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德国人眼中的中国

 泉源阁 2012-11-18
在青岛,肯德基。威廉和科妮莉亚对我点的意式肉丸饭大加鞭笞,说在欧洲已经很难尝到这么难吃的西餐了,威廉还愤愤的说,这美国人就喜欢拷贝人家的食品,还总是搞个四不像。
威廉和科妮莉亚是我的德国邻居,这辈子从来没来过中国,可脑子里早就被德国各种各样的中国报道灌满了。这次跟我来中国,对我唯一的要求是,带他们看看真实的中国。景点要看,老百姓的生活更要看。
德国人对中国北方的烤地瓜感到很新奇。

在中国,两个德国老外的一个深刻印象是,从未见过这么多的“外国品牌”。老外特别奇怪的是为啥中国的商铺都用外文字母做名字?这里不是中国吗?不是用汉字的吗?这些外国品牌怎么在欧洲从没见过呀?我告诉他们这些其实是中国自己的牌子,德国人问题随之而来,这些洋码子中国人既然看不懂,为啥起个别人看不懂的名字?
我们对洋人东西的崇拜有时到了过于盲目的程度。在中国一个所谓洋快餐店德克士,咖啡味同嚼蜡。难怪这餐馆只能在国内蒙蒙国人了。
更让德国人吃惊的是在中国各种商品的价格。在如今的欧洲,想买个不是中国生产的服装鞋帽已经很难了。科妮莉亚和威廉想,既然都是中国制造,那么到中国买这些商品必然也必须是便宜的。老头老太进商场径直走向那些欧洲也能看到的品牌。可一看价格顿时傻眼。一个普通外套价格动则两千块。这和欧洲有啥区别?旁边促销小姐一个劲解释,这是国际一线品牌,成本人工都是很贵的。我在旁边插了一句,您工资想必很高喽。都是中国生产,扯什么人工贵?

德国人在中国一件所谓国际品牌也没买,倒是弄了堆双星鞋,班尼路,乐滋滋的回家了。
在北京

如果国家对这些洋品牌征取高额税收也无可厚非,不过应该让老百姓知道这商品价格里多少是税收,多少是成本。如果在各项成本都比欧洲便宜的话价格却和欧洲一样甚至更高,这必定是某一环节出了问题,我也相信这种问题不难找到。

在青岛,老头在挡住日本车牌的日本车边,摆出抵抗日本的姿势。
在青岛,能勾起德国人对家乡的回忆。

青岛新教教堂里的定时钟表装置,出自德国哈茨山腹地的一个小镇工厂。在异国他乡运行100多年了。
德国老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高楼,这次在中国见识到了。其实熟悉欧洲的人都知道,整个欧洲没几个城市有所谓摩天大楼群的,很多很知名的城市在中国人眼里看可能就是个小村镇。德国人对中国城市建这么多高层住宅很不可理解,因为在德国,这样的公寓通常都是给需要救济的人住的。也就是他们通常所说的盒子房。科妮莉亚很形象的说,当我想到我住的房子上面和下面同样位置都睡着人的时候,我就失去住在那里的兴趣。如果说一个城市的市中心因为人口拥挤只能建高楼的话,那么在很多城市的郊区甚至农村都建起了高楼就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在济南,他们央求我去老城区看看。其实,我每次回家乡都会去济南的老城区走走,就是那种很盲目的走街串巷。燕子李三当年飞檐走壁的地方如今被万达广场买去拆掉建起了豪华商场。我们只能往大明湖一带寻找济南先前的小巷。那是一排排古老的平房。这些个平房让两个德国人啧啧赞叹,这才是生活嘛。这时一位大娘从屋里出来一盆脏水泼到大街上,她见两个老外在这里逛,很神秘的对我说,你咋把外国人弄咱这贫民窟来了?我顿时吃惊,说你这里怎么能是贫民窟?这里房价多贵啊!大娘顿时笑了,说这里房价当然在济南算是顶级的,但大家伙都还盼着拆迁,只是欠一个合适的价格。这里一下大雨就淹,没有独立的厕所,用的是公共的浴池。大娘是老济南,亦忘不了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老济南风貌,可她还是愿意搬迁,她更羡慕那盒子楼里独立的厕所。

济南胡同里的教堂,不知还能存在多久。
我特别难过的听到这些,心里不舒服。我把这些原因告诉德国人。他们显然已经早就猜到了。威廉对我说,这德国的村镇新房不多,多是些上百年的老房,当年也没有这些现代设施。如今这些房屋外观依然是原貌,可内部已经相当现代化了。这些离不开政府的资助和指导,因为管线和下水道个人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如果全部拆掉盖高楼,确实是省事,可我们的子孙后代去哪里寻找我们的过去?

对于西方那些食品单调的国家,比如德国来说,去了中国,那就是去了天堂了。德国人可真没见过这么多能吃,好吃的东西。威廉总结说是你们中国人过去太穷,所以想方设法寻找吃的东西,我立刻否定,这种吃文化哪是你们这帮古板的德国人想明白的?况且中国地大物博,一个大国家的优势让这种文化交流变的容易。我们在中国一个月,吃饭很少有重复的,真是让他们见了世面了。

在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