岁,谥孝成康靖皇帝,庙号景宗。同年将尸体运往北镇医巫闾山,靠近爷爷及父亲的显陵葬之,是为乾陵。
圣宗耶律隆绪为了侍奉乾陵,因陵设州,在北镇庙前,修建乾州城,东西为625米,南北1500米,城墙为土筑,现遗址尚存。同时设置一州四县归乾州管辖,即:海北州(今义县东南)、灵山县、延昌县、司农县、奉陵县。奉陵县设在乾州城内。金朝将奉陵县移到闾阳,将乾州改闾阳县。

   
萧太后,名绰,乳名燕燕。耶律倍的孙子媳妇,辽景宗封为睿智皇后,圣宗尊封为承天皇太后,就是《杨家将演义》小说中,所讲的大辽帮萧太后。她是契丹族乙室拔里氏人。她的祖先自比汉丞相萧何,遂改萧氏。是北院枢密使萧思温的三女儿,生于辽穆宗应历六年(956年)。她倾向汉化,主张革新,提倡封建制,协助景宗管理朝政二十多年,安内攘外,弼成圣宗四十年盛治,是辽国一位有卓越才略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

   
保宁元年(969年)五月,萧燕燕被选入宫为贵妃,时年十四岁。保宁三年(971年)生皇子耶律隆绪,被册封为皇后。耶律贤登基后,不能管理朝政。因此,萧燕燕入宫不久,就协助景宗管理朝廷军政大事,多出奇略,上达圣意,下得民心,给日后亲政打下了基础。

   
年仅十一岁的耶律隆绪嗣皇位,年号统和。由于圣宗年幼,仍由萧燕燕摄政当国,一切军国大事,由她全权处理,被圣宗尊封为承天皇太后,历史上称萧太后自此时起。在母寡子幼,皇属争雄,边防不宁,经济不振的情况下,萧太后一方面大胆的对奴隶制进行改革,提倡封建制,推广汉法,知人善任,重用韩德让、室方等汉官,开科取士,选拔人才;另一方面,她亲御戎车,出入疆场,指挥三军,赏罚分明,将士用命。还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萧太后善于体察民情,制定了不少富国强民的政策,采取了很多顺应历史发展、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廉政办法。她在闾山时亲自以圣宗名义诏书颁发全国,历史上称颂为《闾山下诏》。

   
萧太后在国势强大、内部安定之后,亲统大军打败攻辽的宋军,擒俘了号称杨无敌的杨敬业。后又多次主动出击南征,同时结好西夏,征服高丽,形成对宋朝包围形势。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九年,萧太后同圣宗又亲统大军二十万挥师伐宋。宋真宗在寇准的主谋下,也亲自指挥宋军作战。辽军攻破德清,到达澶州(今河南濮阳)北城。宋贞宗害怕辽国继续南下,过信给萧太后提出协和并派属臣曹力用出使辽国,每年以帛银30万为贡纳给辽国。萧太后考虑再南征也有一定困难,所以与宋朝商榷订立城下之盟,宋真宗称侄纳贡。和议规定:宋以承天皇太后为叔母,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朝每年向辽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两国罢兵,各守旧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两朝城池依旧修缮,不得增筑城堡,改移河道。之后,双方各自撤军,结束了这场战争。在中国历史上,把这次和议叫做澶渊之盟。此后,在一百二十多年间,双方无战事,维持了和平的局面,这对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都是十分有利的。

   
辽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冬十二月,萧太后因病崩于行宫,卒年五十七岁。死后运遗体于闾山乾陵,与景宗耶律贤付葬。

