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缙之躁

 山乡武侠 2012-11-16

解缙之躁

解缙之躁

  解缙是明代才华横溢的文人,字大绅,江西吉水人。他生而秀异,颖敏绝伦。从小被誉为“神童”。长大后与杨慎、徐文长并称“明代三大才子”。

  解缙18岁登乡试取第一名。翌年赴京赶考,其文气势磅礴,文笔犀利,主考原拟录为一甲人选,但有考官忌其锋芒太露,改录为二甲第七名。朱元璋阅览一二甲策论,也为解缙的雄健之文所吸引,当面殿试,又见解缙才华出众,欲钦点为状元,但有大臣以解缙名字不吉为谏阻,朱元璋闻言作罢。

  解缙虽非状元,却给朱元璋留下极佳印象。由于朱元璋当时大杀功臣,明代政治环境十分险恶,大臣皆处于朝不保夕的恐慌之中,但自负的解缙却上了《太平十策》,针砭时弊,斥责不必要的杀戮,这等于摸了老虎的屁股,但朱元璋不但不怪罪于他,还对解缙说:“朕与你义如君臣,恩犹父子,你对我有什么谏言要言无不尽呀。”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欲杀李善长,众臣默然,解缙又上书为李善长申辩,这次朱元璋虽未怪罪,但已十分恼火。解缙恃才直言,后来他再次上书议政,这一回朱元璋沉不住气了,他把解缙赶出京城,并曰:“十年之后再用。”

  解缙罢官回乡后反复思索,最终得出结论:入仕需要谋略,皇帝需要的是迎合。

  朱元璋死了,建文帝临朝,解缙开始上书,建文帝本想提拔他,但解缙当时在京的直言,得罪了不少大臣,建文帝只得派他去西部挂职,幸亏解缙的才华还是有人赏识,终于调到京城翰林院当了一名小官。

  建文帝的政权很快被朱棣推翻。朱棣登基后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编一部百科全书,他想找一个有学问、有才气,还擅长书法的人来当总编纂,这个人选原本属于方孝孺,但方孝孺彻底不合作,朱棣只能另选才俊,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34岁的年轻人解缙。

  但解缙开始并不理解朱棣的用意,只草草组织人员编了一本《文献大成》。朱棣大为恼火,狠狠斥责了解缙,并以王景为首的五个翰林学士与20多名全国著名学者组成了庞大的写作班子,还给解缙派去了监工姚广孝。姚广孝不但精于权谋,而且文才也很出众,解缙这才明白自己编这部书是多么重要。

  经过上千人3年多的共同努力,包含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医术、戏剧、农艺等学识的百科全书终于编纂成功了。上至先秦,下迄明初,入选书籍七八千种,共计11095册,合三亿七千万字,书名为《永乐大典》。毫无疑问,朱棣提议编这部书是有功绩的,解缙为这部书费尽心力,也是有功绩的。

  解缙被任命在内阁中任左春坊大学士,朱棣屡次在大臣中说:“得到解缙,真是上天垂怜于我。”

  朱棣当时在选择继承人这个问题时很纠结,太子朱高炽,仁慈宽厚,但有残疾,其貌不扬。而另一个儿子朱高煦,性格酷似朱棣,会打仗,人又帅,可废长子会遭千古辱骂!这时候,解缙出场了,他口才好,又有学问,“好玄孙”搞定了,朱高炽有好儿子朱瞻基,解缙一点,朱棣允应。

  解缙得意了,自以为功高天下。但朱高煦集团开始攻击解缙,解缙毕竟不是朱家人,他这个《永乐大典》的总编纂很快被朱棣认定“干涉家庭内政”而遭冷落。不久因解缙反对讨伐安南(越南),朱棣把他打发到广西去当参政。

  如果解缙能安安稳稳在广西呆下去,也许下场不会很惨,但解缙的性格有点“躁”,就是急于表现自己,很不甘寂寞。永乐九年,解缙借进京之际,去见了一次朱高炽,这事让朱高煦知道了,于是禀报父亲,朱棣一发狠,就把当年第一宠臣下了大牢。

  到了永乐十三年,朱棣在翻看囚犯名字时发现了解缙,说了一句:“缙犹在耶?”当时锦衣卫纪纲慌了,解缙在狱中从不把纪纲当一回事,纪纲想到自己虐待解缙,再说朱棣那句话莫非是暗示自己杀解缙。于是他命人把解缙先灌醉,然后将赤膊的解缙拖到雪地里活活冻死。

  才气横溢的解缙,惨死时仅47岁,人生忌“躁”,以解缙为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