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有的乡愁<BR/>都始于《乡愁》

 红瓦屋图书馆 2012-11-16
所有的乡愁都始于《乡愁》
木 木
  《黄绳系腕》
  余光中 著 译林出版社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提起余光中的《乡愁》,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也都能读出诗句里的那份忧伤与哀愁。 

  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翻译家和评论家,影响遍及华人世界。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余光中是名副其实的“乡愁诗人”,而在艺术上他又称得上是个“多妻主义者”。余光中曾自言:“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诗风也是因题材而异。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显得格外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却显得细腻而柔绵。

  余光中的阅历丰富,精神和体力又相当充沛,彼此结合后反映在文字里,又成为他作品的一大特色,富有雄伟阳刚的气势和动感。可以说,一位艺术家的意志和魄力,从他的作品中完全可以量度。这本《黄绳系腕》就汇集了余光中在不同年代的散文佳作,主题也是包括他旅居国外的经历、读书的体会、对祖国故土和文化的眷恋以及四个女儿的成长故事,充分体现了他既要“知性”又要“感性”的散文写作风格。

  余光中的散文充满了奇特的想象,而又收放有度。这一点从《黄绳系腕》的首篇《鬼雨》中就能显现出来。《鬼雨》是典型的余光中大品散文,写刚出生的爱子不幸夭逝,感人至深。这篇文章又与一般的悼念文章有很大的分别,一般的悼念文章,鲜能把个人的伤痛提升到这样的高度。在《鬼雨》中,余光中先写爱子的噩耗,次写课堂,再写简单而悲切的葬礼,最后借一封信层层深入,纵论生死间抒发内心的哀痛。以冷峻的幽默调剂悲情,寓大扬于大抑,一转一折都是功力的表现。

  余光中说:“凡我在处,就是中国,读书人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对于成为游子的作家,手中真正能够把握的利器就是母语。中文在握,就是故乡在握。每多写一个字,从仓颉以来所有敏感的心灵都与我们同在。”看得出来,在他的作品里,尽是对文字的热爱,尤其是对母语的热爱。热爱文字,犹如热爱那片深情热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