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浆:国人补钙首选

 刘燕燕 2012-11-17

:国

                北京军区总医院临床营养专家  荀晓霖

平日营养咨询中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人们经常在生活中被告知:应该多吃些奶制品来帮助身体补钙、避免得骨质疏松症。许多人就都依靠牛奶来补钙,很多妈妈将牛奶当水给孩子喝,期盼着宝贝儿能快快长个儿,可结果怎么样呢?非但不能如预期的那样达到补充钙质、长个儿的目的,反而因为牛奶的饱和脂肪过多而导致“小胖墩儿”、“脂肪肝”的猛增。很多年轻人因为“乳糖不耐受”的问题而导致不吸收、腹胀、腹泻……

正如研究显示:大多数非洲人以及希腊的西米岛、意大利南部的凯姆波蒂迈勒村庄、中国南部的巴马县等世界长寿地区的人们,他们都很少喝牛奶,但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极低。而那些喝牛奶、吃奶酪很多的国家(如英国、美国、芬兰和瑞典),缺乏钙质以及罹患骨质疏松症的人却相当的多。这是为什么呢?最可能的原因是:牛奶和奶酪属于动物性蛋白质,含较多的含硫氨基酸,会产生很多的酸性代谢产物,使血液偏酸,在体内呈酸性,而我们的机体不能在酸性环境下运转,所以,它们就会从骨骼中“大量盗用”呈碱性的钙和镁来对抗酸性,这样就会导致身体内的钙大量流失而引起缺钙,出现骨质疏松症。另一方面,牛奶中含的是乳糖。因为断奶之后,很多人会失去用于消化牛奶中乳糖的乳糖酶,由于缺乏乳糖酶,喝了牛奶之后就会出现不消化、腹胀、腹泻等“乳糖不耐受”的现象,这就使采用牛奶补钙的效果大打折扣。在亚洲人中有70%的人不吸收乳糖,75%100%的中国人存在“乳糖不耐受”。另外据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过量食用牛奶,牛奶中的酪蛋白具有极强的促癌效果,它促进各阶段癌的发展。由此可见,牛奶并非是国人最佳的补钙食物。

豆类是唯一能与动物性食物相媲美的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热、几乎不含胆固醇的食品,豆类是中国人物美价廉的优质蛋白质以及钙铁锌的最佳来源。您“可一日无肉”却“不可一日无豆”。随着豆浆机进入千家万户,老百姓在家里DIY自榨鲜豆浆已成为一种健康时尚。

牛奶是动物蛋白,含有66%的饱和脂肪,能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坏的”胆固醇)的含量,相伴而来的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而豆浆为植物性食物,脂肪含量低,仅为牛奶的1/3,且不饱和脂肪酸居多,不仅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而且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好的”胆固醇)的含量,保护动脉并增加其弹性,降低罹患冠心病的风险,豆浆常常被推荐为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的理想食品。如果我们将植物蛋白(比如豆类制品)逐渐代替动物蛋白的摄入,那么,在90岁之前,80%90%的西方病,比如心脏病、癌症、糖尿病,都可以避免。

豆浆又是低糖的食物,含糖很低,是牛奶的1/5,而且是寡糖,不存在乳糖不耐受的问题,它100%吸收。具有类似于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特性,遇水膨胀成胶,可增加饱腹感,推迟胃排空和吸收时间,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饥饿感,减少热量摄入,控制血糖;又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人体排泄,减少有毒物质在肠道蓄积,不但通便,还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预防大肠(直肠、结肠)癌。

低脂低糖的豆浆,热量自然也就低,大约为牛奶的1/4,豆浆不仅热量低,而且几乎不含胆固醇。豆浆含两倍于牛奶的烟碱酸,可参与体内生化反应,帮助机体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更肥胖者的减肥佳品。

每天喝两杯富含钙镁、高钾低钠的豆浆,不仅会使祖国花朵健康成长、电脑一族对抗辐射、白领一族精力充沛、企业精英远离“过劳死”、更年期女性缓解潮热、中老年人延缓衰老,更会在体内营造一个“优良的”碱性环境,非常有助于机体内钙的吸收和利用,大大提高钙的生物利用率,豆浆着实为国人补充钙质的理想食物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