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女养生分享:两千多年前的神医华佗急救法,人死半天还能复生,不知道好过现在的急救术几多倍,但是无人知晓?谁说中医急救不如西医,那是谣传

 素女养生 2012-11-19

素女养生分享:两千多年前的神医华佗急救法,人死半天还能复生,不知道好过现在的急救术几多倍,但是无人知晓?谁说中医急救不如西医,那是谣传

卷十七 华佗急救法秘传

华佗救缢死神方

[原 文]凡自缢死,旦至暮,虽已冷,必可活。暮至旦,则难疗。此谓其昼则阳盛,其气易通;夜则阴盛,其气难通也。治法先徐徐抱解其绳,不得截断上下,安被卧 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挽其发,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是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 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并稍稍与以粥汤,自能回生。或以:山羊血、菖蒲、苏叶各二钱,人参、半夏各三钱,红花、皂角刺、麝香各一钱,各为末,蜜为 丸,如龙眼核大。酒化开,即以人口含药水,用葱管送入死人喉内,少顷即活。此丸神效之极,唯修合之时,以端午日为佳。

[白 话文]凡是上吊自杀者,早上上吊直到晚上虽然身体已经发凉,但是可以救活。如果是晚上上吊到早上则难以治疗。这就是所谓的白天阳气盛,气容易流通;晚上阴 气盛,气难以流通。救治之法是慢慢解绳子,不可以用剪刀截断,让患者平躺,一个人用脚踩踏患者的两肩,用手捋他的头发,另一个给予心脏按压,还有一个人活 动患者的四肢,大约一顿饭工夫,可有呼吸,眼睛睁开,此时不须再按了。可给予稀粥,则患者可复苏。或者用:山羊血、菖蒲、苏叶各6克,人参、半夏各9克, 红花、皂角刺、麝香各3克,研为粉末后,用蜜调和为龙眼核大的丸药,用酒化开后,一个人用嘴含药水用葱管送入患者的口中,一会儿病人便可苏醒。此药疗效神 奇,只是在配药的时候,需在端午节。

 华佗救溺死神方

[原 文]以灶中灰布地令厚五寸,以甑倒着灰上。令死者伏于甑上,使头垂下。炒盐二方寸匕,内竹管中,吹下孔中(静山按:下孔即肛门也),即当吐水。下水因去 甑,以死人著灰中,拥身使出鼻口即活。或以一人,将死者双足反背在肩上,行二里许,则水必由口中而出,乃置之灰内半日,任其不动。然后以生半夏丸纳鼻孔 中,必取嚏而苏。急以:人参三钱,茯苓一两,白术、薏仁、车前各五钱,肉桂一钱,煎汤半盏灌之,无不生全也。

[白话文]治疗本病可将16.5 厘米(5寸)厚的灶中灰土,表面上再放一个甑。再将6克左右的炒盐放在竹管里吹入患者的肛门中,患者可以呕吐出水。吐水后可以去掉甑,让患者趴在灶中灰土 上,水液从鼻孔、口中流出后,病人病情明显转好。或者有一个将患者双脚反背在肩上,大约行走两里路后,水液可从口中吐出,可把患者放在灶心灰土中半天。然 后再把生半夏丸放在病人的鼻孔中,病人如果打喷嚏则病情有痊愈之象。急时可用:人参9克,茯苓30克,白术、薏苡仁、车前各15克,肉桂3克,煎药至半碗 的量灌服,病情可有好转。

 华佗救冻死神方

[原文]以大器中熬灰使暖,盛以囊,敷其心上,冷即易。心暖气通,目得转,口乃开,可温稀粥稍稍吞之,即活。若不先温其心,使持火炙身,冷气与火争,立死。

[白话文]治疗本病可用大的容量加热灰使灰温暖,用布包裹起来放在心口处,冷却后就更换。心暖则气通,眼睛能转,嘴能说话,患者可食用热的稀粥,病情即可好转。如果不先温患者心的部位,只是温暖身体,则病情可恶化。

 

华佗救卒死神方

[原文]以葱刺鼻中,鼻中血出者勿怪,无血难疗也。有血者是活候也。欲苏时,当捧两手,莫放之,须臾死人自当举手捞人,言痛乃止。男刺左,女刺右,令入七寸余,无苦立效。

[白话文]治疗本病可用葱刺激鼻孔,如果鼻中出血不要害怕,如果没有出血则治疗比较困难,有出血是病情好转的象征。病人要苏醒的时候,应该捧起病人的手,不要放下去,一会儿患者的手可以动,并且可以说疼痛。刺迎香穴,男患者刺左侧,女患者刺右侧,可收到疗效。

 华佗救中恶神方

 [原文]本症之候,为卒然心腹绞痛闷绝,诊其脉,紧大而浮者死。紧细而微者生。治用:麝香一分,青木香、生犀角各二分,上为散,空腹热水下方寸匕,日二,立效。未止更作。一面灸两足大趾甲后聚毛中,各灸二七壮,即愈。

 [白话文]本病的临床表现为突然间心口处绞痛,胸闷,脉象为紧大而浮者难治,紧细而微者好治。治疗可用:麝香0.3克,青木香、生犀角各0.6 克,将上述药物制成散剂,空腹时用热水冲服约3克的药量,每日2次,疗效迅速,如果未明显好转,可一边灸脚的趾后有毛的地方,两边各灸14壮,本病即可痊 愈。(静山按:灸处是足厥阴肝经的井穴大敦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