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那个年代,那些爱情- -

 红瓦屋图书馆 2012-11-16

那个年代,那些爱情



  那个已有隔世之感的年代,发生在一些大学者身上的爱情故事,在当今社会无论用时尚观点,还是世俗眼光来打量,都像是不真实的寓言。其实不然,那些看上去有些难以理喻的爱情故事的确发生过,真真切切,惊世骇俗,而且并不十分遥远,就在20世纪的上半叶。

  1940年代的西南联大,精英荟萃,名流云集,逸事与珍闻自然也多。其中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的,便是有四位大名鼎鼎的教授过着独身日子,他们是:哲学系的金岳霖,经济系的陈岱孙,外文系的吴宓,生物系的李继侗。而金岳霖和陈岱孙,更是终生未娶,“独善其身”。他们究竟是“爱情至上”的殉葬者,还是另有隐衷,至今仍然莫衷一是。

  金岳霖是著名的逻辑学家,其一生不无神秘色彩,这一切自然与林徽因有关。林徽因在生活中对梁思成从不隐讳真实想法,一天,她长吁短叹地表示,她太苦恼了,因为她同时爱上了两个同样出色的男人——梁思成和金岳霖,自己不知如何是好。林徽因是幸运的,眼光也相当不错,无奈“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便有了取舍的困难。梁思成经过一夜的痛苦思考,也替林徽因比较了金岳霖优于自己的地方,告诉妻子: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金岳霖,祝你们永远幸福。林徽因又把这件事向金岳霖和盘托出,金岳霖沉吟片刻回答: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金岳霖没有把选择的难题推给林徽因,更没有热血沸腾拔剑约“情敌”相斗,而是自觉退出,且一诺千金,说到做到,从此“相安无事”。他不如梁思成更爱林徽因吗?非也。他是把那一份难以再生、无可替代的爱情埋葬心底,就因为他深爱着林徽因,就不能加重对她的痛苦压力,就应使她免于因不堪重负的爱而崩溃。金岳霖默默退出的只是身位,内心却仍然从一而终,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不肯委屈自己另寻感情寄托,坚持独自走完89载漫漫岁月,为其一生画上了符合“金氏逻辑”的句号。都说爱情的幸福与否,重在过程,而不仅仅以结局来衡量,对于金岳霖,则早已超越了所有的世俗得失。

  茫茫人世,滚滚红尘,有些爱情确实是两难的,爱谁多爱谁少,说不清,道不明,纠结缠绕下去,共同陷落不是没有可能。这时候,当事者很需要对方的配合。配合的方式有几种,可以是天雷地火,可以是鱼死网破,可以是同归于尽,也可以把爱神供在灵魂深处使其地老天荒。金岳霖选择的是最后一种,被称之为“世纪情圣”,当是实至名归。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以身相许?相许的方式未必就是拥有。有的人一生可以献身数次爱情,而有的人一生只守护唯一的爱神。比如,活了97岁的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高大,挺拔,英俊,早年留洋,事业有成,一表人才,何以终身不娶,沉静淡定,各种版本不一,但多猜测陈岱孙是因为执著于一段隐秘爱情而心如止水。我的理解,陈岱孙信奉古典主义爱情至上,是那一类“精神清洁度”极高的知识分子,非常看重婚姻,必须情投意合,宁缺毋滥,并且从容践行,此生无憾,这应该是有关陈岱孙独身之谜的最靠谱的诠释版本。

  布洛克说:“只有恋人,才能配得上人的称号。”这句话有点极端,我却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能够创造出石破天惊的伟大爱情的人,一定不会是凡夫俗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里面的先决条件是,双方必须拥有同质、等量的精神构成:两方皆俗不可耐,当然没门;一方雅而一方俗,亦不大可能。而此中所谓的雅与俗,我相信,与诸如学历背景、家境身世、职业性质、社会地位之类无涉,而只与爱情双方的境界品格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