   
显、乾二陵在辽史当中没有细致的记载,
富屯乡龙岗子村和鲍家乡高起村辽墓中出土的墓志铭可见,显陵、乾陵基本定位在龙岗子周围,特别是乾陵更为清楚。通过和巴林右旗的庆陵对比分析,庆陵葬着辽国的第六、七、八代皇帝和皇妃,三个皇帝葬在庆陵十里范围之内,通过庆陵我们可以分析,显陵、乾陵的范围也应在十华里的范围之内。以魏国王耶律宗政墓为中心点,距耶律宗允墓20余米,距琉璃寺辽墓直线距离只有9华里,距新立村老董家园子辽墓直线距离也只有10华里。距鲍家乡高起村耶律宗教墓超过25华里,但耶律宗教墓志铭有明确的记载,广陵郡王以重熙二十二年,以其年八月十二日附葬于乾陵之西麓。有此可知,耶律宗教附葬于乾陵之外。

   
在北镇共出土四合墓志铭,龙岗子村三合,高起村一合。其中辽国第五代皇帝耶律贤的孙子耶律宗政墓中出土二合墓志铭,一合是耶律宗政墓志铭,一合是秦晋国妃墓志铭。在耶律宗政墓志铭上写的非常清楚,耶律宗政生于辽圣宗统和二十年(1002年),薨于清宁八年三月十二日,享年六十附葬藏于陵寝者见于魏国王其年岁次壬寅十月二十七日(1043年)归葬于乾陵附祖宗之寝庙。墓志铭明确说明此墓的主人是魏国王,归葬于爷爷乾陵附祖宗之寝庙,墓志铭的字的原意就是合葬和随祖先葬在一起,同祖先一样享受后人的祭祀;后死者的神主入祖庙,与其先祖共享后人的祭祀。耶律宗允墓距宗政墓只有 20余米,同宗政墓为一个级别。墓志铭标明,咸雍三年四月十一日,陪葬于乾陵。通过史载和宗政、宗允墓志铭出土得知,两人均随其父耶律隆庆附葬于乾陵。而高起耶律宗教墓,附葬于乾陵之西麓字是靠近和附近的意思,与龙岗子宗政、宗允附葬于乾陵的字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定位,龙岗子宗允、宗政墓就是乾陵的所在地,也可以推断,耶律宗政爷爷耶律贤皇帝与萧太后和父亲秦晋国王耶律隆庆就葬在耶律宗政和耶律宗允墓不超过500米范围之内。还有一合墓志铭至今还是个谜。那就是秦晋国妃墓志铭。在秦晋国妃墓志铭上说咸雍三年(1060)有诏于显陵开魏国王玄堂而合附焉。这说明秦晋国妃是在耶律宗政死后十七年合葬的。那么为什么在秦晋国妃这块墓志铭说耶律宗政墓是显陵哪?一个墓室里二块墓志铭,为什么说法不一哪?一个是说此墓为显陵,一说此墓为乾陵哪?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位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解开这个迷。

   
通过耶律宗政和耶律宗允的墓志铭可以肯定,此地为乾陵的墓地,通过秦晋国妃的墓志铭,我们可推测,显陵也在附近,有专业人士认为琉璃寺是显陵,是耶律倍陵,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件实物来证明是葬耶律倍的显陵,要说是显陵范围更为准确些。目前,国内外专家对辽文化的研究非常关注。如果对龙岗子现有墓址、琉璃寺墓址、董家园子辽墓进行发掘,很可能找到辽太子耶律倍及其他的儿子耶律阮皇帝、孙子耶律贤皇帝和萧太后(萧燕燕)以及他第五代孙子耶律延禧皇帝,到那时候什么迷都会解开。它将对辽文化研究是一个极大的贡献和对辽史的重大补充。他不但是对辽宁省辽文化的重大影响,而且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文化都是一个极大的轰动。

   
耶律延禧附祖宗之寝庙,生于大康元年(1075年)闰四月,字延宁,小名阿果。他的父亲耶律浚是
道宗皇帝耶律洪基的独子,延禧不到三岁的时候,父母双双被奸臣耶律乙辛诬陷杀害。延禧和妹妹延寿被赶出宫中,寄养到了萧怀忠家。整整住了一年,洪基才在大臣萧兀纳和萧陶隗等人的劝说下把兄妹俩接回宫中抚养。这时的耶律乙辛又阴谋加害延禧,建议洪基外出打猎时把延禧留在中京,多亏萧兀纳谏阻,洪基才没这样做。大康五年(1079年),直到耶律乙辛被罢官出朝之后,洪基才慢慢对延禧恢复了好感。次年三月把他立为梁王,加封太尉,兼中书令,不久又专门设置了六个旗鼓拽剌护卫他。此时,洪基逐渐明白了耶律浚的冤屈,悔恨莫及,将他追封为昭怀太子,其尸骨也以天下之礼改葬于玉峰山,并把对儿子的一腔歉疚之情转化成了对延禧的疼爱,大康九年(1083年)。进封延禧为燕国王。

   
当时的辽朝统治集团恰似一只腐朽透顶的大染缸,在无情地浸蚀着它的每一个成员,延禧年龄越大,地位越高,所受到的污染就越严重。他在不自觉之中,把祖父身上的诸如荒于打猎、好色懒惰、吃斋念佛等种种恶习统统学到了手,而对祖父要求他学习的内容却格格不入。

    1101
年正月初三,洪基病死,延禧在顾命大臣北院枢密使耶律阿思、知枢密院事耶律俨的陪同下继位于灵柩前,改元乾统,群臣上尊号曰天祚皇帝

   
延禧上台以来,对国家大事漫不经心,他连父亲耶律浚的遗骨埋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而且压根儿不愿去查究。为了寻求点寄托,他也像祖父耶律洪基一样如醉如痴地信奉佛教,不过,佛教那飘渺虚幻的花朵除了增加他已有的昏庸感之外,终究难以填满他空虚的心灵,于是他更发疯地去打猎,试图从追兔逐鹿中获得强烈的刺激,摆脱无聊的彷徨。

   
辽末,日趋腐朽的契丹统治者加强了对女真的掠夺和压迫,引起了女真人的极端不满。天庆二年(1112年)春天,延禧跑到混同江(今松花江)钓鱼,按照惯例,辽界外千里之内的女真各部落酋长全都得来向他朝拜,延禧举办头鱼宴,喝到半酣时分,他爬到栏杆上令女真酋长起舞给他助兴,酋长们依次舞来,只有阿骨打推说不会,拒绝起舞,延禧再三劝他,他仍不肯听命,延禧当场没有发作,后来对萧奉先说:前天宴席之上,我见阿骨打意气雄豪,举止不凡,最好找个借口把他干掉,免得贻为后患。萧奉先不以为然地说:阿骨打乃粗人一个,不懂得什么礼仪,如果他没犯大错而被杀,只怕伤了那些部族酋长们的感情。再说即使他怀有异心,量他蕞尔小国也不会成何气候。几句话把延禧的一点警惕性全吹跑了。正是如此,阿骨打在黑龙江阿城建都称帝,建立大金国(史称前金)。11149月开始起兵到1125年,只用十年时间灭掉辽国。在金兵攻打到北镇(隋唐时期称怀远镇)时,挖墓掘坟,断绝辽国契丹龙脉,以报世仇。最幸运的是没有把北镇双塔毁掉,所以现辽墓中基本上没有金银财宝。

   
从此,濒于灭亡前夕的辽朝出现了分崩离析的格局,耶律淳控制了燕、云、平等州及中京路的部分地区,历史上称作北辽。延禧管辖的东部范围只剩下了沙漠以北的西北诸蕃部族而已。当延禧逃到应州山西省新城东六十里的地方时,被金将完颜娄室追及擒俘。
   
八月,金太宗吴乞买降封延禧为海滨王,押送到长白山东筑室居住。延禧被囚禁了一年之后病死,终年五十四岁,附葬于闾山乾陵。

   
至此,立国达二百一十八年(907—1125)的辽王朝彻底灭亡。

   
(注:传统纪年法的年月日数字用汉字,月日皆为阴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